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人生有時不必太精明, 祝您 幸福得一蹋糊塗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2-9-21 08:36
標題: 人生有時不必太精明, 祝您 幸福得一蹋糊塗
: Y9 J3 D7 @+ u- i
1.生活
+ l6 A+ e; M0 b
$ {2 \" F6 |; s7 W# q5 T“不要活得太累,不要忙得太疲憊;想吃了不要嫌貴,想穿了不要說浪費;心煩了找朋友聚會,瞌睡了倒頭就睡。心態平和永遠最美,天天快樂才對!告訴自己,我現在就開始開心起來!”
8 I* Q" X5 d  P& Z- p' V
% W% ?+ B- T8 {$ v
# I! X+ U/ f& H& m2.人生' {$ @2 d3 h% \9 V

, U7 w& R" U1 p& q) q6 t, a“變老是人生的必修課,變成熟是人生的選修課;學會忘記是生活的技術,學會微笑是生活的藝術;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但不能跑調;淚水只能換來同情,汗水卻能贏得成功;知道看人背後的是智者,知道背後看人的是小人。”7 q) `5 q, P" D7 e% L3 u) q

1 q9 T; V# M8 {* z, H( S6 U7 h
! U( X5 c* d0 z. U# F) t( E3.講道理(台灣的“強辯”)
/ d8 f- d6 E; D9 \5 Z" X% e0 y" `0 o2 W/ T& n& ^
“和戀人講道理,是不想談了;和老婆講道理,是不想過了;和同事講道理,是不想混了;和上級講道理,是不想幹了;和老闆講道理,是不想升了;和鄰居講道理,是不想見了;和朋友講道理,是不想交了;和老師講道理,是不想學了;和權力講道理,是不想活了。”( i- e3 U1 R4 M  U2 ?$ U! Z! j3 b

/ N5 H& f/ p* o, u
  A" l% O9 p2 w3 B5 R, |4.做事有道1 w: j6 t+ i* d0 j1 C/ d9 d* ?+ J
+ t' Y5 J0 c  w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埸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8 A# W( J7 }0 c* Y2 e# ]4 C

0 I+ j; ^; e; [4 J/ D% o. [$ E1 L% P: o2 m; y$ i8 V
5.為人  C- O. b, z4 V  ]+ F& ~
6 h1 K* b( x9 F0 O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因為你終於有一天會發現,對一個人好,時間久了,那個人會把這一切看作是理所應當。很多人不是不夠好,而是對別人太好,卻不知你越對別人好,在他眼裡就越沒價值。其實本來是可以蠢到不計代價不顧回報的,但現實總是讓人寒了心。其實你明明知道,最卑賤不過感情,最涼不過是人心。”$ O+ h8 H2 p+ l& f  J: `8 ]
" a; A# X( P3 v9 `9 P
6.“糊塗”
( P5 s3 {# a# E! X
6 e6 r! ]; h8 H) {: d世間萬事,唯糊塗難得,難得糊塗。祝大家︰幸福得一蹋糊塗!關於“糊塗”的研究成果板橋先生的“難得糊塗”,廣為人知,被奉為信條。其實,古往今來的聖賢、智者,對此都深有研究,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請看 ——" n! D& O2 n& ?+ ~( B# @
3 G$ c, w, {  |% X+ s
孔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中庸
# U1 U- h5 b4 K& @5 P# \
7 }  x% u& D1 ^( D. N老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無為6 F' _& k  P8 R

- Q6 I0 m# D, C8 Q莊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消遙/ A0 X& y4 W/ i" c" g' m7 H

/ H. _4 A% g6 T/ O% q: ^( @墨子發現了“糊塗”,取名為︰非攻. f6 z8 }: N* a, ]8 V  F+ p
+ y, P& f8 ]5 f& k( z
如來發現了“糊塗”,取名為︰無我) N4 P5 q6 E& |& ^

9 u! }! \: X0 V2 D中國傳統文化發現了“糊塗”,取名為︰和諧
! E* }5 ~6 C% `' c; R: O# V4 @, j" }- T4 d
世間萬事,唯糊塗難得,難得糊塗  [6 {' M; e) _: F8 J/ }6 j

作者: 瓜瓜    時間: 2012-9-21 09:44
現在年紀不小了,逐漸能體會本文中一部分的道理....會心一笑.
作者: evelyn0026    時間: 2012-9-21 09:50
人生難得糊塗過一輩子的人...不知會不會想要有精明的一天啊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2-9-21 10:11
evelyn0026 發表於 2012-9-21 09:50 , m. Z/ m" k2 @+ e' [) i
人生難得糊塗過一輩子的人...不知會不會想要有精明的一天啊

: x4 }5 k5 P" x人生有了智慧的體驗1 Q% w0 P/ [( P! [
就會有上位階的眼光與眼界& a2 d+ k3 }& _/ a
對於眼前現象的驛動就如觀看跑馬燈的生滅一般
* U8 D" y$ O; j' q) G% H. c此起彼滅,此出彼隱  a6 {. D8 J5 M/ ~- N* c& k5 E0 o& p
不會囿於影光所動、現象所拘
0 [( v* a! t. p; I# C$ D: w知道是生滅無常而幻化不住的3 d& r' C7 ^1 S: P+ D
所以在變化中能夠看到不變的5 H6 }+ Z% w- u- ~  d3 z2 L6 J8 H, b
在生死中看到不生不死的5 Q9 U) E# \- C
這種上位階的高度,所看到的事物發生, u: P5 v2 J7 G& Y
沒有是非、好壞、成敗、榮辱
0 m# ]* j+ o0 o- `就只是幻影的生起又破滅而已的泡沫. G$ Z2 D* B, ^  r9 m
在世法認知上,這就是呆、傻、無知、糊塗4 s1 p* c* O9 t( s9 Z7 U; U1 B
6 p$ W% s, t  V- d2 X+ x
這就是中道思想: D2 s5 l8 ^0 P8 A5 }( f2 @
能夠知道幻化的現象,就是唯識的智慧* O+ J' \* {- g2 }; a
有了中道與唯識,即精明
4 @/ m3 E. N. V+ V/ {天天精明、處處精明、時時精明! o" G9 m* m9 N7 j7 D2 p, g
1 s' g8 M4 F- {% C: e
這種精明有何用途 ?
作者: 霸川    時間: 2012-9-21 16:49
阿慌 發表於 2012-9-21 10:11 0 A$ r& o& ^1 V5 f3 K
人生有了智慧的體驗! |# z4 z& ?" e
就會有上位階的眼光與眼界
: a, `+ J. k9 v8 H# z- `! j* h對於眼前現象的驛動就如觀看跑馬燈的生滅一般
3 I4 m6 q- V" s- {
大智若愚就是最好的詮釋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2-9-21 17:58
年輕時,要裝糊塗,很難!老闆不喜歡糊塗員工。
8 `- f1 c( g/ h8 I+ g6 S' s( t4 I- M9 r! ^
及其老也,要裝糊塗,也很難!因為已是真糊塗了。
作者: 珍愛    時間: 2012-9-21 22:44
這文真好
" R0 B  t, f- w. x7 z5 X* r5 d: w保存起來
  c/ r* H5 o0 g8 Q: Y0 n! `謝謝分想阿
作者: LU    時間: 2012-9-22 02:21

% y1 G6 Y0 Q2 i
! X% k0 x- j8 g* p' E; O# q! @         + w9 Y# ^' U7 G" I& R
  
5 o; d+ v6 |2 q! E                           
作者: johnshuetw    時間: 2012-9-22 06:11
阿慌 發表於 2012-9-21 10:11
  J( Q$ W+ I( N人生有了智慧的體驗
- m' k1 Z  Y) x& ^, S. W$ @就會有上位階的眼光與眼界
4 G5 o/ i' c' J! v) O& |1 ^8 v, j對於眼前現象的驛動就如觀看跑馬燈的生滅一般
1 I5 _1 D( z1 F/ K6 |* P6 L+ H4 T
能而不為
: W- f, o0 A! I" q知而不道
- |# ~% N6 @0 x- G1 G確是佛、老之境界* W! ?+ m2 o8 _& }) j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9-22 08:20

/ A6 g, A% X$ i; {  f2 d
4 b0 b) o7 M2 t# \在生死中看到不生不死的
9 s" q, M, T/ O. e/ k- a! Y2 ] I這種上位階的高度,所看到的事物發生.
; W/ i6 d" M9 @( J* W8 F; g沒有是非、好壞、成敗、榮辱
, X1 p; Z; h/ ~3 q就只是幻影的生起又破滅而已的泡沫.............成住壞空,事情總是會過去的.....精明有何用途 ?
' }  |, p1 j' V- j* x  G( B現在年紀不小了,逐漸能體會本文中一部分的道理....會心一笑. 5 h6 {+ I2 v9 S1 F& f

作者: Arch    時間: 2012-9-22 12:57
做事精明  
; Z1 A" w5 ?  y3 b, ~& [) ^! M: f  F; v! g
做人要會裝糊塗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9-22 14:51
同意樓上所講的, 人生的修養要寬容糊塗一點, 但做事卻要積極精明一點, 這樣社會才會進步啊!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2-9-24 11:21
霸川 發表於 2012-9-21 16:49 , W  D% o! ]4 t. h# `& b
大智若愚就是最好的詮釋
1 ^; }. d" C  r. w: L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0 Y* s* }0 C2 O& r6 X% j5 P9 l/ ^; ^# v0 K+ n& u2 G# G' {7 {
所以6 x  m1 p1 s6 N5 P& [
般若無知(糊塗)、無所不知(無礙的智慧)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2-9-24 11:23
johnshuetw 發表於 2012-9-22 06:11
* s4 h4 {% G2 h4 {5 q能而不為
7 W1 S, a! a$ M: ~知而不道
: e$ d: H+ N0 b- h* e$ z9 u9 N確是佛、老之境界

! y/ |% Z+ P9 W能而不為+ }; H- v1 i" [' v  T3 F) b
這句話是畫龍點睛
+ ~$ R0 p. n) b; }8 `2 D# E+ k. R  }: n5 s$ @7 @
有能無力& O3 z+ x/ N, ?  N: L  P
空性是無所不能3 P* G" m' ]9 n, r, ~
無力則破我執妄見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2-9-24 11:26
芳草 發表於 2012-9-22 14:51 : e2 g5 o0 E5 T. P- _; W! f: [
同意樓上所講的, 人生的修養要寬容糊塗一點, 但做事卻要積極精明一點, 這樣社會才會進步啊! ...
1 ]# U0 Q! Z* u6 l' g' E! g
上位的看法就是總的眼光
( ?4 M5 Z. q6 Z- ?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的角度
' L$ X* l7 {$ o6 N% k人類是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 e) w, X7 B% O" [0 G. u9 `2 I9 U
如將眼光提升到動物界,則人與所有動物都係同一共同屬性
7 ^% H. E" O, D這種上位階的看法稱之為「一體性」5 L% R3 g, w2 X! F" h5 U& M
如將此一體性擴大到宇宙萬物,就是「天人合一」
& V/ R5 e' u9 p3 j7 R一體性沒有「對立」,就都是平等
. A" I( i) M8 L6 U2 X# B" E$ A
5 o: `2 L  x9 _& s9 `! G俗云:8 {- U, m% H: J+ F0 ^5 y
聖人多過、賢人寡過、小人無過
  z0 w( j# y  B: x( C9 p% g* ]小人永遠認為錯都是別人的,所以自己從來沒有過失0 |4 B$ w: N7 ^, p3 j; B. D' l4 S2 ^
賢人獨善其身,雖偶有過失,也能躬反自省,不再二過7 R2 \( _& P: q6 u+ J
聖人以天下無己任,別人所犯的過錯,無論自他,都能荷擔一切自肩扛起' ]  ~! {, x! w$ X& B  x- f% C9 x4 I
認為與自己犯錯無異,將整個宇宙視為一體,
: c9 D% \0 B& r; t" b; o" ]宇宙內所發生的是是非非、成敗榮辱,
: w  {! O2 f6 q! h" k0 ^/ x4 R就像自己身體的病痛康健的現象一般
, W( y6 U' q; M沒有自外於他的對立情緒,就都是整個一個我而已
% Z" K" y3 N9 D+ D  E. d在聖人的眼光,自他是不二的
) h) \7 P/ M" q7 \, o7 z所以耶蘇願意以自身的痛苦及生死來擔負世人所有的罪行
+ g' [* L6 c5 W9 N此中沒有對錯、是非與埋怨,# A( g* p8 O$ R6 @
這就是「一體性」,是真正的「平等性智」' Z4 m8 r+ g2 E. s/ c& c
* Q" R# c0 H" t; V2 d
有了一體性的上位階
4 v* V* @, ^0 ^4 ]# X# t  Y1 `就真能君臨天下,苦人所苦、樂人所樂的自他一體: F* `4 a8 g( F1 V7 Y
對所有現象的發生僅有「慈心」與「悲心」
- ^( R& u( K: l此大慈悲心因一體性(廣義的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自己)之故
; m$ c1 ]) o& m# D; ]1 d所以沒有一個主體、客體及大悲心的現象與事實
% h0 o; N" i2 {+ c* I: s此稱為「空性」(沒有二元對立性)
: d. W. |! t) t+ `6 }上位階的空性即一體性(但未達究竟的勝義諦)6 a- t1 _* |; x
已證得五神通,自在無礙,遊戲時空2 ~+ f8 `: X2 R( n4 N. g

作者: johnshuetw    時間: 2012-9-24 11:40
芳草 發表於 2012-9-22 14:51 $ S) ?; @( Q, p. B. {
同意樓上所講的, 人生的修養要寬容糊塗一點, 但做事卻要積極精明一點, 這樣社會才會進步啊! ...
- j4 N( N* t; D0 y, M
引唯覺之銘(略修用語)
* s$ m: e' z* ~% |& Q6 `- _- U3 K1 q) T' \8 q
對上以敬、
, {3 W- J) J* w! m, U! ]( g7 g- m8 D待下以慈、
1 |, C# a9 P# R/ P& q與人以和、
% l7 x1 N3 u! z處事以真。
" [+ ~. D, v- v1 g% w8 f
8 N$ r1 i5 h: K9 R俗言:
- M. w: O- w  Q) U* v不癡不聾,不作家翁。
3 c: Q! e' L% S5 S
+ b3 C" c' @9 a$ i" B7 d  |: R1 O# J, u4 C古文名言:: N3 X  B( e3 p" p5 \  w% y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2 j" r% q0 e8 y; P

( W# f; Z7 j4 C5 p5 k  L--------------
4 N& F3 V% o8 r1 {" j% Z智慧仍需修真,處世方圓融合。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9-24 13:39
阿慌 發表於 2012-9-24 11:26
. c0 f5 [6 M4 S9 d( ^' ]2 n% j上位的看法就是總的眼光7 h+ w! r+ q# s! `5 K0 a% M
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的角度  I2 C5 r5 a$ i
人類是屬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
3 L: H$ c6 {  e, J
今天賺到了, 又挖出一些寶藏出來了. 瞭解您所說的 "空性", 正在努力中 (+ing).( v0 P7 f9 R, u$ u5 j

( u8 g, r8 [4 W; A) Zㄟ .... 不過什麼叫做 "無力" 啊? 不懂!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9-24 13:49
johnshuetw 發表於 2012-9-24 11:40
8 q$ a2 N% M! I0 k0 c6 z/ z! Z. V9 N引唯覺之銘(略修用語)5 @& z( i/ z- q( h( h3 d

) Z  v6 Y. g7 l* l" `' n對上以敬、
5 }" A/ V2 m- I* q; ^4 n
又一位得道高僧要來分享了, 歡迎, 歡迎!/ m7 u5 N8 n7 s) U( T
  Q- q$ e- a5 T# J& P' l
"處事以真" 這句不錯, 不過有時須看情況而 "權謀應變" 吧?!
作者: johnshuetw    時間: 2012-9-24 14:29
芳草 發表於 2012-9-24 13:49
* m) `, ~# P$ }8 D又一位得道高僧要來分享了, 歡迎, 歡迎!
9 M. I+ \0 I- @6 ~" _( i# k9 j$ l! c7 D) h: C& N7 v7 @" P- I
"處事以真" 這句不錯, 不過有時須看情況而 "權謀應變" 吧?! ...
" @8 V9 r9 ?& q/ ]4 I
耶~
* n* K3 u1 z3 ?# c其一,你可問問老和尚之心境,畢竟他老之志業非在此,
* M8 y7 v: ~" T" [& K3 s再則,若是問事業之成功,意圖之所遂,個人覺得版主所貼之主題並非所應,
7 C" A" j% ]' S$ E( `郭董語錄或許更為適合.$ H! X+ C+ a: T
又如,
. u* w* G* C- U4 I2 K+ X0 {$ _某教常言,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8 b$ ]5 r/ D5 k' s
但有人卻能兩者皆成功,或則皆失敗,您認為呢?
* d! g/ A6 q. f3 ?/ H) ^( @# k7 G3 ]9 c* M

/ `  F- s; N( {# p% U9 L# F
" h, c4 Y3 Y3 v* G  q
) X6 l; d' A2 r
7 \+ r, F0 O5 w3 g/ B
5 P( g  d6 U  c2 f6 {& ^0 z8 k; [+ h
3 l7 K! g# e3 z) u; V
5 D! O" I4 d& W3 H. Z0 m  N7 w' t4 |! V  g
' j3 i* E, u* }( m+ f) S8 a5 U# W! \

! C8 k  K' F7 t" T& r$ E0 W/ j7 A& y% B# t+ v
2 h6 p/ r$ H$ J4 R: s$ P$ F# t* L

- l7 k1 @+ `3 A4 ^) b9 `: K& H/ Z) V# x/ A3 k' Y" k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9-24 16:19
本帖最後由 芳草 於 2012-9-24 16:21 編輯 8 J" a2 L, W3 B# f. f
johnshuetw 發表於 2012-9-24 14:29 + o9 d. w9 l2 o* B- v1 @
耶~* x/ |: y. `* u; R
其一,你可問問老和尚之心境,畢竟他老之志業非在此,/ z9 Z9 k& _0 Q* k+ c. x3 ]: |
再則,若是問事業之成功,意圖之所遂,個人覺得版主 ...

8 z( d- |3 |+ e7 q  f& v) s* _0 P$ |1 K# K
"事緩則圓" 也算是 "權謀應變" 的一種吧? 處世的方法呀!8 N, q6 a8 m! e7 b# v
. Y+ E  d/ \; o1 W+ ]6 j4 P
當然有智慧者也會努力使家庭/事業兩全吧?!
作者: Arch    時間: 2012-9-25 10:20
很有意思的文章  值得深思!" O7 [) H  }" L, T, ?; t
真的懂了  也就是老了!
作者: FANNY!FANNY!    時間: 2012-9-25 11:24
難得糊塗+1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