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世事難料,對人要更好 [列印本頁]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2-5-31 16:21
標題: 世事難料,對人要更好
轉載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6&tid=641
4 i5 Z5 _5 @7 d- t: @, c
9 y' ?/ Z6 w0 r: [0 S! @. q% }. @
這是最近聽到的一個真實故事。不是發生在我自己任職的公司,不過很有趣,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 S$ E5 u$ e8 `$ e& y5 Z

7 r+ w: ]/ T9 V: p" a  A這家外商公司在香港有一個辦公室,規模不算太大,大概只有二三十位員工左右,因為規模不大,所以香港的人力資源配置相對上來說比較小,包括總經理、財務長等高階主管都是由台灣的主管來兼管。簡單地說,這家公司在這些職務都只設置了比較基層的員工或是基層主管,然後向台灣的主管報告。
! B# s4 }( }. x; P) U
$ H8 ^" W  a1 s( V9 u1 z這樣作會有一些成本上的節省,不過當然也會有一些後遺症,比方說在香港工作的員工很難得到比較好的升遷機會 ( 因為比較高階的主管都是台灣區的主管在兼任 ) ,所以流動率也比較高。有一天,這家香港公司的會計經理離職到別家公司去了,總經理覺得有一點點困擾,畢竟這個辦公室在香港實在不算是有名的公司,也不太可能提供好的生涯發展機會,很難找到條件符合的人來任職。想了很久以後,總經理和財務長決定請台灣的會計經理到當地出任會計經理一職,雖然是從一個規模比較大的公司轉調到規模比較小的公司,但是對很多台灣人來說,到香港工作畢竟還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可以取得在海外工作的經驗,去的地方又不是大部分台灣人現在會被派去的中國或越南,所以在比較好的薪水的誘因之下,這位台灣的會計經理就轉調到香港去工作,然後公司則另外找人來擔任台灣的會計經理。0 n+ |% X( {3 d, f5 E; k: C7 B
' ~: v) {% c3 m# U+ {
後來這家外商公司的台灣區財務長的合約屆滿,被轉調到另外一個國家去了,所以美國的總公司就派了另外一位財務長來任職。這在外商公司其實是很常見的事情,大家當然也都不以為意。但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新任的財務長和香港的會計部經理 ( 就是原來台灣的會計經理 ) 非常的不合,結果,原來是一個很受重用、被前任財務長派任到香港去的一位主管,在新的財務長上任以後,一下子「由紅轉黑」,在很多地方都被新任的財務長找麻煩。, A6 E& J% }/ Q
/ |0 Q! J  p3 n: C7 @3 \2 Z- A
所以過了差不多半年之後,這位會計經理就打算要離職,看是要去香港其他的公司、或是回台灣找工作。不過他原來的老闆聽到這個消息以後,覺得他是個人才,就替他安排了另外一個機會,讓他得到了一個機會去上海擔任會計經理。這位會計經理到了上海以後,因為工作相當認真,所以很快地就得到了上海分公司的財務長的賞識,成為他旗下非常倚重的基層主管。
; _7 Z- I9 e; ]( J: }
$ B6 ]: k9 K7 Z( p3 z9 g) A這個故事並沒有這麼快落幕。又過了半年,美國總公司來了一紙命令,為了因為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總公司決定把台灣、香港、上海和北京四家分公司合併成一個大中華區,由上海分公司升格為大中華區區域總部,上海分公司的財務長於是變成區域總部的財務長,而他旗下的會計經理,也就是這位有過台灣、香港和中國兩岸三地會計主管經驗的主管,則變成整個大中華區的會計主管。; s) Y: P9 |0 R" S8 n  [

" T+ g; r  g" l2 m2 [+ F告訴我這個故事的人最後下了一個結論:「這家外商公司台灣分公司的財務長,基本上是在合併還沒有開始,就確定已經率先出局了...」
& ]( D' @3 l1 L3 r( N3 Y* ]6 x5 b8 |9 |6 l5 v: p$ ]: i
有時候我會想起幾年前某一家人壽保險公司的廣告:「世事難料,對人要更好。」職場上有很多時候也是這樣子,我在念大學的時候,就聽過一位長輩告訴我這個很重要的道理:「人捧人會越捧越高;人貶人會越貶越低。」他進一步解釋說,每一個人都一樣,你將來會總是會遇到有人提起某一位你認識的朋友,也許對方會問你對這個人的評價如何,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稱讚他、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貶損他。但你終將會發現,就算他不在現場,你稱讚他的言論,總還是會傳到他的耳中,有一天別人會告訴他說:「那個某某人對你的工作表現讚譽有加耶!」然後他可能也會回答那個說這句話的人:「哪裡,那個某某人才是真的很努力工作呢!」這就是所謂的「人捧人」;但是反過來說,我們卻常常不循這個路線,我們聽到某一個朋友在稱讚某一個我們認識的人的時候,我們會很習慣地說:「會嗎?以前我和他在同一家公司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他有這麼了不起啊?」結果一樣的,就算他不在現場,有一天這句話還是會傳到他的耳中,然後他會不太高興的回答傳話的人說:「是嗎?他自己工作的時候才混吧!」這就是典型的「人貶人」。但是那時的我太年輕,並不理解這些事情,所以得罪過很多前輩,吃過很多虧。
; x# |* U+ Y$ q+ K* [6 M
2 S1 t3 D* ^+ `  I2 L0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只是到今天我還是會遇到很多人想不透這一點。我前一陣子去參加一個研討會,然後和我交換名片的是某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主任,我看到他的名片,於是略帶客套地告訴他說:「喔,我認識某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他以前好像也待過你們公司。」不說這句話還好,因為他居然回答我說:「喔,對啊,想當年他還在當專員、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我就認識他了,想不到他這樣隨隨便便就當上那個某某公司的經理了...」該怎麼說呢?如果人家還是專員你就認識他了,現在人家當到經理了而你還是主任,那麼我想,該檢討的人應該是你吧。當然,我很沒有骨氣,這種話只敢在心裡想一想。% ~) q1 _( X3 A$ s
1 m1 l2 y6 O+ `' n, l6 z/ q, c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打算對哪一個也許你沒有那麼喜歡的人不友善 ( 無論只是言語上,或是實際行動上 ) 的時候,嗯,請一定要想一想這個道理,台灣人經常會說「大家相遇得到啦!」這句話可是絕對有道理的。
, C) K, H' E5 w. {2 _3 Z3 j& T- C5 `" o# C5 S; W3 }# Y

- s$ I2 }8 O5 H' l* S6 ~  F" }; G* M( f
4 N1 G: t/ {4 z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