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寫了甄嬛傳, 她繼續當老師,還想當媒婆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3-4-5 08:07
標題: 寫了甄嬛傳, 她繼續當老師,還想當媒婆
寫了甄嬛傳, 她繼續當老師,還想當媒婆) x2 W: P3 [9 y
5 Z/ q0 I( n- t4 U8 {
[attach]161790[/attach]
5 T  s5 a7 a! w/ ~
0 y! p- F( m; C5 _【作者:王一芝】4 y7 O+ X- ~5 ~4 X. B1 ]

, N  C0 @/ L* A) b9 R# \+ }4 X/ i6 m, [# g/ B
在全台瘋後宮戲的熱潮下,讓《後宮.甄嬛傳》原作者吳雪嵐(流瀲紫)爆紅,但即便名利雙收,她卻仍衷於教師的夢想,平凡過生活。( M: t, j8 t) _* |7 z

/ j; b4 t# A1 S& O2 _. w去年延燒至今的後宮戲熱潮,看來2013年仍將持續熱下去。在兩岸引發收視狂潮的《後宮.甄嬛傳》,原作者流瀲紫,目前正埋頭創作續集小說《後宮.如懿傳》。計劃再寫一部機關算盡的宮鬥好戲!  J3 Y/ Q1 A( `+ C8 F4 f. l7 D+ O) n

3 t7 b4 M$ i, m) |$ k《後宮.如懿傳》儘管正在寫,卻已有數十家製作公司爭相上門,洽談買斷影視版權。流瀲紫本人並未透露,但外界流傳,編劇價碼有人出到一集30萬人民幣(約142.3萬元新台幣),令人嘖舌。炙手可熱的《後宮.甄嬛傳》有了下一步,那原作者從沒沒無名到爆紅,被譽為「華語文壇80後作家群的領軍人物」,生活又有如何轉變呢?
6 O, d* x% p  Z1 o* w0 ]; M+ X% V" l! {1 N  G# h$ d$ ~. [# {! _; p
28歲女子成功詮釋後宮爭鬥
! Z6 x! z+ W2 M% ~2 R" D6 R煙波渺渺的杭州西湖旁,流瀲紫終於現身,衣著樸素,只是遮不住一雙靈慧的眼神。長髮下的圓臉,每講幾句就忍不住嘴角上揚,還是個愛笑的年輕女孩呢!
. ], [( P% i4 @# A: U8 A; u. a1 p* R
誰也想不到,讓兩岸觀眾如癡如醉的《後宮.甄嬛傳》,無數跌宕起伏的劇情、針鋒相對的爭鬥,出自這位年僅29歲的女子之手。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年輕的外表下,拿捏小說的方向卻無比成熟,洞若燭火。: ~) ~( Q: G/ B) @: p5 L

; H$ X' i4 k( M' I) Y) j「如果說《後宮.甄嬛傳》寫的是一個女人的蛻變,」流瀲紫彷彿不禁思考便脫口而出:「《後宮.如懿傳》要表達的就是在後宮中享盡榮華富貴的女人,也會渴望平凡人的幸福。」2 Y. n1 Y( v( V3 t7 j0 x

7 `4 i: n+ s& F5 ]  {* `- o1 z4 n流瀲紫,《後宮.甄嬛傳》裡的演員都暱稱她「阿紫」。
# @: y$ {! K" j& m
0 U4 w9 c. ^2 W/ {其實這個筆名源於一款她很喜歡的一款唇膏,更深層的原因是這三個字倒著念,對她有特別的意義,紫指的是她,而她的老公叫鄭溜,流瀲紫,是紫「戀」溜的諧音。
) r+ G* N! p' S, ~# Y" Z" g; ]4 D$ O, C3 D$ W  H( ~2 P; P
她現實中的本名叫吳雪嵐,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寫《後宮.甄嬛傳》時,年僅大三,三年時間寫完,就進入杭州江南實驗中學當國文老師,目前以「擦邊球」的方式,同時兼任老師和編劇這兩個工作。
9 s, l" b9 P- S4 B5 h9 y. ?9 y+ \1 W7 u5 \9 w8 n, }' T" F) j' d( \9 I) }
私底下,就像許多80後的小女生,吳雪嵐喜歡逛街,常常比較哪個牌子的保養品好用,也愛旅遊,來過台灣兩次,對台灣的牛肉麵和芒果牛奶念念不忘。
* ]' L$ b4 ]6 _0 _! P
  o; p. E: J3 G+ Z$ F- }' G, J, m& |# Z, a台灣好友、華視節目部監製王冠回想初次見到她時十分意外,「她是一個很真誠的女孩,說話很直爽,開朗熱情,」見面前先讀過《後宮.甄嬛傳》小說的王冠說:「跟後宮妃嬪總是話中有話,有很大的落差。」, b& s/ G. Z* s

' A7 T/ F# I, }! T" q: T" \+ v不認識流瀲紫的人,就和王冠最初的想像一樣,認為作者應該「心機很重」,看盡人生百態,很可能是從古代「穿越」來到現代,否則怎麼可能寫盡了心思與計謀?
" }& {( m; c  J. d# W2 a4 u2 h; G' n: X# F% ^  N
或者是覺得流瀲紫肯定談過很多次戀愛吧?否則《後宮.甄嬛傳》裡,甄嬛和果郡王、沈眉莊和溫實初、皇帝和純元皇后,那麼多種角色的多角戀情,怎麼寫的都不一樣?) _* c" f% N' d; u# j6 n
0 ^9 p- `; @. m6 S2 L
甚至還有學校同事的婆婆,一邊看《後宮.甄嬛傳》,一邊對她的同事說:「要小心吳雪嵐,萬一她哪天像皇后坑甄嬛一樣坑了妳,是很有可能的。」
& ]5 I- l( L! o7 A% p1 u0 l5 _
- z3 E& t. V  Y5 k& L7 R9 G「我可能是怪咖,但絕不是心理變態,」吳雪嵐「哈!哈!」兩聲說,她只談過一次戀愛,和現任老公長跑8年結婚。大學同寢室的室友號稱全校感情最好,至今仍定期聚會。
" R, }# ^5 r! M4 F( {6 E+ ^+ s+ K, s* K6 j# W+ X
3 E4 ~' P5 a3 g1 s
閱讀林懷民的4種閱讀
9 S1 s" [' ]: ^* B, i  S! R9 M: f: R6 p

) J, C; C5 S$ q  R3 \[attach]161791[/attach]& Z' {/ k' e' w) r9 j

, w3 n/ T' b8 o' E1 K2 }3 W. }
" z) `$ o; z5 {【作者:王思涵 │ 攝影:張智傑】
" U. i! H" d+ e+ B0 U! H. l, h  x& w! }) D
9 [) A( w9 q/ A, n$ V
關於林懷民,我們似乎已太熟悉。小說家林懷民,犀利且充滿想像力;編舞家林懷民,嚴厲而深切。但,做為讀者的林懷民呢?
; C# @' w8 v/ k7 k! ]' k- G$ n# V. Y- E
6月初,《遠見》記者來到林懷民位於八里淡水河岸的家,四個36長格的大型書櫃,簡單區隔出客廳、臥室與書房。每層書櫃外緣,閒放些明信片、藥罐與手電筒,最下層堆疊雜誌與DVD。
6 W8 w, W/ z8 K& z8 |1 P( S9 d- A: E6 |0 A+ q/ w2 ]9 Q5 G+ S) H. q
或許是木色的關係,也或許是間層偶爾出現的佛像,站在林懷民的書櫃前,沒有求知深沉的壓力,反而非常平靜。 書櫃裡有老書如深紅皮,標楷體的《安娜.卡列尼娜》、外文書像《Bauhaus》(包浩斯),也有新書如宮崎駿的《折返點》。沈潛的時光,緩緩流動著。
( y7 L# p* d% O1 L  J/ Z$ B2 P3 O& ]8 y0 z; A3 T) g
林懷民65歲了,關於閱讀,可以「輕」,也可以「溺」,可以「走走看看」,也可以「交朋友」。他是怎麼讀書的?我們整理出他的四種態度,且看下去。) f, `, {- d" L8 f$ v
. _0 N: A+ T  C- u1 g
喜看《壹週刊》寫飲食男女+ Z7 O$ S# n& R
「我是張愛玲說的那種輕型知識分子(light intellectual;或作輕性智識分子),報章雜誌之徒,」一開場,林懷民便俏皮且得意的界定自己。. ^4 }  X: r* t* y$ {# X; k0 J
* k" E5 W. d5 [
所謂「輕型知識分子」是張愛玲用來形容他的姑姑之詞,張愛玲與姑姑走得近,她形容常與文人深奧之書撇清的姑姑,有一種清平的機智見識,妙語如珠。林懷民說,他不是認真做筆記「閱」讀的人,常常是消閒時間的「悅」讀,有些讀過就忘,但記得清楚的也很多。% Q" w: U' \8 Y9 E
4 _  J$ g; V5 o. R* K& v
近年來,因為時間少,「愈讀愈簡單」:厚的、中文的經典較少讀,但報章雜誌則少不了,從書櫃上堆疊來自香港、大陸與美國的雜誌可窺一二,其中包括讓眾人跌破眼鏡的《壹週刊》。其實,林懷民看的重點是人物報導,「他們就連寫到處跟人家睡覺的人,也寫得津津有味,那是一種本事,」前陣子大陸作家章貽和的專訪,更被他形容是一絕。, [9 T! s$ W$ ~* H
) g' f8 O+ i+ N( H/ j
最近一本讓林懷民愛不釋手的書是《巴黎人》。作者葛蘭姆.羅布(Graham Robb)寫過多部大受好評的名人傳記作品,包括《雨果》,通曉歷史,行文簡單流暢。新書中,羅布用二戰前的重要人物與事件傳述巴黎的故事。林懷民舉例,書中一段寫巴黎地鐵,發展地鐵的年代與普魯斯特是同時並行的,普魯斯特不出門,從來沒有坐過地鐵,但當他寫就《追憶似水年華》,既不是言情小說,又厚厚一本,地鐵上,竟然人手一本,許多人看書看到坐過站。
: G: [4 j4 A7 `! |6 `7 k" V
! G# ]% y4 [1 }  Z, N「我喜歡知道一些囉哩八唆的事情,裡面講左拉怎麼死掉、怎麼有小三,講他兩個小孩,講《波西米亞人》的歌劇怎麼出來的,都經過考證,走文筆調很light(輕鬆),非常有趣。」0 b" q/ l- y  V% Q
% |$ ~: O4 r2 t% T
旅途讀畢《追憶逝水年華》, R' @$ k5 p8 p( ^4 q, W

5 R/ n8 d- q! b* q8 d4 h7 }8 @雲門舞集每年幾乎有半年的時間,都在世界各地巡迴。林懷民每到一個國家,便閱讀當地的小說。而這習慣,從他自己去旅行的時候開始培養。「我在印度的時候,就在印度買書讀,出去才有時間讀點東西,回來沒辦法,所以我會『立志』在旅行中看書。」像是林懷民小時候一直爬不過的高山:《追憶似水年華》,前幾年,雲門到歐洲旅行六週,終於讀畢。3 \& T; Y% E3 Z6 [# t; ?
5 J8 [7 c. Q, I0 c
7 E1 W4 e& I, J( {' p5 G
名人書房 王菲、陳奕迅御用「詞神」 林夕
  E" J5 H' F+ ]; S, \5 x% S( s3 p' ~/ j/ I6 K4 G5 _

: _+ T* Z/ }$ z$ d8 L9 n[attach]161792[/attach]. a; G1 T% G# d+ m# F/ B7 q
* p- a6 C! P5 y0 Y

4 @1 ?- w0 ~) `2 t- |' s& w【作者:王思涵】
$ z3 q% ]" i) n, j8 Q) o# y& I3 V& r/ f9 o! ?

( l- b  s6 f* `8 H/ G/ A8 ]有人說,1995年後是林夕的時代,林夕和黃偉文取代黃霑和鄭國江,成為新一代香港的兩大詞霸;也有人說,林夕是王菲、陳奕迅與張學友等A咖巨星的御用詞神;還有人批評,林夕的歌詞充滿一種宿命的無力感。% ?  G5 Y$ n' g+ S' W- d' V, [

1 X- S' D5 O% y- f# C林夕詞作超過3000首,詞風自成一格,沒有煽情直白的哭喊,卻總能在迂迴留白處,精準寫出世道無奈,直抵每個人心底的情傷。但對林夕來說,歷經紅塵起伏,書是他的後盾,永遠談不完。當《遠見》提出採訪邀約,即便不是新書宣傳期,來台擔任評審的行程又緊湊,晚上8點半,林夕仍精神奕奕來到咖啡館,準備開講。/ f: `6 ]4 g: B
; x9 S9 ^$ w' l6 ]  C6 }; @/ ^
古裝單元劇 開啟他的閱讀欲
0 |2 }* E/ T) j- ~4 ]「閱讀很早就決定我人生的事業,但我不希望大家太功利地看閱讀,好像不從事文字工作,就不需要讀書,完全不是這樣。」$ a3 R. z/ k" q+ J/ k/ M

  _0 p' c5 A7 t; P( U( M林夕認為,不同年齡看書,要有不同的策略。年紀輕時,不妨依自己的興趣廣泛閱讀;年紀漸長,不妨重讀過去自己有感覺的經典,「讀一本值得的,總比為了吸收新知或追趕潮流來得有意思。」
' S) C2 @0 p7 Z9 \0 d& v7 h' |
2 k$ u* O" a* i/ f林夕的閱讀啟蒙與歷程,正是如此。 1974年,香港最熱播的電視劇除了金庸武俠劇,還有翡翠台的古裝單元劇《民間傳奇》,改編自中國章回小說與戲曲的故事,像是《鏡花緣》《釵頭鳳》與《聊齋》等,轟動全港,店家經常為了看戲而不做生意。
3 [+ ]/ s; M7 @
- M9 K6 O9 U, P4 n  i. x3 C! h. k1 X當時,就讀中學的林夕跟大伙一樣看得入迷。說也奇怪,本來對中文無特別興趣的他,從瀟灑炫目的武俠世界,還有抑揚頓挫的對聯遊戲中,漸漸喜歡上文言文,甚至自掏零用錢,買書來讀。後來還念了中文系,「竟是從視覺開始喜歡文字,說來有些膚淺呀,」林夕笑道。  t7 }- Q7 _1 b+ |: X

' }1 L( B; F- ^9 V9 P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經常因為看書廢寢忘餐,給媽媽罵,被妹妹投訴,「不只是沉迷,簡直變了一個人。」
8 K6 k9 D2 p' r  Y& g0 k* {* j; A# t$ \9 u& ^* x% x
林夕回憶,雖然課內讀本不多,但他把可以看的明清小說全看盡了,包括三言兩拍與四大名著等。跌破大家眼鏡的是,中學時的林夕,最喜歡的竟是《三國演義》,而非後來影響他寫詞甚深的《紅樓夢》,「那時還是小朋友,《三國演義》鬥智,跟做作的《紅樓夢》比起來,有如偶像劇呀。」
9 y% H* B- `! L4 j
  i; p# j1 h6 r# I: B" N* U林夕不只是對文字的興趣從電視劇開始,填詞也是。《民間傳奇》有回播放「蘇小妹妙對難新婿」的故事,蘇小妹是宋詞文豪蘇東坡的妹妹,才氣逼人;大喜之日,出了一副對聯的上聯,要準夫婿接了下聯,才可入洞房。折騰到半夜,終有了「閉門推出窗前月,投石衝破水底天」的經典對聯。7 o& x8 F; G. T: \3 c) J" B6 B  @

1 q4 t' U$ b0 Z1 k9 F+ I因為這故事,林夕開始找宋詞的詞牌來填,漸漸累積文學底氣,某次,高中中文老師搖頭晃腦,正在背誦李後主的詞時,突然忘詞,林夕巧妙接上搭救,「這種虛榮感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不過,林夕的閱讀喜好,隨著進入職場,愈發廣泛多樣。
7 G( W/ F  X$ L4 g; h/ x! ]2 Z8 k$ m0 V" O( t" K, `
問林夕現在到書店都找什麼書?他噗哧一聲笑了出來,一旁的助理連忙答腔,「什麼都找!每個角落都找!他在香港逛書店至少要兩個小時,那還是要叫他走,否則,他是不知道時間的。」: v, I4 g/ ^% n" f4 d

7 ^4 e% [, e. F2 x
5 a2 n/ ?6 n+ d0 I1 B) R( A全文詳見遠見官網
& E2 F8 o4 a. O, L! o3 r" f9 J9 |$ @$ q6 j- E3 c+ W$ j/ t8 z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3-4-6 07:59
讓兩岸觀眾如癡如醉的《後宮.甄嬛傳》,無數跌宕起伏的劇情、針鋒相對的爭鬥,出自這位年僅29歲的女子之手。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年輕的外表下,拿捏小說的方向卻無比成熟,洞若燭火。4 o+ ~; p( `$ ]! U

4 v- ?2 P! }/ N7 Q5 ^0 V- E; H3 `8 }. j; m. n# a
「我是張愛玲說的那種輕型知識分子(light intellectual;或作輕性智識分子),報章雜誌之徒,」一開場,林懷民便俏皮且得意的界定自己3 y+ s4 ^1 L7 _: v

, D1 \# x! |" X+ D3 ]「閉門推出窗前月,投石衝破水底天」的經典對聯
* t- Q' H, X  Q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