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台語中「唬爛」的典故何來?
[列印本頁]
作者:
faith
時間:
2012-2-6 09:28
標題:
台語中「唬爛」的典故何來?
常常在生活周遭聽到有人會說“唬爛”這個詞,這個詞彙很早以前就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生活用語。
. _# C" e- L- V3 g
* \% m6 e; N7 f1 t; U3 p
但如同很多詞彙一般,很多人知道這個詞彙該怎麼用,卻不知道它到底是甚麼意思,於是有人就會上網去問,想藉由鄉民的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又於是,很多光怪陸離的解釋就出現了,而在沒有更好的解釋後,這些理論看來有理,但實在牽強的解釋便被大家信以為真,甚至廣為流傳了……
, l0 z3 O3 ~7 f6 K& c
& P5 {3 u7 s5 ]* a8 z% D
「奇摩知識加」(沒有打錯字,因為它真的叫作「奇摩知識+」)裡面有以下幾種很瞎的答案……
/ w* t b; k* B1 l% Y
# { U% w4 d, h
" d4 x! `6 L3 |
3 J% r% G. Y5 D! S V* P
第一種:"唬爛"其實原叫"胡喃",據說元朝的時候人分四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 : 蒙古人 色目人 漢人 南人。當時的胡人也就是漢人以及南人,元朝的官員因為不懂胡人到底在說些什麼,所以叫做"胡喃" 也就是胡人喃喃自語的聲音後來變成"唬爛" 就是說別人胡言亂語、隨便亂說話的意思。
I* }% R7 \; f2 \, m
. t" Y7 A Y, K6 p @/ {/ U
# L1 \4 m( D" S1 |! [! @
! k- u+ g" f0 n' y) p$ m" b% n
第二種:唬爛用台語發音(老虎的生殖器),為何會說“話虎爛”?有個愛吹牛、說大話的人,有次他談到和老虎爭鬥之事,老虎猛撲過來,這位老兄迅速的倒在地上,避過老虎的撲擊,所以老虎就凌空略過,這位老兄就在此時看到了老虎的生殖器,因而描述得很詳細,(從來沒有人虎口餘生,所以也沒有人看過老虎的生殖器),所以這位老兄講的就算,他在話說老虎的LP,故稱為“話虎爛”。“話”或“畫”都可,反正是吹牛嗎!
0 t: F& z; T6 T2 c& s/ b9 b/ }: @
* O. y) |+ C' z; O* m/ c! d/ }4 {
8 Q7 F3 u# c$ J& ?7 K
2 R5 Y+ H+ u6 h, X8 ]' Z
第三種:真正的寫法及讀音就是:話ㄨㄟˇ唬ㄏㄛ弄ㄌㄤ平音。
8 e3 m; C6 L. P: M
, e9 i7 c% d; `3 j
「話」在這句台語詞彙裡等同說字的意思,例如:話山話水(台語)。
8 C7 r6 B( g- l
4 N7 m+ T% x+ y7 p5 X+ K
「唬」的字義就是虛張聲勢來欺矇威嚇別人。
! Y/ N6 Y, S, ?1 t
; {5 L$ {2 e+ s
「弄」字在這個台語詞彙裡的意思就是逗弄戲耍。
0 `+ R, v# A0 n1 a* x2 @* z
7 S; E ]6 r( T, w' T
因此,話ㄨㄟˇ唬ㄏㄛ弄ㄌㄤ這句台語詞彙的完整意思就是:以誇大不實的語言來唬弄欺矇他人!
4 t& Q3 N6 b. e8 |6 h
- K! J3 L) X) ?2 L4 V% D
由於話ㄨㄟˇ唬ㄏㄛ弄ㄌㄤ這三個字的台語讀音跟「畫老虎陰莖」約略相似。因此就被以訛傳訛的持續沿用,其實光從字面上就能一目瞭然的清楚這句台語詞彙的意思了!無影以上粗淺的詮釋,純屬個人畢生對本土語言的鑽研涉獵經驗.特提出與您作分享,若有不適。還請海涵見諒。
$ Z) p H* K# l) i7 D
$ I6 l0 u2 h2 x) C
" c! R) A/ C9 u2 b2 I- C" ~
, M/ g6 e$ w- H# E1 A/ U" h
第四種:話說當年有個講話非常不老實,又喜歡誇張其詞的傢伙,老愛在別人面前吹牛,儘說些沒根據又荒誕不經的話來惹人注意。
- y9 {. H5 j- R* h" O+ Y. G- e, T
- |# K7 n$ f+ w2 o% U9 E4 A
尤其他最常愛說,他在山裡頭有一回遇到了老虎,說自己多英勇不僅全身而退,還把牠打昏,更仔細端詳了那隻老虎的生殖器官,每每誇稱老虎的那話兒多雄偉,多可觀。講得讓沒見過老虎的群眾聽得是一楞一楞的......
# Y2 a' f+ C, ]) Q5 b2 `
& `" _; y1 \3 o5 Y
後來有一次真的有人在山上打死了一頭老虎,帶下了山到了市集群眾一看,哪裡有什麼雄偉可觀的虎鞭?
( t$ e( Z* g: v0 l
/ A. `( h4 y, z! ~$ D; [) a
因雄性貓科動物之生殖器官皆內藏於體內,外觀根本就看不出來。
8 K( `0 E$ _( p8 G3 `
( y3 ~0 U1 `5 n0 {! Q$ B$ N
大夥才知道,原來那傢伙一直都在說假話、騙肖尾...
4 H+ W, Y) [5 [2 j! L1 `
4 n& X: |0 f( t8 u
於是,後來人們把講話不實在或吹牛皮就稱之為「話虎闌」。
8 X/ |( n$ Q, }+ @) M
% s, T" C! w2 I
蓋「闌」即生殖器是也,時日久遠「虎」則誤傳為「唬」。「闌」亦變成了「爛」,言者多不察 實為其由來。
- i m- {9 m8 ]: p# H
; g! m$ @1 i% i+ X+ G1 s
. w5 ?8 @! r* s3 |: ?
; i# }: {/ h7 _4 j6 g+ m
9 l" J! d( Z+ z( T
5 W9 D/ h) F6 Z. e
從這四種解釋來看,第二種約與第四種相同;所以可以視為同一種。
~4 `5 D4 [5 z" x/ F8 B$ k
: \" X4 c5 l8 V6 s, k! `
而第一種與第四種尤其可笑,看似引經據典,但實際上那種“話說什麼~什麼~”、“很久很久以前如何~如何~”、“我朋友怎樣~怎樣~”,都一樣是以故弄玄虛的方式,來顯得他引經據典、很有學問。很多時候這種文法也往往能奏效,瞧他說的煞有其事,大家也就信了。
. l, f" U& X) H; w( G8 S
; j( h" K" u; W6 B$ h7 Q. h# D
但實際上,就如同第一種裡面說「據說元朝的時候人分四個等級…」,我骨子裏面的歷史細胞就提醒我要產生懷疑:
+ L4 I9 [; Z: ]$ o- S0 o
4 E! C6 v% }' b. E7 I" z# B
典故從何而出??
) y! o/ r7 `. Q9 V0 \9 z, e( Y1 `
: l: z7 J+ q/ q" M0 A) }2 M6 S0 ^
你是看哪一本正史所寫的?
* d s0 h7 s- Z" Q6 z1 s
1 i. _" U6 C6 Q
不是正史,至少也該是哪一個筆記小說裡所出吧?
8 X: [& r, Q- a ^
; a$ ]( ~. p4 {& s2 Z3 X' c
' i K* L8 v5 n3 j; ~. K) ^
' U/ ^3 n! ?; t# v- x% u
如果都沒有出處,就用這種方式繞著唬弄人,實在比“我聽朋友說…”的這種說法還要惡劣~
' p2 Y ^4 q8 z4 e" T% ]. t$ \
$ l/ T3 I1 x* l; p- J# ^7 g
3 M& a% w, Q5 F& ~" ?* f
' L- a* O" Y# G; N, U, N6 ?
整體來看,第三種說法雖然是他自己臆測的,但我認為至少說的通,他也認真的把這些字拆來組去的解釋。我不確定是否是正解,但至少推敲與解釋合理。
$ D, S6 U3 s6 E0 t! d. C1 D3 |
7 Y; \( C4 n" ~' C! }
' p5 d3 c9 t$ [! Q. i2 }9 N1 q
* |0 j, T4 g& A; T( F
如果讓我來做解釋(當然也是憶側),我反而認為「唬爛」這個詞是一個「日文外來語」。每一個國家都會有外來與的產生,那是一種文明進入自己國中,與語言、文化產生交流後出現的新字彙與文體。
& \' r% b* r: {9 b* ]$ Y, U
$ b2 Y% B8 E; T
在日本,打火機(音似:賴打)便是英文中(Lighter)的外來語,而這個詞彙也在過去日治時代被引進,至今都還被台語所沿用。又如同日文中的超級(音似:司ㄆㄚ˙),也是英文中(Super)的外來語。
' i& W5 W3 G- }: C2 q; e2 o- g+ ^3 d
% o d+ a- N% k
不只日文中有外來語,英文中也一直都有新詞彙與外來語的生成,這方面起看最後附上的新聞。
: f' D6 X, ?4 {, B( k$ l2 q
$ `8 e+ c- \3 F) [
而知道外來語的定意後,再回來談「唬爛」這個詞。我認為它應是來自日本語的台語外來語(就如同運獎(司機)、放送(廣播)、歐巴桑(老婆婆)一般也是來自日語的外來語)。
; D, P/ H7 |" j& B2 t) Z7 u0 l/ E6 P
* }: } e& r: X h4 O, Y+ ?4 I
在日文中「說大話」被稱為是:ほらをふく、法螺を吹く(兩者相同,讀音相近)。
" `' Y. V( V8 T1 M! x
6 m6 y5 @; Y6 U! F* E$ `( t
ほらをふく的讀音為「ho - la - O -ㄍㄜ」,意為大吹法螺的人(簡言為「吹牛的人」,台語中也會用「吹喇叭」來形容一個人說大話,這用法是完全相同的)。
E* q+ v9 ^& W! y5 N! Y0 c7 S
* k9 o+ @) G& `! F2 z
而這個詞彙在前面兩個字母(即ほら,讀作ho-la)的發音較明顯(後面的字發音較輕),所以若是在日治時的台灣被使用,很快的就會被慣用台語的台灣人民們吸收成為新的外來語,則台語中的「唬爛」(台語念做:HO –ㄌㄤ),就會被當作一個名詞,而與動詞中的「話」(ㄨㄟ,當動詞用是“說”的意思)一起並用。
( Q s5 I2 p/ ]$ i
+ }6 ]% }; F, Q
- [; ^5 O; v7 l9 w8 A5 W' N
' j5 H( |. t. a! U$ `- H/ _: I! V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沿用於日治時代的外來語。
: v' {4 I4 I$ y" V* n Q- |% n2 L
1 T; t9 ?, S4 D
這當然也是一種臆測,我們很難知道正解是甚麼,但與上述1、2、4種的說法相比,至少合理一些也實在一些(更不會在那邊用“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時候…”,來蒙混過關),畢竟念歷史的我還是不習慣看到人家借歷史的名義來企圖唬弄過關。
5 K* w+ e9 ~: {2 |
3 g) I! v! W$ \( v; v1 o, Q
很多人對歷史的誤解就是這樣來的,而我與其他同領域的師長一樣,常常是要幫那些「話唬爛」的人擦屁股,這感覺不挺好~
# i( b* O. g1 A _5 l' G
# O1 C, @* a1 L6 d
# R! G O E$ b, v5 L: l, C
# S3 n" X9 M$ R; u5 ?5 l7 D7 J
作者:
KYC2012
時間:
2012-2-6 11:27
作者:
dingding
時間:
2012-2-6 17:30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2-2-7 08:40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