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寧靜海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藝文資訊] 討論地方活動節慶的營造

[複製鏈接]

60

主題

1

好友

2605

積分

退學生

文章
852
在線時間
567 小時
樓主
發表於 2011-2-17 12:19:53 |顯示全部樓層
金牛角=三峽的刻板印象
就像很多人只知道遠雄在三峽蓋的北大特區
因為廣告夠大

地方活動節慶化乃至於商業化的反省
在很多知名節慶的地方上已經慢慢出現

像前幾天的新聞還指出台灣老街裡賣的東西
有9成雷同
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商品
批貨來源個別來自同一家工廠
很多在地文化工作者
很擔心所謂的文化
不過是商業的包裝而已
像金牛角=三峽就是一例

文化如果不是來自過去與現在常民的生活粹煉
節慶只會變成一種儀式
一種感動消費的儀式
差一點的連感動都沒有

當初遠雄花了三年三百萬請公關公司進行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
我就跟拜訪我的公關公司代表說
舉凡世界知名成功的社造案例(例如日本及德國)
還沒有聽說過是由建商進行的
用我的話來說
建商勉強可以造硬體的鎮
軟體的鎮就完全不行
非但不行
還會有反效果

我並不想花時間討論遠雄花錢請公關公司的目的

而是想說所謂的社造
就是要用人的力量
去連結社區的情感
5年10年是最起碼的

可惜北大特區的scale太大了
要更久

60

主題

1

好友

2605

積分

退學生

文章
852
在線時間
567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2-17 13:05:36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寧靜海 的文章

北大特定區從早期三峽區段一般社經背景住民進駐
到現在後來整個區域中高社經背景住民進駐
已經顯現出一個普遍的階級文化特質
先不談這樣階級文化特質的優缺點
以免落入口水戰

但至少我的判斷
在北大社區裡藝文與教育會是比較容易發效的議題
一方面藝文與教育比較不容易有敵人. 有對立
二方面普遍符合大人與小孩的需求(對..好的議題總是從個人的需要產生的)

這議題
不是請議員來滿足我們需要的議題
也不是請學校來滿足我們需要的議題
更不是請建商來滿足我們需要的議題
而是我們自己要滿足我們自己需要的議題

就像遠雄造了一條均質的藝術大道
好看嗎
的確好看
但有深度嗎
抱歉..我認為沒有
我很多資深的藝術界朋友
就很反對這種單一的美

所謂有深度藝術美
並不是只有來自名家之筆
一般人民的生活態度與品味也是

當然大道上的磁磚拼貼也算是
不過公關公司當初模仿桃子腳陶磚的創意
卻忽略一個更重要的核心
人的連結
今天公關公司準備的材料反而變成一種限制
如果大家可以討論怎麼親自動手呈現這個大道
相信會更豐富
汐止夢想社區成功的操作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而我們也不是可以只有一條藝術大道
現成的
學府路高速公路邊坡那一段
不也正好可以發揮嗎



60

主題

1

好友

2605

積分

退學生

文章
852
在線時間
567 小時
3
發表於 2011-2-18 08:50:06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半桶師 於 2011-2-18 08:54 編輯

其實三峽橫溪還是過去北台灣最大的茶葉生產區域

而殺豬公雖然是傳統民俗
但現在的豬公都是用買的了
一方面失去原來的民俗意義
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較現代的動保概念
似乎可以思考如何轉型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