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台灣的城市真的很醜
[列印本頁]
作者:
無拘無束
時間:
2012-3-1 22:03
標題:
台灣的城市真的很醜
周行一:台灣的城市真的很醜
周行一:台灣的城市真的很醜
【聯合報╱周行一】 2012.02.04 01:43 am
我造訪過不少國際城市,儘管深愛自己的都市,但誠實的說,台灣的城市真的很醜,摩托車及汽車亂停,除了違規停車之外,騎樓、路肩、人行道到處可見停車;許多街道人行道不是付之闕如,就是太窄,突出的儀表、招牌、電線桿等障礙物讓人寸步難行;招牌凌亂,市容醜得難以想像;建築物久了之後,沒有適當維護及清洗,加上住戶裝的鐵窗、加蓋等突出物,變得很不好看。
都市的美與人民的經濟實力及品味有絕對的關係,人民富裕後建築物不僅會變得新穎高大,文化與精神層次的進展也會與經濟發展亦步亦趨,國家富強時,文化活動活躍,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品味提升後,城市就更漂亮了。但是台灣的城市並未因多年的經濟發展而迅速改頭換面,雖然空間狹窄、早期規劃落伍、法令前瞻性不夠,是改造的障礙,但我們的品味不夠更是主因,如果有美感,我們還是可以在障礙下讓城市變得很美麗。
品味不足不僅會造成城市不美,也會阻礙創意,而影響到經濟及精神生活的提升。現代國家拜科技及商管能力的進步,文化活動的商業價值大為增加,形成了文化創意產業,文創隨經濟發展變成產業的歷史演進過程也正在台灣重演,兩千三百萬人口已創造了二萬一千美元的國民所得,每年出版四萬餘本書、創作產值約八十億元的音樂、生產電視產值一千三百億、電影產值五十億。坦白說,文創產出雖然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內涵卻常為國人所詬病,譬如儘管電視產值高,節目品質實在讓人難以恭維,而且以人口數目觀之,這些產值與先進國家比仍微不足道。
政府正積極倡導文化創意產業,希望達到人民文化精神層次提升,經濟所得也增加的雙重好處。文創與品味密不可分,當人民的欣賞品味進步後,會激發文化活動的創新,提升文化的層次,如果台灣都市的醜反映出的是大家的品味不足,那麼文化創意產業的前景就堪虞了。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大家的生活環境就會改善,美麗的城市將充滿了創意,不僅吸引遊客,也會有許多人來創造商機,這種結果會帶給市民更好的精神及物質享受。美國的匹茲堡是就是因為整個城市的脫胎換骨,從一個退化的都市變成了票選最適合居住的都市之一,也創造了許多綠城市商機。
都市的美不是由豪華的建築物堆砌起來的,而是市民一點一滴呵護及細心裝扮出來的成果,台灣都市今天的醜當然肇因於過去的因素,亂停車必定與停車位不足有關,房子外觀不整修一定與所得有關,其實有些民眾已經開始自發性做了許多,例如有的老公寓已美化了樓梯間或公共空間,有的商家已整理了騎樓等等,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大家不再忍受現狀,要求政府加速法令的調整,早日改善市容,從容易做的先做,例如學習先進國家的招牌規範,嚴格取締汽機車亂停騎樓、人行道、路肩,增加及加寬人行道等。
一個都市要改頭換面何其困難,如果被動等政府有所作為,起碼要好幾代才可能有明顯的成果,但只要市民有共識,美麗的城市可以讓大家精神享受更充實,也會激發許多創意商機,所以我們應主動要求政府調整法規及資源,讓城市更美麗,在這過程當中,我們也必須適度的犧牲權益,才能加快美化都市的腳步,我們的都市美麗之後,大家就是富有創意及品味的市民。
(作者為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
請大家多多珍惜現在我們居住的北大特區環境,一起維持!!!!!!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2-3-1 22:10
臺灣特色:
老公寓超值錢,老人被公寓困住足不出戶,年輕人卻趨之若鶩...
公寓蓋頂加或鐵皮屋,或者透天厝裝設水塔,真的讓台灣的城市環境醜到不行,而且都更的牛步,大家死抱著公寓,也讓環境一直無法有所改變...
作者:
文漢
時間:
2012-3-1 22:16
頗有同感。北大加油!
作者:
rainbow
時間:
2012-3-1 22:18
愛惜環境 一起維持
作者:
evelyn0026
時間:
2012-3-2 09:10
我也周遊列國...
其實東南亞就別說了,市容很差
而大家眼中先進的日本,美國,香港,及大陸大城市
小角落也沒多美...只能說拿舊的和別人國家新的美的比,當然不足
但是同樣是整齊規劃的新市鎮,我們沒輸...
作者:
文兒
時間:
2012-3-2 10:22
回復
無拘無束
的帖子
文化是逐漸變化的,期待將來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
作者:
洪阿民
時間:
2012-3-2 10:25
有那麼急?急到要出動學者出來投書了?
作者:
hilljeck
時間:
2012-3-2 10:29
在既有政治經濟脈絡中,以西方的都市為美學原型論述常作為都市再商品化的正當性談論。也就是新興國家的都市議題不僅是後殖民的,更延伸為公部門與資本家面對統治危機所採用的再商品化意圖,透過以西方特別是柯比意的現代主義為典範的空間再商品化。這種再商品化也許是美學的殖民,也可能是市民空間權被資本主義所接管,而更可能的是透過凝視的再生產與機能主義不斷將住房價格拉高,進而形成排除效應也就是都市空間的階級分化、破碎化和勞動者的漂移。新興國家在複製性與無特色性的的都市再造下,歷史性與地方感被強力掃平,地方的空間能動性、非正式交換、人際網絡與文化的多樣性等都被高度壓抑,個體的能動性逐漸被官商生產的結構所抽離。
作者:
小旦
時間:
2012-3-2 10:53
回復
寧靜海
的帖子
對啊!每次坐飛機飛到松山的時候!都會看到一綠綠的屋頂,仔細看才知道全部是加蓋!哎連台北這種都市都是這樣更何況情其他的鄉鎮呢
作者:
anes855
時間:
2012-3-2 11:22
回復
hilljeck
的帖子
這種說法,似乎完全將"人性"抽離,來做討論。
但實際上,生活在這個空間,也就是被"再商品化"的商品,正是人們。
個人比較傾向說,過往的人們在考量自己的需求方面,遠大於考量到周遭其他人的需求。
因此,汽機車違規亂停,是為了自己的方便,而見不到別人的不方便。
自己房屋內裝潢得富麗堂皇,但是鞋子、雨傘要放在門外、樓梯間,自家停車場停著高貴的進口車,至於機車,就停到外面的騎樓、人行道,反正來往的輪椅、嬰兒車、小朋友,自己又看不到。
外表的儀表板突出、招牌外露、騎樓髒亂,也都沒關係,那是給別人看的。
垃圾、廚餘當然是放到不會影響到自己人的後院、消防走道,至於影響到其他人,沒關係,他們會包容的。
至於被影響到的這些來往行人或其他住戶,基於傳統文化"強調和諧"的特質,並不會提出太強烈的抗議,畢竟"見面三分情"。
官方的"陽儒陰法"特質,或者說"不告不理"的態度,也助長了這種現象。
但是當這些不合哩,影響到家中的幼兒、老人,或自身財產、健康、存續時,人們漸漸變得會挺身而出,也就是"公民意識"會漸漸成長,終而往"公民社會"方向前進。
住在台灣的人們,處在東方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的重大衝擊中,未來文化會如何演變,你我正處在千百年來難得的歷史情境中,而不自覺。
表面上臣服於資本主義文明,但似乎仍無法脫離,千年以來的傳統,將西方文明融入,而再度發展出已蛻變過的新文化。
只是如您所言,需加強傳統文化、建築的保存,而非一昧予以掃平。
將西方的民主、法治,與東方的和諧、自然融合得很好的聰明台灣人,我是不太擔心的。
作者:
大理花夫人
時間:
2012-3-2 11:48
回復
anes855
的帖子
臺灣面面觀!人民百樣態!
此篇發人省恩~~的確莫可奈何
愛北大!珍惜北大!
別再紅燈強行右轉、行人闖紅燈、橫越快車道~~~説不完亂象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