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LUCK9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藝術大道的公共藝術品可以如此摧殘嗎?

   關閉 [複製鏈接]

16

主題

12

好友

251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48
在線時間
513 小時
樓主
發表於 2011-5-27 11:17:27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s22020 於 2011-5-27 18:38 編輯

辦這些活動,少數是為了應付「優良社區評選」的「考古題」。有辦就有分數,
評審委員只看你這個社區是否辦了這類型活動,有無照片為證,
不會探討意義為何、成果如何、有無不良後遺症。

我是覺得藝術大道周邊的社區要辦活動,可以更有創意一點,
不要只辦成商展、夜市等級的。
辦個街頭藝術表演、盡量少製造垃圾,應該比較符合藝術大道的質感吧。

16

主題

12

好友

251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48
在線時間
513 小時
沙發
發表於 2011-5-27 11:58:32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睿依依 的文章

可惜我不住在藝術大道上的社區。
可以請藝術大道社區的朋友,向你們的管委會建議,多多邀請藝文團體或個人來戶外表演。

16

主題

12

好友

251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48
在線時間
513 小時
3
發表於 2011-5-27 17:01:24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愛哈佛 的文章

100年度新北市政府優良公寓大廈評選活動計畫
參、評選標準
一、管理委員會組織運作( 30% )
二、共用部分與附屬設施管理維護品質( 30% )
三、社區活動計畫( 15% )
四、綠建築及低碳社區發展計畫( 12% )
五、社區安全發展計畫( 8% )
六、社區特色發展計畫( 5% )
(細項請參閱http://www.publicwork.ntpc.gov.tw/_file/1246/SG/38849/D.html


有人是為了考試而讀書(譬如我住的社區),
有人是愛讀書,順便去考了試。
不管怎樣,讀書總是好事。但拉高層次看,也要看看是讀了什麼好書。

藝術大道的大型活動,最近的頻率已不算低,
這幾年已經從「有」提升到「多」了,該是拉高層次到「更好」的時候了。
我們各自從「參與自己社區的活動、提昇自己社區所辦活動的水準」來努力吧。



16

主題

12

好友

251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48
在線時間
513 小時
4
發表於 2011-5-27 18:37:48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s22020 於 2011-5-27 18:40 編輯

回覆 lubloger 的文章

  辦這些活動,大都是為了應付「優良社區評選」的「考古題」。有辦就有加分
   網路發言請大家查證後再發言,以免造成誤解.


謝謝指正。
我會修正原發文為:辦這些活動,有少數是為了應付「優良社區評選」的「考古題」。有辦就有分數。
事實上,敝社區正是屬於這種社區,敝社區蒐集了「考古題」,過去一年已在努力準備應試。
我已在努力參與提升敝社區的水準,「不要為了考試才讀書」。

16

主題

12

好友

251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48
在線時間
513 小時
5
發表於 2011-5-27 18:57:47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s22020 於 2011-5-27 18:58 編輯

回覆 煙斗 的文章

還是建議主辦及其他單位不要這樣對待公共藝術品.


確實,這樣對待公共藝術品,也是我對這次活動主觀上沒有好感的原因。
建議主辦單位另搭舞台,還給梅亭這座藝術品原來的面貌。

梅亭雖由外國藝術家為遠雄藝術大道而設計,
但是對我來說,心裡都當成是在紀念三峽最偉大的藝術家李梅樹先生。
我們去到博物館、美術館觀賞藝術品,都會保持適當距離的,
對藝術品的尊重,不因藝術品放在室內或戶外而異。
(我走在藝術大道上,若看到有人腳踩在石椅的馬賽克作品上,我一定出聲制止的。)




16

主題

12

好友

2515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文章
648
在線時間
513 小時
6
發表於 2011-5-28 11:50:33 |顯示全部樓層
本文章最後由 js22020 於 2011-5-28 11:58 編輯

回覆 Tony 的文章


Tony大所貼的藍色字,是我所寫的,我不知道這竟引起您的不悅,深感抱歉。我原本以為是我所寫的第一段話(有關優良社區評選的考古題),引起爭議,因此之前做了修正。

我在我住的社區,有看不順眼的,我就動口提出建言、動手當志工,幫管委會和櫃臺想出可行的解決辦法、幫忙執行。我在藝術大道上散步,看到有人腳踩在馬賽克作品上、看到騎機車上來,常會出聲制止。這是我力所能及之處。而我講「可惜我不住在藝術大道上的社區」,並不是風涼話,抱歉讓您誤會。藝術大道和松竹梅街在法律上屬於社區私有地,別的社區不可能搭帳棚辦活動辦到這裡來,這是我力所不及之處。但是藝術大道和松竹梅街在實際生活上,又有公共財的性質,所以我請「藝術大道社區的朋友,向你們的管委會建議,多多邀請藝文團體或個人來戶外表演。」

每個社區有各自的急務待處理,也有各自的社區經營理念。我所知道的,有的管委會仍然忙於公設的驗收點交,與建商來回折衝中,焦頭爛額。有的管委會已經能在自己的大廳或中庭舉辦音樂會(如爵士悅、麗寶世紀館、萬寶隆等等)。有的管委會透過自己的人脈要求政府在學勤路站牌鋪設紅磚,免得候車的乘客下雨天會腳踩在泥濘地(如中北大),效力勝過我投書縣長信箱。有的管委會和學校合作辦演講(如馥園)……還有許許多多我不知道的社區管委會,認真做了一些好事情,只是能見度不高,而且有許多管委會的成員是長者,他們不會上網、不會上愛北大,以致於大家不清楚他們努力做過什麼。但不管如何,「我們各自從『參與自己社區的活動、提昇自己社區所辦活動的水準』來努力吧。」(這是我在另一欄寫的話。)

正因為藝術大道和松竹梅街在實際生活上有公共財的性質,所以我才在這裡建議(或批評)使用者應當更謹慎對待公共藝術品,「不要只辦成商展、夜市等級的。辦個街頭藝術表演、盡量少製造垃圾,應該比較符合藝術大道的質感吧。」

另外,我也要呼應愛哈佛說的:「在最近幾次藝術大道活動的討論板中,部分言論出現以下的邏輯,說實在,我很不認同:(a) 在一個社區中,不出來擔任社區委員最好少發表意見。(b) 在藝術大道上,沒有參與主辦活動之社區的住戶最好少指指點點。」以下,我用我自己的另一個經驗來回應:

我是一個資深的棒球迷,
從業餘時代到中華職棒成立,我都是某一隊的死忠球迷,
該隊在台北出賽,我幾乎每場必到,坐在該隊休息區上方,
為球員精采的表現喝采、玩起波浪舞,為球隊失常的表現嘆息、扼腕。
但我們覺得敲鑼打鼓的啦啦隊太吵鬧了,
不管比賽的節奏,隨時都在製造聲響,震耳欲聾。
都已經是職業棒球了,應該有更細膩的加油方式吧。
所以我們向啦啦隊提出建議(或說是批評),
熱血沸騰的啦啦隊長回吼:
你們不幫忙敲鑼打鼓嘶吼,還坐在這一區幹什麼!?
OK、OK,從此我改坐到本壘後方、甚至坐到外野去,遠離噪音。
直到職棒涉賭,不再進球場。
現在,每每轉電視頻道,轉到中華職棒賽事轉播,
發現啦啦隊敲鑼打鼓依舊,震耳欲聾依舊,
便立刻轉台,看美國大聯盟職棒去。
我以我自己的方式,繼續熱愛棒球。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文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論壇之立場,本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由於本論壇是以「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以無法完全監察所有留言內容,若您發現有某篇留言可能有問題,請通知本站管理員處理。

Copyright © 2009~2020 iBeta 愛北大. 保留一切權利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