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我要存到多少錢才能生小孩? [列印本頁]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2-5-25 10:44
標題: 我要存到多少錢才能生小孩?
轉載
. C" ]8 F% D8 f$ D撰文者:Buffettism (李柏鋒)
; B3 _. J3 g- R- V: O$ {9 a! n* E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92&p=1% ^: I3 }' |" ]$ f; Z+ d

/ \/ S) x0 g+ Q$ O6 B* x  |在還沒當爸爸之前,我其實並不是太確定養小孩長大概是需要哪些能力,不過俗話說,第一胎照書養,那就找些書來看吧。結果書裡面提的不能說沒有幫助,但大致上都是技巧或是知識性的補充,而比較少著墨在心態調適方面,對於評估自己是否已經具備了當爸爸或媽媽的條件,其實沒有談到多少。9 k: W3 H1 G5 ]0 m% ?% W. ^/ |
所以,當時的我以為,經濟能力會是最主要的考量,其他的能力只要小孩報到之後再慢慢學就好了,例如抱小孩、包尿布、泡牛奶。不過隨著自己當了快四年的爸爸,加上自己周遭的朋友也陸續加入當爸爸、媽媽的行列,我才慢慢意識到,其實我把「把小孩養得好」和「養得起小孩」這兩個問題混在一起了。: Y! U2 ?' h* E. B/ M. u) O
也就是說,經濟能力關係到的,的確是能不能養得起小孩。但是,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不代表能把小孩養得好;經濟能力不是那麼好,也不代表就不能把小孩養得好。關於養小孩這件事,經濟能力不應該是最主要的考量。但是很明顯,對自己的經濟能力缺乏自信,已經變成目前社會上大多數人不敢或不想生小孩的主要理由。
! B& e: P" J1 }+ L: Y' U- S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有很大差異,每個人的價值觀也都有相當大的不同,因此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有些事情換個角度想,將來或許就比較不會感嘆:早知道當時就…
4 V+ Z+ v+ `. G' p! hQ:養一個小孩,生活中多很多要買的東西,很花錢。
( @9 S" }, j/ |3 {/ BA:理財上很常談到的一個觀念就是,「想要」和「需要」一定要區分清楚,如果一個人的消費永遠是以「想要」為前提,那麼就很容易過度消費,而無法把錢存起來。其實同樣的概念也可以應用在養小孩的支出上。! E/ l$ f! G* K  J7 w/ Q1 c
對於小孩子來說,吃得飽、穿得暖,睡得好,可以每天過得健康、快樂和規律,沒有壓力也沒有煩惱,這都是一定要滿足的條件,也就是小孩子的「需要」。而要達到這個程度的要求,經濟上的要求並不會太高。; Q" P" M+ J+ T# a
但小孩子其實並不會有太多的「想要」,因此「想要」主要是來自於父母的期盼,例如想要自己的小孩可以從小就讀全美語的幼稚園,想要自己的小孩都穿可愛漂亮的新衣服,最好還是名牌貨,而不要都只是恩典牌。又例如其實圖書館都有的繪本,還是想要自己買一整套擺在家裡,連同可愛的兒童書櫃也很想要買回家。: O& ?/ F2 P1 h6 ]
真的養過小孩後發現,「養得起小孩」的經濟要求並不會很高,尤其如果家中有人能夠托育,大概只剩奶粉、尿布、衣物和預防針這些比較大筆的支出而已,加一加也只是數千元。但是如果包含了想要,則很有可能連六位數的月收入都覺得不太夠用了。/ g3 i& B6 a; R9 ^$ q/ U- R
但是要「把小孩養得好」,可就不容易了。
6 {  ^; M" N: o! B& e8 {Q:現代社會競爭那麼激烈,如果我不買很多益智玩具或故事書,小孩會輸在起跑點。0 G' M* \0 x  p" E% ?' o2 I
A:三歲之前的小孩,可能是由家人或保母照顧,三歲以後才會選一間幼稚園開始就讀,因此出生前三年,小孩最需要的其實是父母的陪伴。但是對很多人來說,賺錢給小孩用好像比較簡單,花時間陪小孩卻難多了。# n9 ?( J5 x+ i& ]
沒有辦法花時間陪小孩,就算經濟能力足夠,也未必能當個合格的父母。這裡講的並不是不知道怎麼逗小孩、不會講故事給小孩聽之類的個人能力,而是心態。+ f" P! g+ y) Q* Y+ s5 u& H
有些父母也許收入很高,但是卻將小孩24小時都交由保母照顧,只有週末才把小孩接回家。或許這樣的父母在經濟能力上被認為是「夠格」養小孩的,但是在陪伴小孩或照顧小孩的責任心上,卻未必是合格的。
! {1 W+ a- v' c- }6 P* u通常父母「想要」給小孩的,遠比小孩真正「需要」的還多。但是卻通常忘記了父母最重要的付出,並不是金錢,而是時間。有沒有做好準備,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從願意花多少時間陪伴小孩來看,比願意花多少金錢還要明確。
) _& n( e- f- N+ c  p& ]買下一整個書櫃的繪本,這是花錢就辦得到的事情,但是對小孩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每個禮拜去圖書館借兩三本繪本,回家花時間和小孩一起閱讀,這才是更重要的付出。當然,買得起也願意花時間,那是最棒的。. v$ ?) w( y8 Q; F; ]5 [
Q:我不是不想生,只是想等到經濟充裕點再來生小孩?2 v7 B2 J2 D: k' K
A:我的朋友曾經有過一段有趣的對話。結婚了幾年的妻子對丈夫說,我們生個小孩好不好?丈夫很為難的說:「可是我們現在的收入不多,可能養不起小孩。」而妻子則說:「哼!你和我結婚的時候,你就沒擔心過養不起我們兩個?」8 Q* _. i$ ~8 S6 a; @- k
許多人都一直想等經濟充裕一點再生小孩,但到底要達到什麼標準才夠呢?通常一眨眼就四、五年過去了,錢未必有存到,但是年齡卻開始拉警報,女生到了34歲,就進入風險逐漸增加的高齡產婦階段。年紀到了,有時候不是想生小孩,就可以很順利懷孕。
: o4 g. o" W: G如果有個女孩子大學畢業就生小孩,可能會被多數人認為很早,但是其實並不是她太早生,而是大家都太晚生了。越晚生小孩,無論小孩或媽媽的健康風險就會越高,父母照顧小孩的體力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只是大家都覺得太年輕、剛出社會,應該多存一點錢,多拼一點事業,然後就錯過最黃金的生育年齡了。
9 M1 b& r# ]% U( U; }! U, c就拿我和我國中同學來比較好了。我同學二十歲結婚,現在小孩上國中了,三十幾歲的他正好在最巔峰的時候,衝刺著自己的事業,小孩則努力著自己的課業和興趣,一家人都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而我三十歲才生小孩,也同樣在拼事業的最關鍵時刻,但是體力已經逐漸下滑,小孩感冒發燒,熬夜照顧的隔天自己也昏昏沉沉,不像是二十幾歲熬夜幾天都沒關係。更難過的是,有時候還會面臨到底要拼事業還是陪小孩的痛苦抉擇。# b2 E5 R7 e0 ~' a" H: V) O5 P1 V
再過個幾年,當我們四十幾歲的時候,我同學小孩已經大學畢業了,所有的收入可以為自己將來的退休做規劃,但是這時候的我,小孩正要進去教育花費最高的階段,如果收入不是遠高於生活支出,就得等到五十幾歲才能開始為自己打算,但那時候離退休已經很近了。
7 m$ P# J$ Z; j  ]% X而另外一個月光族的朋友,也很想生小孩,但是卻總是存不到錢。後來才發現,他的手機都是最新款,通話費每個月好幾千,每兩三天就吃一頓大餐,我就跟他說:「生小孩以後,你也沒那麼多時間在外面玩了,每個月少吃兩頓大餐,就夠小孩奶粉錢,電話少講一點,省下來的通話費就夠買尿布,而手機別那麼常換,小孩的治裝費也有了。」
) _2 A1 L" v$ E如果真的想生小孩,那麼「錢不夠」這個藉口的確很好用,但卻不見得符合實際的情況。* E; z- O* j8 _, h  n
最後,再引用一句俗話:孩子帶財。這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生了小孩,的確帶會給父母動力,為了小孩,錢會努力存,工作會努力打拼。事實上,生小孩反而是改變自己生活型態的一個大好機會。" B) I- n3 b* u% I3 S1 b/ t+ G: Y
若你已經做好了當父母的心理準備,真的願意花時間陪小孩成長,那就早點生吧!其實日子過得去就好,不一定要強求經濟能力要好到某一個水準,因為通常都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錢卻沒有存到多少。
5 l7 z3 N: v) ~! C6 \( X& y6 \. O  {0 w! v2 F. Q  _) @( b

作者: 閒閒來逛    時間: 2012-5-25 10:51
「想要」不等於「需要」2 x3 b7 p2 W6 V" q  k
* \# y4 I9 I* I. }
這句話7 ?2 a" s7 f; X

6 h0 y; y+ F, x, p# x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2-5-25 10:54
閒閒來逛 發表於 2012-5-25 10:51 3 u3 E# O/ }! d8 j% n2 }
「想要」不等於「需要」
/ T4 H% D  U* V) b- w; \3 i  P* w6 C7 l% \0 V6 ]+ ?  ?
這句話
3 u/ P  k, P4 r6 }& U
人總是想要的多..需要的少^^
作者: 小豬媽媽    時間: 2012-5-25 11:45
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6 [  }" U1 U3 w; N* {
但是,當了父母和買了房子以後,就會節制很多,快樂也很多……
作者: 愛蜜莉Emily    時間: 2012-5-25 12:43
本帖最後由 愛蜜莉Emily 於 2012-5-25 12:51 編輯 9 r$ l  d; m( {+ t; M4 R

  l; T& O& R, l等你感覺存到好像差不多可以養得起小孩的金額時,可能你們夫妻已經生不出來,到時存了再多的錢可能反而是拿來找罪受(為了能受孕努力嚐試各種....),卻不一定生出來時就欲哭無淚# V/ Y; G3 l& c# p0 \" q

2 c- @3 p) e; [5 A' m3 L我曾有同事兼好友和我喊說他生一個就養不起,但我非常了解他們是逛街只知逛百貨公司的那種,老婆懷孕一件孕婦褲(講白了就是孕婦專門在穿的內褲)一件破五千,一萬元只能買幾雙襪子的上等人生活,相信養小孩及教育小孩應該也是走貴族式的,我只回他一句,您養一個小孩的錢,妹妹養兩個都還可以有剩。: |2 m6 ?0 o/ O( w
9 k  v) H# |) Y3 H. A
或許薪水都不漲但物價一直在漲,但套句長輩說過的話,兒孫自有兒孫福,養不養得起是看自己的教養方式,若家境只是小康或不甚富有或沒啥閒錢,那就省著花省著用,很多時候只是做父母的虛榮,說什麼不能讓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點,所以搞一堆補習或才藝,才在那邊喊說養不起。; |$ H1 B( u3 e1 L" H' }! H

7 ?( J8 `9 ~! t但出社會的我們都知道,畢了業進了社會,從事本科工作的人沒幾個,兒時爸媽努力栽培的也不一定就真得讓自己在工作上如魚得水或前途無量,很多還是要靠自己的用心學習及努力,累積工作經驗、實力及口碑。
$ ?- r$ b' E3 t. }5 T4 R2 @2 i2 z/ S: D& Q
反觀現在的社會大環境已不如以前單純,如何將小孩能先培養成品德端正善良、懂得待人處事應對進退才是最重要,至於才藝、技術,若小孩本身資質不錯,我想迎頭趕上也不無可能,否則一昧要求學那個學這個,但唯獨品性沒學好,那學再多也只是惘然了,哪天上了社會頭版,那一切就化為烏有.... 1 k. M" Y$ w5 m  M( z2 x- C1 i
3 d" ]) o' w, S
上述只是已經生了兩頭牛的老媽子有感而發,當然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還是可以多聽聽大家不同的聲音及意見!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5-28 01:29
再引用一句俗話:孩子帶財。這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生了小孩,的確帶會給父母動力,為了小孩,錢會努力存,工作會努力打拼。事實上,生小孩反而是改變自己生活型態的一個大好機會。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2-5-28 09:35
歐陽 發表於 2012-5-28 01:29
) U( P# E# b6 O. j0 W: F. k再引用一句俗話:孩子帶財。這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生了小孩,的確帶會給父母動力,為了小孩,錢會努力存, ...
) \! T* D3 v+ m- j: o
通常都是好的改變^^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