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轉貼~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 [列印本頁]

作者: 樂爸    時間: 2010-8-6 16:49
標題: 轉貼~孩子準備好上小一了嗎?
李佩芬出處:親子天下   2009/8/20
, h, c) E" \& Y: [, d# U$ ^" y- @- Z6 A8 Y3 b- l4 G0 N0 b: l

( u! k" W+ S" w/ x0 f2 {8 u2 I2 |& j% @/ r9 g- p
作者:李佩芬出處:親子天下   2009/8/207 ~6 l. [4 _: P: q# c

6 W- \1 B0 L4 ~/ u8 H從幼稚園步入小學,是孩子面臨生活大轉變的開始,父母該怎麼協助,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 W; T) r: Q. H! W, i+ _& K1 ^% k! V. S
/ b) r3 q$ h$ @

$ A! t- X. |: b短短兩個月,小一新鮮人得面對的生活型態與作息,與幼兒園大不相同。2 ~0 a% c3 o+ ^9 D" e+ x/ @
步入小學,孩子得開始適應:鐘聲是作息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課才能喝水上廁所,上課不能隨意走動,學會注音符號後要開始抄聯絡簿,午睡是趴在桌面上休息……哇!怎麼頓時風雲變色?
; U& W2 d) R: E2 x7 `別擔心!多位低年級導師與過來人父母,合力傳授實用教戰法寶,讓你把幼小銜接的「大階梯」,化為漸次向上的「緩升坡」,順利登頂小一。
$ K$ T9 g* U0 {2 [+ z* K: R, S$ u/ Q7 j( P' L; d& p
法寶一:用正面字眼,描繪新環境, ~* y9 L7 d+ s# J7 A. U

* s6 e9 p7 n9 y, B3 O3 }' |: Q每個「新開始」,都是給予祝福的最佳時機。小一新鮮人即將面對「規律生活、正規學習」的日子,家長在日常交談中,多用「可以交到更多朋友」、「可學到更厲害的知識」、「操場更大」、「圖書館故事書更多」等正面語句形容小學,讓孩子期待小學生活的正向情感不斷滋長,減低害怕、焦慮的負向情緒。
- W4 i, z0 X6 Y7 X- r5 R- x5 J/ i
法寶二:大手牽小手,校園走一走
* Z2 i5 i" z2 I5 u! s7 o+ D! t$ A: Y
建立環境熟悉度,是「穩定軍心」最有效方式。家長可以利用假日造訪校園,認識學校位置,以及教室、廁所等最常使用的場所。以廁所來說,由於小學多為蹲式廁所,小男生的便斗也比較高,父母可藉機指導孩子如何放好雙腳、抓好「角度」與「方向」,掌握最佳「噓噓」與「嗯嗯」位置,並示範如何才不會弄髒地面與衣褲。4 q  C/ g( Z1 v% Z2 q' O" z
此外,放學時間人車雜沓,務必與孩子確認接送地點。若孩子走路上學,最好帶著孩子多走幾遍上下學安全路線,遵守交通號誌,儘量多走人行道或騎樓,別貪圖快速而鑽入偏僻小巷。9 s5 \4 J! m8 E
% z2 c- ~3 C* q4 x5 v9 E. x
法寶三:遊戲器材,注意安全4 U) V& F& c, T* x! P( ?2 E
9 r" x* T1 \; [5 X8 U( e
許多學校健康中心都發現,低年級最常因遊樂器材使用不當,導致發生瘀傷、跌傷、撞傷的比率最高。帶孩子熟悉校園遊樂場時,家長可示範正確玩法,提醒孩子玩盪鞦韆時手要抓緊、不要還沒停好就跳下來;玩滑溜梯時不可頭下腳上或站著溜;與他人玩翹翹板時,不可在動態的板上行走,也不能突然跳開讓另一邊友伴掉下來。
$ f0 v6 N; X+ p4 L
1 X; j8 ?1 A' d0 N5 U0 b* Z法寶四:打敗起床氣,吃頓好早餐' H2 Y  w5 Y+ ]& T( s
! y- G2 R' W2 Z( e7 q
如何讓孩子順利在七點五十分前進校門?除了「全家總動員」調整生理時鐘,家長還可與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與「獎懲規則」。幼稚園經常使用的「集點獎勵」制度,對小一生依然很有魅力。
0 T7 E/ K" K; J! w7 Y6 w; A  N& j6 X開學前,父母可陪著孩子思考:以後每天晚上有多少事情必須完成?做這些事需花多少時間?讓孩子自己制定時間表,並透過貫徹獎懲規則,達到早睡早起目的。6 x! _/ Q; G$ o$ P0 o
小孩作息深受大人影響,夜貓族父母也應嘗試調整作息。可先陪孩子入睡,再起床繼續處理未完成的事,不僅創造睡前相處時間,也避免孩子跟著父母晚睡,錯過優質早餐時間。好好坐在餐桌旁,從容吃頓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早餐,是父母可提供給孩子的最佳學習武器。4 f& Q) v5 w& n1 ^% b* f. f
0 ^- C+ V) B; L. }8 f5 d2 Z# ]
法寶五:生活自理能力,最重要
7 W- `) t: R# W. H/ Z/ M3 u2 y7 `  }- x
「台灣家長都太重視課業學習,忽略了生活自理能力」,不只一位低年級導師如此感慨。從書包書桌整理到衣著整齊清潔,都是小一學生在學校必須面對的「生活功課」,父母在家應把練習機會還給孩子。
, R. }  j- ^6 U. l4 E& c2 ]如學校課桌抽屜,孩子經常塞得亂七八糟,可透過「書背朝自己,大書住下面、小書住上面」的置物原則,以及教孩子找書時掌握「整疊拉出一半,抽出需要的那本」等小訣竅,讓抽屜井然有序。櫃子裡面也可放一個小籃子,指導孩子將小文具放籃內、大物品放籃外排好。+ K0 P8 m2 J% ^
保持座位整潔,在家也能先訓練。有些學校會讓孩子負責班上或座位周遭打掃工作,若在家裡有練習拿掃把的角度與力道,掃地就不會變成「揮掃把」。中午用餐後課桌難免油膩,若在家就曾練習扭轉濕抹布,清潔課桌面就能游刃有餘。
8 b- g6 q) T: j! n! G' b5 y& U+ {% T6 c8 g
法寶六:等待與耐性,需同步成長8 L6 z% c" k5 a2 j8 P

/ l; g" @. n+ K0 S/ [2 t幼稚園到小學,也是從「立即獲得」到「學習等待」的過程。& r! m* ?3 l6 t; |
幼稚園有兩位老師,較能周全顧及全班情緒;但小學每班通常僅一位老師掌控,孩子必須學習有耐性「等待」老師幫忙。父母可每天花十分鐘,讓孩子練習「坐在座位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數週後漸次增加至二十分鐘,至少以三十分鐘為目標。
1 e6 @7 ^/ `/ r8 p- j% O0 G8 ?要改變幼小孩子行為,可掌握以下步驟:一,一次只改一件事情;二,有進步就記錄、給予獎勵;三,一開始採取低標,隨熟練度提高可提高標準;四,一項行為改好後再換下一個。父母要有至少兩星期到數月的長期抗戰心理準備,中途停止就前功盡棄了。: Z4 ?, L1 |' [, @

3 i0 L& h/ i; y先跑未必先贏,學習態度更重要
7 K2 Q( [% e5 J! S+ Y) n8 W3 m2 P. F. X2 W7 x; U* z
一年級是正規義務教育的起步,孩子必須開始跟著教科書進度,專心聽講學習。為協助低年級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多位專家建議父母運用以下訣竅,幫助孩子減少減少學習過程的挫折與不適應。; U  x  B: u  |1 }/ B  |% t# w

! m1 A8 W& E4 A; R' y: k訣竅一:購置學用品,重安全實用
6 U! D. F" S. \9 q* j* W; o7 h, g3 w  x4 B. ]2 b$ i4 x7 [
「自己的」新書包、「我的」新鉛筆盒,都可增強上學的期待感。但父母在購買學用品時,不能任憑孩子喜好,也須留意實用與安全性。
% j: \: t6 [7 U9 Y3 p8 s+ L% @$ L.鉛筆:小肌肉不夠發達的孩子,可從HB三角鉛筆開始練習,之後再慢慢轉用六角與圓形鉛筆。也可透過握筆器,建立正確握筆姿勢。小一生還不太能掌控握筆力道,不建議使用自動鉛筆。3 q' p# d4 D+ s
.色鉛筆或彩虹筆:留意是否容易塗抹上色,彩虹筆則須容易抽換顏色。) G9 ~# n2 X& Y' D3 h# D! v+ L. q
.橡皮擦:忌選複雜造型,以白色軟性橡皮擦為佳。
% t2 k# @9 P, E7 h4 V  Q
, n! g: @! R8 _4 G. J4 ~2 v3 \$ d.尺:不要太厚或太長,儘量選擇透明材質,方便對準目視。
  ?, L* y/ s, |.鉛筆盒:花俏機關不宜太多,以免上課把玩分心,大小要能裝入筆與尺。
' q8 l2 m6 {% ^+ \, h.美術用品:體積龐大的組合式用品,會佔據整個桌面,最好分項購買。若使用姓名貼,每枝蠟筆或色筆各貼一張,會比只貼在盒上有效降低遺失機率。7 R' u5 M5 L5 O- j% D

6 _% v( A. X/ @% u+ D訣竅二:功能性書包,須搭配正確收納習慣5 a4 x* z( @1 b$ @

0 O5 P& I7 o( T) S4 N# C: P拉桿式書包上下樓不易,容易絆倒自己或他人,對小一生暗藏危險,多數老師仍推薦傳統雙背帶式書包。購買時千萬別只看圖案,最好能先試背,留意是否隔層分明、輕巧實用、密合防雨,以及能否容納大開本書籍等。
' q% g* T4 _  A4 A  m! M現代父母重視孩童發育,講求人體工學的功能性書包順勢崛起。要注意的是,再好的書包也要搭配良好使用習慣,才能發揮作用。例如書包底部儘量貼近尾椎,最好有可調式插扣腰帶減輕肩膀壓力。書包連同書本重量,不宜超過體重的一五%,愈厚重的書本應該愈貼近背部擺放,並加以固定避免晃動。若書包一側放了裝水水壺,另一側最好也放些物品平衡,避免受力不均。
7 }2 H% B% F5 W6 A2 e: y8 v2 j* Y/ Y2 g2 M8 J
訣竅三:水壺餐具,留意耐熱標示! J6 r4 g" B* \3 g
& F: f* Y; E- J
若水壺的材質有問題,或設計不良難以清洗,反而容易成為病菌滋生溫床。購買時須留意標示材質的三角形內數字,編號二號與五號可耐熱到沸點以上,多用來製作奶瓶或微波容器,較穩定安全。市售的寶特瓶、瓶裝水罐,容易因悶熱而釋放化學物質,應該避免。$ j6 b* b- B2 ]) b

  X: y& g$ T% }/ F0 h; A訣竅四:坐姿與執筆姿勢,護眼關鍵/ q; c6 l, _6 |$ l6 h% f
! [/ S: u$ R7 B4 J9 l" T5 G
根據教育部九十七學年度統計,小一近視率為二八%,小三增為四三%,到小六更超過六成。這與孩子寫字時習慣筆桿前傾、彎腰駝背、坐姿不良有很大關係。
9 k8 K* d/ o1 B; O3 @6 V2 ~9 N- M以握筆姿勢來說,父母可掌握「大姆指與食指夾住筆桿,中指在筆桿下當靠山,無名指與小指併攏」的原則,離筆尖約三公分,讓筆桿自然落在虎口。2 y6 z/ K' ]# |  L) l3 t" l7 _

% m/ X) }3 ^% `+ q. Y% a訣竅五:建立閱讀與訂正習慣
; q# c7 `7 h5 @- B6 Y' z1 Y
! {  ], V' c7 v: I一年級課業不會太難,多位老師都認為,與其讓孩子花很多時間寫評量,不如及早培養閱讀習慣,更有建設性。尤其語文能力高低,會連帶影響其他科目,例如數學應用題,就必須以足夠的文字理解力為基礎。/ I1 ]6 @  w" K6 G3 P. `
不只一位老師指出,良好的訂正習慣,要從低年級培養。家長檢查作業時,可往前檢查孩子是否確實訂正,並讓孩子說出前後差異何在,避免一錯再錯。
. @# P3 @8 X, b' @, X5 Q  }- P6 R; w  n! N
訣竅六:注音符號,並非認國字的基礎" Z+ Y. j# N8 L& g! ?# a, H
1 g: |! Z; v, e
注音與國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符號系統。許多研究都指出,孩子不需先學會注音才能辨認國字,與後續的學習適應狀況也沒有直接關聯,家長不必過於擔憂。若仍希望孩子能提早學習注音符號,則需留意方法,免得打壞學習胃口。( j; H' m" V- ]8 o2 y
常見讓孩子從ㄅㄆㄇㄈ背到ㄢㄣㄤㄥ,然後從中間隨便指一個問孩子「這怎麼唸」的方式,不僅枯燥沒效率,也容易陷入「不從頭開始背就回答不出來」的窘境。可以透過有注音的童書問孩子:「這頁哪些字有ㄅ?哪些字有ㄛ?」或讓好動的孩子以身體「扭」出注音符號。0 o$ ~7 q( H. N' Z0 I4 W
系統性的拼音,最好還是等老師教。現在學校都是先拼下面兩個韻符,再搭最上面聲符發音,如「點」(ㄉㄧㄢˇ),會先拼ㄧㄢˇ,再加上ㄉ音。此外,有些注音符號發音近似,如ㄛ與ㄡ(ㄡ有ㄨ的音),ㄝ與ㄟ(ㄟ有ㄧ的音),ㄣ與ㄥ(發ㄣ音口腔較扁平),家長指導孩子時要留意正確性,以免日後反而得費時矯正。3 r' y) z; a/ }+ u
+ U9 Q" T- _& X0 a& P; t
訣竅七:數學培養「量感」,背誦前先理解
4 W3 |7 W3 d4 K: k0 x( p0 \1 F: B/ b6 N& C. h
有些孩子入學前就開始背數字或乘法表,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具備數字與數量關係的「量感」。平常吃葡萄或荔枝時,可以一顆顆拿給孩子並數出數字,讓數字與數量相互對應。太早背誦而不了解意義,對孩子的數學能力並無幫助。9 ^$ o( a$ G1 u
量感建立後,家長可透過「輪流」與「先順背再倒背」的技巧,讓孩子熟悉數字。例如上樓梯時一人唸一個數字,從一慢慢開始正數;順著數很熟悉後,再輪流練習倒數,都有助低年級的數學學習。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