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Big Data大數據正在改變生活.創造新生意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3-1-11 07:07
標題: Big Data大數據正在改變生活.創造新生意
Big Data大數據正在改變生活.創造新生意) h2 X8 m6 ~6 E) w- s' f, u
! K2 [, x0 o6 K& o
[attach]142567[/attach]
' n7 ~/ E. j/ b/ A; Y7 ^' _4 y. x
( ^: c; _0 i: u! _% ~- R. _. ?1 Q/ X( l' m+ [7 @
【作者:邱莉燕、鄭婷方】: C% e1 r; O  u/ d' _1 Z
9 L' @5 ?' x+ t" q: E3 {+ ?. x+ z
從個人電腦發明、網際網路到雲端,電腦科技和人們的關係愈來愈緊密,每隔三、五年就會出現新概念,並且期待帶來新商機。2012年開始,「Big Data」正成為這個備受矚目的新概念、新機會。Big Data稱為大數據、海量資料或巨量資料,其重要性不在於數據資料有多少,而是人們如何應用軟硬體,從各種數據中找出線索、趨勢,以及商機。更令人期待的是,只要資料夠多,海量資料不只能提供「後見之明」,甚至可以預測大自然的變化、人們的購物行為。4 m7 [! V. N% c  |2 m& ^

' Y' K8 _) C) Z+ v早在多年前,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已經退出第一線實務經營。但是2009年時,經常遊走世界的他突然間活躍於台灣各大企業界,主動去敲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門,希望跟他們溝通雲端大未來的台灣機會。果然,雲端科技已是今天台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8 m% a2 t* Q; }. Q( v0 d

3 P4 A; V+ [2 A最近幾個月,繼雲端後,張明正又看到了科技新浪潮。那就是海量資料分析的大數據潮(Big Data)。「先有了雲端,才有大數據,這是延續下來的發展,」他操著一貫的興奮語氣說,雲端,是真的錢,但很無趣,都在蓋伺服器資料中心,但大數據的應用很有趣,馬上資料分析後,就能給回饋,進入回饋經濟學的時代。) Q' v) }  d+ J* b/ z; |

; X7 ~! A8 A+ W: V張明正已把大數據融入生活中。2012年中秋節,他計畫為二兒子在花蓮可眺望太平洋的地方,舉辦一個具海誓山盟意象的戶外婚禮,200多個賓客將飛往花蓮。但事前CNN天氣預報,那幾天台灣將迎來超級颱風,而且會從花蓮登陸。逼得張明正猶豫不決,到底該換到台北大飯店?還是如期到花蓮?6 ~: Z4 ^* U" c+ q  Z
1 d1 U) i( Y0 s" A1 O. ?( L2 I
這時Big Data給了他最佳判斷。當時他找到了「KNY台灣天氣資訊」App,這個App收集了過去幾十年來的台灣氣象資料,張明正想要知道中秋節當天花蓮會不會下雨?數十年的資料,經過海量資料分析後顯示,花蓮中秋節當天下大雨機率只有三成,讓他決定照原訂計畫,順利地舉行了一場圓滿婚禮。5 A) R8 E# d' L& `+ |: M' U
% t4 A1 w- Y- r* j* N
2013年 台灣Big Data將全面引爆 能讓張明正這麼興奮的原因,還在於他看到了台灣的新機會。「未來就是雲端,加行動裝置,加感應器,這是未來20、30年最重要的產業結構,」張明正認為,台灣擅長做硬體,海量資料的末端感應器商機,台灣絕對能掌握。沒錯,總是走在時代尖端的張明正,再度看到了一個巨浪來襲。台灣若不抓住這次機會,恐怕會落後。
. S( P' Z" A. I
$ \0 h' ?! W7 p% j5 X& gBig Data,台灣翻譯為海量資料或巨量資料,大陸翻譯為大數據,在2011年正式被命名,2012年被稱為全球「Big Data元年」。研究機構IDC則預測,台灣的Big Data將在2013年全面引爆。
7 K; P8 a4 i. F. `; `( ?' y1 `/ i8 Q8 R6 Q4 z' C4 S
這股大數據潮是怎麼發生的呢?為何會成為未來技術與應用的主流?主要是隨著社群媒體、手機、監視器、天文望遠鏡到衛星、生產線和各種感測器等的普及,來自不同管道的資料不斷誕生,已經多到現有技術無法消化的地步。根據IDC的估測,全世界資料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換而言之,也就是每兩年就增長一倍。而且,90%是近兩年才出現的。
8 ]0 V) {; n; F$ {8 L& o, @6 v& h* ~9 D3 D
第五波科技浪潮 大數據產業成形* x4 V) A0 C7 L
「海量資料已是無可避免的IT變革,」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表示,個人電腦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是Office文書處理軟體;但在目前的雲端時代,就屬海量分析「最殺」。
4 f' H! l$ K: U1 e# f  ]6 G
" W. h; u5 w9 Z# B- l5 h5 E' d有人給了海量分析另一個偉大的封號「第五波科技浪潮」。第一波是大型電腦,第二波是個人電腦,第三波是網路,第四波則是社群媒體。8 o2 M" I+ {4 s7 D( z
7 T0 Q" p, @- u8 F" W; A, C! b
3分鐘輕鬆了解Big Data海量資料8 Y/ R1 f! _+ o# X' t

% V+ y% o) d5 g" {! e2 G
. x. {5 `/ C* X7 {: p- w[attach]142568[/attach]' y; [  n) H% U# k  A. @
0 N0 \/ t9 g+ a$ V

! O' D0 ]' j) o) e1 u: K% h【作者:邱莉燕】5 R# S. s" p, @; B

; o( \+ L) r6 ?日前,全球語言監測機構公布了2010~2012年最令人困惑的科技術語,「海量資料」(Big Data)一詞榮登榜首。* C$ ?4 Z+ ~* l; z$ k$ Z
3 Q* d7 N* f4 o5 ]7 H
一般人可能對海量資料這樣的名詞無感,但其實現代人每天都生活在「資料之海」中。& ^; ^, a# I: d% L3 a3 ]
8 J  N1 S, N% x  ^* g* P+ H
1.海量資料有多巨大?; f5 }3 q6 m% N1 {
海量資料所指的資料,通常是可儲存的數位資料,由於超級龐大,儲存的單位從常見的MB、GB,進化到TB、PB等,早已超過一台桌上型電腦能處理的範圍。
. K  y: y7 q: D# e; u: B, g) J& v+ i% ^
海量資料開始備受關注,是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於2011年,發布了《海量資料: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新領域》報告,宣布「大數據時代」來臨。, R3 ^& G; n* @' U  S
7 k: q( q1 ]$ Z- t+ I6 e6 E7 I% r8 C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科學技術顧問,則指出了另一個重點:「過去3年裡全世界產生的資料量,比以往4萬年的總和還要多。」由世界第一大儲存設備廠EMC贊助市調單位IDC所做的「數位宇宙研究」(Digital Universe)中發現,2009年地球上所有的資料總共0.8ZB,而地球上所有的沙加起來相當於1ZB。7 N" D! s' y3 C0 q4 ~

% |2 Q% U! o. \6 I0 u& g6 l但驚人的是,有研究報告預測,兩年之後,也就是2011年,全球創造與複製的資料量已經暴增到1.8ZB,所有的資料,得用575億部32GB的iPad才能裝完。
% ?7 s% ?( X- w. e! U. `( A& ~- _0 p
這也相當於全台灣所有的人連續36萬246年,每人每分鐘在噗浪發表3篇文章。這等於一個人每天24小時不停觀看現今世上超過2千億部的2小時HD電影,必須花上4700萬年才能看完。8 }5 x$ [3 \% t1 Q1 n  }

! R% f/ {" ~: w2 S" `* V0 z, K0 ~. U2.海量資料從哪裡來?
6 n/ {+ ?% n/ P+ w4 g' {8 M海量資料的暴增,主要來自近年崛起的社群媒體如臉書、推特的po文與照片、影片分享,還有大量鋪設的感測器、監視器,加上GPS、醫療成像、智慧電網等等,「無處非資料」的結果,造成數位資料的爆炸性成長。海量資料不單指文字及數字等「結構性資料」,也包含了照片、影像,還有座標、聲音、心電圖、X光片等「非結構資料」。: |" P9 }5 R8 l; l  ]1 |2 G* w# T6 M
1 }* V8 v0 @, s2 t
3.為何要處理海量資料?! m4 [$ @2 p# ]; w& X
資料這麼多,若不好好處理就太可惜了。分析與整理將提供更好的政府治理,使民眾的生活更便利,甚至還能預測重大災難的發生。重視海量資料的企業也將提升競爭力,帶來無限商機。2 f' M/ ]% S+ E/ o; g

) g) W3 b/ j! ]  t9 A4 G8 t- ^2 y海量資料產業2017年營收可達534億美元! N2 ?8 b$ ?' }

0 x( K! Q, D3 V: R& @: g
/ }) h6 A: ~3 p  b% U[attach]142569[/attach]
0 D) b% O; u7 q2 v
1 p) [2 ^2 V; t4 t) X( ?3 ?" B【作者:邱莉燕 │ 攝影:陳宗怡】" m+ H( [! q: P: E

  S, T* ^; T5 U$ O繼雲端之後,Big Data成為這二年國際科技大廠兵家必爭之地。透過購併、行銷等手法,搶攻最有成長潛力的新戰場。3 m) Q# b* J) ]2 O; o

& W) f. {# i1 e5 ^海量資料是目前科技業中成長性最強的趨勢之一,它所帶來的技術創新,更意味著巨大的新商機,已是國際科技巨頭的必爭之地。「全世界知名的公司,全都在做海量資料,」常受邀到英、荷參加Big Data國際研討會的部落客徐子涵指出。亞馬遜、微軟、IBM、Google、甲骨文等,沒有一個不在海量資料的領域進行布局。
) i* C' C- ^; g
% j: A/ ^' z1 c! _根據《富比士》專欄作家Dave Feinleib繪製在2012年6月的一張「大數據產業地圖」,指出了11大類海量資料的商業模式和產品,並羅列了數十家企業群像,其中不乏IT大廠與新創公司共同競逐。由於海量資料是一個處於爆發式增長的新概念,目前的技術創新和投資在歐美及大陸均很火熱,也因此,產業生態仍處於快速變動中。
0 n, O2 Z0 n3 g# ?
5 {& H* U% Q! j- ?五年內總營收複合成長58%  J+ s* w8 H5 i  m% [0 X' b/ V
2012年11月,Bloomberg Venture發布了「大數據產業地圖2.0」,囊括的公司不僅增長到數百家,商業模式和產品更進一步細分到38種,從不同方面搶攻資料商機。& u8 `& {) C( s/ O
+ _1 W0 z$ s+ w& k- Y- ~3 t
根據分析機構Wikibon發布的報告指出,2012年主要公司全球海量資料的總營收預估為50.1億美元,未來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驚人的58%,到2017年將達到534億美元。2 a: p, E' O# m' D) I

5 G- d5 y; B' _3 ~/ s如此高昂的營收從哪裡來?政府專案是大客戶。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已經展開名為「XDATA」的專案,未來4年將每年投入2500萬美元,以開發用來分析海量資料的運算資料及軟體。
; m: q& z" K: ^3 C5 _+ e% c$ M
4 k7 H8 ~! x9 w. y  I. T1 M  Q又如美國能源部準備以2500萬美元,集結六個國家實驗室與七所大學的專長,開發可協助該機構資料管理與視覺化的各項工具。巨大的商機,使得圍繞海量資料的市場爭奪戰從2011年開打,並在2012年打得火熱。煙硝味首先從跨國IT企業的連環併購顯露出來。' J# [" g4 F' d+ t9 L. f

" I. p' a- @9 @2 X" b購併、行銷 全球大廠紛搶進市場1 g) j- {, L% z/ V- b$ R) K
2011年,惠普花100億美元天價買下資料分析軟體的代表性廠商Autonomy與Vertica。而非結構性資料分析的新銳公司Aster和英國影像技術公司Apicale,則相繼併入天睿(Teradata)的旗下。: D: W0 w1 {& [8 w0 X" C

3 `' d* Q, P" Y" w+ I/ ~+ sIBM則在2012年4月接連買下兩家公司:銷售資料分析公司Varicent、企業搜索和導航軟體提供商Vivisimo。不落人後的還有EMC,這家全球最大存儲廠,收購了軟體開發專家Pivotal Labs。「IT巨頭們則紛紛通過併購,完善自己的海量資料解決方案,」大陸IT經理網專欄作家王萌指出。
1 ^# ?* i7 _! }$ W( {2 t
: i( _5 V' e' N# Y除了一連串併購,科技公司投入海量資料的行銷手法各顯神通。以「生命中的一天」系列而聞名的主題攝影大師里克‧斯莫蘭(Rick Smolan),剛完成一個新的攝影計畫,名字就稱為「海量資料的面貌」(The Human Face of Big Data)。這個計畫耗時2年,邀集全球100位攝影師拍下各式各樣與海量資料有關的照片,以呈現海量資料的社會影響力。1 g" n* Y3 F1 f; a, ]8 P- X6 @
  I& }7 y% Q. X/ i* L; v4 r
全文詳見遠見官網 & E2 X9 a8 C! U, @! s8 \4 ?5 p
5 `5 D4 ^- C* I8 v" e- S* C7 W3 y+ `

, f7 Q/ {) U1 D( \4 k' w& `1 N
7 K( C9 n/ E0 r( M  E3 Y9 X1 N
& x9 ^0 e' m/ F- {2 E: J! B, B# Y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3-1-11 08:14
資料分析確實是未來的重要趨勢^^周邊的電子資料膨脹的太快太多,光分析出有利與無利的的資料就是一項大工程,更何況要從有利資料中分隙為更細節的內容,資訊工程人才未來很吃香^^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3-1-13 08:17
資訊工程人才未來很吃香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