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反核四 你準備好了嗎? [列印本頁]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2 07:14
標題: 反核四 你準備好了嗎?
本帖最後由 xu3bji4x06 於 2013-3-12 07:15 編輯

想要迎接無核生活,就得從居家開始做起!低價核電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龐大用電量的問題,只要大家都能善用省電家電,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不僅一年可省下三萬元的電費,也能提早為無核家園做準備。
善用省電家電,不僅環保還能省下荷包。

民間反核四,儘管可能面臨電費上漲問題,但為了家園安全,就得有所改變,這時就要先從減少不必要的電力浪費做起。根據環保署統計,如果把家裡的電器都換成省電家電,每年至少可以省下一萬八千元的電費開銷,全台用電量下降也就不需核能發電了。
把每天用電量最多的照明設備換成LED最省電,儘管LED燈泡比一般燈泡價錢貴3倍,但平均壽命8年以上,是省電燈管的5到8倍,同樣的空間,LED只需要用7瓦,但省電燈管可能要用到23瓦以上的電度,才有同樣的亮度。
除此之外,像是經常開開關關的冰箱,光是開一次,冰箱壓縮機就得花十分鐘運轉,補回流失的溫度,一個月下來電費常貴的嚇人,但換成省電冰箱,就可節省50%用電量,其他像是洗衣機和冰箱等,都可以選擇變頻式,電視機也可以改用LED,會比液晶電視來的更省電。
家庭盡量避免使用開飲機,用瓦斯燒水不僅省電又省錢,因為開飲機也是透過電能轉成熱能,中間就消耗超過50%以上能源,反而增加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想要打造真正的無核家園,省電是長遠的路,付出多一點價格購買省電產品,壽命會比一般家電用品來的長久,也能做到環保,最後省下的電費,也絕對比原先付出的價格還要多很多。


作者: 肯特森    時間: 2013-3-12 08:40
本帖最後由 肯特森 於 2013-3-12 08:43 編輯

更換這些設備對個人來說確實可以節省不少電,但製作這些設備的過程也是要用電的,所以整體來說,電力需求可以節省多少還很難說,不過廢核後電費大幅提高,確實有助於鼓勵人們使用節電的科技和產品,最後的電力需求依定會降下來,只是調整的陣痛期間,可能會很痛苦,比這次的油電雙漲還痛苦,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就是了...
作者: marstop    時間: 2013-3-12 10:09
肯特森 發表於 2013-3-12 08:40
更換這些設備對個人來說確實可以節省不少電,但製作這些設備的過程也是要用電的,所以整體來說,電力需求可 ...

在反核之前,也好好思考一下你我反核的理由吧!!
分享一個不錯的連結給大家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cake12/17118639

作者: hgw    時間: 2013-3-12 10:51
我家裡的省電燈泡全部換成LED燈泡,這一次電費才900左右,
省了將近500
LED真的很省電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2 10:54
hgw 發表於 2013-3-12 10:51
我家裡的省電燈泡全部換成LED燈泡,這一次電費才900左右,
省了將近500
LED真的很省電 ...

最近也忍痛(ㄣ貴的)把家裡的燈全換成LED燈~電費確實便宜許多!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2 12:39
本帖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3-3-12 12:41 編輯

反核廢核(非核家園) 反核四 和監督政府確保核能安全
是三個不同層次的訴求
反核廢核(非核家園):是戰略議題 範圍大 理想高 需要長期的運作與堅持
反核四:是戰術議題 目標明顯 主題清晰 具有高度政治意涵 原因在於核四興建的決策過程缺乏公信力
             設計與施工粗糙  耗費巨資 竣工卻遙遙無期 內情複雜 核安疑慮始終存在
監督政府確保核能安全:是戰鬥議題 必須立刻督促政府 邀請國外核能專家學者就已經運轉的三座核電廠
             進行總體檢 確保核能安全和國民的身家性命與財產的安全 核災演習絕對不能紙上談兵 尤其是
             百姓的疏散和撤離 必須進行 妥慎的研究與規劃 運用電腦模擬北北基600-700萬人的疏散可行
             方案 將路線與安置充分告知民眾 軍警憲消防與醫療等救災單位及人員也需實際且經常演練  

作者: 阿正爸爸    時間: 2013-3-12 12:45
工業用電比民生用電便宜

到時限電也要算它們一份吧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2 13:18
阿正爸爸 發表於 2013-3-12 12:45
工業用電比民生用電便宜

到時限電也要算它們一份吧

工業用電當然不能排除在外~只是....顧的了這個就不了那個:看看日本就知道!因核災要廢核,但因經濟卻又想複核...真是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2 13:54
哈!  若只是考慮電價 那就是"民生議題"
作者: orsimon    時間: 2013-3-12 14:07
xu3bji4x06 發表於 2013-3-12 13:18
工業用電當然不能排除在外~只是....顧的了這個就不了那個:看看日本就知道!因核災要廢核,但因經濟卻又 ...

對阿  到時候要電沒電用  還不是要妥協建核四  不然有其他能源替代方案嗎  

日本又不是笨蛋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2 14:24
其實核四真的是個大黑洞(以前做工程有包到核四的都知道)(而且包商也分太多了 太危險 而且沒保固)

其實核1~3核電廠 我倒覺得還沒有替代分案出來時 不需要先除役
(因為有些發電模是其實也不是很環保)

但是替代方案是必須繼續研討的(因為愛台灣就是如此不是嗎)

貼一個有些有趣 而且不偏頗的影片大家參考看看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3eSt6UFnVY
作者: nyoma    時間: 2013-3-12 14:35
309個人第一次參加遊行,獨自一人隨著大家的腳步走完全程。

我沒有能力招朋引伴上場,但我也不用準備啊!就是上場反核。

反核不需要準備!
因為我永遠不可能準備好可能因核爆所帶來的傷害!
因為我不想準備像福島居民留離失所!

作者: amylin1965    時間: 2013-3-12 14:37
xu3bji4x06 發表於 2013-3-12 10:54
最近也忍痛(ㄣ貴的)把家裡的燈全換成LED燈~電費確實便宜許多!

我家也是, 全部改成LED的燈泡, 真的省很多, 前些日子看電視說丹麥打造一條太陽能發電,
一年可有330萬瓦的發電量, 其造價才5.6億, 咱們核四不知道花了幾千幾百億,
一年的發電量才270萬瓦, 核四對環境的危害更是我們無法估計的.
所以開發替代能源是政府該努力的課題, 咱們小老百姓則該從節流做起.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2 14:42
nyoma 發表於 2013-3-12 14:35
309個人第一次參加遊行,獨自一人隨著大家的腳步走完全程。

我沒有能力招朋引伴上場,但我也不用準備啊! ...

一旦發生核災~就算不想...也會自動變成災民的
作者: 排球    時間: 2013-3-12 14:48
orsimon 發表於 2013-3-12 14:07
對阿  到時候要電沒電用  還不是要妥協建核四  不然有其他能源替代方案嗎  

日本又不是笨蛋     ...

當然有, 做與不做而已.

http://www.anthropower.com/belgium-introduces-solar-powered-trains

這條太陽能高速公路位於比利時,長3.6公里,一年發電量330萬千瓦,超越核四的270萬千瓦,並且沒有後續處理廢料的費用,3.6公里造價6.5億台幣,遠遠低於核四預計追加到的3300億台幣,大多太陽能板來自台灣,立刻廢核四,改蓋這條公路,我們還能省3200多億,剩下的問題,是做不做與為何不做了!
作者: amylin1965    時間: 2013-3-12 14:51
排球 發表於 2013-3-12 14:48
當然有, 做與不做而已.

http://www.anthropower.com/belgium-introduces-solar-powered-trains

ㄚ, 是比利時喔, 我記成丹麥. 拍謝!!
作者: orsimon    時間: 2013-3-12 14:58
排球 發表於 2013-3-12 14:48
當然有, 做與不做而已.

http://www.anthropower.com/belgium-introduces-solar-powered-trains

那這麼好 為啥日本不做?  我不懂~~~   他們核安都出意外了 應該有絕對的理由去找替代方案  怎又回過頭來考

慮核電廠
作者: yapi    時間: 2013-3-12 15:08
排球 發表於 2013-3-12 14:48
當然有, 做與不做而已.

http://www.anthropower.com/belgi ... olar-powered-trains

這條太陽能高速公路位於比利時,長3.6公里,一年發電量330萬千瓦,超越核四的270萬千瓦,並且沒有後續處理廢料的費用,3.6公里造價6.5億台幣,遠遠低於核四預計追加到的3300億台幣,大多太陽能板來自台灣,立刻廢核四,改蓋這條公路,我們還能省3200多億,剩下的問題,是做不做與為何不做了!


太陽能國道發電量大贏核四? 網路謠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04/169990.htm
作者: dasin0519    時間: 2013-3-12 16:23
核島事件到底是人為因素還是天災造成?

有人去討論過嗎?

就我知道的...是"人為"

就一間公司角度,如果是人的因素,就是再訓練而已

所以根本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你說核四建廠,真的很不安全嗎?

那你是不是把台灣的專業人士都當白痴嗎?難道你或是我最專業?

那一定是符合安全規範後再請國外的專業人士來檢查

核廢料安全嗎??請問蘭嶼的居民得癌症的機率有比台灣人高嗎?

你有資料?我想.....交給專業的去判斷吧

試著想想 檯面上反核的人 請問有想過反核造成的結果嗎?

電費上漲?限電?

你如果是一個月入10W以上的人,你會在意一度電多少$?

當你只是個店家或是一般的上班族,你會不會氣電費又上漲了多少

哪怕是1度電從3.0漲到3.5而已

你們覺得呢?




作者: dasin0519    時間: 2013-3-12 16:26
當一群人告訴你......一定會發生福島核災

你是不是心中充滿恐懼而無法判斷是非呢?

試著想想

你們有想過 身邊常常的例子

飛機都檢查很安全  那為什麼還是會發生飛機墜毀的意外

而你還是不顧安全危險去搭飛機呢

那是因為沒人告訴你 一定會發生墜機阿

那何必庸人自擾呢?


作者: jackiehorng    時間: 2013-3-12 17:25
有些傷害是可彌補,有些傷害是幾輩子才能消失,為了下一代,給他們安全的環境,他們是無辜的.
作者: dasin0519    時間: 2013-3-12 17:45
jackiehorng 發表於 2013-3-12 17:25
有些傷害是可彌補,有些傷害是幾輩子才能消失,為了下一代,給他們安全的環境,他們是無辜的. ...

德國的核電廠都關了

請問他們的電力從何而來??

有人知道嗎??

除了水力發電外,還不是跟隔壁的國家買電

請問 台灣哪裡有錢跟其他國家買電或是蓋其他取代核能的發電廠呢?

更何況德國的收入和台灣比   講難聽一點..............xx比雞腿

而且馬政府有辦法可以像德國一樣拿出補助非核家園的福利嗎?

大家都很無辜 但是以現實面 不使用核能是暫時無法避免的





作者: 排球    時間: 2013-3-12 18:02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2 14:24
其實核四真的是個大黑洞(以前做工程有包到核四的都知道)(而且包商也分太多了 太危險 而且沒保固)

其實核1~ ...

核一到核三場所存放的廢燃料棒總共已經一萬五千多支, 等於數萬個原子彈, 且已經超出原本設計存量的近兩倍的量. 核廠一日不除, 每日就再製造更多的核廢料. 這些廢燃料棒的半衰期是兩萬四千年! 老天保祐它們兩萬四千年都不會出事.
作者: 排球    時間: 2013-3-12 18:13
dasin0519 發表於 2013-3-12 17:45
德國的核電廠都關了

請問他們的電力從何而來??

>請問 台灣哪裡有錢跟其他國家買電或是蓋其他取代核能的發電廠呢?

核四已經花了多少億, 還要追幾億? 這些預算還未包括處理核廢料的錢. 事實上核能才更花錢.
台灣這彈丸之地, 地小人酬, 還有地震與海嘯, 天然條件原本就不適合蓋核電廠, 再加上人禍(設計, 興建的種種亂像)...
即使核電廠不會出事, 光是核廢料要放到哪去都找不到地方.
作者: jefflee3170    時間: 2013-3-12 19:14
誓死反核.......  加油.......
作者: 大哥大    時間: 2013-3-12 20:27
yapi 發表於 2013-3-12 15:08
太陽能國道發電量大贏核四? 網路謠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04/169990.htm ...

網路謠言的荒誕與理盲可見一斑!說真的,我第一眼看到這新聞時,直覺第一個反應是--這世界瘋了嗎?這種消息都有人會相信,會轉載(我連動腦筋算一下都懶得動,因為悖離應有的常識太遠!)。
我對台電及其他國營企業的表現不敢苟同,對核電也有一定的疑慮,但我認為核電的議題是個很專業且很嚴肅的,我的專業不足以對現有核四及核能政策提出批評(雖然我是學自然科學的)。看到現今社會上對核能核電一片撻伐聲,人人一夕間都變成核能專家、生態學者、人道宗教家...對自己家園及土地突然間充滿了無限的感情,好像只要廢了核四,台灣從以後就是美麗新天地,後代子孫世世代代永保幸福安康...之前有人說台灣人理盲又濫情。真的說得太貼切了,我強調:我不擁核,但我絕對看不起理盲又無知的反核(或者說一窩蜂蛋塔式的反核)。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2 20:33
dasin0519 發表於 2013-3-12 16:23
核島事件到底是人為因素還是天災造成?

有人去討論過嗎?

福島所遭遇的是複合式災難,
先有九級的大地震, 然後產生致命的海嘯,
海水衝進發電廠 , 造成全廠停電,  
無法啟動停機措施 使反應器快速升溫
爐心因而熔毀,才會釀成巨災.
所以 ,地震並未傷害到核電機組,
造成311福島大災難的元凶, 其實是海嘯.

作者: 大哥大    時間: 2013-3-12 21:01
排球 發表於 2013-3-12 18:02
核一到核三場所存放的廢燃料棒總共已經一萬五千多支, 等於數萬個原子彈, 且已經超出原本設計存量的近兩倍 ...

核一到核三場所存放的廢燃料棒總共已經一萬五千多支, 等於數萬個原子彈, 且已經超出原本設計存量的近兩倍的量. 核廠一日不除, 每日就再製造更多的核廢料

老兄:如果我們"真"有那麼多原子彈,趕快拿出來對付萬惡的共匪,還怕老共甚麼?否則我就不懂您所謂"等於"是甚麼意思。再說核廢料好像也不是核能電廠才有的,大家最愛照的x光,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應該不會是裡面裝個電燈泡就能用的吧?
作者: simonw007    時間: 2013-3-12 22:38
反核也變成流行了嗎?不反核的人都不是人?除了廢核和擁核的人難道沒有住中和的人,喊反核的人在喊廢核時,有想過目前將所有核電廠廢掉,替代方案中最穩定可行的發電方式就是燃煤和燃燒天然氣的火力電廠,即使每一個火力電廠附近的居民都同意興建。也請大家不要忘記88風災和最近幾次大水災,是什麼原因造成全球天氣異常。其他發電方式需要發電時就可以發電嗎?完全沒有生態和污染的問題嗎?我說這些不代表我擁核,只是希望大家認真想想這個難題,廢當然容易,但是代價請先想好,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其實我最賭爛的是那些帶頭的藝人喊廢核,一幅正義凜然的樣子,試問一下他們從頭到腳,食衣住行哪一樣不是重度使用能源的罪魁禍首。反核可以但是請理性一點,認真一點,專業一點,一起面對想想有沒有中庸的解決之道。
作者: jackiehorng    時間: 2013-3-12 23:05
凡事都會有人為疏忽一天,問題核災我們賠不起,應適度節約用電。
作者: 大哥大    時間: 2013-3-12 23:34
simonw007 發表於 2013-3-12 22:38
反核也變成流行了嗎?不反核的人都不是人?除了廢核和擁核的人難道沒有住中和的人,喊反核的人在喊廢核時, ...

其實我最賭爛的是那些帶頭的藝人喊廢核,一幅正義凜然的樣子,試問一下他們從頭到腳,食衣住行哪一樣不是重度使用能源的罪魁禍首

說的好,給你100 個讚!並規定以後這些藝人開演唱會只能抓螢火蟲,連蠟燭都不能用,因為會排碳!
作者: simonw007    時間: 2013-3-13 01:22
小小媽 發表於 2013-3-13 00:02
其實「我是人,我反核」這句話當時出現的緣由是因為馬英九總統曾經說過「沒有人反核」,所以當時一些反核 ...

「我是人,我反核」這個slogan,手法很行銷,很反諷,但是也有點任性。
馬英九回答外媒記者針對核能問題及核四即問即答時說的一句「我們這個政策提出來之後,我們的感覺是當時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反對,因此我們還是會照著這方式來走...最後被當成報紙的標題"馬英九曾經說過「沒有人反核」",然後變成這次活動的slogan「我是人,我反核」,在我看來如果媒體或人民要監督總統的政策還不如針對他說的重點有沒有做到,或是合不合理,才是重點。挑剔或太過延伸其中一句語病,通常會模糊掉反核四的重點。



當時他說的原文節錄:

「我們的核能政策是第一,確保核安,一定要安全才能繼續運作,不管已經在營運當中的或興建中的,都是一樣,不到安全程度,不可以運轉。」
「第二個就是穩健減核…在日本福島核能事件之後,世界各國對於核能政策的看法其實是很分歧…我們的作法就是穩健的減核。人民對於核能電廠可能再來的災害,確實是相當恐懼,這我們是放在心上的。」
「第三就是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因為你要想取代現在核能在我們能源供應、甚至於電力供應上所扮演的角色,勢必要有一個相對比較便宜、而且穩定的能源供應,否則的話,很輕率地把核能通通取消,這時候我們產生的問題會很嚴重。…所以我們提出『千架海陸風力機、陽光屋頂百萬座』的政策…但這個政策不可能很快地就可以取代核能,而且要經過相當的時間,一方面價格要更便宜,而且供應要夠穩定。」
「最後才是逐步邁向非核家園。非核家園是環境基本法23條所明文規定的,這是法律的命令,我們不可能改變。…但條文裡面規定也是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所以我們政策和法律要求是一致的。」
「我們這個政策提出來之後,我們的感覺是當時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反對,因此我們還是會照著這方式來走,....所以我們的態度是非常理性的。」


作者: simonw007    時間: 2013-3-13 01:59
本帖最後由 simonw007 於 2013-3-13 02:41 編輯
大哥大 發表於 2013-3-12 23:34
其實我最賭爛的是那些帶頭的藝人喊廢核,一幅正義凜然的樣子,試問一下他們從頭到腳,食衣住行哪一樣不是 ...


報告大哥大,也不能抓螢火蟲,因為違反動保法...
作者: 阿正爸爸    時間: 2013-3-13 07:39
本帖最後由 阿正爸爸 於 2013-3-13 07:40 編輯
simonw007 發表於 2013-3-12 22:38
反核也變成流行了嗎?不反核的人都不是人?除了廢核和擁核的人難道沒有住中和的人,喊反核的人在喊廢核時, ...


辦法是人想的,等缺電了自然有辦法出來,看是要產業轉型,調整工業用電比民生用電便宜的奇怪補助,還是限電

至少還有得玩,但核四出事了,那怕是一點點,北台灣就下課了

福島有一大片水槽森林,裝冷確水,要一直蓋下去40年,因為沒辦法處理

台灣核四設計比福島的安全,有人相信嗎

反核四最大的問題點,是如果核四是美國,法國原裝進口,一切完整又比核一二三安全

我想全台灣都可接受核四代替老化的核一二三

但那是台電弄出來最昂貴又最不安全的黑心商品,又只能產6趴電,又在小小台灣充滿地震帶上

很難不讓所有台灣人捏一把汗,跟核四賭,輸的機率不太小阿

有朋友在奇異,他説台電跟奇異買許多零件,都不是直接購買

要成立一個又一個的掛名公司,以代購的名義採買,轉好幾手

、、、、、有點像、、、、洗錢???、、、

我相信台電造的核四問題應該不少,會暴炸的黑天鵝或莫非定律應該很容易在台上演

http://news.cts.com.tw/cts/politics/201303/201303011201559.html

所以上面新聞應該要請監察院還是廉政署查查才是

作者: orsimon    時間: 2013-3-13 08:52
simonw007 發表於 2013-3-12 22:38
反核也變成流行了嗎?不反核的人都不是人?除了廢核和擁核的人難道沒有住中和的人,喊反核的人在喊廢核時, ...

推~~~~  一群作秀的傢伙   又提不出具體替代方案   整天在那邊自命清高

那個比喻坐飛機的說法蠻貼切的阿  都知道坐飛機一墜機就沒有生還希望  那幹嘛還坐

不就是因為沒有更快更安全的交通工具  

核電廠一出事  那個損失 當然也是有目共睹 就像日本依樣  但是經濟問題迫在眉睫 又沒有更好替代方案

只能蓋下去啦

那些反核的  坐飛機坐這麼開心  都坐飛機去度假了  好像都不怕會出事情依樣  

反倒蓋核電廠就一直恐嚇會出事 既然做事情都這麼小心  怎麼有勇氣搭飛機度假  還不是因為要出差辦公

這種心態不是在作秀嗎

阿之前那個說要蓋太陽能高速公路的人  怎沒下文了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3 11:10
本帖最後由 小柚子 於 2013-3-13 13:46 編輯
orsimon 發表於 2013-3-13 08:52
推~~~~  一群作秀的傢伙   又提不出具體替代方案   整天在那邊自命清高

那個比喻坐飛機的說法蠻貼切的阿 ...


反核的人士是一群作秀的傢伙,又提不出具體替代方案,整天在那邊自命清高....

請您收回這樣充滿歧視又酸諷的字眼。

核能議題跟搭飛機失事所造成的影響與範圍,可以相等比擬嗎?!

請問您用什麼來保證核能的安全?!又有什麼理由告訴我們,台灣有條件繼續發展並信賴核能的安全?!

假如您也拿不出具體可行的方案,您又有什麼資格批判反核的人呢?!
作者: 美好生活    時間: 2013-3-13 12:01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3 11:10
反核的人士是一群作秀的傢伙,又提不出具體替代方案,整天在那邊自命清高....

請您收回這樣充滿歧視又酸 ...

GOOD JOB !
其實我很認同幾位大大所提的重要缺失....對於核四一直出問題實在無法令人接受
很多事情都是無法預知的, 老天爺算慈悲了, 今天311地震是發生在鄰近日本,再給我們警惕要我們注意!
若是發生在台灣, 以目前這個政府辦事效率以及官僚態度....大家現在不只喊反核四應該是" 反政府 " 了
對什們都以經濟為主的政府, 請問已經砸3000多億人民血汗錢下去了, 結果是弊案一堆, 電費漲, 監督董座出書炒股, 現在還落跑了, 請問經濟好在哪裡啊?
不要拿來嚇唬我們好不好..........我們早就被這放羊的政府教訓的夠聰明了
不要在胡說八道了
對於反核這件事情, 的確我們無法一時做到非核家園, 但是試問台灣有多家太陽能技術公司, 政府為何不試著去投資他們的研發...甚至補助社區有使用太陽能節電的, 這不也是一種方法嗎? 請問政府有再全盤考量嗎? 沒有的...說真的不用前面大大說有弊案, 全台灣人看也懂這是在汙錢的工程就像五楊高架 !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3 12:25
美好生活 發表於 2013-3-13 12:01
GOOD JOB !
其實我很認同幾位大大所提的重要缺失....對於核四一直出問題實在無法令人接受
很多事情都是 ...

有時候我反而希望自己知道真相少一點,或許就少一點恐懼與擔憂。

核能安全問題是大家要共同嚴肅面對的問題,請政治人物把手拿開,讓真相說話!!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3 14:34
yapi 發表於 2013-3-12 15:08
太陽能國道發電量大贏核四? 網路謠言?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304/169990.htm ...

其實太陽能所需的面積頗大 這也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式 畢竟 公路的面積也是很大 替代能源的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可成 但也不應該一點都不思進取的墨守  

而且
現在有些核電廠的年限也會到期  與其期望拚湊板的核四
不如停止核四的錢一邊開始新方案
核四太多黑幕(分包過多 外國廠商也不保固) 而且不似核1~3是統包完成的

既然每年也是得納稅  一時之間也是離不開台灣
為何不就開始讓台灣朝永續的方向前進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3 14:56
大哥大 發表於 2013-3-12 23:34
其實我最賭爛的是那些帶頭的藝人喊廢核,一幅正義凜然的樣子,試問一下他們從頭到腳,食衣住行哪一樣不是 ...

不是反核就比較正義

你我對核電都只是略懂略懂   

而台灣一開始還沒核電時 也並不是真的就過不下去

當然  也可以圖自己開心就好(只是你我會活多久自己也不知道)  (你我都在地震帶上先居安思危一下也不是很過分)

使用者付費 偏偏我們沒辦法選擇要或不要 核電就做好了

還沒核四 我們過得下去  不用核四也沒關係吧

核電1~3廠是有年限的  台灣人不笨  難道真的只有核四方案

請問你會買一個不安全的電器  還一直花你大把錢 但是還沒使用到你就必須擔心他爆炸嗎
(總不能等到有小孩才擔心輻射的事吧)

很多人質疑核四的安全性  你我只要在台灣一天  核四就是你我的課題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3 14:58
simonw007 發表於 2013-3-13 01:22
「我是人,我反核」這個slogan,手法很行銷,很反諷,但是也有點任性。
馬英九回答外媒記者針對核能問題 ...

核安怎麼保證

法國 日本 比利時 德國  他們都不敢保證

誰能保證的了多久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3 16:00
本帖最後由 小柚子 於 2013-3-13 16:02 編輯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3 14:58
核安怎麼保證

法國 日本 比利時 德國  他們都不敢保證


核工專家覺悟 核電沒未來(上)

Q:你是台灣當年重點栽培的核工專家,卻反核,為什麼?
A:我學核子工程,碩士論文研究反應器中子的行為模式,在核研所原子爐的控制室裡記錄了三天三夜;後來拿到公費到美國念博士,在美國大學的原子爐旁寫反應器物理的博士論文,論文還得到美國核能學會學生論文競賽的首獎。


1978年,我在美第1年,發生三哩島事件,全世界第一次原子爐出事,很大的震撼。我就近參加在學校附近舉辦的檢討會,第一次看到場外激動的反核人士,我心裡有數,核能並不安全。1981年我畢業回台灣,獲蔣經國總統召見,頒授給我總統一等績學獎章,隨後我就升上校,當時我34歲,很風光。那時我跟著張憲義做研究,後來他升上副所長,也派了一個官位給我。1986年車諾比事件發生,張憲義被派到美國開會,回來做簡報,我聽了感受很深,裡面提及車諾比電廠的問題,我們好像都有。那次會議開完,我就有離開的念頭。


有權者說話最大聲
Q:哪些問題?
A:第一,外行領導內行,車諾比核電廠廠長沒有反應爐執照,那時台灣核電廠也是從火力跟水力發電廠調人過來受訓。第二,車諾比的幾個頭頭跟人員背景都是政治正確,台灣也是,有權的說話最大聲。後來張憲義叛國逃到美國,那年8月,我就離開核研所去做綠能的教學與研究。


Q:為什麼去年退休,才出來反核?
A:最初離開核能界是覺得核能沒有未來,會給人類帶來禍害,世界海闊天空,我合約期滿就離開,從此不問核事。前年311,日本福島發生核災,對我也只是個新聞,我忙著自己的事業,跟一般人一樣,等過幾天新聞涼了,也不再放心上。
直到去年某天我去看牙醫,內人看到診所架上一本《今周刊》上面寫著:「台灣人,你睡在一萬顆核彈上」。她問我:「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退休企業家,旅日名作家,都出來反核了,你這念核工的在幹嘛?」我回去仔細閱讀,愈看愈可怕,於是我跟這位企業家陳錫南先生聯繫,加入反核團體,開始用我的專業向人們解說台灣核電廠的問題。


Q:為何台灣核電專家跟學者多擁核,對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也不怎麼在乎?
A:這跟職務有關,通常主管都坐冷氣房開會,接觸輻射的都是第一線人員,是一般社會人士通過考試進核電廠,對輻射的知識與警覺都不太夠。至於學者如此擁核,是因為只要稍稍反核,就申請不到研究計劃的經費。研究計劃是教授的命,沒計劃就沒論文、沒學生,就無法升等。(明天待續)
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 ... /20130308/34874040/


核工專家覺悟 核電沒未來(下)

Q:以你核工學者的專業來看,台灣核電廠最危險的地方?
A:核電廠貪污舞弊最可怕。蔣經國時代,相對較沒人敢貪污,可是之後的政府,貪污舞弊變得越來越嚴重。你貪汽車、飛機的污,受害的也許是幾十人到數百人,可是核電廠關乎所有台灣人,絕不能貪啊。核四弊案已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無論監察院怎麼彈劾、糾正他們的董事長、總經理,原能會對核四罰款,檢調移送貪官,他們好像都無動於衷,我真為這些老同行們悲哀。
像圍阻體是保命用的,三哩島沒造成大量輻射外洩,是因圍阻體發揮效用;福島輻射大量外洩則是因圍阻體裂了。而核四圍阻體灌漿卻只灌一半,立委質詢原能會主委,他說不知道有這事,還要了解,不知是真不知道還是因他承包台電一堆補助計劃。後來原能會解釋說,雖然灌漿只灌一半,但裡面摻鐵粉,強度夠。全世界沒核電廠圍阻體靠摻鐵粉來減少灌漿的。還有包商用價差好幾倍的不防輻射管路架,都還沒檢查,原能會就跳出來說對輻射安全沒影響,直到台電官員被移送才說有影響。


地震恐水淹核電廠
核四廠在廠房上方100多公尺高的山坡上,蓋了一座生水池,是為了一旦發生地震,做斷然處置措施,用來冷卻燃料棒的,可是它蓋在順向坡上,一旦發生大地震,很可能池壁破裂,幾萬噸的水加土石流淹沒整個核電廠,連救都沒辦法救,反而可能成為核災發生原因之一,而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台電工程層層下包,中間商就賺差價,像蘭嶼核廢料處理草率,檢整工人保護措施很差,徒手用鐵鏟子裝桶,就是因包商不懂,台電又不嚴格監工,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又像核廢料以焚燒減容,監工是不是很嚴格?弄得附近居民憂心忡忡。現在只祈求上天,在核一到核三除役前,別出事。


Q:為何原能會無法確實監督台電?
A:原能會包台電的工程30幾億元,從主委到副主委、核研所所長都在接受台電的補助計劃,要如何監督台電?清華核工教授除了拿計劃還是台電董事,當然為擁核賣力。原能會公布台灣輻射背景值最低的第一名是蘭嶼,第二是金山,第三是石門,一個是核廢料貯存廠,兩個在核電廠附近,這種數據可能嗎?原來蘭嶼監測站設在離核廢料貯存場10公里,隔好幾個山頭外的地方。


Q:為何核一、二出現全世界核電廠不曾出現的螺栓斷裂?
A:操過頭了。核一曾為了達到世界第一的運轉紀錄,結果操的過程中,輻射外洩,原應停機檢查,但它為了破紀錄不願停機,造成廠外輻射空浮近1個月,最後運轉破了紀錄,官員該升的升,該拿獎金的拿獎金,而當時廠外空氣中輻射值超過法定安全值50倍。後來原能會要查,台電說7本紀錄不見了,後來找回5本,但那幾天的空浮紀錄都被撕掉了。福島核災已定調是人禍,只怕台灣也會死在人禍。

記者陳玉梅採訪整理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 ... 沒未來(下)

作者: phantom    時間: 2013-3-13 18:57
本帖最後由 phantom 於 2013-3-13 19:21 編輯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3 16:00
核工專家覺悟 核電沒未來(上)

Q:你是台灣當年重點栽培的核工專家,卻反核,為什麼?


早期清大核工系訓練出一批核子工程專家,這批人現在都還正值壯年
所以台灣還是有許多核工專家
與核電廠設計建造所有相關規範在1970年起開始大量建立標準,至今已經快50年
若完全按這些標準建造核電廠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核四有沒有符合這些標準,只有參與建廠的人知道....




作者: jackiehorng    時間: 2013-3-13 19:26
年輕時清大同學不到三十就血癌過世,不知是否與輻射有關,清大核工畢業生,有很多人已轉業,台灣公共工程品質,我也不敢苟同,這種險 是不值得冒.台灣總是政治領導專業,短視加 貪心.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3 19:27
本帖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3-3-13 19:30 編輯

陳藹玲 藝人 陳偉殷 還是環保團體
可能在核災發生時不遠走高飛 留在台灣救助倖存者
提供他們防護裝備 逃生工具 乾淨的食物 飲水與醫藥
和保證600萬人安全又有秩序的撤離大台北地區嗎
如果做不到 就必須立刻督促政府去做


疏散與撤離是個大問題
春節或連續假期 十萬部車同步上高速公路 就會大塞車
北北基的住民人口總數超過600萬
要在同一時間南撤 絕對寸步難行

況且 即使道路順暢 可以南撤
是撤到哪一個縣市才算安全無放射線污染呢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事先需要嚴格分配嗎 (例如三峽居民的收容所在台中 中和居民在苗栗.....)
當地是否提供充足乾淨的收容中心或避難所
可以提供安全的食物 飲用水和藥品嗎
軍憲警消和醫療人員是否仍能堅守崗位 維持秩序和救護
他們的通聯系統是否堪用 指揮管制由誰統籌
..................................................................
..................................................................
???????????????????????????????????????????


凡此種種 光用想的就頭皮發麻
請問 政府是否曾經"嘗試"做一些規劃  如果沒有
全民就要監督政府腳踏實地的規劃 演練 修改
直到撤離計畫完全可行為止
要是不做這些必要且迫切的自救工作
"反核" 就只是一個事件 一宗新聞 一股風潮 一種噱頭
緩不濟急 不切實際 到最後連命都沒了
非核家園終究還時無法實現


作者: 阿正爸爸    時間: 2013-3-13 21:27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3 16:00
核工專家覺悟 核電沒未來(上)

Q:你是台灣當年重點栽培的核工專家,卻反核,為什麼?

越看頭皮越發麻,多希望這些都是胡扯,核四安全沒貪污,用來取代核一二三永不限電,

但、、、、、這裡可是台灣阿、、唉、、、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4 09:36
阿正爸爸 發表於 2013-3-13 21:27
越看頭皮越發麻,多希望這些都是胡扯,核四安全沒貪污,用來取代核一二三永不限電,

但、、、、、這裡可 ...

核能電廠安不安全,因為隨著許多資訊的公開,原能會也不敢保證.....

台灣是我們安身立命.最溫暖的家園,我不希望因為發生核災而讓這塊小島變成大家的回憶與記憶。


作者: nyoma    時間: 2013-3-14 10:06
反核不需準備,您想核電產生的核廢料全世界有一致嫌惡它的共視,即使您不懂核四的工程安全與否,為了您的小孩都應支持逐步廢核。

那麼多的核廢料要放那兒啊!?光這問題就應停核!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4 10:22
核四廠5萬支問題錨栓恐涉弊 工程會將調查
NOWnews – 2013年3月13日 下午3:34.
記者林修卉/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13)日在立法院踢爆,台電核四工程採購的「錨栓」,已被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通告有問題,但台電持續向兩家廠商採購問題錨栓,而且得標的兩家廠商,通訊地址都一致。她要求工程會必須立即介入調查有無採購、施工弊端。

工程會主委陳振川在備詢台上,啞口無言,睜大雙眼,一下子抬頭看管碧玲,一下子低頭看資料,場面尷尬,只能允諾調查。

交通委員會也決議,要求工程會針對台電核四所進行的螺栓、錨栓採購案及施工情形予以徹查,並於一個月內提出調查報告,送交通委員會。

管碧玲指出,NRC在2010年向全球發出「管線支架錨栓不正當安裝」的通報,提醒在德國比布利斯(Biblis)核電廠發現Hilti公司生產的HAD-T型錨栓,從供水系統的管線支架鬆脫,檢查發現錨栓鑽孔不是太身就是太淺,或擴張套器不夠深入,錨栓被不當截斷。

管碧玲表示,在德國比布利斯的兩座機組約1萬5000支HDA-T錨栓中,至少就有7500支出現問題必須重新安裝,且NRC也指出,該款錨栓是最近一次更新工程所安裝的。

管碧玲表示,核四工程人員提供的檢舉指出,核四廠近年來採購的就是同一廠牌錨栓,數量「至少超過5萬支以上」、「這款錨栓太難施作,目前工地廠商無法安裝到規定的深度,導致錨栓會有一大段露出完成面,而包商為了不要被發現,直接將露出的部分切斷」,情況與德國核電廠不當截遭斷問題幾乎一致。

管碧玲表示,核四廠錨栓施工遭不當截斷尾部,去年10月就被原能會視察發現,核四廠普遍有施工順序錯誤的問題,「埋鈑螺栓被截掉的支數多到數不清」,埋鈑鬆脫將使連接熱交換器的管路脫落斷裂或訊號斷裂,恐導致訊號錯誤或爐心發生散熱問題。

管碧玲說,台電竟然還在去年12月公告招標採購相同錨栓,在今年1月完成1500萬元的採購,完全不把NRC的警告及原能會的裁罰當一回事。

管碧玲質疑,台電不顧NRC警告、迄今堅持採購這家公司生產的螺栓,背後恐有弊端,也陷核四於高度安全危機中。


http://tw.news.yahoo.com/核四 ... 查-073433613.html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4 12:41
在台灣 核電是否就是唯一選項? 2011/06 月號

機電整合/提供

文/張世文

台灣是否真的沒有核電就會缺電?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目前台灣電力備載仍有餘裕,加上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未來台灣能源多元化整合來源後,是否還要依賴核電,尚在未定之天。

日本福島核災後,對於核能發展的質疑,也開始多了起來。加上某些政治人物開出核四「停止商轉」的政治口號,讓大家開始正視,除了核能與火力發電,台灣是否可以產生其他的選項?尤其是夏天將至,過去因為夏季尖峰「限電」的陰影仍在,台灣現況的電力是否足夠,這也讓人們擔心,台灣是否有推動再生能源的本錢?



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個說法,「隨手關燈,才能夠節能減碳」,這從小學學到現在的口號,你同意嗎?

所以當我們使用電能的時候,我們便說我們都是共犯結構,你同意嗎?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工業用電才是耗電大宗

目前台灣的民生用電,其實僅佔總用電量的20%,電力的主要使用者,來自於工業用電、商業用電,以及電廠自用電量;工業用電中,石化、鋼鐵、水泥、造紙及人造纖維產業,用掉了台灣的總用電量的25%(但其中所創造的GDP,卻僅僅只佔了4.5%);另外,從工業用電的結構來看,2010年光是工業就用掉了1億2,415萬仟度的電力,但根據台電發電成本及工業用電電費的差價,整整補貼了工業用電449.07億元。
所以說,「組織性的破壞」及「損耗環境的集體性行為」兩者,才是造成環境改變的主要問題,所以把用電的浪費放在「家庭用電」做為元凶,其實極不公平。這些錯誤的概念,來自於一些數據被集體性行為化約為「個人式」的使用模式來處理,像是台電在過去來談論單日尖峰電量時,將早晨高度用電的時段的原因,指稱是台灣婦女早晨使用電鍋習慣,但後來卻證實是工廠機器營運啟動時的電力輸出,這樣的問題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但也影響到後續討論能源發展所產生的盲點。

回到電力問題。根據經濟部能源局在《長期負載預測與電源開發規劃摘要報告》的分析中指出,根據台電的尖峰備載電力分析,即使核電廠停機後,依照現有的備載電量,仍然超過尖峰用電的10.9%(表1)。所謂被備載電量,指的是當年度耗電的最高日,以裝置容量扣除掉最高那日的電量,還可以謄下多少的電量,這也代表,經濟部所說的「廢核電,台灣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廠商會倒閉」,或者是「廢核電,台灣電價將漲到四塊錢」的說法,的確值得商確。



發電規劃應有壓力測試

既然如此,那是否就可以達成「非核家園」的想像呢?專家認為,此刻的非核家園,先不談再生能源的發展,純粹將基載電量由原本的燃煤機組以及核電機組,改為利用燃煤機組以及燃氣機組產生,如純粹僅就能源結構分析,其產生的排碳量的確是上升的,並且發電成本會由現階段的2.6元,上升到3.0元左右,「這也代表,家戶負擔將會增加平均約120元台幣。」
這是否就代表台灣應該扛下這個負擔,來實踐非核家園的目標?

其實,這部分只是證明,基本上台灣有能力,進行像德國規畫的核電「壓力測試」,「其實現在的台電中,應該沒有任何一條規範或指導手冊,告訴台電應該在何種情況下『棄廠』。」專家指出,德國所作的壓力測試,主要在於測試在極端的環境下,考慮氣候及人造的複合性極端條件,機組以及應變的處理權責該如何分工,「什麼時候棄廠的這個判斷無疑是困難的,能夠下這個判斷的執行單位又是誰?」

加上核電廠目前帳面上的耐震係數,是否是真實的可抵抗震動的數據,或者是核電廠本身機電機組未更換而造成任何危害的可能評估,也都是壓力測試中可以評估而加以避免的部份。核四的規畫中,的確已經加入安全監控的相關機制,但在本身安全負載的監控部分,相關機制卻仍然是付之闕如,如何加強,這也是壓力測試的重要功能。


但是,再生能源在台灣,是絕對不可能的嗎?

諸多支持核電作為減碳工具人士,均持「核電可以作為火力發電與再生能源之間過渡選項」的看法,此論點當然與核電業者或支持者的見解完全不同。
再生能源會是未來趨勢

法國核能公司EDF執行長Carlo de Riva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認為如提供再生能源誘因,將會替代碳交易市場的所提供的減碳誘因,「因此使碳變得便宜,導致核能無法發展。」顯見核電與再生能源發展有可能相互排擠發展。
舉例而言,以核四廠為例,核四廠至今興建費用已高達3,000億,但僅只提供2,700MW的裝置容量,相對而言,1,700億的興建經費,卻已經可以提供6,500MW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雖然這個數字忽略了容量因素的差異,但此資訊的確不容小覷。

根據工研院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仍可能在短期間內發展再生能源,並使之達到 6500MW的發電量,根據評估,這樣花費的經費,大約是1,700億台幣。
也有人提到,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幾乎均高於以石化或核能發電的成本。不過就現況言,在科技的進步下,近期內發生「grid parity」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謂grid parity,指的是生能源的成本與傳統石化燃料成本的「黃金交叉點」,根據美國的統計,目前再生能源的成本,約是每度12分美金,但到2015年的時候,可以降到每度 6分美金而形成grid parity;當然對於這個數字仍代證實,但目前義大利已有部份地區有能力達到grid parity的狀態,代表再生能源的發展,似有前景可期。



另外,透過追日系統的發展,更提升太陽能發電效率。太陽能光電系統的主要能量供應源為太陽光,為提昇電池效益,應使電池系統接收到最大的太陽光能,故太陽光入射應為垂直角,則單位電池面積上能得到最多能量。

「追日系統」就是利用技術,將太陽能電池系統「追著太陽跑」,讓系統接收到最大量的光能,調整最大能量。

目前追日系統,多是以能量方式感應調整面板方向,使電池面板組可以獲得最大的光能,主要的方式包括利用以兩組太陽方位感測器分別判定太陽的方位,由於向陽面的充電效率大於背陽面,可以利用其電流效率判定太陽的位置;或者是以電池面板兩端的感應器,來追蹤太陽的輻射熱,當太陽移動時,造成兩端的熱力的不平衡時進而產生壓力差,利用此壓力差驅動電池系統追日造成的效果。

另外,在太陽能面板的技術改進,利用半電鍍式或薄膜式面板,適用於不同區域以及條件的地理以及氣候條件,如果在政府相對以鼓勵的方式推動下,成本、效率應有相關的成效。

提到再生能源,現在網路上時常有一個論調,「太陽能發電只有在有太陽的時候才有,風力發電只有在有風的狀況下才有,所以我們不可能只靠再生能源。」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複合式架構發展再生能源

根據澳洲一項研究報告所提出的數據指出,基本上,整合太陽能、風力或其他再生能源發電的「複合式的再生能源」,在估算裝置容量因數,並且搭配同步整流電路的規畫後,將足以做為基載電量,而目前多國大學在處理分散式電源供應器的研究上,也都已達到一定成效。
某種程度上,台灣已有許多的人才投入電機、材料相關科系,這對於發展太陽能或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的規畫,的確有其競爭力;如果政府的協助,像是收購再生能源的躉購價的基本措施繼續存在,將會有更大的誘因,來吸引相關人才繼續投入研究。

光以嘉南地區為例,台灣平均日照時數達2100小時,嘉南地區甚或以南更可達2500小時;而現況風力發電或潮汐發電也是可能投入的領域,尤其是風力發電為台灣主要推動的再生能源產業,政商均投入大量經費推動發展,前景相當可期;更別談原先在中南部眾多的小型養豬場,也可能做為沼氣發電的可能。

所以,台灣是否一定要核電,的確尚在未定之天。

原文網址: 在台灣 核電是否就是唯一選項? | 機電整合 | 雜誌櫃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11-59-6141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4 12:45
本帖最後由 小柚子 於 2013-3-14 12:50 編輯

遭指高估電力需求 台電澄清
摘錄自2012年12月14日中央社台北 報導

鄭麗君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台灣電力長年投資過剩,還造成台電虧損,進一步轉嫁到消費者,要漲電價。為什麼電力投資過剩?因備載容量過高。雖然法定備載容量已從過去25%降到15%,相較其他國家仍偏高;且法定備載容量雖下修,實績備載容量率卻不斷飆高,2008年到2011年都一直維持在20%以上。

鄭麗君表示,檢視台電未來電力需求預估報告發現,台灣未來電力需求一直被高估,需求高估點分別在1998年、2004年,剛好是核四預計發建照及核四第一次追加預算。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電力需求規畫是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每年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區域需求及發電機組汰舊換新估算出的結果,無關政治目的。

他說,目前美國、韓國電力備用容量率都是15%,如果外界認為過高,可討論溝通。

李鴻洲表示,電力規畫有短期和長期因素,建造發電廠至少需7到8年,若核四不續蓋,112年後核一、二廠及北部協和發電廠部分機組除役,電力備用容量率會降到約5%。

http://e-info.org.tw/node/82642

【你不可不知的核電真相】真相七、沒有核電,不會缺電

http://e-info.org.tw/node/65848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4 13:16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4 12:45
遭指高估電力需求 台電澄清
摘錄自2012年12月14日中央社台北 報導


廢核...是場"馬拉松"  問題很多也很難   但既然是對的事再難也得做做看  難道只管自己現在生活舒適就好  後代子怎麼辦
   
可願意放棄現在高科技的生活  重回三.四十年前的生活環境   因為廢核後電力短缺是馬上要面臨的問題

我想這是大眾真正要面對的事
作者: 1.618    時間: 2013-3-14 13:46
本帖最後由 1.618 於 2013-3-14 13:52 編輯

核能的問題太複雜了,我承認自己不懂
我現在不太清楚,大家是是反核四還是返核能?

若是因為核四在興建過程中有問題,造成安全上的考量,反核四是沒有問題的
那是不是表示,若核四的建構問題都可以改善和解決,是不是就不反了呢?

若是反核能的話
我先問一個笨問題
若以台灣這樣一個人口密度高,資源又缺乏的島國
都可以用什麼替代能源和傳統發電來解決供電問題的話
那為何還有這麼多國家在用核能發電?
我想核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災難,這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的
若其他方式可以解決,核能為什麼還會存在?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4 14:00
1.618 發表於 2013-3-14 13:46
核能的問題太複雜了,我承認自己不懂
我現在不太清楚,大家是是反核四還是返核能?

"核能為何存在"??  這是人類無窮的慾望所創造出來的  只是生活所需真的需要這麼多核能??  科技發達是原因之ㄧ
以台灣一個彈丸之地有4座核能廠  光想就覺得可怕  怎麼來怎麼去  既然大家各有意見  道理也不盡相同  公投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少數服從多數  結果將由大家一起承擔~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4 14:12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13 19:27
陳藹玲 藝人 陳偉殷 還是環保團體
可能在核災發生時不遠走高飛 留在台灣救助倖存者
提供他們防護裝備 逃生 ...

你不用去想人家會不會遠走高飛   擔心你自己飛不飛得了就好了

人家又不領我們的納稅錢

光用想的很多事都會頭皮發麻

所以  不要光想圍觀  撿便宜打嘴*

去做反而就沒什麼了

先去做才會發現問題  不要光在那邊頭皮發麻  
作者: synchris    時間: 2013-3-14 16:02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4 12:41
在台灣 核電是否就是唯一選項? 2011/06 月號

機電整合/提供

文中提到:

光以嘉南地區為例,台灣平均日照時數達2100小時,嘉南地區甚或以南更可達2500小時;而現況風力發電或潮汐發電也是可能投入的領域,尤其是風力發電為台灣主要推動的再生能源產業,政商均投入大量經費推動發展,前景相當可期;更別談原先在中南部眾多的小型養豬場,也可能做為沼氣發電的可能。

其實

台灣的平均日照時數約1,644小時

而能用來發電的DSH(Direct Sunshine Hour)僅約1,300小時

興達火力發電廠的太陽能電廠(4.6MW)的模型也是估算每年約1,287小時而已

所以其全年的發電量約為1,287*4.6=5.92MW, 也就是592萬度


作者: synchris    時間: 2013-3-14 16:11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4 12:41
在台灣 核電是否就是唯一選項? 2011/06 月號

機電整合/提供

另一個數據是:

目前台灣的民生用電,其實僅佔總用電量的20%......

2011年台灣的民生/工業用電結構應為32.9%和67.1%的比例


作者: 1.618    時間: 2013-3-14 17:10
本帖最後由 1.618 於 2013-3-14 17:21 編輯
xu3bji4x06 發表於 2013-3-14 14:00
"核能為何存在"??  這是人類無窮的慾望所創造出來的  只是生活所需真的需要這麼多核能??  科技發達是原因 ...



歐盟12國簽署聯合宣言稱將維持核電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 ... 13/19104339550.html

這些國家的政府也都是因為慾望而讓核電廠繼續存在,而不顧他們人民的安全及後代子孫的環境嗎?
若像反核人士的一些發言,沒有核電,供電一樣不會有問題
那這些國家都沒有想過嗎?

我並沒有贊同建核電廠
若只是考量安全的問題,那也就不用公投了,就是不用核電了,不是嗎?
所以問題一定不是這麼單純,不然不會有那麼多國家還繼續用核電
這個問題太專業了
現在只希望公投前的辯論能有精彩的攻防
讓大眾真的能了解其中的重點
這是政府必需要做好的事

另外提一下,
台灣的名嘴和媒體真的是一大亂源
例如像前一陣子的勞保年金問題
一些名嘴和媒體說要倒了
讓很多民眾一次領回,現在後悔不已
這代表台灣的名嘴和媒體文化真的是太不負責任
所以媒體的一些訊息,參考就好,因為不一定為真
再來就是政府當下並沒有立即做出反應,出來滅火
讓不少民眾得到錯誤的訊息

只希望大家都能傾聽正反方的說法,自己仔細去判斷
千萬不要只看一面之詞
尤其在台灣,投票都是很盲目的,
這種公投,不論什麼議題,都是很恐怖的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4 17:10
本帖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3-3-14 17:23 編輯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4 14:12
你不用去想人家會不會遠走高飛   擔心你自己飛不飛得了就好了

人家又不領我們的納稅錢



作者: orsimon    時間: 2013-3-14 18:23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3 11:10
反核的人士是一群作秀的傢伙,又提不出具體替代方案,整天在那邊自命清高....

請您收回這樣充滿歧視又酸 ...

我想知道現在是反核能還是反核四  

我說作秀的傢伙 是指那些浪費能源  又喊節約能源的人

不要自己對號入座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4 20:47
本帖最後由 xu3bji4x06 於 2013-3-14 20:48 編輯
1.618 發表於 2013-3-14 17:10
歐盟12國簽署聯合宣言稱將維持核電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ausdaily/20130313/19104339 ...


完全廢核確實很難  短期內也許不可能  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  先從節能減碳做起  少用科技化商品.使用節能家

電.能走路就不搭車.能搭大眾交通工具就不開車.....人人都如此做  相信廢核指日可待

我還滿贊同阿正爸爸說的  核四如果是美.法原裝  而不是像目前的"拼湊大怪物"  然後又比核一.二.三安全  或許

大家會欣然接受核四替代已經老化的核一.二.三  屆時台灣不就會只剩核四一廠  離廢核就更進了一大步?!
作者: 1.618    時間: 2013-3-14 23:54
本帖最後由 1.618 於 2013-3-14 23:57 編輯
xu3bji4x06 發表於 2013-3-14 20:47
完全廢核確實很難  短期內也許不可能  但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  先從節能減碳做起  少用科技化商品.使用節 ...


難就難在這呀
以民生用電來說
夏天要開冷氣,冬天要開暖氣(高瓦數)
求方便用微波爐(高瓦數),用掃地機
電視要愈大愈好
智慧型手機天天都要充電
舊公寓改新大樓,要用電梯要有燈光效果
連純電動的汽車都愈來愈有眉目了(要少用油,就多用電)
以工業用電來說
捷運愈來愈多條(捷運站,捷運都要用電)
公路也愈開愈多(路燈,號誌,監控設備都要用電)
收費都要電子化了
更何況工廠內自動化也愈來愈普遍
這些科技產品及電子化的趨勢
不是燈泡換成LED,用節能家電或隨手關燈就可以補回來的
重點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5 07:03
1.618 發表於 2013-3-14 23:54
難就難在這呀
以民生用電來說
夏天要開冷氣,冬天要開暖氣(高瓦數)

無法先從自我要求  談廢核根本無解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5 08:39
本帖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3-3-15 08:43 編輯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4 14:12
你不用去想人家會不會遠走高飛   擔心你自己飛不飛得了就好了

人家又不領我們的納稅錢


疏散與撤離是個大問題
春節或連續假期 十萬部車同步上高速公路 就會大塞車
北北基的住民人口總數超過600萬
要在同一時間南撤 絕對寸步難行

況且 即使道路順暢 可以南撤
是撤到哪一個縣市才算安全無放射線污染呢
桃園 新竹 苗栗 台中..........................
事先需要嚴格分配嗎 (例如三峽居民的收容所在台中 中和居民在苗栗.....)
當地是否提供充足乾淨的收容中心或避難所
可以提供安全的食物 飲用水和藥品嗎
軍憲警消和醫療人員是否仍能堅守崗位 維持秩序和救護
他們的通聯系統是否堪用 指揮管制由誰統籌


我已經提出我的問題了 這些問題關係著我們的生存

你不用去想人家會不會遠走高飛   擔心你自己飛不飛得了就好了

人家又不領我們的納稅錢

光用想的很多事都會頭皮發麻

所以  不要光想圍觀  撿便宜打嘴*

去做反而就沒什麼了

先去做才會發現問題  不要光在那邊頭皮發麻  


你的問題呢?請注意你的修辭 粗俗不雅的字眼不該出現在愛北大網頁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5 11:31
orsimon 發表於 2013-3-14 18:23
我想知道現在是反核能還是反核四  

我說作秀的傢伙 是指那些浪費能源  又喊節約能源的人

關心核能議題,肯定有正反兩面聲音,用教訓且羞辱不同立場者的態度,大可不必。

唯有理性的態度,才能獲的尊重!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5 12:10
繼續發展核能,核廢料處理問題無可迴避
[youtube]oqRXRD4FWfo[/youtube]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3-3-15 15:26
真正的用電大戶是工業用電,不論漲電價,還是限電,都會造成他們巨大損失!一旦台灣的GDP下修很多,又物價飛漲,我們庶民生活會過不下去,不是我們加電費多五百塊的簡單問題。

另一方面,核四的拼裝,加上一延再延,讓人非常不放心,相信政府閣員也是這樣想。廢了核四,再蓋核五,更不可能!

所以我用矛盾的心情看這件事,擁核不對,反核也很困難,身在台灣,苦啊!
作者: 小柚子    時間: 2013-3-15 18:49
本帖最後由 小柚子 於 2013-3-15 18:52 編輯
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3-3-15 15:26
真正的用電大戶是工業用電,不論漲電價,還是限電,都會造成他們巨大損失!一旦台灣的GDP下修很多,又物價 ...


德國訂法,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這與發展國家經濟不相違背。

廢核(非核家園)要有決心,假如台灣政府能源既定政策就是擁核,那麼我們就沒有改變的機會。

台灣多地震,地狹人稠,並不適合發展核能發電廠。

三座(核一.二.四)就在首都圈,眼看拼裝怪獸核四廠又要闖關,真令人擔憂!!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3-3-15 20:23
savard 發表於 2013-3-15 17:16
下面的話可能很酸,但卻是事實

古人因為沒電活得苦,但他們不需要擔心這些環境污染,永續能源的議題

我曾經有跟你完全一樣的想法,任何能源都有它的負面問題,反了核電,廢了核電,就萬世太平了嗎?天下就沒事了嗎?不可能!到時候,貧富不均,糧食不足,打起仗來,也是生靈塗炭。

至於目前反核的帶頭人物,多的是影藝人員,電視名嘴,政黨民代,對我好像都缺乏說服力。不說也罷。

但經過這麼多天的觀察,覺得核四真的可能有問題,否則政府官員姿勢不會放得這麼低。而且工程拖拖拉拉十多年,難保一定安全,確實令人不太放心。

作者: jackiehorng    時間: 2013-3-15 20:24
沒有放棄核電的決心,,積極發展其他替代性的力道就會減少,這是人的惰性.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5 20:50
本帖最後由 xu3bji4x06 於 2013-3-15 20:51 編輯
jackiehorng 發表於 2013-3-15 20:24
沒有放棄核電的決心,,積極發展其他替代性的力道就會減少,這是人的惰性.


台灣有三座核能廠  要馬上除役根本不可能  發展替代能源政府似乎不太樂意  不然不會一直說服大眾相信核能  

核四是個拼湊大怪物  花了那麼多人民納歲錢  一旦真上路運轉還不知會捅出甚麼簍子  真是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3-3-15 20:59
小柚子 發表於 2013-3-15 18:49
德國訂法,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這與發展國家經濟不相違背。

廢核(非核家園)要有決心,假如台灣政府能源既 ...

同意後半段,台灣多地震,地狹人稠,並不適合發展核能發電廠。至於德國的部分,應該是

經過數月的爭辯與角力,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三月)五日就一項雙軌制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方案達成共識,德國十七座核電廠壽命將平均延長十二年,同時公用事業公司將把核電廠延長年限後的額外獲利投入開發可再生能源。這項方案為梅克爾的能源政策奠定基礎,根據協議,部分核電廠最長將運轉到二○三○年代,而非前任政府訂下的原本年限二○二一年。

全文可參考
http://cets.ncku.edu.tw/files/14-1273-69295,r717-1.php

希望台灣民眾及政府官員也能理性的提出solution,真心的替下一代解決困難,而不是用新問題去取代舊問題。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5 22:27

江宜樺:若核四符合安全標準 即積極推動運轉 (appledaily)

2013年03月15日13:15



行政院長江宜樺列席國民黨團大會,先做20分鐘施政報告,他重申政院立場,「核四若符合安全標準,就會積極推動核四的裝填燃料與運轉工作。」

江宜樺說,民進黨2000年突然宣布停建,4個月後因違憲而又復建,但停建間對核四工程已造成傷害。直到政黨輪替,國民黨發現核四在停建期間有設計變更或施工項目不符合標準,累積被檢查出的失誤或行政瑕疵,構成國人印象,認為核四是拼裝車、不安全。

江宜樺說,核能發展第一步就是要確保核安,福島核災後,政府已進行核電總體檢,除加強耐震、耐海嘯設置,同時也對興建中的核四硬體做嚴格檢查;張家祝上任後也再次宣布,不論台電過去已做過幾次檢查,政院決定延攬林宗堯在內的學者、專家重新檢測。


值得肯定  可惜依舊沒有提  萬一北部核電廠發生核災 北北基的數百萬居民如何疏散撤離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3-3-15 23:42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3-3-16 08:12 編輯
dasin0519 發表於 2013-3-12 17:45
德國的核電廠都關了

請問他們的電力從何而來??


很多人都會提出德國向法國捷克買電的"事實"來爭取大家支持核電廠的續建或延役
然則問題是  這事實是不完整的事實

歐洲是電力網互聯的市場
以德國最主要電力進口國法國為例
核電廠維持一定輸出功率是最經濟的生產方法  
所以法國讓他們的核電廠維持一定輸出功率  
然後生產過剩時以便宜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
對德國來說  便宜的電  當然可以買

然則  德國進口電力的同時也是電力出口國
所以  德國跟法國買電  並不是因為關閉核電廠缺電的原因
(請參考國際能源總署IEA的德國電力統計數字)
不過德國減少核能發電後  能出口的電力下降  
奧地利等過去跟他買電的國家就要設法補足德國少提供的電力

再生能源有供應不穩  缺乏效率問題  再生能源的補貼等等  
梅克爾想讓核電廠延役
但是反核的民意讓梅克爾態度反覆

不過  即使德國並未因為老舊核電廠關閉就缺電
德國的例子用在台灣也不夠充分
德國考慮核電廠問題時  不是僅僅當作環保議題  同時也是在討論產業議題
他們在意的還有再生市場的未來以及如何搶得市場先機
台灣是不是有這樣的共識?  
台灣有計畫投入再生能源產業研發?還是等著這技術發展成熟再去採購?
台灣政府有補貼再生能源發展期間的能力與計畫?
台灣是台電作為單一電力提供者  德國卻不是
......
以上諸多原因   所以不敢拿德國的例子與台灣比較

台灣很幸運的是核電的依存度還不高  
不像芬蘭受限於環境必須維持很高的核電供電比例
(目前芬蘭的石油天然氣從俄羅斯進口  風力發電比例非常低  難以水力發電   日照也不足)
不過即使如此  芬蘭依然不斷的設法提高再生能源的供電比例
所以  儘管我很希望能做到非核家園
但目前我最大的期望是先停建拼裝的核四廠
不要增加不安全  續建預算黑洞  又會持續增加核電依存度與核廢料的電廠
然後增加核電廠安全+提高再生能源比例
以期望將來能讓老舊核電廠退役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3-3-15 23:52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3-3-16 00:02 編輯
orsimon 發表於 2013-3-13 08:52
推~~~~  一群作秀的傢伙   又提不出具體替代方案   整天在那邊自命清高

那個比喻坐飛機的說法蠻貼切的阿 ...


飛機的說法很不錯
  
事實上這也是我不想要核四的原因
核四是拼裝廠  安全堪虞   核四是"先進"廠  很多地方沒有可供參考的程序書
如果明知一架飛機零件採購自不同地區來拼裝  
製造過程工序紊亂
控制系統世界罕見的複雜又由不同廠商各自發包  
部分設備曾泡水  過了保固期
建造前半期工地主任無核電廠建造經驗  工人為約聘......
這樣的飛機  你還會搭乘嗎?

台電希望續建核四  
將核四的電賣給大家
至少要能公開透明的讓大家來檢視核四問題  說服大家所有安全問題都已解決
就像飛機製造商至少要讓大家相信飛機的安全與性能一樣
否則要如何說服反對核四續建的人呢?
   

作者: orsimon    時間: 2013-3-16 01:49
rainbow 發表於 2013-3-15 23:52
飛機的說法很不錯
  
事實上這也是我不想要核四的原因

我支持rainbow   不喜歡柚子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16 06:50
本帖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3-3-16 06:52 編輯


一個好的父母官 會苦民所苦 思民所思 以民眾的需求為依歸
    朱立倫市長是少見的典範 有擔當 能言敢言




朱立倫籲「核四逃命圈」內人踴躍公投【聯合報╱記者鄭朝陽/新北市報導】 13.03.16 04:26 am

停建核四?朱立倫:讓人民決定 / 黃亦中 周韻柔

新北市長朱立倫昨天表示,以目前的資訊來看,「核四是不安全的」。他呼籲民眾屆時踴躍投票,核四所在地的新北市更要衝全國最高投票率,展現公民力量與意志。

朱立倫昨天應新北市議會要求進行「核四公投專案報告」。他說,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縣的「核四逃命圈」,對核四公投更該表達意見,如果「逃命圈」投票結果反對核四續建,將對最後決定形成強大壓力。

「即使公投不過,國會也會參考逃命圈民眾的意見審慎決定。」朱立倫說,核四議題討論已久,長期以來也有很多人主張用公投解決,所以不宜再拖。

他主張藉這次機會讓全民知道所面對的未來,包含節能的生活方式、國內產業結構及電價合理調整、核能成本效益等問題,藉由公開透明的資訊,讓全民做價值觀的選擇。

他說,像核能成本效益,過去一直以為核能有低汙染、低發電成本的優勢,但若把運轉期間及處理核廢料的成本算進去,「核能發電還是便宜的嗎?」這是未來六到八個月內,政府應該充分公開的資訊。

朱立倫不諱言自己也主張非核家園,但他不盲目、激情地要求關閉核電廠,他也相信絕大多數國人會用理性態度面對非核家園,因此在公投前,台電、原能會乃至行政院等單位,必須提供足夠資訊和證明,才能獲得民眾認同。

朱立倫表示,這次核四公投應用總統大選的規模和心情來辦,讓民眾有充分的判斷資訊、踴躍投票,但呼籲藍綠政黨不要政治動員,要求支持者投贊成或反對票,「只能有一種動員,就是大家要出來投票」。

朱立倫重申,新北市會以最嚴格的標準監督核四,儘管建照、使照核發權都在中央,但水土保持等關卡都是新北市府權責,核一、核二廠設乾式貯存槽至今未成,就靠市府嚴格監督;未來還有市府的核能安全監督委員會為核四安全把關。


【2013/03/16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朱立倫籲「核四逃命圈」內人踴躍公投 | 核四議題攻防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7762892.shtml#ixzz2NeQDbvQD
Power By udn.com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3-3-16 09:20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3-3-16 09:25 編輯
1.618 發表於 2013-3-14 23:54
難就難在這呀
以民生用電來說
夏天要開冷氣,冬天要開暖氣(高瓦數)


我同意您說的  核電廠問題不是單一環保/核電廠安全  問題
過去台灣會興建核電廠  
很大的原因是火力發電(台灣主要電力來源)排放二氧化碳高
火力發電能源仰賴進口
作為國家整體考量  會設法讓發電方式多元化
天然氣與石油價格節節上漲時  至少還有核能發電
甚至  我認為也有一定國土安全考量  

但是  我也很想問問政府  當考量到火力發電能源成本上漲問題時
他們考慮了核能發電
但鈾礦並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
高密度鈾礦  可能只有二~三年存量
未來(所謂估計有60~70年的鈾礦含量)的萃取技術與成本會越來越高  越來越困難
我們的核電  依然要仰賴進口
在此同時   我們的政府有沒有思考過  屆時該怎麼辦?
台灣估算一度核電成本是0.667元  為何會與MIT估算的5元差這麼多?
我們的核電成本透明且正確評估嗎?

很多人說核電廠佔台灣18%的發電量  怎麼能廢止?
不過我想  我們並不能說是台灣至少要18% 的核電
因為核電廠一旦開始運轉  一定要維持一定的運轉產能  
所以為了配合核電廠的供電  有時會停止其他火力發電廠的運作
(就如法國不是減少核電產能  而是將電便宜賣給其他國家一樣)
所以  這數字不能說是代表台灣"必須"的核電比例
增加一個核電廠  多出來的核電比例  
也不能拿來作為"你看  台灣需要這麼多比率核電'
而是開了就得維持一定的輸出產量

只是 我很想問問政府 一定得蓋核四嗎?
如果提高火力發電廠的熱效率採用複循環小型天然氣發電廠
發電效率提升   不必再興建新的發電廠
二氧化碳排放的量又可下降
同時  蓋了核電廠  就表示台電不需要費心去改善火力發電廠的氣體回收問題嗎?
這樣不是讓火力發電廠附近居民繼續受害
又好像說  我給孩子買了油電車  所以我就讓我的老爺車當烏賊一樣@@

假如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  不是過去台電所採用的蓋大電廠  
用超長管線來送電(中間會有電力損失)
而是採用有效率的小型電廠又如何?
假如我們可以讓不願意使用核電且有能力負擔的家庭或社區  
在不損害環境下可以採用小型風力或太陽能發電
這樣是不是比興建大型發電廠遇到的阻力小?

假如我們改變我們的思維  將產業發展問題一起加入思考?
思考我們要不要投入再生能源市場搶佔先機 ?
還是等待其他國家技術發展成熟時我們再來採購/代工?
我們的企業使用便宜的工業用電同時需不需要思考社會責任?
生產過程中 可以汽電共生為何不利用?.....
我們不需要思考核廢料問題嗎?
芬蘭打算預支30年國家稅收將核廢料在地下岩盤封存十萬年
台灣要放哪?

這真的是很複雜的問題  
也期待這一次大家大幅聚焦核四的契機  除了互相攻訐外
正反雙方都能提出正確確實的數據與理由出來
更期待 台電能一舉資訊透明化  
至少我很想知道台灣的核電成本是如何估算的  核廢料要打算怎麼辦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3-3-16 09:46
savard 發表於 2013-3-16 00:53
很高興你曾經也有同樣的想法
對於核四,現在政府會積極,是因為真的不能再拖下去了....
核四現在這狀況是 ...

曾擔任原能會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會委員的林宗堯先生曾提出核四論
他是核工系畢業  留美後於奇異  西屋  貝泰核能公司從事核電廠安全分析工作
貝泰派駐核二  核三的顧問
長期了解核四問題
直至目前為止他仍希望核四改善安全問題後能運轉
所以我想他所提出的核四論
應該不同於某些富節目效果的言論
http://www.aec.gov.tw/webpage/po ... eting_100-3_tem.pdf

我好奇的是  什麼樣的"監督"體制
導致一個至今依然贊成核能發電的專家
無法在委員會內有效對話與發聲
不得不辭職 跳出來寫核四論?
讓他在2007年核四試運轉後又憂又急?

不論正反    我們的確需要電視名嘴以外的深度資訊

作者: ldc0726    時間: 2013-3-16 09:57
排球 發表於 2013-3-12 14:48
當然有, 做與不做而已.

http://www.anthropower.com/belgium-introduces-solar-powered-trains

這條太陽能高速公路位於比利時,長3.6公里,一年發電量330萬千瓦,超越核四的270萬千瓦,並且沒有後續處理廢料的費用,3.6公里造價6.5億台幣,遠遠低於核四預計追加到的3300億台幣。

上面是一條錯誤的資訊,每1千瓦/小時是1度電,所謂一年發電量330萬千瓦(應該是330萬千瓦/小時)是330萬度電,核四的裝置容量為270萬千瓦,1小時的發電量就是270萬度電,這樣一比較,大家就應該知道差多少倍。

作者: ldc0726    時間: 2013-3-16 10:31
排球 發表於 2013-3-12 18:02
核一到核三場所存放的廢燃料棒總共已經一萬五千多支, 等於數萬個原子彈, 且已經超出原本設計存量的近兩倍 ...

核能電廠用的是低濃度鈾燃料棒,原子彈用的是高濃度鈾
要多少根用過的低濃度鈾燃料棒才能「提煉」出一個相當廣島級2萬噸黃色炸藥威力之原子彈用的高濃度鈾,也許要請武器專家好好算一算,但是絕不能用「同體積換算」;另外,再多的低濃度鈾在一起也不可能發生原子彈的效果,否則,美國等核武大國也不會管制鈾濃縮設備之出口。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3-3-16 10:52
本帖最後由 凡夫俗子 於 2013-3-16 11:01 編輯
ldc0726 發表於 2013-3-16 09:57
這條太陽能高速公路位於比利時,長3.6公里,一年發電量330萬千瓦,超越核四的270萬千瓦,並且沒有後續處 ...


就是這樣,所以我對帶頭反核的那些導演、演藝人員很沒信心。因為他們不專業,而且不缺錢!

用膝蓋想也知道,3.6公里的高速公路太陽能發電量,要與一座核電廠比?何況比利時的緯度不低耶!

要反核的話,拿這種錯誤資訊來誤導民眾,會不會適得其反?

我心不安,我理性反核,我期待專業說法。


作者: ldc0726    時間: 2013-3-16 13:56
本帖最後由 ldc0726 於 2013-3-16 15:14 編輯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3 14:34
其實太陽能所需的面積頗大 這也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式 畢竟 公路的面積也是很大 替代能源的方式不是一朝一 ...


核四太多黑幕(分包過多 外國廠商也不保固) 而且不似核1~3是統包完成的...

實際是:分包多少(發大包或發小包)牽涉到工程管理繁簡與承包商保固責任與能力,在發大包情況下,承包廠商仍然是要再分包給其他細項專業廠商,沒有一個大包商可以全部自己做;核安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包商能否保固,而在於政府有沒有把關(確保核能安全)的能力。
核能1~3廠興建時也是大幅追加預算,興建核三廠時碰到三浬島事故,台電也是為了提高安全標準而追加部分預算,最後興建預算為原預算的三倍,這似乎是核能電廠工程的宿命。依據101年3月監察院糾正案調查報告,核四停工雖僅110天,興建計畫卻至少因而延宕44個月,直接損失約380億元,這些原都應由政府賠償台電後,再依據國家賠償法向前行政院長張俊雄索賠,但是大家都作爛好人,只好全民負擔,平均每人負擔1650元

作者: ldc0726    時間: 2013-3-16 14:47
本帖最後由 ldc0726 於 2013-3-16 17:37 編輯
rainbow 發表於 2013-3-16 09:20
我同意您說的  核電廠問題不是單一環保/核電廠安全  問題
過去台灣會興建核電廠  
很大的原因是火力發電( ...


台灣估算一度核電成本是0.667元  為何會與MIT估算的5元差這麼多?

一度核電成本是0.667元是指目前核能1~3廠平均成本,因為核能1~3廠主要設備都已折舊完畢,所以帳面成本降低,核四廠估計發電成本2元多,還是與MIT估算的5元差很多,兩方都應將成本明細列出,比較分析差異在何處?
由前述核能發電成本數字可知,以核四取代核能1~3廠,台電的發電成本會增加,如果核四停建、核能1~3廠又提早除役(立刻達成非核家園),台電的發電成本更是會大幅增加;結論是:電價漲定了,請要節省荷包的同胞提早做好節能的行動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16 16:25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16 06:50
一個好的父母官 會苦民所苦 思民所思 以民眾的需求為依歸
    朱立倫市長是少見的典範 有擔當 能言敢言
...


不知不懼...當知道的越來越多  就會發現:台灣只是個彈丸之地  地震頻繁地區  根本沒有"本錢"建核電廠

有人跳出來保證核能.核四   真不知道到底是拿甚麼"保證"
作者: 大哥大    時間: 2013-3-16 17:28
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3-3-16 10:52
就是這樣,所以我對帶頭反核的那些導演、演藝人員很沒信心。因為他們不專業,而且不缺錢!

用膝蓋想也知 ...

帶頭反核的那些導演、演藝人員很沒信心。因為他們不專業,而且不缺錢!

這句話只對一半!它們很專業,他們只是扮演好它們的角色--好好導(或演)一場戲,演完收工,以後會發生甚麼事就當作沒發生過(我說過就是演戲嘛!你相信珍嬛會重電視裡跳出來嗎?又不是貞子!)。有句話: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要當瘋子或傻子悉聽尊便,但我保證瘋子可以隨便亂演一場,但看戲的傻子就得乖乖奉上銀兩,所以他門是不會缺錢的!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9 10:10
本帖最後由 u86012820 於 2013-3-19 10:27 編輯
ldc0726 發表於 2013-3-16 13:56
核四太多黑幕(分包過多 外國廠商也不保固) 而且不似核1~3是統包完成的...

實際是:分包多少(發大包或發 ...


你們公司有承包過核四的工程嗎    沒有的話   就不知道我說的黑幕是什麼~~呵呵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9 10:12
本帖最後由 u86012820 於 2013-3-19 10:29 編輯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15 08:39
疏散與撤離是個大問題
春節或連續假期 十萬部車同步上高速公路 就會大塞車
北北基的住民人口總數超過60 ...


...............那你說呢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9 10:23
本帖最後由 u86012820 於 2013-3-19 10:32 編輯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15 08:39
疏散與撤離是個大問題
春節或連續假期 十萬部車同步上高速公路 就會大塞車
北北基的住民人口總數超過60 ...


照你的說法 核能的確是不該存在比較好  不是嗎

(那人家明星就算不住台灣  但是願意發聲號召  你又何必看了不開心)-->請你自己回去看一下我回覆的那篇文章

就像你說的

疏散絕對是大問題

假設真的發生核災  照你的說法  就地等死就好  不要逃了  
不然就是飛去沒有核能的地方住

但是即便不是核災

台灣又不大  本來重大的疏散本來就是要規劃

我是粗俗

我也不是隨便轉貼文章 我可是很平和的思考過才會回復

請你思考一下  你回的文  在看看我回覆的文  正面一點你會開心點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9 10:46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13 19:27
陳藹玲 藝人 陳偉殷 還是環保團體
可能在核災發生時不遠走高飛 留在台灣救助倖存者
提供他們防護裝備 逃生 ...

很多事也不能只為自己想  要想後面

作大事  需要時間的 (尤其是核電引發的討論 其實 台灣也真的缺一個通盤徹散計畫)

何必去想核災發生時人家做不做救助  問問自己  會不會

今天在台灣  在這塊土地發生了事 每個人都是 in Taiwan

自己要做的事  何必擔心別人不做 (你說是嗎?)




作者: u86012820    時間: 2013-3-19 11:10
凡夫俗子 發表於 2013-3-16 10:52
就是這樣,所以我對帶頭反核的那些導演、演藝人員很沒信心。因為他們不專業,而且不缺錢!

用膝蓋想也知 ...

其實你知道嗎

帶頭在蓋核四的政府  也不是核電專家耶....而且他們也不缺錢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3-3-19 12:22
本帖最後由 凡夫俗子 於 2013-3-19 12:44 編輯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9 11:10
其實你知道嗎

帶頭在蓋核四的政府  也不是核電專家耶....而且他們也不缺錢


我心不安,不論擁核或反核,我期待專業說法。

但大家都不相信有人是專家,於是變成了民粹領導民意!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20 06:50
本帖最後由 Dailybread 於 2013-3-20 09:00 編輯

五十年不可能做到?                                      【聯合報╱黑白集】                2013.03.20 02:01 am

以下是一段擁核電者的演說紀錄,請先讀完,再看是誰說的。或者,如果你是喜歡先看了小說結局再回頭看故事的人,也可先跳到後面看是誰說的,再回頭看他是怎麼說的。

他說:「台灣每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值的二‧五倍,居世界第三位,是很壞的榜樣。要解決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以前大家不能接受核能,現在可以重新思考。科技進步,核能安全已不嚴重,只要做好核廢料處置即可。五十年內,台灣不可能做到非核家園,核四一定要建,核一、二、三要延後除役;等到五十年後,再生能源太陽能技術成熟,甚至達到核聚變(核融合)的境界,核能電廠才能除役。我在說這些話前,已與林義雄達成共識,暫緩非核家園五十年。」

這段話是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二○○八年二月十八日「錢思亮先生百歲冥誕紀念會」上所說。當時正值二○○八年的總統大選熱季,他說,這是對未來新總統能源政策的建言。

然而,就在這兩天,李遠哲改口說,他不贊成核四續建,且主張核一、二、三如期除役,並向年輕一輩道歉。

如今距李遠哲前述擁核言論僅五年,而距他設想的非核家園則尚有四十五年。此時,再生能源、太陽能的替代地位仍未建立,而廢核的排碳問題也依然存在。其實,李遠哲今天的反核言論,在五年前也早已普遍存在,但何以只因福島事件,李遠哲就把他五年前所否定甚至隱藏的反核言論拿出來照本宣科一番,這究竟是科學言論或民粹語言?

台灣五十年不可能非核?李遠哲一夕之間做到!


【2013/03/2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五十年不可能做到?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775268.shtml#ixzz2O1pih72z
Power By udn.com
作者: Dailybread    時間: 2013-3-20 07:03
u86012820 發表於 2013-3-19 10:46
很多事也不能只為自己想  要想後面

作大事  需要時間的 (尤其是核電引發的討論 其實 台灣也真的缺一個通 ...

我們反核 但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核安"

畢竟已有三座核電廠正在運作

確保安全的核能 我們才可以繼續反核

否則任一座核電廠爐心熔毀

百姓死的死 逃的逃 非核家園永遠無法實現

這是邏輯問題 凡事總有優先順序


請問 政府是否曾經"嘗試"做一些規劃  如果沒有
全民就要監督政府腳踏實地的規劃 演練 修改
直到撤離計畫完全可行為止
要是不做這些必要且迫切的自救工作
"反核" 就只是一個事件 一宗新聞 一股風潮 一種噱頭
緩不濟急 不切實際 到最後連命都沒了
非核家園終究還時無法實現


我們必須找出問題 最好也能提出解決方案 才是負責任

光喊口號 是沒有意義的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3-3-20 12:09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3-3-20 12:16 編輯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20 07:03
我們反核 但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核安"

畢竟已有三座核電廠正在運作


核電廠已經存在台灣
就算核電廠關閉  高階核廢料也在台灣
核安 是我們一定要考慮的問題
不論是擁核  廢核  還是反核
都不可能逃避核安問題

作者: phantom    時間: 2013-3-20 22:37
savard 發表於 2013-3-20 17:24
其實李遠哲,我這個草民對他的評價不太高
他支持的教改.前總統都......算了


嗨,你好。
不管如何,反核者與擁核者都是愛國的,只是出發點不一樣。

這位部落客(http://taiwanenergy.blogspot.tw/2012/12/3.html)
的邏輯有問題,已有網友在他的部落提供回應。舉其大者,
(1)台灣何時會發生前所未見(記錄)的大地震,並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預測說不會再發生,也沒有人知道何時會發生。說不定是明天,或是明年。因為有記錄的地震資料年限遠小於台灣已存在的歷史。
(2)他忽略核電廠在管理方面所可能產生的問題,而任人皆知,所有的問題以管理的問題最大。

另外,沈署長的言論更令人不知所言。
(1)他談風險,但風險管理的前提是當最大的風險發生時,會不會對這家公司(或這個國家)造成致命的危機,公司面對這樣的風險時有什麼樣的方策可以解決?如果會致命,如果公司(或國家)無法處理這樣的風險,那就不該被當成一個方案來執行。如果核電廠爆炸會致命,國家無法處理,那就不該被當方案來執行。否則就是拿命在賭。
(2)「氣候變遷的風險」跟「核能風險」是兩回事,氣候變遷若造成災害,算是天災。核電廠若造成災害,算是人為。一個可避免,一個不能避免,兩個如何相提並論。

(按:雖然有人認為氣候變遷也算是人為,所以呼籲減碳等等。但這樣的說法並沒有科學根據。地球已有數十億年的歷史,人類社會及人類所能推算的氣候歷史相較於地球的歷史太短太短。說不定地球已出現過數十萬次這樣的溫室效應,任何的推論都沒有科學的基礎證明現在的溫室效應是人為所造成。)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21 07:22
afnea168 發表於 2013-3-20 17:55
高階的核廢料因牽扯到核武台灣目前的確無法去做再生利用

低階的核廢料目前的確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掩埋或處 ...

很多事情本就是有矛盾的一面  很難面面俱到  廢核每個人都有各自見解  大陸的居住環境真的會比台灣好?  我想同意的人不多  政府有考慮的立場  人民也有擔憂的立場  如何在中間找到平衡點  是全民努力的方向  

日本有位核工學者"小出裕章"反核40多年  縱使因反核而成為萬年助教  處處不受歡迎  還是很堅持  直到福島核爆後日本人才發現他說的沒錯  
  
有些來不及做的事  就算它是對的  也不會因為事後的後悔  而有任何轉圜的餘地   

台灣很小  應該也禁不起任何"萬一 "  與其將來連逃命的地方都沒有   我寧願現在生活苦一點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21 11:50
savard 發表於 2013-3-21 10:37
核工學者"小出裕章"反核40多年,老實說,我佩服他,等了四十多年,終於被他碰到機率頗低的天災+人禍的福 ...


作者: xu3bji4x06    時間: 2013-3-21 11:58
savard 發表於 2013-3-21 10:37
核工學者"小出裕章"反核40多年,老實說,我佩服他,等了四十多年,終於被他碰到機率頗低的天災+人禍的福 ...

難怪我兒子會說~人類就等著滅亡好了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3-3-21 13:02
本帖最後由 rainbow 於 2013-3-21 13:04 編輯
Dailybread 發表於 2013-3-20 06:50
五十年不可能做到?                                      【聯合報╱黑白集】                2013.03.20 ...


幫忙google了一下李遠哲的說話內容
以下是財訊雜誌的採訪內容
(來源:http://www.wealth.com.tw/index2.aspx?f=501&id=1616)
用他自己的話來還原想法  可能對他比較公平一點
大家參考看看囉~

李遠哲:放棄核能不易,續蓋要檢討!
揭祕辛:「向美國買核四是錯的」
日期:2011-03-30 作者:紀淑芳 出處:財訊 第369期

日本福島核災,再度引發全世界對核能發電的疑慮及恐慌。曾經說過「若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核能是一個選項」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日本核災之後,是否仍不改原來的主張?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二○○八年獲選為國際科學理事會理事長,並於今年正式接任。這個被比擬為「科學界的聯合國」,以其非政府組織立場,扮演國際科學政策建言的角色,進行洲際間科學資訊、醫療、生態、天文等議題的協調。

為此,長期關懷全球環保、能源、資源平等分配等議題的李遠哲,年已七十五歲,仍不辭辛勞、周遊列國,光是近期內,他到過美國見能源部部長、科學院院長,緊接著去法國、英國開會,為監督全球暖化、減少碳排放量等議題而努力。

盼!不再做地球的敗家子
突破藩籬 共解能源問題

從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觀點,李遠哲曾經提出核能發電仍是過渡到低碳社會的一個選項,他當時也坦言以前講過贊成非核家園,但非核不是本世紀前半可以做到的。

不過,從這次日本福島的核災裡,李遠哲坦承人類長期以來對地震的想像,可能需要重新調整,「日本要是知道九級地震會來,可能核電廠就不會蓋了!」對於當年核四建廠決策過程,李遠哲也透露一段不為人知的祕辛。

李遠哲拿出地球儀,一邊比劃著環太平洋接連發生的大地震,直指這是學術界必須探討的問題,一邊解釋著全世界該如何突破主權國家藩籬,共同致力於解決能源及環境問題。他娓娓道來人類不應該繼續做地球的敗家子,要和大自然和平共處,在在流露出他對維護地球永續的使命感與急切感;甚至,在本刊攝影記者請他稍微放輕鬆拍照時,李院長仍「面不改色」嚴肅地說:「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輕鬆過!」

作為地球村一員的台灣,該如何從這次的日本災變中得到啟示?以下是專訪李遠哲紀要:

問:日本發生九級大地震,引發全球核電疑慮,台灣該怎麼面對核電廠該不該延役、續建這個大課題?

答:安全跟地震大小是相對的問題,過去我們常說在台灣如果要蓋一個高大久遠的建築,應該要能抵得住芮氏八級地震,一○一大樓就是以這樣的規格蓋的。過去我們能想像的就是,七級大地震可能百年來一次,八級地震千年來一回,九級地震則是不可能想像的,但是這次日本地震居然到了九級,加上先前環繞太平洋陸續發生的地震,讓我們一向的觀念可能要調整。就像日本要是知道九級地震要來,可能核電廠就不會蓋了。因此,中研院近期內應會針對地震與地殼移動的關係,召開一個國際研討會,這是學術界要去探討的事情。

問:台灣位處於地震帶,大家都關心我們的核電廠安全嗎?

答:有件事情我還是要講給大家聽。當年台灣宣布要蓋核四時,我還住在美國,我在加州大學化學系有位教授朋友叫Glenn T. Seaborg,第一○六個元素是他發現的,他從艾森豪總統任內開始當了六任美國總統的原子能委員會委員長,當時他聽說台灣要興建核四,特地來跟我說:如果台灣要蓋的話,絕對不要跟美國買,因為美國當時已經二十多年沒有蓋核電廠,只有一個型號,如果出問題,零件買不到,有經驗的人也不多;反觀法國則是整個國家在背負核能產業,有各種型號、零件以及五百位解決困難的人,像台灣這種沒有核能基礎的國家,應該向法國買。我回台後跟政府反映,但後來還是跟美國買了。
如果問我要相信誰,當然我相信Seaborg教授,因為他是這方面真正了解的人。核四建廠在發包給GE公司做之後,又轉包給日本以及一些台灣廠商,這當中很多事情不是透明的,我從一個科學家及局外人看,是有點擔心,但我們就這樣做了。至於做得好嗎?裡面有很多問題嗎?這個我也不能回答,我只可以說向美國買是不對的。


憂!核四建廠不透明
閉眼說沒問題 是不對的


問:政府官員信誓旦旦台灣核電廠就像菩薩坐在蓮花座上,人民其實並沒有信心?

  
答:從學術的觀點,回答這個問題前,一定要對台灣地震可能的大小,做非常科學的評估,然後再對目前運做及興建中的核電廠做安全性評估,了解我們蓋的到底有多安全?閉著眼睛說沒有問題,是不對的。如果兩者都不能夠確定的話,我覺得還是要比較保守一點。我比較建議的是,除了看地震學家能夠說什麼,核電廠安全也不是突然間能做到的,很多國際專家也能協助我們。



難!放棄核能可能不易

有保留,不是黑白問題


問:你曾經說「核能是一個選項」,日本核災後還是維持同樣的看法嗎?

  
答:很多人問我對核能的看法,我說,氣候變遷如果不去努力面對的話,可能一百年後,人類真的會從地球上消失掉,所以我才說能減碳的核能發電是一個選項,在這個世紀裡面,人類可能離不開核能發電,因為沒辦法把整個社會急速改變。
  
你如果問我說核能發電廠安全嗎?我倒是覺得現在科技進步,很多東西可以monitor(監測)的,本身的安全是可以解決的,可是,目前的核電廠並不是理想的,核原料發電後有九五%的能量是變成核廢料,處理是很大的問題。我常擔心的就是,我們人類現在做的事,可能要影響兩百年,可是政府機構未必有這個機制維持兩百年,萬一政權更迭、經費短缺怎麼辦?台灣哪個人敢說有一百年的能源政策?另外,地震或其他災變會不會使核電廠變成更大的負擔,也是比較令人擔心的。

有人說,聽李院長的話,好像支持核能,但是又好像有很多保留?本來就是這樣,這問題不是清楚的黑跟白。現在要完全放棄核能,可能不容易,但是要繼續蓋嗎?則要做很大的檢討。

問:在全球減碳的目標下,核能安全又有這麼多疑慮,人類對能源的使用可有解?


答:在國際化步伐走得很快的時候,人類面對的很多都是全球化的問題,要尋求全球的解決,把全世界的能源做有效的利用與分配。例如,地球靠近極地的地方,風力是比較穩定的,適合做風力發電;至於在非洲北部、戈壁沙漠一帶、澳洲南邊、加州這些比較乾旱的地方,可以靠太陽能發電。
  
另外,從全球的觀點來看,核能廠要蓋也必須選擇地殼穩定、保證一千年也不會有八級地震發生的地方。
  
所以,我常跟美國官員說,不管是能源安全或環境問題,除非全世界得到共同的解答,才是真正的答案,否則這裡發生的二氧化碳,還是會飄到那邊,這個問題不是以主權國家為單位去看待,而是全球要共同面對。


惕!地球病重誰也活不了

人走錯路了,需很大改變

  
問:全球暖化、氣候極度變遷是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大課題?


答:能源的使用帶動氣候的變遷,人類走到二十一世紀,人口太多、消耗的物質太多,產生的汙染太多,地球已經承受不了,這點大家都清楚的。如果二氧化碳排放一直增加,全球氣溫上升兩度,地球將會病得很嚴重,萬一地球溫度不能控制,像咳嗽一樣,咳出很多東西,突然間出現斷層,誰也活不了,這是很嚴重的事情。


過去世界被區分成已開發、初步工業化及發展中國家,這完全是以歐美的發展歷史來看地球的發展,這是不對的。過去短短一、兩百年間,人類突然變成敗家子,拚命花祖先留下來的東西,人走錯路了,需要很大的改變。

以台灣來說,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十二公噸,一半是工業來的,雖然選舉時候選人都同意二氧化碳要減量,可是政策並沒有往這個方向在走啊!如果已經答應要做,那國光石化要不要蓋,根本不該是討論的議題。

(本文節錄自369期財訊雙週刊)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