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n' o. w# I$ q; D* O% g曹啟鴻形容,就像在很多水池上架設太陽能板,水池能收集雨水,涵養地下水資源,還能淡化土地鹽分,日後土地就能再利用。而水池上的太陽能板可以發電,回賣給台電,地主和太陽能業者都有所獲,一舉數得。% D; s! W7 \+ g
( b9 Q' j% }' {
6 x$ Q0 n/ H5 X7 O. B八八風災後,他決定要把一些非法養殖的魚塭和不能再耕種的蓮霧園「惡地」再利用。但很多地是私有地,縣政府無錢徵收,於是需要透過很多的說服,提供電力回售的價格誘因,才能勸鄉民一起來養水種電,而且一定要有某種經濟規模,才能降低太陽能板的成本。, G9 l+ I5 {8 ^ Q% _& o* S$ u
' V" K% H7 n4 D Q2 t+ }; c
6 R/ Y* o( A+ N# X r4 T" [$ `) N. E
但這根本是龐大的「教育」工程,光是要把「養水種電」講到大家可以懂,就不知要花費多少口舌和時間。還要經濟部、台電充分配合,保障電力收購價格,才能實現這個夢。 : o: e4 z$ j7 S4 \3 }7 } & b V0 y7 g4 E ; J5 A3 Y7 f' M1 Z不過,曹啟鴻當過老師,很有耐心,也當過立委,知道該從何下手。首先,他先向經建會提出申請一個以「國土復育」為概念的重建計畫,想辦法得到中央的支持和協助。5 o$ B' U4 w( ^
e, U* v7 Y+ R% M
0 i b: y# Y! h2 s其次,他先從佳冬、林邊重災區,也是他的家鄉做起。利用個人人際關係,找了很多親朋好友來聽他的計畫,把很多不規則的私有地整合成一塊完整的地。就從這一千公頃、低於海平面的土地開始實驗、示範,讓大家看得到什麼叫「養水種電」。 , T4 Y, ^- p$ W. X- s0 [5 }5 k/ B, k x+ i, p+ l u' 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