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 t& a5 M% x+ ~歷史的痕跡依然伴隨著你,它主要體現在你對於公開展示是什麼賦予自己靈感和動力的恐懼。你們對於表現自己的內在靈性感到遲疑,這一遲疑使你難以使靈魂能量在地球上順暢地流動,並難以找到真正使你感到充實的富於靈感的工作。你們對於各種組織和運動也存有不信任感,你們成了個人主義者,自己尋找人生之路的獨行者,獨立于團體、家庭和社會之外。 % S7 Y9 z; d, B5 Y . b, N) ^7 q% I: q
這一切並非毫無緣由。在多次的轉世輪回中只能自己照顧自己、被社會拒絕或者在團體中感受到的孤獨都是適合你成長之路的。在回答‘如何在這一時代與志同道合的人---靈魂家族重新連接’的問題之前,我想先詳細解釋這一點。8 i5 L6 t' J Z g" [& m) }6 w* x( k
8 o& g# q! V) {9 y2 a n% l& t
被拒絕的心理創傷:靈魂個體在地球上的誕生+ \, S8 g! W+ U: G) T
" r- V. G4 Y# Q4 Z' Z, j在早期社會,以群體的形式運作是很常見的,你的身份由你在群體中所扮演的角色來確定。目前社會大多依然以此形式運作,雖然漸漸出現了將每個人以獨特個體來對待的趨勢,這一趨勢甚至也呈現在某些傳統的社會群體中。現代社會已顯示個人主義的到來,這一潮流先在西方落腳,從政治層面上體現為民主的國家體制和更平等的法律程式。7 p9 ^' U" n1 X q2 J4 Y8 s
& U# l/ V# U n& u2 ~心靈層面上的個人主義者意味著什麼呢?它意味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展現,其特性和品質無法用外在的因素來衡量。將一個人視為個體意味著你認知他那並不源于生身父母或社會環境的生命意識的內在核心。這樣,一個人會獲得自由和責任的空間,因為他可以跟從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意願做出選擇。事實上,個人主義作為思想基礎使靈魂深度的輪回成為可能。哲學上,你可以無窮盡地討論個人主義的定義及其優缺點,你可以從各種角度來理解這一概念。我在這裏想說的是,通過個人主義思想的存在,通過認知並承認個人的獨特性以及從中衍生出來的價值和權益,可以獲得靈性上的突破。由此,產生了一個精神空間,靈魂因此獲得了更有力地展現於地球實相的機會。這使人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並提出‘我是誰?’以及‘我的人生目的是 什麼’之類的問題,社會環境對於個人獨特性和人生目的的局限越來越少。雖然這會引起一些混亂,卻是一個通向內在認知和成長的正向發展。這一發展也觸動了你們---從亞特蘭蒂斯時期起便在地球上輪回體驗的光之工作者。你們習慣於以團體的形式運作,在亞特蘭蒂斯時期你們是精英隊伍的一員(見第二章),你們憑著高強的精神能力在社會中獲得領導地位。那時的你們帶著一定的得意和驕傲,在某種程度上,你們覺得自己優越於低層階級,並毫不顧忌地對低層階級施行權威。這只是對你們在亞特蘭蒂斯時代所扮角色的大致描述,並不涉及細節。我在這裏想說的是,那時的你依然覺得自己屬於特權一族,對自己的社會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毫無懷疑。你們經常在管理層面扮演領導的角色,即使你感到封閉和孤獨,你對自身的能力以及在整個社會中的價值充滿了自信。 b% `' C( B0 h* q9 C
) p) t; W2 d+ k, {# o對你們來說理所當然的這一切隨著亞特蘭蒂斯的沉沒也走到了盡頭。這一古老文明的沒落不僅結束了所有宏大的影響深重的意識試驗,也結束了你們理所當然的自信。亞特蘭蒂斯的沉沒在你們的意識層面上帶來了很大的刺激,你們開始意識到來地球輪回的目的並不在於控制和操縱生命。在亞特蘭蒂斯時期你們開發了在生物層面上操縱生命的技術,你們自以為可以成為生命的創造者和操縱者。這一幻覺見證了‘自傲’,如古希臘人所言:一種挑戰命運並最終引起遠超過自身能力的反力的魯莽和自信。你們在精神層面上的能力很高,知道如何運用精神能量來獲得當代技術依然無法達到的成就。你們來到地球的目的其實是讓你們理解真正的創造只能通過內心。 8 W$ l% S% I8 A: m* G . O7 @; R" {9 x9 F9 k
技術性的創造(無論是從唯物論還是認為萬物皆有靈的泛神論的角度而言)不是源自內心的創造。技術性的創造無法公平對待每個生命形體中獨特的靈魂,以操縱生命為出發點的技術性創造並無法提升生命。只有創造者和受造者平等時,創造出的實相才能茁壯成長為一個特有的、唯一的和獨立的生命形式。平等意味著愛、尊重和信任。想一想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父母。只有父母信任孩子的生命力和獨特性,在孩子希望脫離父母護佑的雙翼時放開孩子,孩子才能夠長成一個穩定、獨立的成人。上帝也如此創造了你們。帶著與你們平等相處的願望,祂以獨特的生命之光、自由意志和發現自己體驗自己的渴望創造了你們。這是你能夠送給‘你之所造’最大的禮物。與此同時也要求你能夠放開你之所造,信任並尊重他們特有的成長之路。+ v+ m( _$ s' e* [* r8 j9 q3 h; b
6 ~8 o" k/ \+ L' [% h
在亞特蘭蒂斯時代,你們用頭腦進行技術性的創造,這一試驗被大地母親一掃而盡。你們為此感到茫然。你們真誠地相信這一試驗,對牢固的亞特蘭蒂斯古文明的毀滅感到大失所望。它使你們的自我形象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你們失去了自信,也因此才產生了內心的覺醒。這一災難的結果是:你開始以開放的態度看待與意志力和心理操縱完全不同的那些力量。你開始理解愛的創造力,這是在亞特蘭蒂斯沉落時地球用以震動其基礎的力量。因其趨向平衡的自然傾向,受宇宙力量支持的地球之心開始介入,這一介入也同樣動搖了你們的基礎。你知道新的一章在等待著你,你將不再以理所當然的安全感或成就感開始這新的一章,你赤裸裸地、脆弱地踏入了心靈的意識實相,並以新的方式認識理解物質實相。4 L4 n4 d! ~ |" e0 Z' K' t" O$ a
# |$ |- V1 x4 g3 K: S" c當你再次來地球輪回時,對亞特蘭蒂斯的記憶已被從肉身記憶中抹去。不過,你對曾經擁有的能力和天賦依然有著模糊的印象,還隱約記得一些似乎是‘被禁止’的、最好還是隱瞞不提的事情。對於在亞特蘭蒂斯時期運用力量的方式,你們留有恐懼和內疚。你們帶著這個‘業’再次來地球上輪回。(亞特蘭蒂斯)之後的一次次輪回中,你們自己成為高高在上、無法接近的社會權力的受害者。 雖然你小心翼翼地踏上這片(心靈)處女地,進入心靈的意識實相,你卻感到這個世界根本不歡迎你對心靈意識的傳播,你甚至因為與眾不同而受到審判。 ( }0 k1 J5 K. X! C3 M 6 p! p% t/ U9 [5 x- T# f. e: j U你們體驗著業力迴圈的另一面,體驗著什麼是不能加入任何團體、不被接受或被暴力地驅除的孤獨。沒有任何一個團體給你家的感覺,即使有靈魂伴侶組成的團體存在,你們也常常受到各種社會權威的審判並最終被迫解散。你們在一系列的‘受害人生’中體驗到深度的孤獨和自我懷疑。這裏我不再講‘迷失’,因為我已經在其他傳導中詳細講述過這一點。' h; W2 e" I4 u9 N6 L3 }9 W* A
; J/ S) G+ H! C8 a+ \我想強調的是,在這一時期重新回到起點,也就是說某一個體形式誕生,雖然有著陣痛,卻是無價的。你被迫在這個走向圓滿的階段挖掘自身的力量並延伸到你的本質內在:一個神聖、獨立且富於創造性的生命體。和團體以及志同道合的人失去聯繫有一個作用:邀請你真正地發現你是誰。這個真正的你不僅獨立於所有的社會結構之外,也獨立於他人賦予你的那個理所當然的角色之外。這段歷史為你們現在面對的挑戰做好了事先準備,現在你們要做的是:基督意識在每個靈魂中的個體覺醒。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教導,也不是跟從某一團體的大師。現在,基督意識自下而上地作為自由獨立的心靈能量誕生,基督意識本就是心靈能量。. ]3 ^2 T4 r7 `) W3 S
% ]2 H# L- l# I7 B. Q3 F$ p
新時代的能量產生於正在覺醒的人類個體意識,它產生於每個單獨的個體。覺醒後,志同道合的人們彼此連接,體驗認出彼此的喜悅和滿足。他們會相互賦予靈感並互相幫助提高內在的成長。順序是先個體後群體。一個人點亮了自身‘愛和自我接受’的光,便能夠與志同道合的家族成員連接。一個敞開基督心靈的獨立個體產生的電磁輻射被志同道合的靈魂接收,這種志同道合者之間的吸引自然而然地就發生了,且毫無困難。9 C& p. t3 d& V0 Z5 L
' {3 ^/ L. H. U; y, @, R# E9 x
在這一時期,沒有必要為了覺醒而加入某一團組、群體或學派。一旦你已經覺醒,便會突然遇到很多與你能量共振的人。那時,組織一個具有共同目標的團體也不是必須的。這不是組織機構和靈性公社的時代,更是由眾多獨立個體組成眾多網路的時代,這些獨立個體以各自不同的專長互相補充,每個人代表集體靈感的一個方面,互動著成長。0 H4 B7 \ x8 j' d, c
: d' J+ H' r/ |" ?" r2 ?這個時代應是靈性集成的時代:天地靈性的合一。靈性領域被某些團體或權威——宗教組織——獨佔的時代已經結束。基督意識在個體層面的誕生意味著基督能量自下而上地經由每一單獨的個體展現,而不是通過某一組織或權威的仲介。現在光之工作者對世人展現其內在靈性已成為可能,你們不再需要與世隔絕以體驗表達深度的靈感。5 o3 N- {3 t% U I
1 J6 t8 R) `2 u3 j \可能你依然認為這個社會原始且充滿了物質性。但是,這個世界確實已經發生了變化,如果你持開放態度的話,會看到這令你驚訝的轉變。你們中的許多人在尋找機遇。你,細膩敏感且愛做夢的你,認為應該保護自己不受社會嚴酷性傷害的你,現在受到這個世界前所未有的歡迎。這並不是說你要盡一切努力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是,你要迎接自己,意識到你可以為社會做出有價值的貢獻,現在已經沒必要再脫離社會,使自己與社會隔絕。你現在可以走進社會,在‘物質世界中’生活。或許你依然感到與眾不同,繼續保持與他人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沒什麼。現在你真的沒必要繼續與世隔離,脫離社會,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形成對社會的緩衝。9 t5 G' K% {- n' h: U
0 ~, k4 t4 I! g/ `2 P
尋找志同道合者組成的團體以在社會中保護自己以及因為不滿和無力感而遠離社會都是加入靈性群體的不純動機。現在不是隔絕而是參與的時代。這裏我不是說‘參與現有靈修體系’,我的意思是精神和物質現在完全可以合一。這不只意味著你現在可以在工作上以及各種關係上前所未有地融入這個世界,還意味著在你之內形成深層的連接,這一連接出現在靈性的你和情感的你之間、高低脈輪之間以及你的知識和感受之間。這才是參與的真正含義:讓靈性和物質在你之內聚合並喜悅地共舞。享受世間的快樂,迎接情感這個極具價值的信使,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你得以充分成長綻放的空間,這就是參與。0 k+ E0 ~+ R7 n
k) ^0 Y; g5 r+ c, M1 n讓我來舉個例子。比如你遇到一個非常平靜耐心的人,一個信任人生自然韻律、平靜地走自己的路的人。有可能你在人生路上偶然遇到這個人並被他的耐心和平靜深深吸引,這說明你內在的某一方面等待著被喚醒。你感到被這個人吸引並找到機會與其繼續保持聯繫,你被這個人迷住,與他/她一拍即合。他/她也喜歡你的陪伴,並從中獲得靈感。你感到日益增長的情感並漸漸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愛情。事實上,產生愛情意味著你通過他人以一個全新的方式感知自己。也就是說,你通過一個全新、潔淨且開放的視窗看自己。你為看到的景色欣喜!其實與靈魂伴侶相遇總會產生某種程度的愛情,因為它幫助你以更加充滿愛的方式看待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愛情中明顯含有性的成分。但是,愛情也會出現在師生關係、親子關係以及所有會擦出火花的關係。這裏說的不是性欲,而是你在他人身上體驗到的全新的開放和喜悅。. F, i, V4 _! d. c# m, e
+ M8 x. O3 J+ s2 w0 X8 n# n儘管你們之間有著能量上高度的一致,你們相遇的短暫也是有益的,你應該漸漸放下對方。有時因著世間的阻礙你們無法再次相遇,他/她已結婚,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你搬到了另一個城市;你們因工作相遇,其中一方被解雇等等。也有可能你們之間在某一時刻在情感上疏遠,因為其中一方不想再保持聯繫。這看起來好像殘酷的命運遊戲,卻常常有著靈性上的原因。極有可能這只是你們人生之路的交叉,以喚醒彼此,從而你們可以分別走上更愛自己、更有自我意識的路。這並不一定非是悲劇。從世間的角度看或許常常如此,因為你不肯放下對方。 ( X2 E L; @9 S1 k o/ h" `+ H) L3 m ?' x8 K( T- T. }, E
如何才能知道一段關係是否只是短暫的?又如何知道是否到了分開的時間?答案很簡單:你會感覺得到。如果到了分開的時刻,你的內心常常早就知道了。當你們相互賦予的靈感以及相遇相伴的意義減小時,你能感覺得到,只是常常因為某些深層的情感原因,你不肯承認這一點。這一關係賦予你安全感,你不想失去它。事實上這是情感依賴的陷阱。因為你害怕獨自一人而不肯放開對方,或者你認為對方離開你無法生活,你需要留下來幫助他,你不想離棄他/她。這也是一種情感依賴,是對方的情感依賴。從靈性角度講,對方正需要你放開他,這樣他可以完全為自己負責。然而,從世間的觀點看,你們不想讓對方痛苦,從而猶豫著不肯結束這一事實上早已不再有任何積極意義的關係。 ! w: \& U, E# d5 D( D5 j2 ] 1 e& G, L2 Q* r9 ]; e* W2 q
因為情感上的困惑,你們有時使用‘志同道合的靈魂伴侶’等概念來合理化自己不肯放下某一關係的行為。你說你們本該相互廝守,因為你們是靈魂伴侶。即使當初的友誼和喜悅已經變成了互相責備和誤解,你依然認為分手是‘不負業力責任’,因為你們作為靈魂伴侶應該一起來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沉痛的誤解。當一段關係陷入情感鬧劇時,你首先應該為自己的情感負責,放手這一關係。其實,那時已經毫無‘關係’可言,而是兩個人因給對方的空間過少而加強雙方情感上困惑。直到雙方敢於放下,並分別面對其自身的情感痛苦時,問題才能解決。$ [! p" d6 D# v" r* F b
) e! u0 z: K+ x# Y& Y6 n
即使你們之間有業力——前世未解決的情感問題,你也一直可以通過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他人負責來消除。(詳情見《約書亞的傳導》)。無可否認地,那些早在某些前世便已相識的靈魂相遇,會喚起深層的認知,但它與這一生中你們之間關係的目的無關。你們這一生可能是短暫的相遇、長久的夥伴亦或充滿了衝突,這些可能性也存在於那些與你靈魂從未相遇過的人身上。不要用‘業力’或‘靈魂伴侶’等辭彙來合理化你明知不好卻不肯放下某一關係的行為,比如:“我們經常爭吵,可是我不會離開他,因為他是我的孿生靈魂,我們要一起把問題解決。”或“我的情感告訴我,我已經受夠了,想結束這段關係。可是我怕我們之間的業力沒有消除,來生又得重新來過。” 6 X+ W. ^' W4 T! E + S& o5 \7 c4 U/ K
上述這些不恰當的靈性理由事實上指明了你對於放下並信任自己的感覺的恐懼。為了察知你真正的感覺,察看現在,察看你們之間的能量互動,根據你此時此刻的感覺來做判斷。不要過於推測‘你們相遇的業力緣由’,那樣會使你用頭腦思考你們之間‘本來應該如何或本來可以如何’。察看現在,信任你的感覺,做出決定。放他離開會有痛苦,但不會比你現在的痛苦更多。在一段關係中否認自己,竭盡精力委曲求全以維持感情,這些都比獨自品味孤獨更加痛苦。當你以誠實和開放的態度面對孤獨時,你會從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從通過與他人建立依賴性的關係來對抗孤獨的負擔中解脫。你不再將自身的痛苦歸為他人的義務或責任,因此打開了通往與此不同的新關係的門。那時再出現在你人生之路上的關係,無論在世間意義上是短暫還是長久,將因著你在內心釋放的臣服和放下的能量而茂盛成長。1 ]9 X! q" b; N- t. u ?+ H% J+ Q
& x W* R/ X! Z! p, M6 S
成熟的關係4 r* y3 R' r' f9 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