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黎智英:畢竟我是個外來人!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9-18 07:26
標題: 黎智英:畢竟我是個外來人!
黎智英:畢竟我是個外來人!# A) X2 T& y0 l0 J; t$ W

3 U5 c+ P2 ~' z: ^1 X) w[attach]113935[/attach]
  J: O$ E/ p# M* w8 Z6 M9 B3 E
+ Y8 f8 V2 _+ C2 y
【文/賴琬莉】
% B+ \% z5 _  f/ z4 o+ m
4 W4 J6 z: p1 i前言
* s$ X) M: A  E' F  C" j: H- N, f
. s* B, {. p5 Q; f9 \( M9月初驚傳有買家洽購台灣《壹週刊》、《蘋果日報》與《爽報》,媒體大炒黎智英將撤出台灣。12年前,黎智英雄心壯志進軍台灣,發展事業、置產、買股,還拿台灣身分證,如今為何他的心境出現大逆轉?+ V. J1 g, s2 j4 G0 ^7 B1 V6 [
( j- k, F7 g# j% }3 i# H
* _4 B# F/ D9 i+ W& L7 v
九月六日香港政府大樓外,「反洗腦」罷課活動越演越烈,抗議的民眾大喊:「反對洗腦教育!」當天上午,壹傳媒老闆黎智英出現在香港DBC廣播,與名嘴「大班」鄭經翰同場開講,聲援「反洗腦」活動。
  P% P/ g. T7 _$ k! i! l6 G3 y# C2 L+ {( w1 _' O
0 ]4 X" C9 K5 l" H! u
「肥佬黎」與「大班」兩人先前因為理念不同,已經十多年未曾合作,此次竟破天荒同台,引起香港媒體關注。而同一天,黎智英也成為台灣媒體的話題人物,「壹傳媒要賣台灣《蘋果》、《壹週刊》」、「黎智英撤出台灣」的負面消息滿天飛。6 {  C9 S5 W! T6 z- [& ?' }
3 k( u1 `$ r8 g# c; l9 f

- H0 E; a# \! h7 A' o這要追溯到九月四日傍晚,壹傳媒在香港證交所「自願公告」,獲得「獨立第三方」接洽,有意購買集團在台灣的所有印刷媒體業務及若干資產,包括台灣《蘋果日報》、台灣《爽報》及台灣《壹週刊》合併本。該公告一出,黎智英的財務狀況與台灣壹傳媒動向,引起各界揣測。: g$ l7 T+ b; l) b
: i; q+ z% N9 g, n
& x8 d+ `' t2 _$ a. k7 Q- ?# n
根據了解,關於台灣紙本媒體交易,由香港主導,台灣的高層也是公告前半小時才被告知,他們當下甚至懷疑,「是不是搞錯了,不是要賣賠錢的壹電視,怎麼會是賺錢的《壹週刊》、《蘋果日報》?」+ M$ d, x1 Y* c* ]0 L

. h6 b! O* A- m" y- a3 k! Q* b! |" \( @4 I, _5 k, k
隔天,《蘋果日報》總編輯馬維敏在「老總手記」寫道,「黎智英果然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怪咖。」的確,在台灣媒體一面倒看衰他的事業之際,黎智英卻還有閒情、滿腔熱血地聲援香港「反洗腦」活動。+ v0 o& |( G4 ]' l" b
! o$ j9 \: W* g* H3 c& Y0 I+ Q
7 y0 O/ k* `  N
「黎智英是個活在未來的人,若他打定主意,這件事(指賣台灣壹傳媒)在他心中已經結束了。」一位台灣壹傳媒高層這麼形容黎智英,「他是個花錢很果斷、決定也很果斷的人。」; N# d3 g" o/ E# C; O

/ h8 S1 \/ }% U: l, x
+ P- c5 M( i0 I敢賭敢衝,白手起家拚出媒體王國) p9 l$ t  Z" T. l! R
4 W# B. m5 r; n8 p

% _' n7 }& b  D8 i; m0 `- e$ q說黎智英是港台媒體圈最敢投資、砸錢的老闆,應該不為過。○九年七月,他成立壹電視,三年多來,燒掉近七十億元,人事開銷、設備折舊,據他自己估算,每個月要燒掉一億元,每天一開門,就先把一輛賓士車推進海裡。
+ V: b1 |% g  Q7 W+ ^. i) c' a$ V: G- u, K% x$ p' l
1 m, D! B5 f/ a. p  R( P
他為壹電視投注全部心力,甚至親自看過所有試驗帶,還飛到日本找動畫公司合作。但壹電視一波三折,先是等了快兩年,才陸續從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拿到綜合台、電影台、體育台執照;去年七月二十日,黎智英罕見地穿上西裝,親自赴NCC說明壹電視新聞台執照申請案,才拿下最困難的新聞台執照。但壹電視仍遲遲無法在台灣主要系統台上架,始終處於虧損狀態。& X& n; z5 s8 V7 T( [& w; ]

2 t# e8 O, F4 h) [* l4 a1 C. Q0 Y* \( o
即使如此,黎智英仍是鬥志高昂,懷抱創業的熱情。他跟壹電視的主管說;「你們做東西,要在手機看起來好看,而不是傳統電視螢幕的思惟。」他多次在專欄闡述智慧型手機將改變媒體生態與商業模式。
+ k7 g4 \. S% I( r! @2 ^( M7 ]% G8 A/ y9 _1 [
* u* {( h$ X, b$ k  R
黎智英認為,我們用手機在QR code上一點,便可看到印刷文字的影片或廣播版本,並延伸許多應用。比如在報紙上看到災難新聞,想到自身安全,便可以點QR code進保險公司網頁買保險;看到表演報導,可以點QR code進售票處購買入場券。% j0 K# n" ?& x6 \

6 q3 J- c1 j- f, w
# [9 f: D4 R" D1 H4 p2 U) D+ c日本首富、平價服飾品牌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與黎智英是好友。他回憶,認識黎智英時,黎開著一輛巨大的勞斯萊斯,家裡的院子不知道為什麼養了一頭熊,「比起他的能力或是聰明才智,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活力。」
8 M& o  R3 v* R, C. @/ [" a' t, p6 ~/ m, l: \1 {3 x  X& l

- D5 O2 z, b$ g黎智英說,很多人以為創業是靠聰明,但他認為創業是一場性格決定輸贏的遊戲;尤其是面對重重困難的時候,樂觀的態度是最大的本錢。
' r6 L! l3 j1 d$ A  v$ `# Y- V* O3 Q8 C( l
4 z0 a* f6 A5 Z
今年春節期間,黎智英帶妻兒到東京開會兼度假,當時,他還與幾位自行創業的遊戲機創作者見面,傳授創業心法,「做事要簡單專注,要在心中燃起熊熊的希望之火,每天都要問自己:『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少做的?又有什麼是該更專注的?』」  I# Y; O6 J, I* f2 c$ V) [

0 y7 F% L5 l4 U4 e+ y; H
0 P8 J3 f4 L  F5 u3 [% n但這半年以來,黎智英心中的希望之火逐漸暗淡。面對系統台再三的拖延戰術,壹電視沒辦法上架,他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和香港友人說:「我在電視的實驗大概要失敗了。」
$ U4 z; Q$ T; N* g  E/ p9 [! X7 a( t1 F! C2 T4 o

6 C+ c% K) r# D0 S& b& b母親走了,失去引領勇往直前的明燈
* H# J& @' s5 {6 u. I" W: @
) B  G+ M& i* M3 l% _6 H" l: R; I3 {( n9 [. ]5 z6 M9 M! W
而另一個讓黎智英心灰意冷,遭受沉重打擊的,是影響他至深的母親過世。2 V" {6 W. A2 ^

  G( L' ^  r  g5 p& b9 o. N7 e6 w$ t; t0 M1 m
農曆年後,黎智英高齡一○三歲的母親往生。有一天清晨,他坐在陽明山家院子的凳子,埋身濃霧,不見天空、叢林,甚至鳥兒也躲了起來,他觸景傷情,看到散落一地的櫻花,傷心地自問:「櫻花明年還會盛開,但媽媽,你還會回來嗎?」, j9 \+ P4 k- H5 Y8 A/ O7 M

3 j0 @4 _" p8 x7 _5 W$ {) A3 ]& V' z7 X& d: G
「到她走了,我便像是突然老了、突然寂寞了。母親一直以身教引領我走既窄且直的人生路,為了令我謹記訓誨,有時不惜把我打到飛起。沒有一位這樣的母親在身邊,遙望漫漫前路,我是何等寂寞啊。」黎智英僅能靠著文章抒發對母親的想念。( s* e/ h; Y" C' }2 A
: P. |7 Q4 a6 e
% H' B2 H# B8 l2 i. E; |/ Z
黎智英幼時家境困頓,母親帶著他與兩個妹妹艱辛度日,母子感情深厚;黎智英十二歲那年,游泳偷渡到香港,從童工做起,到白手起家創業。
  B% m6 x; G2 Q5 f& U7 X2 ?
" j" E; s2 v( w/ k* Q0 q1 O3 \) `3 O$ L# ~& ^$ w$ N1 ?
去年四月,黎智英上電視談到家人,因為父親有多位妻子,母親排行第二,談到母親的委屈他都看在眼裡,激動到落淚。. ?! y5 D" _' U8 z/ k

7 [  ~& m  o' ?6 |0 ]( w7 i" C' w& G4 H4 u3 b9 l1 m
黎智英說自己愛吃,完全是因為有位煮菜高手的母親,「母親教了我很多,她不講別人是非,日子再苦,她都讓我感覺可以撐過去,她的愛,給我很大的自信,我性格裡樂觀的一面,都來自於她。」
  `7 k3 L- F8 l3 @. K
9 J  D0 r9 A+ P, G9 B1 \! Q3 A$ ]9 g7 P# y
黎智英有高血壓,他母親生前常叨念:「你幹嗎那麼累?還飛來飛去做到台灣去,錢夠用就好了。」母親過世,壹電視上架又遙遙無望,黎智英心境大變。
1 f0 v- w2 `7 o% C0 R# `
* p/ T" Y& t2 H( x
5 |7 {! D' ~( c$ M- b今年四月,媒體報導壹電視包裹《壹週刊》、《蘋果日報》,開價五億美元出售,黎智英還對主管說:「沒有這回事。」當時台灣壹傳媒剛好到每年調薪的時間,壹電視的主管主動提出不要加薪,遭到黎智英斥喝:「我們不能上架,又不是員工的錯。」
; ]5 F/ j+ |, r' V, m; H  \
" W( S1 z# p9 a! [# I
- T* x0 K0 _  a; F但後來,「中嘉絕對不會讓壹電視上架」的說法傳到黎智英耳裡,加上旺中集團與壹傳媒雙方口水戰越演越烈,凱擘上架的時間又未敲定;黎智英看清壹電視的處境,是非戰之罪,「黎老闆可能想換人經營,突破上架的限制,至少員工的努力可以被看見。」台灣壹傳媒一位高層表示。. C# j1 Y, O9 Q& m  f9 w

. O1 |( p) S- V+ O8 u8 v% H5 I6 Z# O" ~( m9 e) ^/ @
今年七月初,黎智英語重心長地對壹電視總裁王子云說:「我畢竟是個外人!」王子云聽了很感傷,後來傳簡訊給他:「黎先生,台灣的員工還有許多民眾,都沒把你當外人,你要堅持下去!」黎智英簡短地回覆:「我盡力而為。」【今周刊】6 A( c+ m% A0 n7 ]- |

作者: 凡夫俗子    時間: 2012-9-18 08:18
雖然黎智英有些做事的方法不敢苟同,但
- M$ r9 }* x) t/ Z! w$ W, l+ B8 w4 L1 V- m4 \8 d; c$ m7 Q8 R: _! M8 I
「我畢竟是個外人!」這句話倒很寫實,不是台灣人排外,而是他們不懂台灣人的生活方式。
8 n5 v- a! @5 }; K, f
; h. R  I1 W  N6 |" _其實我們部分台商在大陸、在東南亞也遭遇類似的問題。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