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北大V.S北大
[列印本頁]
作者:
k800425
時間:
2012-3-26 15:42
標題:
北大V.S北大
國立臺北大學VS.北京大學 散打交流表演
. x" y: C' N8 V9 p$ w6 x+ y& i
7 i6 V1 x$ \: |9 W8 B
國立臺北大學散打社於3月23日與來自中國北京大學散打隊學生進行一場交流表演,為兩岸北大增添情誼。
+ S3 }$ M, j/ N6 D# [) P5 {
, k: E8 c. U1 B6 ^& M1 n& D
本次交流表演活動中,首先介紹散打的內容以及其緣由發展,隨後由臺北大學散打社表演十四手形及散打基本動作,前者為軍警特種部隊所使用的防禦攻擊術,以同時防禦同時攻擊為主要目的;後者為散打武術的基本形式,包括左右衝拳、左右灌拳、鞭腿、蹬腿、側踹、左右腳接腿摔等。接者由北京大學散打隊以上述基本動作表演組合技巧,並以回合實戰的方式呈現。其後將由雙方互相打靶練習,呈現平時雙方平時的訓練模式。表演完畢後,臺北大學學生也帶領對方作文化觀光,參觀台北及近郊的風景名勝,成功進行武術及文化交流。
% G6 [0 y8 ?+ m% B9 c% J9 t: W
1 r& F. E5 ~( I( _9 C% E# A
國立臺北大學散打社成立於2008年,當時創設的社長兼教練為來自以色列的Mick,創設至今已經是第五屆,現在社團教練為協和拳館的李南輝教練。社內社員多半並非體育系或校隊學生,但有不少學生是練過其他類型武術如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社團成立宗旨為為為宏揚中華武術精萃,發展武術散打搏擊運動,提倡體育運動之風氣,並獎勵優秀運動選手,期望提升校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之正面積極性,並傳授學生實用防身技巧。本社每週固定社課及體能訓練,另於寒暑長假舉辦訓練,幫助社員參與各項散打比賽,期能使散打武術發揚光大。
/ S( n0 v! c+ n+ E% [! P7 w
) p& l) O6 c# R1 r$ P) o4 [1 j
北京大學散打隊由張小君隊長領軍,張隊長為香港國術節80公斤冠軍,擅長散打、武術及田徑,來自山東省,現為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隊員張博偉來自瀋陽省,專長為散打及籃球,比賽量級為90公斤,現為北京大學法律系碩士生。隊員田鋮來自江西省,擅長散打及健美,比賽量級為70公斤級,同樣也是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隊員謝天森來自廣西,擅長散打及瑜珈,比賽量級為65公斤,現為北京大學醫學系學生。而來訪團員中唯一的女生,是來自哈爾濱的邵欣,專長為散打及武術,比賽量級為48公斤級,現為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碩士生。
6 p: M" V' Q# a: v( ^1 v
0 m- `- L+ g u" P+ d
「散打」亦稱「散手」,古稱相搏、手搏、交手、技擊、過手,是中華武術對抗的型式,在台灣即「國術擂台」。
6 D- [# s s7 \7 q1 x3 m& F- Y
中國武術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套路演練形式,一是格鬥對抗形式。散打屬於格鬥對抗形式,其具有高度的攻防實戰性和激烈對抗性,是武術運動的最高表現形式,代表武術的精髓所在。
: j' F1 ~. ` n# k7 J
1 y, Z. q. {& M# Q4 v0 V
散打運動與摔跤、柔道、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拳擊有很大不同,主要是以“遠踢、近打、貼身摔”為原則,另外還有防守、步法等技術。散手比賽允許使用踢、打、摔等各種武術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許使用擒拿,不許攻擊喉、 褲襠等要害部位;運動員分體重、穿護具在相同的條件下平等競爭。散打運動的腿法十分豐富,有鞭腿、正蹬腿、側踹腿、劈腿、勾踢等。散打的另一特點是“摔術”的應用,有抱腿摔、夾頸摔、過肩摔、抱腰摔等。尤其是接腿摔法在其他武術項目中更是少見,如接腿別腿、接腿旋壓摔、接腿涮腿、抱腿勾踢等。
: ^* d, Q- u! V0 J
3 C! S+ ]8 h6 W5 o; f# _
散打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運動,練習散打能培養機智、頑強、勇敢、靈活、果斷等意志品質。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在散打中雙方總是想盡辦法擊中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是格鬥者雙方智力、體力、技術和心理意志的綜合抗衡。經過長期訓練,運動員掌握了散打技術,能夠遇敵不慌,在遭遇敵方突然襲擊時能迅速做出相應的防守和反攻動作。在激烈的打鬥中,經過散打訓練的人擊中沒有經過訓練的人較為容易,同時也能更好地進行防守,即使被對方擊中,抗擊打能力也比一般人強。「散打」現已列為軍、警、保安等治安人員必修之術,為治安維護的貢獻起了頗鉅之作用,在1990年,中國武術被推入亞運正式項目,而在1998年於曼谷亞運會上被列入正式項目。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