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龍恩里]三鶯二橋興建工程第三次地方說明會!! [列印本頁]

作者: 林富子    時間: 2012-3-8 17:50
標題: [龍恩里]三鶯二橋興建工程第三次地方說明會!!
本帖最後由 林富子 於 2012-3-8 22:06 編輯

開會事由:三鶯二橋興建工程第三次地方說明會
時間:3月22日(星期四)下午七點整
地點:三峽區公所4樓大禮堂


市府規劃興建 "三鶯二橋" 分擔縣道110線及三鶯大橋車流,並做為台北大學特區通往樹林、鶯歌之聯外道路
橋址為大義路、學府路口穿越國道三號,跨越大漢溪銜接鶯歌縣道114線。
本次說明會,將向民眾說明三鶯二橋基本設計之規畫方案及設計內容。

事關大家的居住權益,請踴躍參加!!


作者: linsunyu    時間: 2012-3-8 19:20
跟之前穿越涵洞案比較有不同的改變議題嗎?或特殊議題?
或施工期程嗎?
作者: 林富子    時間: 2012-3-8 19:32
本帖最後由 林富子 於 2012-3-8 23:13 編輯
linsunyu 發表於 2012-3-8 19:20
跟之前穿越涵洞案比較有不同的改變議題嗎?或特殊議題?
或施工期程嗎?  ...


因為前二次居民反彈很勵害,所以市府有責任持續開說明會及與地方溝通。
直到達成共識及取得地方多數民意的支持與肯定。
原則上應該跟上次的會議沒有太大的不同~

作者: midui    時間: 2012-3-8 19:56

目前規劃方案是....?

作者: zean    時間: 2012-3-8 21:31
分擔三鶯大橋車流是北大居民惡夢~~
國道三號涵洞限高+爭取大漢溪左岸環快...
讓三鶯二橋成為台北大學與北大特區真正的聯外道才是首要~~
作者: 本邡    時間: 2012-3-8 21:57
跨越大漢溪銜接鶯歌線到114線。

是鶯歌"縣道"114線,


作者: 林富子    時間: 2012-3-8 22:04
midui 發表於 2012-3-8 19:56

目前規劃方案是....?

本次說明會,將向民眾說明三鶯二橋基本設計之規畫方案及設計內容。
作者: 林富子    時間: 2012-3-8 22:06
本邡 發表於 2012-3-8 21:57
跨越大漢溪銜接鶯歌線到114線。

是鶯歌"縣道"114線,

謝謝指出錯別字!!
作者: 阿煒    時間: 2012-3-8 23:00
很好的建設 支持  
重要的是配套措施要嚴格執行才ok
作者: twzq    時間: 2012-3-9 09:25
回復 林富子 的帖子

是否延緩三鶯二橋之建造 , 為防堵殯葬專區 "萬一萬一不幸" 成立,  以免出殯送葬車隊北大特區穿梭滿街跑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10:14
回復 林富子 的帖子


  星期四晚上有事情不能參加。


  如果里長有參加,可否麻煩要求市府繼續爭取「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的興建?「三鶯二橋」如果能夠連結「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才能真正發揮聯外道路的價值,不然「三鶯二橋」就真的只是三鶯大橋的替代品,只是連結三峽跟鶯歌的一條道路而已,不僅會為北大特區帶來車流、噪音與污染,也沒辦法改善特區的交通現況,真的很可惜。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配套方案,三鶯二橋勢必為北大特區帶來龐大車流,所以以下幾點配套希望市府可以現場承諾:

1. 三鶯二橋採「物理限高」,並嚴格限制砂石車、遊覽車進入使用,以確實防堵砂石車或遊覽車等大型車輛進出,保障居民安全。
2. 三鶯二橋完工後,即開闢新的環狀路線公車,路線依序是:「三峽老街→北大特區(大義路)→三鶯二橋→鶯歌火車站→陶瓷博物館→客家文化園區→隆恩街→台北大學→三峽老街」,透過環狀路線公車連結三鶯地區主要觀光景點,減少車流,此公車路線也可以搭配未來捷運三鶯線或現行三鶯線先導公車運用。
3. 三鶯二橋設計希望是區域地標,希望市府可以公開徵圖評選,挑選最佳的設計,而不要僅是制式橋樑,醜陋無比。

  另外三鶯二橋一定要設計人行道、自行車專用道、機車專用道,讓車輛分流,行人或騎士更安全。

  以下簡單整理,希望里長可以代為表達並爭取:

1. 請市府繼續爭取「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
2. 三鶯二橋採「物理限高」,並限制砂石車及遊覽車等大型車輛通行。
3. 三鶯二橋完工後應開闢環狀路線公車,路線包括三峽老街、北大特區、三鶯二橋、鶯歌車站、陶瓷博物館、客家園區等。
4. 三鶯二橋希望可採公開徵圖評選方式,選擇最佳設計,成為當地地標。
5. 三鶯二橋要獨立設置人行道、自行車專用道、機車專用道。




作者: yapi    時間: 2012-3-9 10:23
本帖最後由 yapi 於 2012-3-9 10:35 編輯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9 10:14
2. 三鶯二橋採「物理限高」,並限制砂石車及遊覽車等大型車輛通行。

針對第2點,個人覺得有點不對
北大社區從以前到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需要大量砂石車、大卡車的運送
結果,卻要求這類車輛不能從這邊過來
那飽受這些大車之苦的沿線居民作何感想???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10:42
本帖最後由 寧靜海 於 2012-3-9 10:49 編輯

回復 yapi 的帖子

針對第2點,個人覺得有點不對
北大社區從以前到現在就是一個大工地,需要大量砂石車、大卡車的運送
結果,卻要求這類車輛不能從這邊過來
那飽受這些大車之苦的沿線居民作何感想???


  北大特區目前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大工地了,進駐人口已經超過3萬2,000人,也有台北大學的師生居住於此,應該視為高密度的住宅區,而砂石車、大卡車本來就要避開住宅區,這也是市府規劃砂石車路線時的主要考量因素。

  另外別忘了,大義路兩側有公園、有學校、有住家,如果讓砂石車、大卡車攔腰穿過,對老人、小孩的生命安全,會有重大威脅,更不用說對於鄰近住家,更是一場噩夢。

  實際上市府在先前的說明會也承諾會限制砂石車使用三鶯二橋,所以這一點應該有共識,不至於有太大爭議。

  至於提到其他沿線飽受砂石車困擾的居民,我建議可以要求市府另闢簡易外環道路,專供砂石車等大型車輛使用,這樣就能解決問題,而不是把砂石車轉嫁到北大特區,改由北大特區居民承擔痛苦,這種想法只是製造新問題,並不可採。
作者: yapi    時間: 2012-3-9 11:06
本帖最後由 yapi 於 2012-3-9 11:09 編輯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9 10:42
北大特區目前已經不能算是一個大工地了,進駐人口已經超過3萬2,000人,也有台北大學的師生居住於此,應該視為高密度的住宅區,而砂石車、大卡車本來就要避開住宅區,這也是市府規劃砂石車路線時的主要考量因素。

  另外別忘了,大義路兩側有公園、有學校、有住家,如果讓砂石車、大卡車攔腰穿過,對老人、小孩的生命安全,會有重大威脅,更不用說對於鄰近住家,更是一場噩夢。

那目前三峽現存的大車行經路線
就沒有住家/學校/老人/小孩??
北大社區在積極建設,在大量砂石車進出之時,怎沒想到這個??

我個人的想法是,應與三鶯大橋條件一樣.....
不過,我只是小民一個,聽聽就好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11:08
本帖最後由 寧靜海 於 2012-3-9 11:10 編輯

回復 yapi 的帖子

那目前三峽現存的大車行經路線
就沒有住家/學校??
北大社區在積極建設之時,怎沒想到這個??


  你找錯對象囉!你應該要問市府這個問題,不是問我吧...

  砂石車路線是市府畫出來的,而北大特區的建設,也是市府的計畫,所以如果你想知道為何當初建設北大特區時,市府沒有將砂石車的問題與干擾納入考量,應該撥打1999詢問市府,請他們檢討、改善甚至究責,而不是現在反過來要求砂石車也要開進北大特區,讓砂石車製造這裡居民生命安全的威脅與生活的困擾,這是不合理的。
作者: yapi    時間: 2012-3-9 11:14
本帖最後由 yapi 於 2012-3-9 11:16 編輯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9 11:08
砂石車路線是市府畫出來的

多少還是會參酌居民的反應吧....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9 11:08
而不是現在反過來要求砂石車也要開進北大特區,讓砂石車製造這裡居民生命安全的威脅與生活的困擾,這是不合理的。

我倒不是要求大車要開進北大社區
只是希望三鶯二橋與三鶯大橋的條件應一致

而不是這邊要顧老人,那邊就不用顧...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11:19
回復 yapi 的帖子
我倒不是要求大車要開進北大社區
只是希望三鶯二橋與三鶯大橋的條件應一致
而不是這邊要顧老人,那邊就不用顧...


  三鶯大橋沿線居民可以跟市府爭取砂石車改道,就像我前面說的,可以要求市府規劃外環路線或設置簡易道路,讓砂石車通行,。

  其實之前在PTT三鶯版就吵過這個問題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迷思,我們要求的公平,應該是向上提升的公平,而不是回到原點,大家一起受害的公平,其實我很期待隨著這幾年北大特區公民意識的提升與社會運動的推動,可以促成三峽居民也站出來,開始關心自己的權益與環境,一起團結跟市府爭取更多資源。

  我認為大家團結去爭取資源,會比瓜分有限的資源或訴求共同受害的公平,來得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認同與否,見仁見智。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11:21
回復 yapi 的帖子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9 11:08
    砂石車路線是市府畫出來的

多少還是會參酌居民的反應吧....


  本來就會參酌居民的意見啊!所以才要在市府召開三鶯二橋說明會時,再次要求市府將三鶯二橋物理限高,禁行砂石車等大型車輛,列為配套措施。

  居民自主發聲、參與政府決策,這是民主社會最可貴的地方,也是目前台灣社會最欠缺的地方...
作者: 小眼淚    時間: 2012-3-9 12:00
回復 yapi 的帖子

要所有地方一致,那是不可能的
環境跟各項條件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發展條件

這邊人口密度高,人口多太多,要求安全項目要高一些很合理
至於其他地方那是要靠那邊的居民自己爭取
而不是那邊居民自己不爭取
看到別人爭取了,也跟著要求別人要比照
沒這回事的!!

自己的權益本來就要靠自己爭取
我們住北大,所以地方權益我們只爭取這邊的權益
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

作者: 逍遙    時間: 2012-3-9 14:32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舉雙手贊成您見解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14:42
本帖最後由 寧靜海 於 2012-3-9 19:57 編輯

回復 小眼淚 的帖子

自己的權益本來就要靠自己爭取
我們住北大,所以地方權益我們只爭取這邊的權益
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


  其實也沒有說北大特區居民只爭取北大特區的權益,實際上從三峽瀝青廠到三峽殯葬特區,北大特區居民都踴躍出來抗爭,這是為三峽整個大環境而努力,我想大家期盼的,就是希望透過抗爭運動的帶動,吸引更多土樹三鶯地區居民站出來一起打拼,這樣力量才會更大。

  但反過來說,不管是爭取資源還是進行抗爭,也不能過度依賴北大居民,就像砂石車的行駛路線問題,不該是期盼北大居民出來主持正義,解決紛爭,應該是受到砂石車影響的居民,也要積極站出來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這樣方能讓訴求更具合理性與正當性。

  
作者: 史帝夫    時間: 2012-3-9 19:50
回復 小眼淚 的帖子

為自己爭取權益應該沒錯吧? 贊成你的說法
作者: yapi    時間: 2012-3-9 23:50
本帖最後由 yapi 於 2012-3-9 23:50 編輯

以三鶯二橋來說,其抒解對象是三鶯大橋。
所謂爭取權益,是指跟三鶯二橋一樣,禁止大車通行嗎??
難吧...
大家都爭取大車不能走,那走哪?? 蓋一座大車專用橋?

以三鶯二橋來說,這是新建工程
就算真的大車不通行,三鶯大橋當然還是可通行,對交通局來說,順應民意並不會影響大車運行太多
能盡快推行反而比較重要

不過,換個角度
若三鶯大橋要重建,只好先讓大車全部改走二橋
等重建好,換該區居民不願意開放(誰不知道大車通行的危險性??),
北大社區居民不知又作何感想??

但最後,我了解居民爭取自己權益的立場與權利
所以只是單純表達想法....
僅供參考....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9 23:59
回復 yapi 的帖子
以三鶯二橋來說,其抒解對象是三鶯大橋。
所謂爭取權益,是指跟三鶯二橋一樣,禁止大車通行嗎??
難吧...
大家都爭取大車不能走,那走哪?? 蓋一座大車專用橋?


  蓋一座大車專用橋,有何不可???

  我前面也說了,我們應該爭取大家都受益的公平,而不是「我受害,你也要受害」的公平。

  如果認為三鶯大橋不該行駛砂石車,那要求市府另外開闢橋樑、專用道路,或要求砂石車只能行駛其他替代道路,有何不可?

  而且我認為真正該訴求的對象是政府,不該是責備另外一個地區的居民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畢竟解決問題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指望其他人來幫忙。


  前面網友說得也很有道理,自己的權益真的要靠自己爭取,讓權益睡著,真的是自己的責任。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10 00:01
回復 yapi 的帖子
不過,換個角度
若三鶯大橋要重建,只好先讓大車全部改走二橋
等重建好,換該區居民不願意開放(誰不知道大車通行的危險性??),
北大社區居民不知又作何感想??


  附帶一提,假設三鶯大橋要重建,為何一定要讓大車改走二橋?難道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

  我想我們不該讓限制性的想法綁住自己,例如我們可以要求市府開闢便橋,或要求砂石車改行駛其他替代路線,這都是可以解決的方法,落入二分法的思維,很容易互相傷害,結果是讓政府撿了便宜,公務員樂得清閒。
作者: jackiehorng    時間: 2012-3-10 08:15
對政府能力,始終擔心.最壞狀況應先評估.
作者: linsunyu    時間: 2012-3-11 20:51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確實!三鶯二橋、大漢溪環快與車輛分流,並有效限制大卡車與遊覽車路線
對北大特區這一高密度住宅區的內部交通與對外交通而言,非常重要。
一起共同爭取。

作者: chialang    時間: 2012-3-11 22:24
回復 林富子 的帖子

請問一下開會出席者跟列席者,在公部門有誰呢?
作者: 阿布杜拉    時間: 2012-3-11 22:55
本帖最後由 阿布杜拉 於 2012-3-11 22:58 編輯
jackiehorng 發表於 2012-3-10 08:15
對政府能力,始終擔心.最壞狀況應先評估.


1.政府強渡關山(哞~)
2.居民力阻到底
兩種結果

3.政府先答應各種條件,化解阻力,然後蓋完一項條件也沒兌現,對地方要求再用推三阻四的方法應付,各種不良後果就由大家概括承受(瀝青廠,殯葬特區殷鑑不遠)
4.請神容易送神難,這點在台灣看太多了

不是不能蓋,而是蓋了對這個地區交通衝擊真的太大,車流不能bypass,永遠不是這個地方之福,我不住大義路邊,對我影響沒那麼直接,但我聽過劍橋臨大義路的居民跟我訴說公車到離站影響安寧之苦(916平日05:30發車,00:30左右回到大義路,705/706早上05:00就有車,回來也是00:30左右),以後將不止是公車,24小時都是一般車流的運行時間帶。

個人想法:政府想建二橋可以,多建個長車行地下道連結二橋把整個車流疏導掉,你要砂石車,貨櫃車,遊覽車,暴走族,重機,靈車,都可以呼嘯而過,不用擔心撞到學童和老人。你政府嫌建車行地下道經費高昂管線遷移困難?這是你政府該留下的買路錢,何況那買路錢還是人民繳的稅金,你搞公共工程的黑白集團還可以從這項建設中剝撈一些。

我沒啥可說的,只能同情以後受噪音之苦的居民,牢騷話而已,Leave me alone!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3-11 23:04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我覺得我們的訴求重點應該擺在大貨車不應駛入大義路就好了, 因為這裡是北大文教特區. 要不要走二橋好像要求的有點勉強.
作者: Alesi    時間: 2012-3-12 01:07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蓋一個大車專用橋? 下橋後接什麼路? 是接大義路還是復興路? 還是蓋一個從鶯歌到土城的大車專用道路,不要再作夢啦! 等三鶯二橋通車,小車都往二橋走。復興路車流變少大車飆,附近的居民還是少出門。這不能怪北大住民,只怪自己不會爭。
作者: 阿布杜拉    時間: 2012-3-12 09:55
本帖最後由 阿布杜拉 於 2012-3-12 10:29 編輯

回復 yapi 的帖子

(1)大義路不是那種其他鄉下地區只有兩線道,連行人走在路邊都危險的道路,要完全限制大型車通過或要砂石車繞道,或是建了二橋不讓大型車行走,公務員只要抬出「依法行政」四個字,北大社區只能全部承受。如果哪天不幸有不認真執法的執法人員,再多的監視器,再多的法條限制,上面的要求全部都是零。

(2)三鶯大橋是座老橋,遲早要改建,就算改建適合車流中的所有大型車經過,這些車流一下橋就是直入鶯歌市區,對該地並沒有幫助,最多只是多了座新橋,小弟個人每個月也要走個8到10次的三鶯大橋,從橋下塞到橋上的經驗,相信不是只有我經歷過,很多人比我更辛苦,是天天經過三鶯大橋。三鶯二橋直接接114號道路,正是解決鶯歌陶博館一帶車流瓶頸的方法,但如何讓有了三鶯二橋和新的三鶯大橋,又可以讓北大社區,三峽復興路一帶及鶯歌市區三贏?

(3)新北市政府不應為了紓解三鶯地區交通,先頭痛醫頭建一座三鶯二橋,就把現在復興路承受的車流導入北大社區,然後讓北大社區承受一切負面結果。下一步把三鶯大橋分左右線道改建了事,這樣做最省錢,規劃單位在評估報告上也會說這樣在經費上最節省,衝擊也最小(謎之音:真的嗎?),如果以後再加上北大社區聯外道路,大部分的車流會往哪邊走?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4)台灣很多的小鄉鎮都有外環道,把目的地不是當地的車流疏導掉,我們的北大社區如果用現在政府開出的條件建三鶯二橋,那是要把這些車流引進來製造噪音和排放廢氣,如果當中有不守法的駕駛人就增高風險。

(5)北大社區連條聯外道路都還沒見到,如何能希望政府建大型車砂石車專用道/專用橋?

結論:建三鶯二橋勢在必行,但如果找不出建外環道的方式,請給北大社區一條長車行地下道當做外環道的替代方案,起點三樹大學路口到穿越高速公路連上三鶯二橋。我相信這建設再貴難度再高工期再久,也不會比徵地建外環道/專用道來得貴(人命更貴),以及引發民怨造成抗爭延宕工期來得久車行地下道,所有車都能走;三鶯二橋,所有車都能過;大義路三樹路沿線居民,生活品質也不必被犧牲,行的安全也可以兼顧;復興路,車流有疏導的途徑,生活環境也有機會提升;鶯歌市區,交通也能改善

不是只給北大社區的車行地下道,是給三鶯樹彼此緊密結合的地區所有人民的安全之道


作者: 洪阿民    時間: 2012-3-12 10:08
芳草 發表於 2012-3-11 23:04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我覺得我們的訴求重點應該擺在大貨車不應駛入大義路就好了, 因為這裡是北大文教特區.  ...

大大,沒有北大「文教」特區這種東西喔
這是我們自己喊爽的而已喔
作者: jackiehorng    時間: 2012-3-12 10:10
回復 阿布杜拉 的帖子

最近長住中美洲,三鶯二橋事宜,需要多靠你們,讓政府做事要用心及細膩。
作者: 阿布杜拉    時間: 2012-3-12 10:26
回復 jackiehorng 的帖子

小弟在交通運輸業,每次社區的活動或會議大部分都是在假日,十之八九也是小弟的上班日。目前為止也都無緣參加,只能在這裡當個鍵盤分析工。一點想法也是拋磚引玉,也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北大社區是三鶯樹結合的三角地帶,將來可能是交通要衝,這個社區能置身於其他外圍居民的生活之外就當個桃花源嗎?遲早會有部分的犧牲,但不應該是全部「不管你政府想怎麼做,只要不影響,不改變我目前的生活品質就好」不應該是我們的思維。
作者: 洪阿民    時間: 2012-3-12 10:37
本帖最後由 洪阿民 於 2012-3-12 10:37 編輯
阿布杜拉 發表於 2012-3-12 10:26
回復 jackiehorng 的帖子

小弟在交通運輸業,每次社區的活動或會議大部分都是在假日,十之八九也是小弟的 ...

北大社區是三鶯樹結合的三角地帶,將來可能是交通要衝,這個社區能置身於其他外圍居民的生活之外就當個桃花源嗎?遲早會有部分的犧牲,但不應該是全部。


大大這話道出了小弟的心聲!
作者: 望天    時間: 2012-3-12 16:09
yapi 發表於 2012-3-9 23:50
以三鶯二橋來說,其抒解對象是三鶯大橋。
所謂爭取權益,是指跟三鶯二橋一樣,禁止大車通行嗎??
難吧...

在我所認知,蓋完三鶯二橋,三鶯大橋好像要拆除重建,就算不拆至少也會封橋整修,三鶯二橋本來就是要替代三鶯大橋一段時間的,所以我認為應該不可能限制禁止各式大型車輛通行的。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12 17:31
回復 望天 的帖子
在我所認知,蓋完三鶯二橋,三鶯大橋好像要拆除重建,就算不拆至少也會封橋整修,三鶯二橋本來就是要替代三鶯大橋一段時間的,所以我認為應該不可能限制禁止各式大型車輛通行的。


  從來都沒有三鶯大橋要拆除重建的說法。

  至於三鶯二橋限制大型車輛通行,交通局在第一次的地方說明會,已經同意採取此配套措施,現在做的只是要求市府履行承諾,或用更具體的物理限高方式來落實執行。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3-12 22:22
回復 阿布杜拉 的帖子

一起來做個夢吧, 車行地下道, 上面的大義路變成小型的林蔭大道, 有夢最美, 可是可能會失望相隨.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3-12 22:24
回復 洪阿民 的帖子

喊爽也不錯啊, 感覺有氣質多了.
作者: andy826    時間: 2012-3-13 10:10
芳草 發表於 2012-3-12 22:22
回復 阿布杜拉 的帖子

一起來做個夢吧, 車行地下道, 上面的大義路變成小型的林蔭大道, 有夢最美, 可是可能 ...

最早有人提出過, 但成本很高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13 13:35
回復 阿布杜拉 的帖子
(2)三鶯大橋是座老橋,遲早要改建,就算改建適合車流中的所有大型車經過,這些車流一下橋就是直入鶯歌市區,對該地並沒有幫助,最多只是多了座新橋,小弟個人每個月也要走個8到10次的三鶯大橋,從橋下塞到橋上的經驗,相信不是只有我經歷過,很多人比我更辛苦,是天天經過三鶯大橋。三鶯二橋直接接114號道路,正是解決鶯歌陶博館一帶車流瓶頸的方法,但如何讓有了三鶯二橋和新的三鶯大橋,又可以讓北大社區,三峽復興路一帶及鶯歌市區三贏?


  三鶯大橋未必會改建,因為改建的實際利益不只是安全,而是還要拓寬,否則幫助不大,不如補強橋樑就好。

  但三鶯大橋拓寬的最大問題在於市區道路狹小,兩側已有民宅,涉及到複雜的徵收與賠償問題,所以個人認為三鶯大橋改建的機會不大,但未來如果有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那我想三鶯大橋會有更多可能性。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13 13:37
本帖最後由 寧靜海 於 2012-3-13 13:44 編輯





  市府關於三鶯二橋車行地下道有評估過,可以聽聽市府的說法,再想想如何說服市府。

  我想關鍵在於10億跟20億的差別,影響真的很大,而且據說三鶯二橋已經進入設計階段,我認為要求市府變更為地下道,需要有規模的團體去運作勸說,才會比較有效果。
作者: 芳草    時間: 2012-3-13 15:25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看這圖希望市府官員要有遠見及guts, 不過從圖看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將來民生街不就慘了, 可能要三樹路聯外道路趕快通車才行.
作者: 阿布杜拉    時間: 2012-3-13 19:40
芳草 發表於 2012-3-13 15:25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看這圖希望市府官員要有遠見及guts, 不過從圖看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將來民生街不就慘了 ...

我想到的不是民生街慘了,而是龍埔國小慘了,外來車流走大義路平面,學童安全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龍埔國小和未來的龍埔國中。所以我才異想天開希望把地下道出口設在大學路和三樹路口,引道段是大學路到大德路口,會比三樹路到學成路口長,坡度也可以較緩。大德路口以北的大義路上方還是可讓車流通行。從聯外道路進來的車輛一右轉,要走三鶯二橋的車流直接下地下道。

把車行地下道出口設在三樹路和學成路中間,恕我直言,那個地下道當外環道的功能就被閹割一半了,拉到大學路,連歐洲之旅社區也可以減少噪音之苦。

我知道是異想天開,因為這工程費又要增加了。

三鶯二橋直指北大社區這種人口稠密區的規劃真是
作者: 阿布杜拉    時間: 2012-3-13 20:00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我想在「車行地下道」計畫上經費上是最大的問題,特別是小弟異想天開的長車行地下道(大學路到高速公路)。但這可以分階段解決,現在建不出來,將來可以建,現在可以先建橋,但橋的細部設計要為接續未來的車行地下道做準備。把車行地下道留到下一階段「北大社區及三鶯地區交通疏導計畫」(小弟自己取的名)。

我想到的就是海大您曾提過的「物理限高」,這一定要先做。方法就是,學勤路至高速公路的大義路不能降挖當作第一條件,而且不能退讓,因為大義路底高速公路路堤高度有限,不降挖,就只能開讓小車通過的涵洞,一降挖,開了大涵洞,就是「開門揖盜」,就算設置限高門,將來也可以被拆或被撞壞,監視器也可以故障,執法人員也可以說人力不足,您的物理限高,攸關大義路未來行的安全,端看如何落實。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13 20:07
回復 阿布杜拉 的帖子


  我也希望不能降挖,降挖... 好醜... 這是我看當時看說明會簡報的感覺,大義路好好的還降挖...

  不過我不知道假設不降挖,高度是否符合規定?或者路面強度會不會有問題?

  有空寫信問問看好了!說明會沒法參加很可惜,建議大家要去,有問題都提出來要求市府評估跟說明!!!
作者: 阿布杜拉    時間: 2012-3-13 20:44
本帖最後由 阿布杜拉 於 2012-3-13 20:45 編輯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13 20:07
回復 阿布杜拉 的帖子


降挖,就是「司馬昭(挖大洞)之心,路人皆知」,不降挖,又想要維持高速公路路堤涵洞結構承載強度就開不出限高4.6公尺高的涵洞,最多就是3.5米到4米的,中悅附近的幾個涵洞高度就差不多是這樣。前幾天新聞出現的拖板車卡高速公路橋,那車載了貨物高度就是超過涵洞的4.2米,降挖大義路開了4.6米的涵洞,您主張的「物理限高」就不存在了。只要大洞一挖,以後連車行地下道也不用想有了。

結果就是「生米煮成熟飯」

不降挖,正符合您所說的「物理限高」。
作者: 望天    時間: 2012-3-14 09:45
寧靜海 發表於 2012-3-12 17:31
回復 望天 的帖子

噢!可能我弄錯了!
作者: Wen    時間: 2012-3-22 14:06
絕對不能降挖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