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Z1 ^& `* O0 U: T % Y/ `$ t7 R3 e& x+ h9 b 一方面替接棒同事感到高興,另方面愛幻想的我,心中不禁浮現奇妙想法,假設今天集團持續窮追猛打黃國昌,或者是下一個無辜受累的學者、立委或市井小民,讓受害者一時情緒崩潰做出傷害生命舉動,雖然我不說、你不說,真有人指著鼻子問我:「人是不是你殺的?」很抱歉,當下我無法不點頭。4 H3 k8 X. U6 R6 l `
, |( m6 |3 }8 T8 {$ T) I8 r3 _1 w& M$ Z7 f: \, T
七月卅一日; ?1 u4 ~) q0 U2 j2 a
1 X* [- J' Q: B7 o% N ; d. {# d/ g& C9 l+ e 搭車回到台北,迎接我的是狂風暴雨,原本和一名前輩約好見面聊聊轉換心情,但因體力難以負荷臨時改期。反倒是透過網路,和幾名同事交換分享連日心情,內容在這裡稍作說明。 4 C f; v- ^' _. i: j- s 3 I& m2 z( Q6 B- t " Q& i a& P* M C: d$ f% }; i 我和同事情況相似的地方,在於我們都還年輕、都還對媒體抱持期待,且都擁有不同程度的經濟壓力。但我與同事不同的地方在於,主觀上每個人的個性不同、生涯規劃不同,對相同事物所能接受的程度不同;客觀上同事的年資比我稍長,對報社的感情自然比我深厚。 6 {! u3 }" @/ Q0 z1 Y ( [5 n# B2 G2 X( H ]6 ]2 e) K4 ?9 @, l2 R6 V) M* {+ E
我在去年三八婦女節進入中時,算算至今不到一年半。大學時期雖然曾經一度被憤青附身,投了篇稿子到中時賺取微薄稿費。但說真的,我對中時的感情,遠不及我在大學實習三年的大學報。' \: A8 r b. t1 g4 m6 ~3 c4 n
3 P( k" W7 o% D, F& H5 v! ]0 ?
8 }$ I" `% X6 X* r# ]$ ~9 e/ t
在這一波老闆保衛戰中,外界幾乎是將整個旺中集團從老闆、老總到一線記者視為一體狂批痛罵,雖也有極少數人跳出來替一線記者說點話(如前東家記者呂苡榕報導),但是更多人的想法,卻是頂著正義使著的光環,大力指責我們不該為了五斗米折腰。# [$ K3 d$ }+ Q, U' K7 e+ ], X
U2 e+ {1 N9 |2 d& [4 |* J' ^+ S
有人比喻,被逼著昧著良心寫稿的記者如果不反抗,跟家暴婦女不敢離婚有何兩樣?但就像許多人也知道,家暴婦女之所以不敢離婚,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子女牽絆、道德枷鎖等,第一線記者之所以不敢離職,自然也有一番苦衷,且每人狀況不同。# J6 B) ~% a) [: S$ U
1 f6 b- s0 [0 K3 ~; D1 w7 G ) G* O! m: z4 `7 H 今天我選擇離開,主因除了黃國昌走路工狠狠踩到我紅線外,我進中時才一年多,當我對這份報社的失望大過於期待、情感大過於傷害,即使薪水可以就此多十倍,說真的,我依然找不到半點理由,足以說服自己留下來。 8 w5 h# P1 B% \: y1 T) } 9 N k# c* |5 `8 E( o0 U. g5 M n. u
反倒是留下來的同事們,無論他們與此事有關無關、無論接下來還會不會有更多老闆保衛戰,比起我選擇成為逃兵,我更由衷敬佩他們留下來的勇氣,也希望外界在批評一線記者「為五斗米折腰」前,能夠試著花點時間想想他們的處境有多麼難為(當然樂於身處打手隊伍中的同事不在此限)。 / i7 Y" M, U/ D1 [4 } h. R 5 Y5 r0 r: }# G. C/ T- d. e- d# } . c- D3 e# S. E, o4 a1 s$ i- M8 ~ 八月一日 + y/ W1 }- ~& c+ @/ l: ]5 k # U( p$ b, K0 f3 R+ R+ x" u% u! E9 p: r+ ]: Q9 F
下午與前輩何榮幸聊過,得知報社內已有幾位資深高層萌生退意,榮幸大哥的看法是,我還太年輕,不該成為老闆保衛戰的犧牲品,假如真要用辭職從內部換來老闆對此事的重視(雖然結果微乎其微),也不該由我來開第一槍。 # {. B1 J- {* W& p" p W+ K' T" z2 O/ p2 ^* s* {* X( x8 E7 A7 e" ?/ x9 O$ k
我也告訴他,我深知自己的份量,一個新聞資歷短淺,沒有太多輝煌表現的小記者,充其量只能乘著紙飛機,用既不高也不遠的姿態離去。離職後空出來的缺,相信也會有不少人極力爭取。對報社高層與老闆而言,這一切的一切,很快就隨著雲淡風輕。 , y- F7 k3 r) y4 j3 H9 j! o1 M 7 ~; w/ e: Q2 J; b1 H , W4 {' m- [& m0 T' F+ B2 a6 l 但我仍必須誠實的說,我不甘心、真的好不甘心,今天的我是一名砲灰,但我絕非第一個、更不是最後一個砲灰,體制內的改革說來輕鬆做來不易,即使個性衝動如我,知道離職前後如果沒有任何努力會後悔,但我在聽聞同業說要替我募款、開記者會等建議時,怎能不替自己和家人顧及到後座力?; ?$ ^! r8 i( N$ o' a! `
( c) r; Y) K/ ]/ t7 m% P& s" A ( Z2 A# T! |: \- d& Z# ] 至於最現實的經濟問題,雖然每個人對於「經濟壓力」的感受,會隨著物欲和生活品質有所不同。就像有的人整天抱怨繳不出房租,卻三不五時出國玩;有的人三餐簡樸,精神方面卻十分富足。- R% N+ E; Z3 X/ l
/ }; A; }' A+ G/ L% C. F t 6 B" {3 h1 n, F, ], e1 F 我每個月的固定支出,包含天龍國無殼蝸牛族必備的高額房租,給爸媽的生活費,除了三餐填飽自己,還有一隻去年底收養的流浪貓咪需要照顧。比起許多弱勢民眾,我不敢說自己沒了這份工作會餓死,但一向沒有理財天份的我,根本沒有本事大喊「老娘不幹了」,就滾回老家當啃老族。3 H4 B; t2 t2 O" O, p/ s1 g
$ D% j x. ?: h1 o . m' M& ?' K- Z 八月二日/ M( Z2 T B3 e! r0 G
. L7 A3 F7 {/ j2 i- I " c" j$ W0 p/ V1 r 冒著颱風天大雨回到報社,與總編輯一對一懇談近兩小時。過程中氣氛還算融洽,明顯可以感受到他慰留的誠意,只可惜我對報社高層已失去信心,承諾也好保證也好,下意識選擇打五折聽聽就好。 0 G1 h" U% T3 b: V. c! g" O3 L9 }* c' @* Z P6 G/ i
) m5 w) A& N1 L9 d3 t
由於這是場閉門會談,基於職場倫理,這裡就不透露他說了什麼。我則大概向他提了幾點問題,其一,老闆的敵人反對他的人,檯面上反他反的最兇是壹傳媒與黃國昌,既然我們手邊同樣沒有足夠證據指出誰發錢,為何今天砲火瞄準的是黃國昌而非黎老闆? 2 X" T z* w; Y6 @/ Q0 g. E8 g% r: p) _8 s3 {' S. U, W
. x2 ]- \. i! T) ~: r3 @ 其二,在這一場老闆保衛戰中,至少就我觀察,中天、時周護主心力不分軒輊,一下要對清大生陳為廷(現在都好怕手誤寫成陳為民)提告,一下追到黃國昌美國進修學校,假如中時接下來持續秉持「大哥二哥是對的,小弟只好勉強跟在後」的被動心態,我很好奇,老闆養我們做什麼?(設計對白:不要賣中天,改賣中時賀嗯賀) $ j; H* b4 g R # l G- k8 [0 m$ e1 w0 l0 I! s 4 G9 A% ^5 \0 n; ?! ? 八月四日" H8 S2 J" u. ]% @
/ o$ c8 L6 t7 w6 }) T8 I 拜讀一篇作家張娟芬的熱門轉貼文章,名為「這是我罵幹的方式」,內容多數我都同意,唯獨第三點「寫了相關新聞的記者」,我有些不同見解。 8 V7 A7 ?" p, Y& v
) t6 C% R& A& o# g: {7 O
$ C' `" B% L1 A, Y8 C7 i; ` 張娟芬說,「如果編輯改了你的稿子,大幅更動你的立場,登在報上還掛你的名字,那我同情你,並支持你有澄清的權利,以及其後繼續任職、不被秋後算帳的權利。記者的作品雖然是職務著作,但他人仍不得歪曲、割裂或竄改。你可能還應該蒐證告你的主管。」 0 Q6 ] `4 n6 l2 Q4 b2 \$ b3 C3 |) B, H; O7 |
7 H' Z. y+ n8 W9 M' M, d5 [" ^* N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番道理,我也相信同樣身為前中時的張娟芬,出發點完全是善意。不過我很好奇,所謂「支持」的定義是什麼?隔著臉書輸入「支持」兩字叫支持,看著我的眼睛、拍一拍我的肩膀說「我支持你」也叫支持。捐五千塊說「你快離職踢爆內幕,這錢給你暫時應急」也是支持,「你手邊有證據是嗎?那快點公開澄清,順便去告你主管,一切費用我負責!」這也是支持。$ j. R4 M9 A$ A) i- Q5 `. v$ p
3 a0 A1 N% b: ^% t, k
5 f) G4 i8 B$ L5 q9 d7 [, P
即使上述假設都成立,我也真的轟轟烈烈告贏報社,再請問,有哪家媒體、哪個公司,願意僱用一名「會蒐證告主管還告贏」的職場菜鳥? ) Y9 h, O: B$ Z2 `' U0 z9 ?' |4 ^5 @9 ?" x/ v# T& I0 C }" _
( j6 X5 j$ K1 }7 n: }- \4 G 回想幾天前,報社高層得知一線記者被網友指名道姓辱罵,第一個反應是:把內容都備份下來,有必要時報社將採取法律行動。我心想:網友不過是坐在電腦螢幕後,理性不足但時間有餘的一群人,光是噓文就好幾千則,我何必浪費時間心力與他們認真?4 W3 [; _9 n/ C" m9 v5 m$ V
G$ |, T8 b0 n, X; Y: B
$ r% @; s/ x5 K& e% n八月九日 * ^ n; N4 q, u5 h6 B2 N : | v1 Q* F% @2 U3 O9 t; u/ @- F; F8 g& y
如果要我替這陣子的心情下註腳,我感覺自己正處於打娘胎來的最谷底。好幾次在電話中,在和關心我的老師前輩談話時,心中委屈差點化成淚水洩洪。但我告訴自己,為了這個充滿謊言的大人世界,滴下半滴眼淚都不值得。 ! h- y3 O$ Q b+ H! @% o: ?1 y$ C [2 b
9 `# k4 B- n( i2 w/ m: D
伴隨榮幸大哥離職新聞,媒體同時報導我因黃國昌事件「憤而離職」,事發那幾天,我坦承確實每天心情低落、無法入眠,但在遞出辭呈的那一刻,心情只有「解脫」兩字可形容。1 o. A& k+ c4 n* M9 K! H
" A3 F, n5 I* y! o) K/ m4 C ! n& T' C+ `% u H# F- R) o% o6 R 事後許多人問我,是不是因為這次風波而離職?我只能說,類似的事情並非第一次上演,特稿被一百八十度扭曲,則屬最讓我無法忍受的最後一根稻草。身為職場菜鳥,過去我也經常面臨稿子被改,但就像我在會議上公開請教總編輯:「特稿與一般新聞最大的不同,是不是在於特稿代表記者觀點?」假如我從頭到尾都不曾懷疑此事與黃國昌有關,那為什麼掛上我名字的特稿,經過主管層層把關後,卻變成了這樣? * p. j9 C, U: ~$ y6 k) K# x- m& u: M" S5 @( i
2 l4 M- l8 C# ]! w+ B
依稀記得月前,作家馮光遠曾發文諷刺旺中祭出百萬懸賞錢衷時,並發起一人一信告訴蔡老闆「馮光遠就是錢衷時」運動。當時我也被指示訪問傳播學者反擊馮,幾番和長官溝通未果,我因不滿將此事寫在臉書,不料卻疑似被過度熱心的同事轉貼給長官,而我也隨即被約談。 D- `6 k0 N! Y1 w
4 c! a# { [$ ~ `$ k9 M+ G
) ]$ \4 X) u) S6 y3 ?
深夜回家路上,想起林照真老師名著「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我心中更大的問號至今未能找到答案:「記者,你反叛了之後又怎樣?」& p9 M2 R% Y, _' `
: f. P. T' Y4 x) e9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