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社論)空屋率飆高的嚴重警訊
[列印本頁]
作者:
ababy
時間:
2012-7-16 15:16
標題:
(社論)空屋率飆高的嚴重警訊
本帖最後由 ababy 於 2012-7-16 15:24 編輯
9 ], p2 S% ?. f3 u) h9 {7 u- W4 V) N
6 D# f3 d% P& @1 r
(社論)空屋率飆高的嚴重警訊
7 e- n+ T) K+ H4 D# g7 ]
2 I( }" F) G$ m% b8 B. s/ r4 ?
2012-07-16 / 臺灣時報 / 吳玲瑜
9 g6 u" f. t0 U( ?
& ~/ l( y: u! z' s# o
社會大眾認為房價未來還會看漲,此刻購屋尚可獲利,造成空屋率高的情況下,房價繼續飆漲。 行政院主計總處進行的住宅普查顯示,全台灣的空屋率已經完全失控,但房價卻居高不下。
! y* D8 P3 C8 P5 Y" }5 O( E
! r7 W& n- Q5 S8 A# X- K$ S
政府迄今仍缺乏有效途徑解決,不僅可能成為台灣經濟崩盤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讓無屋或居住環境惡劣的國民心生不平,造成社會問題。政府必須高度重視,以免在造成更嚴重問題時亟思矯正卻已經無能為力!
+ z: V6 H2 |% N9 B$ ~* ~
" R/ W1 o, T( F
空屋率最高的六個縣市中,傳統「五都」就占了五位:台中市空屋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六點二(十二點四萬戶),為全國之冠;基隆市百分之二十五點二(四萬多戶);
" Y7 J/ d) I* Z- u
/ H8 |1 \) ^2 o; ~0 u5 y! B
新北市(或前台北縣)達到百分之二十二(近三十三萬戶),以戶數而言為全台最高。全台灣空屋達到一百五十六萬戶,為百分之十九點四,創歷年新高。
5 S& y8 s; p2 } s$ K( v
3 H. [4 n, `/ G9 Q3 s
已經出事的歐盟國家西班牙有四千七百萬人口,超過台灣一倍,其空屋為一百萬戶,而台灣竟然達到一百五十六萬戶,能夠不出事算是奇蹟,但經濟資源空耗在這些空屋上,經濟表現會好才怪!從經濟理論來看,價格是供給和需求兩種力量交互作用的均衡狀態,當需求高於供給時,價格會上漲;反之,當供給超過需求時價格就會下跌。
) g8 \1 N+ K: W: y
; v5 A! @" Z, a9 t( J
空屋如此之多,卻還能維持相當高的價格,甚至持續上漲,當然就是有效需求仍然相當或超過供給,才能維持或推高其價格。不少人看到空屋率和空屋數如此之高,認為是供給超過需求,預期價格將會下跌。但看到價格遲遲未能下跌,甚至還反向飆高,感到不可思議。
* i; Q, q, w# y" L% s
* P {4 m! z" n+ ]7 ]! N
其實,有效需求經常是加上對未來的預期因素所成,如果社會大眾認為房價未來還會看漲,此刻購屋在未來尚可獲利的話,就可能維持有效需求「長期」超過供給,即便空屋率已經很高,也不會讓價格下跌。
- e* _3 {7 `. ]
# _ S' t: D3 H. I/ w8 @' A8 F
在五都中,無論是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或基隆市,都正在或已經規劃捷運建設。由於「時間」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最重要而稀少的「資源」,能夠在居住上減少「時間」耗用的任何因素都會帶動房價上升。這種訊息當然會讓捷運路線經過之處的房價受預期影響而節節攀高,連動影響到周邊房價。而囤居房屋衍生的成本,因為低廉的利息而相對便宜,更造成房屋業者可以「囤積居奇」,以待後市。
# a5 Q# p# f9 U7 W3 E3 o
* k( F9 a) K/ T1 h9 ]2 p
更別忘了,目前台灣的房屋除了本地人可以購買,包括香港和中國大陸的人士也都可以購買,因此還要加上國際因素的影響。如果和境外其他城市比較,發現本地房屋「便宜又大碗」而值得投資,則房價繼續上漲也是「合理的」預期;這和本地年輕人的薪水變化及購屋能力可以完全脫勾,甚至背道而馳!
1 ~. y) o9 y# u/ n# [7 E" G
% l* x8 X( l! q" y" h: @
然而,大量的社會資源不去進行正規的產業投資,卻消耗在大量的空屋上而沒有發揮生產性功能,當然是一種浪費,並影響到未來的經濟發展。
4 _- @( r6 w# H$ h5 x% i
( I, s& Q, g; p/ f4 d" T
它凸顯了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在投資者眼中,相對於投資房屋,社會缺乏其他能獲得合理報酬的投資機會,促使大量資金往這個方向移動;二是積壓大量資金在房屋(或空屋)的成本很低,使得大量投資者認為即使投資錯誤,也不會有太大的代價,所以樂得不斷將資源往這個標的物投注。這兩個問題都需要政府以政策來解決。
8 {; C! B2 X, [- N% d8 q* X
B. B+ i: X2 ^
對於第一個問題而言,要解決有兩件事可以做:一是創造或示範更好的投資機會,讓其它生產性投資獲得社會大眾青睞,願意投注資金到其他的投資標的;二是投資於房屋的獲利,應該繳交較高的稅賦,以抑制投資的利得。因此,房屋買賣的「實價課稅」應該快速執行,以壓低投資房地產的實質利得。
3 S. i- u! N! ^1 J2 w9 R D; l: y
2 U3 L4 l; [: L6 ~
另外,如何創造出更好的投資機會,讓社會大眾的投資符合國家發展之需,正在嚴厲挑戰政府的效能。對於投資房地產資金成本偏低的問題,理論上應該讓利率離開目前偏低的狀態,提高到一個「合理」的水準。
! _! Z( U2 a! j2 \: a6 {
4 I) X- c5 t# O" f& U# P
但目前景氣不佳,各國都相繼調降利率刺激投資,台灣很難逆勢而為。但可以對空屋課徵機動的「空屋稅」,壓抑過度投資卻得不到消費者青睞的「錯誤」投資,直到空屋率在某種水準以下時再取消。
4 _9 s' s$ u, e ^
; N2 U* v R' n2 v6 O, g. b6 X
然而,沒有保證說不動產投資獲利減少時,資金一定會投資到其他生產性較高的標的。在全球化之下有可能流動到其他國家去投資,這的確對政府效能產生嚴厲考驗,但這卻是政府的責任與維繫政權的必要能力!
& Z0 j5 \. l' g U& S6 p: d [
作者:
魯西恩
時間:
2012-7-18 14:40
太多資金卡在「不動產」上動彈不得,當然就會排擠到其他的經濟活動,M型化社會中的有錢人,透過房地產向廣大的中下階層吸金,久而久之,財富愈集中在少數的精英份子身上,造成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時間久了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如何引導房價下跌,讓年輕人都有房子住,想換屋的都換的起,大家不要把太多的資金卡在房地產上,這樣才能在其他地方多消費,經濟才會活絡,下ㄧ代年輕人才有工作做
作者:
herolion
時間:
2012-7-18 17:21
我本來就不覺得房價只漲不跌是健康的
) F9 d: g, _' n
6 T" T1 O9 i7 O, G0 g
至少依照股市理論 沒有一檔股票可以一次攻頂的
& s* W7 W, X1 g( S
3 T; @6 p- R" f% s6 \0 E$ U
大漲小回 慢慢打底 才是健康的房市之道啊...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7-18 19:53
魯西恩 發表於 2012-7-18 14:40
' A% j0 L* ?$ v) H! S
太多資金卡在「不動產」上動彈不得,當然就會排擠到其他的經濟活動,M型化社會中的有錢人,透過房地產向廣 ...
/ I3 D6 G$ D# v: n ^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