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论太极推手的参考资料(2) [列印本頁]

作者: tracytsao    時間: 2012-11-26 22:20
標題: 论太极推手的参考资料(2)
本帖最後由 tracytsao 於 2012-11-27 13:06 編輯
3 ?% J. Z: L! ?- c3 D3 a6 P) F! f$ E. e
资料来源:中国太极拳网# [2 h9 W- f' r2 Y; w
太極推手2 r. @. \6 [* n7 K, V4 g. H
太極推手是太極拳訓練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從練拳到用拳的中間過渡階段。只有練好推手,才能使”所練之拳”變成“所用之拳”,那麼太極推手要解決什麼問題呢?筆者認為太極推手必須圍繞兩項基本任務和一個根本目的來進行。兩項基本任務是:第一,加強對太極勁力機理的認識,使拳式動作更加符合太極拳拳理的要求。第二,通過對太極勁力機理的認識,探尋太極推手的發勁規律。在兩者基礎上,努力使拳式招法的實用性得以有效的實施,這才是太極推手訓練的根本目的所在。
+ M+ P( @0 o% f: h& H- y( K學練和掌握太極拳技術,其實就是對太極拳勁力機理進行不斷認識、逐步提高和實際應用的過程(單純健身除外)。練習太極拳,不僅要通過套路動作的演練來感知動作本身的拳勁,還要通過推手訓練來提高拳式動作的品質,更需要通過推手訓練來感覺和體會自己勁力所存在的狀況和運行方式,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知勁”。同時,要在認識自己勁力的基礎上去體會對方勁力的運行狀況和感知對方勁力與招法在推手過程中的各種變化,這就是所謂的“懂勁”。
, @2 {1 r) f2 t( T; l0 f那麼,在推手的練習過程中,推手動作怎樣才能更有利於感知和體會對方的勁力與招法的變化呢?按《太極拳論》中的要求,那就是“不過不及,隨曲就伸”。在推手訓練過程中,兩個人的動作應該做到“無過”,無過稱為"沾”,過則稱為“頂”;應該“能及”,能及稱為“粘”,不及稱為“匾”;應該“隨曲”,隨曲稱為“連”,不隨而曲稱為“丟”;應該“就伸”,就伸稱為“隨”,伸得太早,則稱為“抗”。就是說,在推手訓練過程中雙方的動作要力求協調一致,努力做到“不過不及,隨曲就伸”,要“沾、粘、連、隨”,並盡可能避免出現“頂、匾、丟、抗”等四種毛病的出現。我認為:“不過不及,隨曲就伸”即是太極拳推手訓練中對動作的具體要求,而“沾、粘、連、隨”則可以說是對推手訓練中內力感覺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動作與勁力更加和諧統一,才能提高對太極拳架招法的理解,才能使我們真正地做到“知勁”和“懂勁”,才能培養和提高“聽勁”的敏銳感覺,在此基礎上,才能靈活地運用“棚、捋、擠、按、采、例、肘、靠”等八種勁法來化解對方勁力,並借其勁力,最後通過發勁去破壞其技術效用,使其被動並受制於我,以達到“借力打力”的目的。
. V" C' w) B% e+ T! \; y由此可以看出,太極推手就是使自己動作更加符合太極拳拳理、使自己的勁力更加符合太極拳勁法的要求、同時對推手過程中雙方勁力變化進行感悟並對動作招法進行具體實施應用的過程。而具體實施應用的效果如何直接取決於練習者對太極推手的勁力機理的理解以及對發勁方法的掌握程度那麼怎樣來認識太極推手的勁力機理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w5 D. n1 ^6 w6 n1 ^0 x+ }' W
以甲棚、乙捋立圓單推手為例:
8 B  ^" D! I( b8 m% X一、相對勁
/ o' p; H; \2 v2 q兩個人手臂相搭以後,兩個人各自都必須在自己的手臂與身體之間保持一種相對的捌勁,它可以在身體週邊相對對方形成一個動態的防線,它具有感知、防禦對方勁力的作用。0 C$ d  x2 k/ R' a' |
1、力接點的橢圓形軌跡與勁力轉化點, h; j. i0 D5 Y' x% O/ j
2、乙兩個人單搭手以後,就會存在一個雙方的力接點。這個力接點在甲、乙捋的推手運行中可以形成一個立體的橢圓形軌跡。同時甲的棚勁(或乙的捋勁)在力接點的橢圓形軌跡上運行到某一特定的點便會轉化成順從對方勁力的隨順勁。這個勁力的轉化點,即可視為棚勁(或捋勁)的力盡點。在其他形式的推手中,同樣也存在力接點的橢圓形軌跡和力盡點,它們雖然比較複雜,但基本機理與上面所述相同。3 b3 P; |' M4 N* o* z; U9 f) j
3、相對重力中心線
+ M0 T! X: J( W' x兩個人相持狀態下,在身體外部都存在一條相對對方的重力中心線,即本人身體重力線在自己體外的投影。也可以在雙方相持時,正面直對另一方所持棚勁的地方表現為一點,通過此點雙方重心相對距離最近。
# {3 w# s4 a- C9 Y( [4、勁力的有效範圍6 d* y. ~; W1 L% x4 x: @
在太極推手過程中,由於雙方相對面空間有限的原因,相持雙方進攻和防守的招法即相對勁力的實施和變換都存在著一定局限性。也就是說,只有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甲、乙自身的勁力才能得以控制、轉化或產生效應;或者使對方的勁力離開一定的範圍之外,就可以使其失去作用,處於被動或失控狀態。' V0 {/ S' a3 S/ d
5、身體中心軸與力接點半徑% O' Z1 V2 U; ]* I7 U% ]8 I# q
在太極推手過程中,甲、乙兩個人手臂相搭就會產生一個力接點,為了保持向外的棚勁,各自手臂與身體之間就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各自身體中心軸與力接點之間就必須存在一定的距離。由於力接點可以視為棚勁弧線上的一點,因此身體中心軸與力接點的距離就可以看作是身體中心軸與力接點的半徑。這個半徑是可以隨著雙方勁力變化而有長短的變化。
' ^9 W  v% U( c! t3 y) a以上是太極推手過程中對方相持狀態下勁力所存在的狀況。在我們進行太極推手過程中,它的勁力機理在動態情況下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因此我們以此為依據來探討如何運用發勁才能使自己的招法得以有效地實施,並能達到“借力打力”戰勝對手的目的,相對就比較容易了。那麼,在太極推手中如何發勁才能使自己的動作技術更加實用有效呢?( H& D4 j8 _( r/ Y9 ^/ ?: n
筆者認為,太極推手的發勁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 g' k- {7 h* e" D) `6 k" w/ m: n1、力接原則, T" n% q6 l# z, K+ i9 f/ G
在太極推手過程中,感知對方勁力變化和把自己的勁力施加給對方都是通過力接點來實現的。因此,在勁力運行與轉化過程中必須使力接點保持相對固定,同時使自己的勁力與對方的勁力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接觸狀態,也就是所謂的“沾、粘、連、隨”,這樣才能避免“頂、匾、丟、抗”現象的出現;也只有使自己的勁力與對方勁力保持連接並同步運行的狀態下發勁,才能使借對方勁力進攻對方或反擊對方成為可能,否則就根本談不上“借勁”。& y6 F7 A2 X5 [" x3 i1 K! c
2、中起原則7 V, J4 G& e3 X+ S4 ~: X
我們知道,勁力轉化點是勁力相互轉換的地方,如果進攻一方在此處發勁,就不能產生借得對方勁力的效果,而防守一方也不容易即時轉化進攻的勁力。這樣雙方就會出現僵持、頂牛的現象。也就是說,發勁的啟動點不能在勁力的轉換點處,而應該在勁力運行過程中的弧線上,這樣才更有利於發勁的啟動和運行。
# Z+ y) b6 I+ E+ t/ N0 N3、加速原則
2 H( P0 X6 _3 a+ f& K" J3 a' W8 U在推手過程中,雙方力接點處的相對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抵消的。而雙方力接點運行的橢圓形軌跡的勁力是兩人的合力,這個合力相對雙方來說,方向是一致的、速度是相等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只有進攻一方加快自己勁力原有速度,使自己的勁力超過合力速度,這樣才能牽帶對方的勁力並產生借力效果。
% z# g1 }( S) r) m3 w2 O4、偏向原則
. K( B$ [( d( z4 g( T) [. x) S在推手過程中,雙方力接點運行軌跡如果始終處在雙方勁力的有效範圍之內,並處於相對穩定的運行狀態,彼此進攻和防守相對都比較容易。因此,一方如果想進攻另一方,就要在發勁的同時改變自己勁力的原來方向,藉以使原來雙方程合力的運行方向也發生改變,並帶動對方使其勁力方向發生相應變化,近逼或遠離其重力中心線,使雙合力仍在自己的有效範圍之內而脫離對方的勁力有效範圍,打破原有的相對穩定狀態,使防守一方難於化解進攻方的發勁,這樣才能達到敵背我順,進攻對方的目的。
! e! w  [& }$ }6 k) a2 i5、針對重心原則
: c) Z0 H8 ]# n" \/ I/ Q在太極推手過程中,無論是招法的遠牽,還是勁力的近逼,都要針對對方的重心進行。一般情況下,可以採用棚、捋、采、例等勁法,使力接點遠離對方重力中心線;而採用擠、按、肘、靠等勁法使勁力近逼對方重心中心線,其出發點就是為了破壞對方重心的穩定性,使其身體失去平衡而招致失敗。  I3 a: w8 e3 O4 J! o8 \& L- l
6、彈性原則
8 b# `  |* y/ W& V. s在太極推手過程中,自己的手臂與身體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手臂與身體之間要一直保持一種彈性的棚勁,就像身體中心軸與力接點之間存在著彈簧一樣。太極推手中的發勁就應該像把彈簧壓扁,然後再利用它的彈性把對方彈出去一樣,發勁的動作效果和彈性的大小就取決於你功力的深淺。如果對方發勁把你的棚勁壓扁了,那麼你一定會受制於人;同樣,如果你發勁以後,你的彈簧被拉直了,在你手臂與身體之間的彈性棚勁沒有了,你也一樣會受制於人。所以無論在發勁之前、發勁之後,還是在發勁過程之中,你身體中心軸與力接點之間的半徑雖然可以隨著雙方力量的變化而隨時發生長短的變化,但是在你的手臂與身體之間一定要保持一種可以伸縮的彈性。廣而言之,身體各個部位之間也都應該保持這種彈性,這就是傳統太極拳理論中所要求的“身備五弓”。" U$ S( X& D7 M& e
7、旋轉原則
7 |# f9 N3 N* ]力在同一平面沿弧線改變方向就是動作的轉,力在立體空間沿螺旋弧線改變方向則是動作的旋,旋轉即是纏絲,它是太極拳動作技術的精髓所在。在太極拳中,手臂原位向內、向外翻,即是轉;如果同時伴隨前後伸縮,就是旋轉,即是纏絲。身體原位向左、向右改變方向,即是轉;如果同時伴隨上下起落,就是旋轉,也是纏絲。腿部動作也是同樣的道理。正所謂“太極無處不纏絲”,太極是用纏絲理論來統領全局要求每一個動作的,這也正是太極拳與其他武術流派的根本區別。太極拳的動作之所以能夠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也就是因為太極拳的動作是旋轉動作,是纏絲動作。例如,對方向你的手臂施10公斤水準方向的擠力,如果你想阻止對方的手臂擠向你的身體,你可以直接用10公斤的棚力頂住它,但是這不符合太極拳的技術要求。你應該向上或向下翻轉你的手臂,這樣就可以使對方的力產生一個向上或向下的分力,同時向側面伸縮你的手臂,這樣就可以使對方的力產生一個側向的分力。這樣一來,對方的力就被分解成兩個分力。當然你還可以同時配合以身法的起落、旋轉,這樣就可以把對方的力分解成多個分力。那麼你在化解對方勁力時所用向外的棚力就會遠遠小於對方的10公斤的力,這就是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因此,在太極推手過程中必須使你的動作旋轉起來,努力做到每一個動作都要有纏絲勁。只有這樣,你的技術動作才符合太極拳的拳理、勁法的要求,也只有這樣,你才能夠逐步體會到太極拳作為一種武術流派所具有的獨特的精髓內涵。
7 w1 p+ s0 l7 d( {: h- b筆者認為,以上七項原則可以視為太極推手過程中發勁時所應遵循的基本性原則,它們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對於太極推手勁力機理的感知和領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提高太極推手的技術水準更是需要一個不斷地去思考、不斷地去實踐的漫長過程。從太極推手的動作本身去探討推手時雙方勁力的狀況、去研究推手發勁的合理性、去追求拳式動作的有效性,並在此基礎上去理解純理論化的傳統太極理論或許會更加有益。以上觀點僅是一家之言,難免有異議之處,若能對太極推手理論研究起到一個抛磚引玉的作用,足矣!
! Y% P) V( N! a1 {1 \) T+ o/ A+ W5 ]& O
敷、蓋、對、吞四字秘訣解
, }( G2 N7 h! }" s  V1、:敷者,運氣於己身,敷布彼勁之上,使不得動也。
$ ^+ i  Q- T$ F) O. f( U" K. E6 s3 V  解曰:此是兩手不擒、不抓、不拿,僅敷在彼之身上,以氣布在彼勁之上,如氣體一般之輕,令彼找不到有絲毫得力之處;以精、氣、神三者貫穿住,使其無絲毫活動之餘而動彈不得。1 K2 e. `! j$ ^3 t/ [* Q, P" @
2、:蓋者,以氣蓋彼來處也。
. {3 g( W. u9 _+ B, q6 J  g7 n  解曰:此是以氣蓋住彼勁,而又不使之驚動,令彼有再大的勁力亦發不出。& {. F" s8 _. f! C5 d, y# T
  對:對者,以氣對彼來處,認定準頭而去也。
. H& M" s; A$ x; t) o  解曰:此是須認定彼勁來之目標,以氣對準彼勁之部位,與彼勁之大小、長短和粗細盡相吻合,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 I0 n7 s2 `0 G  B! X' Z/ `$ X
3、:吞者,以氣全吞而人於化也。; M$ E3 {( e  d
  解曰:此是須以己之磅礴氣勢將彼之周身包圍住,並吞噬其全勁,而又加以化之,使其勁力再大也必落入於全力覆沒之地。
4 v' J* f/ s9 C5 s+ ^% ?- b   又解曰:- \0 ?$ W: Z) n. ?) ^( p/ j# B: H6 V& b
  以上四字絕妙。周身必須達於猶如氣體一般之柔軟,氣勢達於磅礴之慨,全身好似氣球一般而無懈可擊,行氣自如而能遍及全身之境地。非懂勁後,煉到這種極精境地者不可得。完全是以氣運動而走內勁,所謂“全是以氣言,無形無聲”。
& i5 c7 B8 V$ j4 ?4 C- V, J  再曰:
: p$ S+ z( z) ^: I, r5 P7 \這四個字雖然它們的用法不同,各有其妙用,但是字字之間有著密切相聯的關係,既是互相合作的,又是都可以互相轉換的,不是呆板的。惟有四字同時存在在習者的意念中,運用時才能因敵變化,隨機所用而變換靈活,乃能得心應手,使無形無聲的氣言,能夠演出太極拳神妙無比的絕藝。 
2 v' f  m2 v  `* D
: {# j6 x% A6 u5 O) g推手單勢訓練法1 c, p8 N. I) X: s+ C9 C2 {6 Q
   單勢訓練是練習技擊實用功夫的必修課。常言道:“一路養氣,二路爆發”。也就是說練一路拳時通過長期的松柔演練,達到養中氣、鼓蕩于皮的目的,但有欠速缺剛之病,演練二路拳是為了彌補一路拳的不足。單勢訓練可以有效地強化二路拳乃至整個太極拳訓練中的剛猛之勁,提高實戰技巧。掤、捋、擠、按、採、肘、靠、踢、打、摔、化、拿,皆需單勢演練,為太極拳推手訓練打下基礎。 - j% {  \# i; s  O% g4 Y
  單勢訓練開始之前,演練者要有一定的拳術基礎,注意周身節節放鬆。演練者由初級階段過渡到中級階段、高級階段必須經過單勢訓練這個刻苦訓練長功夫的重要過程。常人皆知,練拳是在套路的特殊要求條件下,勁達四梢,氣布周身,過三關,通三田,達湧泉,繼而做到身法活便,手腳靈敏,步法輕捷。交手是實戰功夫的一種表現,必須練好進、退、閃、戰、發擊,做到變化無窮,使彼捉摸不著我勁,手足無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勝為妙。欲達到這樣的微妙程度,不練習單勢是不行的,即需把各個動作及周身的各個擊發關鍵部位抽出來反復練習,反復實踐,從中體會和掌握各勢的妙用及要領,在交手時才不易犯丟頂之病,達到不加思索,運用自如,才能在意念的指導下,充分體現出功與力的自然反應。歷代著名拳師(無論是內外家)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和獨特技擊之處,他們的獨特技擊之長都是從千錘百煉之中反復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如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以及半步崩拳打天下。陳發科搭手便知彼我,哈哈一笑勝負分曉。陳照奎驚閃、反彈運用圈極小,擒拿勁路無處不巧。陳照丕善用滾、拴、搭、掃,交手時使敵如立頑石,使彼不自由自主地東搖西晃,一肘擊之,彼離地數尺,或跌桌下,或跌旮旯,次次有正無偏,不痛不癢,自感神妙。馮志強穩重捷樁,松活彈抖,威力浩蕩,隨勢飛揚,無處不強。 + i/ s. p0 L7 M9 J" V
  以上古今名家,各有其長,這些獨到之處都是血汗和苦練的結晶,也是重視單勢訓練的結果。
9 N  v5 }- F+ s, n" n# f* @  古人雲:“拳打萬遍,神理自現”、“千遍萬遍多多練,功到熟時巧自生”、“練啥有啥,不練沒啥”。這就明確指出,平時勤奮,或肩、或靠、或肘、或手、或腿、或胯必須遵循規矩,通過反復實踐、演練,練到純熟時才能順其自然。否則,捨本逐末,積重難返,笨手笨腳,沒有速度,不能完整一氣,不能接手應物,更談不上擊人。故練習單勢對演練者是十分重要的。演練者可根據下面介紹的周身各個單勢訓練法,逐勢認真刻苦演練,久之定能收到明顯效果。
/ Z1 ]; d, c: J$ s5 d" U腳的訓練方法
6 O! W- {6 w1 X4 F, o7 s左右迴圈、前踢腳、平踢腳、上踢腳、下踩腳、前蹬腳、側踹腳、上擺腳、後掛腳、下擺腳等。
) p9 S. x  D/ \4 }& L  動作一:左腳輕微抵地,屈膝下蹲,含胸、收腹、頂勁領起,另一條腿松胯 ,屈膝上提,眼視前方。
3 l  b3 C8 {9 l/ }. @# }  動作二:著重介紹前踢腳、平踢腳、上踢腳、下踩腳、前蹬腳、側踹腳、上擺腳、後掛腳、下擺腳等。 % r4 X5 z" ]# J/ t0 e  Y0 Z. Z
1、前踢腳
# j; X( a; t* S8 y7 p+ a/ _: M% E# n( }& c6 b  踢腳是用腳尖向正前方踢出,但也包含著左右側踢,宜低不宜高。前踢時另一條腿微屈膝下蹲,五趾抓地,穩固好重心,這一條腿才能順利地向前踢出。前踢時胸微含,小腹略內收,周身有蓄合之意,但前踢時腳面還需繃展,注意適可而止。腿宜松不宜緊,勁力才能順利地達到腳尖所需處。初練時宜慢不宜快,最後達到意氣形三者合一,迅猛無比,勁力完整一氣,力點清晰。 ) I2 t2 J5 [/ g
  注意:這種用法主要用於腳尖和腳掌兩側(前踢含有側踢之意)。
5 b+ c/ |9 s9 y2、平踢腳 $ k# V  G- [3 X( T- a% w
  平踢腳的要領和前踢腳基本相同,只是踢出的腳高些,最好指向對方的陰部及小腹,可左右輪換前踢,在具體演練時要注重效果,兩腿替換,一高一低。如右腿前踢,待落地時,左腳繼而上踢,這樣左右迴圈練習方為合適。但應注意,平踢落地時有踢蹦之妙用(力點在腳面或腳尖)。 / v: N0 o  W5 h/ @* A5 W
3、上踢腳
3 R3 e9 ]( c3 x8 K- {6 F# S  上踢腳的位置較高,它的指向一般是下頦部位。上踢時周身必須保持平衡中正,腳在上起時輕靈,速度要快。只有快、猛才能做到起腳俐落,力點清晰。應注意,腳在上起時,上踢可與手合拍。這和套路中的"二起腳"相同,只是不跳躍而已,左右替換,一上一下。
% v& H% X) Q) V5 x3 K4、下踩腳 # g7 m, B; D+ p& T8 Z6 k
  所謂下踩腳,是用腳底向下直踩之意。下踩腳的具體訓練方法是: / R1 m' d7 y& L9 i0 t8 M, U  E
  其一,兩腳站立與肩同寬,如重心走下弧線移于左腿,此時左腿微屈,腳五趾輕輕抓地。然後右膝漸而提起,在提膝時應注意含胸、收腹、塌腰,左腿才能穩固好獨立步。繼而右腳向下直踩,寬度和原來提起時相同。下踩時右拳與左腕相合,置於胸前,腳五趾抓地,湧泉要空,勁宜速宜猛。但右腳在下踩時,重心不能完全移於右腿,做“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7 j3 t) M8 D* h, W: b  其二,上步下踩腳,無論哪一條腿先前上,另一條腿緊跟前上,疾速下踩,要點同前,左右輪換皆同。 6 h: ^+ V2 g% j1 w! v3 K2 ~5 g
5、前蹬腳 - R1 M+ t2 W7 |& P# ?5 T; ]' r
  用腳掌向前直蹬,為前蹬腳。在單勢練習時,左右迴圈上步,連續出腳。至於高度,一般來講是指對方胸腹部位。蹬的遠近,可根據本人自身條件而定。最好是以自己的腿伸出能及對方,然後是以自己的腿伸出能及對方,然後自動彈收25度比較適宜。著力點以腳後跟為主,腳掌為輔。切記前蹬時身體保持中正,不可過於後仰,否則有失重之危。出腳前要求做到含胸、束肋,小腹略內收,蹬腳後要舒胸、松腹,蹬腳才能做到快、猛、脆。始而勉強,久而自然。應用時的遠近尺度,只要功夫下到,便可掌握,在平時練習之中,無須多慮。 5 [1 x! ^# E! g" J' F5 {
6、側踹腳 - T3 S) o6 x9 f
  側踹腳的指向可歸為二種:一種是內踹,另一種是外踹。內踹腳的方位是所出的一腳內側斜前上踹,著力點以腳內側為主,外側為輔。外踹腳的方位是所出的一腳向前外上側踹,著力點以腳外側為主,內側為輔。左右側踹時腿的彎曲度為25度左右。至於身法,左側踹時略後仰,並把身體後仰與踹腳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身體後仰與側踹形成對拉之勢,才能保持下盤穩固,達到曲中求直之目的。此所謂曲中有直,直中有仰,一木獨立穩千斤。方法是周身先蓄而後開。《拳論》雲:"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這就是比喻勁蓄得好,踹出的腳才能疾速有力。
( W5 `# r9 R7 ]" ]4 _7、上擺腳
2 Z% a) m  m- c) ~  在一腳欲上擺之前,兩腳的位置是一前一後,欲擺腿在後,另一腿在前,要屈膝微下蹲,五趾抓地,將周身肌肉鬆弛下來。內氣下降,然後形成欲攻待發之勢,眼睛斜視欲擺腿的一側。然後出腳先向前上快速踢起,繼而在空中改變方向,向身後側扇形外擺。
; \3 i. D( j) B, w  在外擺時,待腳行到肩前上方時與雙手構成合勁合拍,此二勁合為一股勁,決不可視為二,拍擊才能完整一氣。擺腳的方法,是先蓄而後起,欲擺時步法是跟步,步形是點腳。演練者可根據步法、步形進行反復練習。也就是把腳跟變成活步,上一步再跟一步。只有先把步法練靈活,對距離較遠之敵,才能接近其身體,用時才能更加方便靈活。演練者要細心體會。出腳的高度,應與自己的頭平,因指向是對方腦後,也就是腳在上擺時擊打的是對方的腦後,雙手擊打的是對方的面部,要把手腳二勁歸為一合勁。擺腳的要點是:在上踢時速度要猛,趁著右腳前上踢的慣性身體左旋,繼而右腳才能順利地向右擺出,與雙手在空中做到默契配合。正所謂:一合一開腳上踢,先捋後拍腦後擊,空中改為扇形腿,頓時滿天血橫飛。
- T4 J' }, A* u% R. c  Q( j" z8、後掛腳 - n! \" n" x+ `
  後掛腳在活步推手中應用較多。它是將欲後掛一腳先點於另一腳前側,身體則向欲擺腳一側略轉,身體下蹲蓄而待發。雙手向欲掛腳一側身後擺出,雙掌心向外,意味著雙手捋著對方一臂于身後,欲上腿再次成偷步前上,腳掌著地即向身體後斜後掛出,同時雙手協助腳的後掛一齊蓋向對方胸前,與腳合成一勁。腳向對方腿肚處突然向後掛出,使對方失去重心,同時雙手正好發擊于對方胸部,一舉將對方擊倒。應注意的是這個動作是在腰脊的帶動下來完成的。速度須快、猛,在一秒鐘內完成捋、掛、蓋的整個動作,否則成了頂勁,反而遭殃。總之,後掛腳在單勢演練時步法要機動靈活,視彼的遠近,可直上腳後掛,也可先上另一腳靠近對方時,再跟步前上然後掛。無論如何運用,切記上攏下提與偷步要默契配合,只有明其跌法,使彼在不知不覺中受制,而又不明其原因,才為運用後掛腳的奧妙之處!正所謂:一引一進蓄合擊,上攏下擺偷步上,扭腰旋背把勁發,腿起臉仰躺地上。 . i; `) E! p5 N* B' f
9、下擺腳
7 ^- r/ X( x3 W! l! x  前上一腳,重心前移,用前腳掌兩側一裏一外,左右迴圈,反復練習。一般來講,在腳外擺時腳是不能離開地面的,只是重心略向腳後跟移動,使欲擺的前腳掌負荷變輕,左右擺動,達到靈活為目的,在步型上一般為前弓步,在重心分佈上,由於前後移動的角度不一樣,有時還須加上用法,所以不能千篇一律。大體上可分為四六、三七、二八分成。演練者應注意,在腳前掌裏外擺動時,勁宜短不宜長,短則急速有力,驚移對方重心比較明顯,長則無力散亂。此勁多用於下驚、上取、外裏合為一勁。正所謂:下驚上帶移重心,腳腰手臂合一起,腳逆身順二股份,發擊鬼神驚三分。
7 w6 x. \+ c7 r9 g" \! a8 M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