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yao媽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教養] [轉載]別逼孩子打招呼

    [複製鏈接]

71

主題

45

好友

3377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社區
馥園
文章
1155
在線時間
977 小時
41
發表於 2011-9-20 13:08:54 |只看該作者
judyiou2003 發表於 2011-9-20 11:44 - o$ U2 r1 K7 V6 a  T( Y# f
亞美說的一點也沒錯.
! U  X' e  T0 i4 X: e- o現在的小朋友動不動就嗆老師,
7 Z; p! v, R$ w2 O' B我實在很討厭那群人本基金會的人,
! p- }& X$ f. B1 Q  c
您說的一點都沒錯+ y( Y# z: Z' a9 |0 \
6 R! W" K: o6 u% j, x1 Q+ @2 T
身邊有好多的教職朋友,都是這麼說,現在搞的都採放任教育了! U1 K& t, Z2 e( Z+ l5 Y

6 q8 U* T& N( Q! k小孩子不能管,也不用管了,就是什麼都以孩子為中心的結果
- X- U3 j- `9 B' e: d5 K7 K
6 }* U) a% g) n/ J% J- U& c% E+ x' l這種基本禮貌父母都不教,長大以後才說我父母也沒這樣要求我啊,我家以前也沒這樣啊 .....  這樣對嗎.......
! u7 t$ Z1 |  q6 N5 P6 ^* X
- g3 N/ a' j, V7 T1 E2 h$ L4 @"老子都不老子啊"  (我終於知道這句話可以用在這裡了 哈)) s% }, k" G+ K% g# l; C; q# I

  J2 [, W) m- c! c% }  K不懂禮冒的人,一輩子休想得到別人的尊重
5 h. f' L2 r+ V8 ~7 K- B; z  }$ Y( c+ o2 M: b
這種文章,真糟糕...
風生水氣好運來~~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23

主題

38

好友

1540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72
在線時間
314 小時
43
發表於 2011-9-20 14:17:01 |只看該作者
judyiou2003 發表於 2011-9-20 11:44
& X0 s" {5 ~6 k' t2 f亞美說的一點也沒錯.& e& l/ d% {4 Y9 |( x
現在的小朋友動不動就嗆老師,% Y; S: @3 R. E3 c- ]% b# L
我實在很討厭那群人本基金會的人,
( {9 \  f; W7 j( r. ~; B6 C6 F
講的真好!!  給妳一個   !!

38

主題

11

好友

7274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844
在線時間
1144 小時
44
發表於 2011-9-20 14:23:31 |只看該作者
北大健言社 發表於 2011-9-20 00:02
% Z) H# Y8 f/ z7 E+ c2 S4 R. r: D. D老公是外省人~剛嫁過去.我也不大習慣~打招呼.6 j& }9 B  ]$ O9 _. o9 Y* G
進門要說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哥哥好.姐姐好.大嫂好.二嫂好.
% P# o; f" `2 B  Q回 ...

/ A! y& _9 y2 Y5 N7 a打不打招呼是個人修為
7 T( f8 I; k; Z; Z, V) Z3 H第一次聽到這能跟省籍扯上關係
% z! b" B$ D$ ?! o9 D$ B" z' L覺得太...太...太訝異/ b, R3 t( \, Q# M. @; Z
可能這是特殊案例吧 3 E) \8 \# Y5 Y1 U* @
: H* S  ^. v. c$ y! G) ?8 g
事實上, 我從不認為也不覺得本省人是內向害羞的
7 o8 y2 A% E8 ~# }$ _8 M5 D當然平日遇到跟我打招呼的鄰居也不是以外省為主

14

主題

29

好友

974

積分

高中生

Rank: 5Rank: 5

文章
218
在線時間
217 小時
45
發表於 2011-9-20 14:26:33 |只看該作者
嗯阿~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不懂禮貌7 P# B0 T. k& G6 E9 ]: _2 b
基本的打招呼都不懂
5 t/ ~2 i9 w% a+ y* Y尤其在職場上見識過很多' w8 H" C! n& n
OS:現在的教育方式是否都太放任了呢?+ e# a5 [5 j) L7 ]

* E1 \1 i/ D$ B: |( D( V+ q. K( B"逼" 應該不至於吧? ... 現在的父母都很疼小孩呢6 u# @7 I9 X/ Y0 c! U$ u
" 當下的機會教育 " 比死讀書教你要多有禮貌...等等來得更有意義.
6 L  O  p; P& V把書上讀到的 實際力行.
希望住在北大可以很快樂

22

主題

99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3603
在線時間
2035 小時
46
發表於 2011-9-20 14:32:10 |只看該作者
我們家大女兒才讀小二,每次跟親戚朋友打招呼都是用揮揮手的方式,. d/ t8 U) Z* s4 b/ M& l
跟以前蔣介石國慶閱兵的手勢頗像  呵呵
蝦毀  川普當選   

69

主題

54

好友

2821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社區
三峽最美的社區
文章
1590
在線時間
842 小時
47
發表於 2011-9-20 14:42:3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ichelle416 於 2011-9-20 14:43 編輯 " b) v! P' w0 C# v+ w! ~$ T
J大 發表於 2011-9-20 14:23 . F7 @6 _7 z0 ~
打不打招呼是個人修為, I, X5 E' `: b2 d) x
第一次聽到這能跟省籍扯上關係8 z& M, T2 z  l' {) F4 m
覺得太...太...太訝異
" x$ S4 \+ Q% W( |+ R

( H! P' ?, g0 z! g; X6 w這點我也有點訝異! ; ~0 r7 ^, M8 x% Z# K. M
不騙你! 我在中國住這麼久,接觸這麼多人,很奇怪! 這裡的小孩真的是很不害羞,很會打招呼! * B1 {% a/ h- T6 z
幾乎都是這樣喔! " X' w0 b( l, x7 W0 `' B* o
就連不到2歲的小孩,平常也沒任何交情,那天我走樓梯經過他家,小女孩剛好站在門口,看到我就叫我阿姨好! % u& u2 y; R3 i$ X) z% T9 R
不只這一個喔! 大的小的都是這樣! 幾乎很少有害羞的! 所以他們嗓門有點大!
1 C, S! Z8 a0 [2 t; j& c反觀台灣小孩,害羞的真的很多! 可能太常被父母指責該這該那的! 還是怎的!被制約太多,顯得自信心不足! ; I& c; U' \% }, t* Q% E
小孩有耳沒嘴---這種俗語實在不太好!  
4 W! B/ c( S0 w2 }6 l1 n這一點我實在也真的感到驚奇!
/ d/ T7 h0 V" J& O1 F  u

46

主題

4

好友

1538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228
在線時間
448 小時
48
發表於 2011-9-20 15:22:40 |只看該作者
不記得是哪一位專家說的:要疼愛但不溺愛小孩,也就是要教導小孩有禮貌,學會人與人相處的規矩,否則當心小孩長大後,有可能讓父母疼愛多少就傷心多少(無關會不會讀書)‧

229

主題

55

好友

3572

積分

碩士班

Rank: 7Rank: 7Rank: 7

文章
1313
在線時間
776 小時
49
發表於 2011-9-20 15:50:48 |只看該作者
亞美 發表於 2011-9-20 10:49 , b, _* R' C! N/ p+ w& H3 B9 A
這篇文章有點偏頗…2 D, v  P/ Q3 R
養子不教誰之過,打招呼是一種「基本禮貌」
' |6 {2 ?, p" t9 X  L2 c; }* O用「逼」這個字實在是言過其實!
* P' I( G% E: ]5 \$ d
被父母捧在心中的小孩,大都是會對他人造成困擾的白目小孩
8 n& o8 ~. @% _0 r2 G- j因為他們是全完以自我為中心的呀~. q. A( c, V$ k# X1 T. x
我爸媽都沒有管我了,你憑什麼管我?!
! v; f: X: R2 I# ~% P! T2 X
說的真好~6 W, u% n: j5 j% r6 z& r
我常常遇到讓我困擾的小孩~

227

主題

60

好友

1萬

積分

博士班

Rank: 8Rank: 8

文章
3737
在線時間
1417 小時
50
發表於 2011-9-20 16:53: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阿慌 於 2011-9-20 16:54 編輯
; @* x# s) L9 a$ d& L/ x- B8 h: L9 l6 ?( w
教育也含有些許強迫性0 a1 B* p' r  D/ h' q( H. ]% I
只是在進行過程拿捏尺度的技巧而已' H6 ?  v# W- I0 X
現今道德的淪喪與人際普遍緊張的關係
  z8 [- d* J& [9 q就是太過於強調自我及保護自尊
! l3 |0 ~5 f. n2 u6 `% [些微的不愉快就易引致崩潰的衝突: X7 h/ B- J5 e3 _
兩端窄化的思惟狹隘了中間緩衝及可接受度的寬裕
3 h( A# S& _+ q6 |5 V" U' T這就是過於強調個人而忽略了大體上的融合1 o& Z7 B1 c9 {! J, B$ y0 G1 q
恰如其份的教育與適宜開放式接受挫折與衝擊的鍛鍊9 q" C  G; ?: H3 q& r
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2 u# `( k- x8 I& p6 U$ o
當然- I0 c) a& d" Z7 ~2 l9 O5 n
過與不及亦非中道
! E- B/ J, ]- _7 }7 d0 N提供他們在一般不適的狀態下,也能正常平易超越的知能8 ]2 h+ n7 r0 ]5 w. x, t1 H+ F
給孩子一個學習成長的機會也是我們的責任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FB : 宇宙的真實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