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攤販的在地文化雖與北大地區的都市性格格格不入,不過趁機可以思考,藝術大道的功能難道只是提供少數鄰近者的漫步或是作為提高房價的籌碼嗎?當空間的使用過度單純化的時候,區域的多元性也會被壓抑,連帶著使 ...
hilljeck 發表於 2010-9-5 01:55
夜市、攤販的在地文化雖與北大地區的都市性格格格不入,不過趁機可以思考,藝術大道的功能難道只是提供少數鄰近者的漫步或是作為提高房價的籌碼嗎?當空間的使用過度單純化的時候,區域的多元性也會被壓抑,連帶著使 ...
hilljeck 發表於 2010-9-5 01:55
夜市、攤販的在地文化雖與北大地區的都市性格格格不入,不過趁機可以思考,藝術大道的功能難道只是提供少數鄰近者的漫步或是作為提高房價的籌碼嗎?當空間的使用過度單純化的時候,區域的多元性也會被壓抑,連帶著使 ...
hilljeck 發表於 2010-9-5 01:55
這種攤販我個人覺得跟東西放在車子上賣的感覺又不同 汽車上的攤販雖然也不好 但是我那天經過
那個賣肉粽的阿婆直接跑來我身旁問我"小姐 要買肉粽ㄇ?"
說不出的感覺 又覺得她們也很辛苦{:4_133: ...
方塊酥 發表於 2010-9-6 10:46
你比較有仁慈心呢。
攤販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攤販者是自己親人,家中需要這份收入,應該就不會這麼無情討伐。但,任攤販發展,怕將來亂了街容,如何在者間取得平衡是難題,只是,我覺得大家在討論上可以多點人味~~~
YAYA 發表於 2010-9-7 10:49
三峽傳統市場那邊應該可以擺攤吧?其實我還是建議擺攤應該到合法的區域,對居民,或對攤販來說,都比較好。
另外,我認為不該視「檢舉」為沒有同情心的表現,我還是認為「檢舉」其實是一種引導或輔導,是 ...
寧靜海 發表於 2010-9-7 11:22
大家對於北大的關心真的是處處可見,對於賣菜ㄚ婆的事件後,想不到還有後續發展
正如前面大家所說的,只要不去消費..自然就沒有商機,確實是如此
我也同意要適當管制,不然市容確實會慢慢被改變..為了社區長遠發展 ...
Todd 發表於 2010-9-7 11:17
你有人性
人皆有惻隱之心,住北大特區的人,不必用一種我高你低,我住特區多高尚,你擺攤販多罪惡的語氣,反而降低了特區素質。多用一點愛心的討論,別動不動就什麼違法的搬出。
YAYA 發表於 2010-9-7 11:16
認同版主看法,只是有些網友的表達過於嚴峻,理直不必氣壯,在說詞無須那麼無情,就是因為有道理,我們才要理直氣和。
可能我是這麼想著,如果擺攤的婦人,是我的母親或家人,面對犀利的對立,我是會難過的
YAYA 發表於 2010-9-7 11:28
我想沒有人是用你說的「我住特區多高尚,你擺攤販多罪惡的語氣」在說話喔!你這樣講,怕又要引發爭論了... 而且也偏離事實。
其實擺攤確實是違法,或許他們生活困頓,但他們可以選擇到更適合的地方擺攤啊 ...
寧靜海 發表於 2010-9-7 11:33
我覺得你可以呼籲或倡導,就像「正面回應」運動一樣,那是一種觀念的推廣,這一點我認同,沒有問題。
只是你寫到說有人用「我住特區多高尚,你擺攤販多罪惡的語氣」在講話,但我看完,我覺得沒有這麼誇張 ...
寧靜海 發表於 2010-9-7 11:41
YAYA 的訴求很清楚 現在大多數的人也都讚成是要規範這些小生意的營業地點而已 而不是要讓他們無以為繼 那剩下的就只是行動了 打個電話讓警察杯杯來幫忙勸導吧 另外 我們大家只是捧不同的飯碗而已 無分貴賤啦 真的 {: ...
小飯糰 發表於 2010-9-7 12:25
環境和質感是需要維護和維持的!
錯就錯為法就違法!什麼都人情味的話就會像違章一樣到時無法處理!
小惡為之易變陋習....介時候為無用!
在這社會上誰不辛苦???? ...
亨亨 發表於 2010-9-7 12:44
夜市、攤販的在地文化雖與北大地區的都市性格格格不入,不過趁機可以思考,藝術大道的功能難道只是提供少數鄰近者的漫步或是作為提高房價的籌碼嗎?當空間的使用過度單純化的時候,區域的多元性也會被壓抑,連帶著使區域的風格或思維方式偏向過度同質化。北大地區的新移民者也可思考如何消解過去在都市生活的規訓,看似非規整的三峽脉絡其實提供一個碰撞與重塑意識型態的機會。hilljeck 發表於 2010-9-5 01:55
一個完全以店面作為消費場域的生活圈不僅充滿著社會排除,也讓區域的多元性降低。消費場域的店面化看似質感但卻対獨立的商家是一種高障礙的投資,因而常只會鼓勵連鎖化的店面進駐,對區域商品的多元性並無太大的創意。而北大高漲的店租卻又使商家在商品的質感或消費空間大打折扣甚至比老街區更貴的價格,消費者在羨慕華麗的消費空間之下,最終還是被剝削了。藝術大道必須有空間多重性的構想,例如花市、藝術市集、在地小農交換網路、街頭藝人、跳蚤市場、弱勢團體活動,甚至宗教團體的聚會等...。如此才能使同質性過高的北大社區有另一條出路並累積跨區域的社會資本,也可趁勢対店面商家造成壓力,提供更適切的價格與服務。hilljeck 發表於 2010-9-9 00:20
一個完全以店面作為消費場域的生活圈不僅充滿著社會排除,也讓區域的多元性降低。消費場域的店面化看似質感但卻対獨立的商家是一種高障礙的投資,因而常只會鼓勵連鎖化的店面進駐,對區域商品的多元性並無太大的創意。而北大高漲的店租卻又使商家在商品的質感或消費空間大打折扣甚至比老街區更貴的價格,消費者在羨慕華麗的消費空間之下,最終還是被剝削了。藝術大道必須有空間多重性的構想,例如花市、藝術市集、在地小農交換網路、街頭藝人、跳蚤市場、弱勢團體活動,甚至宗教團體的聚會等...。如此才能使同質性過高的北大社區有另一條出路並累積跨區域的社會資本,也可趁勢対店面商家造成壓力,提供更適切的價格與服務。
hilljeck 發表於 2010-9-9 00:20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