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2 R8 [# Q! y; }當然還有一項改變,值得投資人注意,本刊前期已經提到,大陸整體消費力下降,並不代表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消費者隨著所得提高,消費結構也由過去講求低價的時代,提升至品質與服務要求的階段,台廠而言,剛好可以迎合這樣的消費需求,打敗當地業者,抓住中產階級興起的商機。& S2 _- A' Q/ m
9 [2 @ w S4 A" M, Y5 a7 U
尤其第八次江陳會終於順利結束,投保協議的簽署,對企業及台商都有相當程度的保護,企業在大陸發生了糾紛,也能依循一定的法規與流程進行仲裁。" F! m9 W6 Z W+ X& Z* t# N
4 O% D" x; S5 _3 W& G9 L( f! c投保協議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四大協商中,第一項簽署的協議,這對後續的貨物貿易及服務業登陸等協商,都有好的起頭作用,也會因此加快與加大台廠的投資意願。 $ `) c7 P9 U( E 7 u0 u X; F7 Z8 M# s# B- B生技產業前景大好 : g, h: j& w2 O$ _. X0 j- @
- ]/ U, F- @( ~4 R# u ]
若以生技業來看,中國大陸人口多達十三億,近幾年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境內的醫學美容市場發展成長快速,每年統計約有三百萬人接受各類型的整形手術,產值年成長率約一○%,已經領先全球平均水準的六%,更已超越韓國而位居亞洲之冠。3 |+ {- ^; B o4 J
: Y4 R7 I, E4 G/ {6 p& m2 X1 M
以中國大陸目前整體醫美產值不到一億美元的現況而言,還比總人口五千萬的南韓約一億美元的規模要來得小,未來的大幅成長性十分可期。 - I. d# K% [& M* G; {, e9 u6 v ^, o' G5 w" B
預估伴隨著中國大陸人均所得以及可支配所得的不斷提高,未來極有機會成功超越日本,成為全亞洲產值規模最大的醫美市場。 - O2 ?# I, D, i- {
7 R4 n7 h4 F8 I+ k
中國大陸一整年接受醫療美容手術的人數,保守估計約有三百萬人次,不過,在大陸整體醫美市場中,過去約有六○∼七○%仍然屬於「侵入式整形外科」,「微整形」的業務比重僅占三○∼四○%。 9 o0 b& t" u3 K- c9 ]# e3 q7 b& @3 T0 @" E5 y) x
根據Medical Insight預估指出,二○○九∼二○一四年中國大陸醫美市場的銷售年複合成長率高達一六%,潛在商機規模更高達新台幣四兆元,因而強力吸引醫美業各路人馬大舉搶進。 : C4 g! n+ y1 P" S8 a# m ^# o0 G( @ s8 v& n綜觀前述,中概內需族群在半年報效應激勵下,不僅短線有所表現,若從中長線以挑選質優且站在產業領導地位者,未來都有機會坐享其基本面不斷呈現優異表現下,反映至股價上的資本利得,也將跟著扶搖直上。8 K7 z8 x. P8 O b6 }# |
【理財周刊】 $ J, d4 x) a, |0 D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8-19 06:44
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甚至是醫美等相關產業,預期半年報繳出亮麗成績單者,例如潤泰全(2915)、宏全(9939)、特力(2908)、嘉裕(1417)、F-大洋(5907)、裕隆(2201)等。. q& L" v% O$ a1 s* O
) t4 D6 T1 x, K x
另外,醫美部分則選出曜亞(4138)與雙美(4728),兩檔個股儘管上半年財報不見得好看,不過,理周投研部認為其下半年應該會有題材面與基本面轉強契機,加上個股股價短線挫深,值得逢低買進。/ D0 P3 a! J% Y/ I& _: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