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3 Z4 i( x6 m/ [後來他進入英國一家券商工作。八○年代中期,大衛哈汀轉進某商品交易公司任職,但他的工作卻是「畫圖」。「每天上班,我都要親手畫出上百張關於期貨市場的線圖,整整畫了兩年。」他坦言,那段時間頗感挫折,密集蒐集資料與數據的過程難熬,不過,也讓他在潛移默化之間,逐漸了解投資市場的波動真理。& a4 r t' T& ~. v3 P5 S V' R
7 r& H B2 j& n5 C% |$ J / P! f- @; {% p/ w1 _+ B( q「在那之中,我看到了某種『模式』形成,這些線圖走勢並非隨機出現。」他將研究、分析結果透過電腦模型驗證,得出了可能靠著這套「模式」賺錢的結論。二十六歲那年,哈汀決定自行創業,自此開始,原本被認為是進入華爾街障礙的「理工科系死板頭腦」,卻成了他開創事業的重要資源。5 F" ~# X {; N
# V T5 v# t8 d. I Y5 w' S$ `( Z. a& z7 K* P" J. W7 F
找「怪人」客觀分析數據7 t- M* R) E5 V2 J* K- s
, `7 b. ^# @2 o6 l8 }
6 T8 `" l' C$ V" M4 p他和另兩名畢業自劍橋和牛津大學物理系所的友人共同成立AHL公司,堅持「不帶感情的死板操作哲學」,投資策略完全依照自己設定的電腦程式判斷,百分之百地斷絕情緒干擾;一九九四年,AHL被現今全球最大上市避險公司英仕曼集團收購,大衛哈汀也在九六年離開公司,隔年獨自創立元盛資產管理公司,繼續運用自行開發的系統交易模型為客戶操盤。 4 d6 a% v- q Y+ d) o* ~+ y/ {9 Y# D. C3 ^& R2 M4 S( F2 W# ]$ F- `% f
. q f2 O' H8 K$ c
身為公司董事長及研究主管的他,目前雇用員工超過二百位,研究人員就占一半,除了極少數來自經濟、金融相關領域之外,其餘全是數學、科學相關博士,甚至包含天體物理學家、氣象學家等等;公司內部還曾有人專門負責「雨」這件事,工作內容就是研究降雨量對芝加哥交易所農作物價格的影響情況。 - V% [: T% P2 h; ~; `3 v0 X/ m9 V% t
. p7 `2 |3 E. U, {8 j
為何專找這些「怪人」?「原因無他,這些人能夠絕對客觀地進行數據分析。」此外,這些與金融或投資市場八竿子打不著的腦袋,也才能避開雜訊干擾,規避人性所致的操盤謬誤。9 E$ g3 a( S* d
6 W- b2 S* ^" w) E9 a- X- x0 p4 r4 j$ K8 c- \, f
當然,即使是電腦系統也不保證永遠賺錢,曾有一次,他操盤的基金在短短幾個月內下跌將近三二%,「多數人遇上這種情況可能會亂了手腳,但我們仍照研究結果持續買進,最後獲利不少。」從這一次經驗中,哈汀更相信,超越大盤的前提,就是甩開大盤漲跌帶給你的情緒影響。3 I" H* D. P4 j4 n& z( w, u
3 k0 p. }, O, `+ E
A6 \. ?0 t. i) N; A: ~ F/ T
「我認為,投資時確實要少一點焦慮,多一點信念。」尤其在期貨市場,必須時時掌握價格的波動,往往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做出許多次的操作判斷,如果每一次的判斷,都因為心理或情緒的干擾而造成些微失誤,累積下來,失敗自然難以避免。7 |- N `3 J+ e; Z1 P. \+ j4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