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股市贏家 2012選股策略.股市張國立:看好三大利多 重押潤泰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12-12 22:11
標題: 股市贏家 2012選股策略.股市張國立:看好三大利多 重押潤泰
股市贏家 2012選股策略/股市張國立:看好三大利多 重押潤泰新
- }2 T# l0 `: B8 \5 p: L& E) w8 Q2 V$ E9 _3 a% D
% E4 N, |+ D6 D
【文/周岐原】
; S6 J% ^7 A- B
' ^& x1 b3 |5 R$ n9 z5 U5 O* L" i前言
0 o# e) T+ o! g# A* n. q
. T1 P" h% _5 J過去十五年,張國立用徹底研究公司價值的方法選股,不僅賺進逾一百倍報酬,也讓他成為財務自由的投資人。今年他賣出永大,創造二倍以上報酬,之後轉向觀察兩年的潤泰新。他強調,唯有找到可以複製、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才能帶來豐碩的獲利果實。
9 `! u5 x6 V9 y7 L' P
, y* r$ r, H5 A$ D  [7 o, D" ]. F- |2 ^
進入股市十六年來,我幾乎每年持股比重都是滿檔。」投資達人張國立(化名)說。雖然今年台股先盛後衰,接受採訪前一日,指數更創下六七四四點的兩年新低,但在張國立臉上,看不出一絲憂慮的神情。: w$ Q3 f2 I& O  T2 y

; y& ]. L# ^6 n$ n6 }8 r
3 D: w! n1 ~" Z. O6 }- g* ?曾在《今周刊》七四二期封面故事出現的張國立,其「價值投資法」經過十多年實戰經驗印證,在過去十六年中創造百倍獲利,早已是打敗加權指數的大贏家。今年,他更選擇告別職場,成為自由投資人,準備應用這套方法,獲取更可觀的報酬。6 Z0 W6 x! R' @$ y
# [: W% h( T  B: j  ?& A
5 e6 C: L1 c8 s. M( r/ V5 H7 m
全年進出次數只有個位數的張國立,能在今年大盤波動劇烈之下賺錢,更顯示他是禁得起考驗的股市高手。/ h9 w& s+ g- U. v: o: Y7 u
& f# L" f: \3 L$ M- u: D( q4 u

/ y# w! Q# d- \0 H. s例如,○九年中布局的永大,張國立陸續在五十元以上獲利了結,報酬率達二倍以上,就是今年的代表作。但嚴格說來,張國立的投資思惟絕非單純地「買進、持有」,而是不理會指數變化,只以「Bottom-Up」(由下而上)法則分析;若持有股票一年,能為自己帶來三成以上報酬率,確認有此潛力,他才會著手買進這檔股票。
7 ?. [* z5 k& x2 P$ y+ i' P* }7 i/ w) x( z* V6 k1 e
( ?- K* f+ Y  {/ X; _0 J
投資以一年為單位 長線布局( L3 N3 G  k  ?2 S# z# h

4 Z9 N+ V; X1 `7 u! f! m" S" c4 Y  m6 A3 ]
然而,這種專注研究個股的投資法,並不容易學習。第一個難處是,投資人不容易準確分析個股的實際價值,是否已經低於股價?再者,短期訊息與市場變化,也不斷考驗持股信心。張國立就說,他曾見識一個與機會多次失之交臂的故事。) `( g) T7 q: }- W- U/ z
4 e9 s3 D+ b6 s. D. ^. ?
$ {' R5 a' |0 T' f+ S# w
「○七年,大盤漲到九千多點,一位朋友問可以買什麼股票?當時我建議佳格、全家或是山隆,但他沒有採納。」張國立回憶,「○九年他又問,我說永大值得觀察,他還是沒動作。」張國立略顯惋惜地說,「即使那時買那三檔股票,至今也幾乎沒賠錢(編按:佳格、全家股價均遠高於○七年,山隆還原權值後,股價亦高於當時),可見大盤和你的損益不一定相關,只是,人要改變不容易。」6 n* p, E+ r  A# b( d' F/ s- Y/ J

% p4 }8 e' _9 M  c% i* L' f
. b8 U3 \( Q$ H! w, x" b投入市場時,張國立只是個從一百萬元起家的郵務員,他非常了解散戶在市場所處的弱勢地位。但他強調,散戶的小資本,其實也是一種優勢,「法人沒看到,你有看到,就是你的機會。」! m6 ]6 m, ?' a6 `* q

4 ]+ q% s* u5 {+ A0 j" V: _9 @
, l6 x$ P6 R. c, e) K/ v( Q# z: A張國立主張,投資只要「站在比較大的機會,承受比較低的風險」,長久下來,勝率勢必大幅提高,而學習徹底研究公司內在價值,就是散戶敲開賺錢大門的入門磚。
% ^" [! p. H- D9 e) p3 }) J6 f
+ N! C8 e+ V# D+ m& e
& v0 t& D" J( K# _轉投資高鑫掛牌 價值量化$ w5 w( V! Y( g6 Y7 C) ?+ x

0 r3 X- S2 `7 ~. T, V' I  B" H8 T) Z+ X! z7 R
張國立強調:「不要care(在意)自己的本錢是幾十萬元或一百萬元,要深究這家公司的價值在哪裡?你到底為什麼買它?」他建立自身優勢的方法,就是摒除變化快速、難以掌握營運前景的電子股以及新上市股,只從股價五十元以下、較接近淨值的非電子股裡找機會。今年,張國立挑選出來的潤泰新,就是他相當看好的標的。
1 Q+ C! [& M5 N7 C5 u# H' f  \" `/ `6 v

- R6 E! L6 w1 d今年以來,潤泰新股價表現不算亮眼。從技術面看,明顯是一浪低於一浪,基本面又因為轉投資的高鑫零售掛牌,出現資金轉移效應,導致股價在近期大盤修正中,顯得比大盤更為弱勢。無論透過技術面或基本面選股,一般投資人不太可能將它列入投資考量。
& e+ M5 _9 u  I/ S
1 p- Y5 x* e% L" [% o& E/ [4 ^, ]3 M1 P, _
張國立坦言,這些訊號他也全看在眼裡,但與研究結果一一對照後,他依然認為這些訊號並不值得擔心。因為對潤泰新這檔個股,他已追蹤兩年,分析過各種優劣因素,確認有利之後才布局。
' P9 D9 l' q. S* P$ x. L9 a7 S4 S2 X& `4 m( G$ Q

( r5 D' V; S6 D( J: W7 t張國立主張,投資至少應該以一年為單位,因為短期內反覆決策,多半無法為個人財務帶來太大幫助。「不應該care明天,或三、五個月後發生的事,這個情況假如沒改變,成為贏家的機會還是微乎其微。」  {2 r0 ^1 r! \8 \& ]. B
5 M) |0 Z2 a8 y) O) S# W
( w3 L- x: S' g0 k( \$ O! e8 e+ Y
張國立舉例:「就像今天(十一月二十五日)潤泰新跌停,收在二十九.九五元,但是不到一個月前,它是三十八元,短時間內就差了兩成,難道公司在這段期間有什麼重大改變?沒有!」所以他認為,下手投資之前,「一定要用數字來印證你的想法。」
* t* K" b# p/ V- W; P6 }1 F& H( `8 t

( \: M) U8 v9 w0 A% ^7 v$ w在張國立的分析中,評估潤泰新擁有三大相對優勢:第一,轉投資高鑫零售,握有約九.六%持股。這雖是眾所皆知的利多,但高鑫掛牌絕不是利多出盡,而是得以量化的有利因素,「假設其他獲利都是零,它持有高鑫的市值,就相當於一股三十二元!」. \8 x; t5 \: v2 x) F/ [

3 b1 {: F1 t: e' w: m
# r9 N6 Y2 w: Y張國立解釋,高鑫掛牌前,市場對於潤泰新的受益程度只能憑空猜測,難免缺乏具公信力的評估標準。如今高鑫在香港掛牌上市,總市值超過新台幣四千億元,這代表潤泰新持有的九.六%高鑫股票,相當於每股有新台幣三十二元價值。而且,高鑫目前還在中國快速拓展量販據點,以這股明確的成長趨勢,高鑫未來仍有上檔機會,股價在三十二元以下的潤泰新,也就有了可觀的防禦空間。7 W( h( d; z) m. P4 b
5 E- c0 q& O" h+ Y* U: C3 F! K

6 ~; H, V, e! b9 P  S6 r0 p張國立回憶,早在○九年參訪中國大潤發時,他就對業績火熱的大潤發留下深刻印象,而潤泰全、潤泰新也就是他中意的標的。不過比起股價逾四十元的潤泰新,當時張國立還持有二十元以下買進的永大,明顯更有成長空間,所以他選擇持續觀察潤泰新,耐心等待更理想的價位來臨。/ u6 z( A* ~: _  P, o' L' m
$ U: z# a8 X! Y7 s
+ t$ h0 f5 c( M5 k! c
南山營運若轉好 勢必受惠1 f. o: U3 _1 D2 a

8 m1 Y5 U5 J" C. m; Z  G6 \5 G6 Q2 V( O8 V
潤泰新透過持有二五%的潤成控股,轉投資南山人壽,是張國立眼中的第二個利多。因為南山人壽未來營運轉好,甚至掛牌上市,潤泰新勢必跟著受惠。
7 e4 V8 g0 K3 ], |' i. M6 U9 }3 q' _& f: @$ O

5 x/ B4 C2 |. K) J1 B8 `「南山股東權益有一千多億元(編按:去年南山人壽股東權益為一五一四億元,今年八月底止為一三九○億元),它只用六百多億元就買到,還包含商標、品牌,應該是一樁划算的交易。」
/ l9 V9 i6 ~; [& H0 G6 g2 l$ [, S1 j" p8 h
" N  s; \: y5 |, R& R  @1 H
最後,鮮少為人關注的營建本業,更是張國立看好潤泰新的重點所在。
8 o3 U6 S! f3 O- u% |7 P3 W& F
! L) k+ a8 x% h7 F  S
! h: e# l" _/ T: H「過去十年,潤泰新本業大概只賺了二十億元,說真的,乏善可陳,」張國立坦言,「但未來爆發力將非常大。」十年來營業利益累計只有二十億元的公司,有什麼轉機?張國立微笑說:「答案就藏在上半年財報裡。」
( l8 o9 V# e4 H- ^$ B. a
4 R* |; v; w& ?( e4 {2 X! I  D, y
, a& R7 M# V2 n6 {# r「半年報出來後,我的看法就非常篤定,所以我從七月開始陸續布局。」張國立指出,在潤泰新半年報的存貨明細中,藏著一組相當可觀的數字,「看在建存貨,成本是二十六億元,但估計市價是一二三.七九億元!」
- f% {7 U( p0 e1 G" q! @' n4 }8 w" a. O6 \  o0 U" R
' T" }' ^$ e$ k" J) }
若將財報數字解構,市價減去成本,約有九十七億元的利潤,以潤泰新增資後,股本九十七億元計算,代表公司營建本業的潛在獲利超過一個股本...【 ■《今周刊》
1 n% i) Y: u, `5 j( H& ^4 S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12-12 22:38
張國立的投資思惟絕非單純地「買進、持有」,而是不理會指數變化,只以「Bottom-Up」(由下而上)法則分析;若持有股票一年,能為自己帶來三成以上報酬率,確認有此潛力,他才會著手買進這檔股票。
5 Q/ f/ p' e; `2 N9 @" M7 u% F$ Q' H) Q3 G/ B' O* Y; I( d

; y1 [$ b- h) O; _7 a" h" n$ }
作者: 桂格    時間: 2011-12-12 23:11
本帖最後由 桂格 於 2011-12-12 23:13 編輯 - V$ P1 o/ z+ i! \" N0 Z1 p7 x
7 D2 F6 N, j9 D% A3 r% g" i
# ~4 h! i$ c5 q, J9 i
+ X$ h/ s5 I0 G$ k' l% g% Z" v
目前手上僅一檔32x0空單....
作者: 威廉    時間: 2011-12-12 23:12
會不會見光死呢?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12-12 23:20
回復 桂格 的帖子
! L+ E  U7 y) v& S. V% L
# i( a+ T* j5 Z! T3230.3260.3290那一支
作者: 桂格    時間: 2011-12-12 23:26
歐陽 發表於 2011-12-12 23:20 & x& P" _) S+ U$ n
回復 桂格 的帖子
# G1 i6 ~" b' |- g; {- C
- V# [5 O4 f6 ~- U3 V( ?7 O; Z" m3230.3260.3290那一支
4 ]$ w* N# h: x( X! x
哈,今年前三季賠又已執行完庫藏股的!空一點好玩的。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12-12 23:38
3260
作者: andy826    時間: 2011-12-13 09:10
歐陽 發表於 2011-12-12 23:38
2 E$ K" u/ M. M9 W0 e+ j9 Z3260

/ L% @5 k5 j8 x  Q; M$ ^9 U...........* r# j0 t: k1 Y9 Z
2 ~. H- ]' E4 t. ?. Q7 G2 n+ k
買了個隨身碟, 用沒多久, 外殼就散了.......
作者: 吉娜小姐    時間: 2011-12-13 09:26
歐陽前輩這番理論絕不是空穴來風, 本女俠心中已有一把尺........
0 c0 W$ q- `% W0 ~% `它日若贏得黃金萬兩, 必登門致謝....{:4_84:}
作者: evalee    時間: 2011-12-13 10:16
印象中他買植物園那邊的地,準備蓋豪宅,壹週刊有報過...
作者: w5719w    時間: 2011-12-13 13:44
回復 歐陽 的帖子
3 t+ q1 W$ v! g: F9 Q. d# i/ t% ?: w. X% u1 w
該多向成功者學習啦!~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12-13 18:49
張國立主張,投資只要「站在比較大的機會,承受比較低的風險」,長久下來,勝率勢必大幅提高,而學習徹底研究公司內在價值,就是散戶敲開賺錢大門的入門磚。8 k5 d% Z5 A' ?: A
8 Q2 ^5 q0 M. q' K# C6 `

作者: tomliao    時間: 2011-12-13 19:31
徹底研究公司內在價值
: W9 n5 e7 B) R4 L4 _
推一下
作者: 旅行的人    時間: 2011-12-13 20:39
價值投資法。不就是巴菲特慣用的方法嗎?
7 E. W* c) ]! b  p. b0 C( s
" v( t9 Q7 V5 k3 Z以前巴菲特看穆迪選標的。只是現在這個方法,在資訊時代,越來越不容易找到標的了。* X- w$ N; }4 F2 h, N5 M% c
$ M7 L4 F- p. G% E5 ]
以投資的精神來說。這是最安全的好方法沒錯。5 _( [; d1 Z  G; g7 A4 R
, K" |" V. p# Z! ?- w( t
只是巴菲特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他在英特爾還是小公司的時候,沒有去投資。
& j' r! P+ S, D8 Z' k  E3 g3 ~6 o" H$ _
雖然英特爾曾力邀巴菲特入股。
( |9 q/ t' g/ U( E& _4 x& l) L4 D1 Q5 C( k2 o5 q
投資精神來說,價值投資法是很對。只是在財務報表上顯示出來的資料,到底準不準確呢?
! G! i. p' F& ], R+ W( }- m) J
- w; n- S' g1 Y7 \: F* E台灣太多美化帳面的地雷股。風險也不可小看耶。. L6 v+ h2 @  X9 `6 s2 n1 |

5 v! j1 E8 m) Z- L( J: C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12-14 07:12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12-14 07:13 編輯 5 B1 o! p7 O1 q# K+ F, [  k+ B- U. _
旅行的人 發表於 2011-12-13 20:39
* w) Y1 N# _' H1 `價值投資法。不就是巴菲特慣用的方法嗎?+ m8 y7 @3 p/ Z3 ~
( s9 {8 U) n5 _2 g1 i; l
以前巴菲特看穆迪選標的。只是現在這個方法,在資訊時代,越來越 ...
9 x6 C: [) Q) l# d9 ~8 W3 J

% e: y9 x" o6 S% H) @ 台灣太多美化帳面的地雷股。風險也不可小看耶。9 R! \6 J: v/ S3 D# D9 a" x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