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失衡的台灣】缺乏通盤政策 10年薪水原地踏步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9 03:42
標題: 【失衡的台灣】缺乏通盤政策 10年薪水原地踏步
  
: ?7 p) y6 Q& e3 h. |( a+ i
( B) C, T+ z5 o) o4 z& g4 w 【失衡的台灣】系列專題,深入分析台灣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以及有錢人避稅、逃稅的嚴重問題,今天要從另一個面向,探討為什麼近10年台灣的薪資停滯不前,甚至考量通膨因素之後,很多人的薪資其實是負成長;學者剖析,政府推動勞退新制、調漲勞、健保費等重大政策,沒有通盤規劃,壓縮企業界調薪的空間,再加上過分強調科技業,造成產業政策失衡,讓這幾年的大環境,很難有加薪的空間。
5 I2 s* e: l6 ?/ N
1 U# c6 Q6 g$ k上班忙碌緊張,連午休買便當都要搶,才12點半,自助餐店玻璃櫃內60元平價便當,全賣光。民眾:「有壓力會產生出來,每天都會煩的就是說,今天中午要吃什麼。」, c  r9 h5 L! y6 e0 [8 w* t: n5 O

* f: o7 B# W. k# w( Z買便當有壓力,因為牛步調薪趕不上物價,更別說薪資不動如山的,大有人在。記者:「過去這幾年,你自己的薪資有調整嗎?」民眾:「沒有。」記者:「有超過5年嗎?」民眾:「有。」記者:「那受得了嗎?」民眾:「受不了。」
. c! g0 M- u  I( u! ?" H- B. V1 p1 h* L7 @0 ]  N/ j2 n' ~
11年前,平均月薪4萬1千多,去年4萬4千,10年來增加6%,扣掉通膨,根本是負成長,薪水進入冰河期,失衡的產業政策是關鍵。文大法律系教授(研究責任制)邱駿彥:「政府比較著重在高資本、高科技,給予他們很多的優惠稅賦,這些都有可能去影響整體一般其他行業的薪資水平。」+ W% v1 \; K6 f1 U% s+ y

1 _3 o9 D0 q1 y1 e  [5 K5 `當了10年行政的Emily,在不景氣的服務業,時常面臨裁員危機,但自從轉到科技公司,1年不含年終領13個月,1年半調薪2次,充分體會科技業的「得天獨厚」。科技公司行政Emily:「傳產的狀況就比較沒有像科技業這麼好,之前(待傳產)也是有裁員,光裁員就不要想說要加薪了。」
" B, g7 a2 s' m9 L' w$ K7 U% }; ]/ A( g' d4 n
立法院長王金平(93.6.11):「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修正通過。」
7 ^* t& ]% |; M, s% Y/ V  m0 r& y/ J% f  P1 \
除了產業環境,三大政策也讓調薪節節受挫,94年,勞退新制上路,雇主提撥員工薪水6%,去年才剛脫離金融海嘯,政府調漲健保費,今年元月,勞保費也漲。邱駿彥:「經濟雖然已經好轉,可是這邊還沒消化完畢的時候,雇主要很主動地來加薪,這可能有基本上的困難。」
9 d/ ^% {/ h, M( q/ a; `- d# x
* N$ ]% \' I  H起薪大倒退的幫兇,還包括政府推出22K「大專生企業實習方案」,一番好意,卻意外破壞行情。青騰元公司總經理鍾安益:「以大公司來講,他最喜歡剛退伍的,為什麼,便宜又好用。」
% V, s+ d6 _, u4 M9 }* X
; c! B# j: w4 y* H派遣工興起,也是低薪化原因之一,政府政策缺乏通盤思考,台灣人越來越忙,薪水越來越薄。 新聞來源:TVBS ; {$ U0 x6 m" D1 S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9 03:46
失衡的產業政策是關鍵。文大法律系教授(研究責任制)邱駿彥:「政府比較著重在高資本、高科技,給予他們很多的優惠稅賦,這些都有可能去影響整體一般其他行業的薪資水平。」! k" j; |6 i9 V2 m) o: A

6 T* g" b: F% B! S# Q% Z起薪大倒退的幫兇,還包括政府推出22K「大專生企業實習方案」,一番好意,卻意外破壞行情。青騰元公司總經理鍾安益:「以大公司來講,他最喜歡剛退伍的,為什麼,便宜又好用。」- B2 W( g" @1 C
派遣工興起,也是低薪化原因之一,政府政策缺乏通盤思考,台灣人越來越忙,薪水越來越薄。
2 m# q' F; m) e% n6 t# e# Y" |$ O" R. m4 t$ Z

作者: 霸川    時間: 2011-7-9 08:59
很明顯的  現在有很多的五十元便當,生意都非常好% Y+ ^+ e3 n" ~: z; Z- n

7 z# @. b7 ]' ?* q0 c) Z, U9 F! Q5 L中間等級的餐廳衝級最大,這是最能表現薪水階級的消費能力
% S4 H5 |4 d8 ]5 j8 q$ s& C9 y: N+ o3 Q9 ?: C6 D

作者: 江河萬古流    時間: 2011-7-9 11:11
經濟生產過程附加價值低,薪水很難漲到哪裡去。
9 k  B- T+ a0 ~1 B( r" R2 y& W% p0 G可以參考新加坡是如何度過這樣的過程。
作者: 一輪    時間: 2011-7-9 11:26
我們公司就"名正言順"十幾年來的薪水都是這樣~~~~~~~~~~~~~~
作者: 拔蘿蔔    時間: 2011-7-9 12:39
http://news.sina.com.hk/news/51/1/1/2360560/1.html5 ?  a& K  |  p/ W3 i
潘軍指出,內地建築工人工資同比激增四至五成,技術工人薪水已超越大學生,鋼筋工人月薪可達1萬(人民幣.下同),木工則有8000到1萬元。花樣年蘇州項目總經理則指出,去年轄下建築工人月薪平均約3000元,今年則增至5000到7000元;且工人每日幹8小時,一分鐘都不會多呆,日工一到收工時間,便要現金交付當日酬勞,不同於以往按項目結算。
作者: 大頭    時間: 2011-7-9 21:16
11年前,平均月薪4萬1千多,去年4萬4千,10年來增加6%" f* k* |. U- S: y
有那麼高喔?!3 y1 e$ t% B& K% F
身邊有很多人可能工作了10幾年~也才3萬多
  ^0 W* r  d  ?* G真不知這薪資是怎麼算出來的?!5 G( a8 N# }% c1 z9 Y+ f

作者: evelyn0026    時間: 2011-7-9 21:57
回復 一輪 的帖子, `( o5 M  P/ F4 \7 {3 k
8 l4 T0 O( X& y+ \9 S
給你拍拍...敝公司也一樣...聽老同事說,也是都沒在加薪的啦2 p9 B! ~4 |* K, @" w, b$ D
. c0 e( d6 Y5 {! A- h2 {6 A
且...要求一年比一年多,福利每年都縮水...@@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10 10:55
大頭 發表於 2011-7-9 21:16 $ p& N/ Z+ O" x1 ~
11年前,平均月薪4萬1千多,去年4萬4千,10年來增加6%: C& S5 Y( x, u& H$ d$ F
有那麼高喔?!( T" _: [' P( W2 N
身邊有很多人可能工作了10幾年~也才3萬 ...

; Q3 i* t4 o/ }1 ?
作者: ch350117    時間: 2011-7-10 11:33
我就直接說吧:現在提加薪根本是不合時宜也是不智的提法。5 P- k  Y5 o" o5 Y( B( M2 @  N0 v
先從國內外兩個大環境看看吧。/ l' D7 X( l" M1 w% r  {
美國加薪了嗎?「自由時報」:美國六月失業率不降反升,由前一個月的九.一%升至九.二%,創今年來高點。就業市場黯淡,刺激美股走跌,道瓊開盤大跌超過百點。) W: N1 Z& @! ]$ E
還一大堆人失業,加薪?作夢吧。, ~5 r. L: e" N8 q4 F' v0 i
歐洲加薪了嗎?「中央社布魯塞爾9日專電」:去年5月,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手出資7500億歐元力挽歐債狂瀾,歐盟隨即於同年7月公布首次的銀行壓力測試結果。3 I. F4 \8 x4 [/ ~8 [0 d% j
歐盟首度公布的銀行壓力測試報告顯示,有7家銀行無法承受金融動盪的壓力,且面臨35億歐元的資金短缺,這7家銀行包括西班牙5家、希臘與德國各1家。3 j  d7 y! i  O9 p2 J: r4 A" y' ^
歐豬四國欠了一屁股的債拖累了一堆的歐洲國家,還有一大堆的銀行未爆彈等著暴呢,加薪?作夢吧。
1 W/ X* H9 Z* f5 I2 j" |, R" m: E國內呢?可以加薪的條件存不存在?
2 M4 H5 N0 }8 N8 V' o3 I' d「工商時報9日電」:依財政部統計,6月出口251.7億美元,比5月減少27.1億美元,月減率9.7%,創下1年來最大的月減幅。財政部統計處表示,在國際因素影響下,下半年出口成長將趨緩。, b2 ]7 x; Q* F1 ?. n% |; B, Y
展望未來,林麗貞表示,因為歐債危機、大陸抗通膨實施緊縮政策,可能制約全球經濟成長力道,估計下半年出口成長趨緩,單月出口要再達到3-5月的270億美元的機率不大/ f3 c+ a7 S+ A. O$ ]- h8 Z6 m2 K
台灣的經濟就靠出口,展望下半年世界的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和中國都有消費下降的趨勢,如果台灣的出口不順,老板沒賺錢,員工憑什麼想加薪?
! @5 k+ h: s! Y- ]但是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沒加薪時,大陸卻加薪了。「旺報報道」周小川說:提高工資、改善居民所得分配是大陸十二五規畫的重點,也是大陸追求「和諧社會」的重要步驟。但工資上漲引發通膨上升,令人行貨幣政策陷入「該不該繼續收緊」的掙扎。
$ P) h9 J3 n! p: w* `% y4 G  Z$ N; j. N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曾說,大陸正面對工資上漲推動的「結構性通膨」、也就是經濟轉型的挑戰。他認為,這是「危險的一跳」,順利跳過,大陸經濟就會翻向另一個篇章;若失敗,就是經濟「硬著陸」。
" q) s; e) j6 j0 K4 M提高工資是大陸十二五規畫的重點,是國家政策之一,加薪是為了追求「和諧社會」的政治目地之一,所以大陸加薪了。, @8 l0 F& W' u7 p
大陸能,台灣能不能?* `* s5 w. B# c  t1 q3 k+ \1 {3 b
我可以亳不客氣的告訴你,不可能!
' j0 h5 Q: s8 Z: a$ Z4 z+ O/ a為什麼?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內需市場。大陸有龐大的內需市場,所以他可以加薪。台灣呢?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台灣根本沒有什麼內需市場。台灣有的只有附加加工經濟。台灣說白點就是一個大的高級加工工業區。根本不是消費市場。! F) H6 J* g1 W8 `, G2 I3 n
「工商時報8日電」:葉岦陞表示,內需市場的擴張,引導出內需板塊行情,從3大動力可看出消費族群將成為陸股投資主流。/ b" Z+ ]5 [* u
首先是中國大陸今年第1季GDP中,終端消費對GDP的貢獻達60.3%,超越資本形成(投資)對GDP的貢獻度。其次是十二五規劃的首要任務就是增加內需、改善民生,包括城鎮化比率提高,最低基本工資成長等,都將提升居民的消費實力。9 W- y" X% s7 L% F
最後,以美國經驗來看,目前S&P500指數的市值前20大個股,消費族群就占了近一半,皆為世界知名的重量級品牌,反觀陸股消費族群目前比重仍低。7 ~- C6 V: {6 F8 Q- s
請注意「終端消費」四字。所謂的「終端消費」才是真正的對當地的生產制造有邦助的東西。只有最終的在地消費才能對當地的生産就業有所助益。這就是內需市場。大陸所以加薪另有其高明的地方:一來是政治目地-->産生和諧社會減少社會貧富對立引發之予盾。二來人民所得增加了通澎打下去了,如果再加上人民弊昇值了,就必將引起消費的欲望。消費起來了,市場就活絡了,市場活了生産制造業就起來了,投資增加了,就業增加了,大陸又是一尾活龍了。
1 N! x" X$ d5 B9 `  f+ z2 G+ Q+ Y台灣能不能?
3 a4 P: K5 j5 ?, A+ F# n2 y我可以亳不客氣的告訴你,不能!台灣如果加薪只會害了台灣。如前所說台灣有的只有附加加工經濟。台灣說白點就是一個大的高級加工工業區。根本不是消費市場。台灣的經濟就靠附加的加工價值,所以對台灣而言:訂單就是一切!如果在訂單接到手軟的情況下,加薪當然有可能,但是在訂單下滑的趨勢下,加薪無疑的就會吃掉加工的毛利,在毛利率越來越薄的情況下,再加上工資的上漲,鬼才會留在台灣!當大量的工廠外移的情況下,最終吃虧的只有台灣的勞工大眾--你我。
, R8 {( \+ r+ e$ R2 [3 Z6 R台灣加薪的條件:訂單接到手軟,社會與論的壓力再加上政府的臨門一腳「找老板喝咖啡」。否則光靠個與論的壓力是沒用的。台灣現在加薪的條件成熟了嗎?如上所述,顯然是相反的。" d  G: O% P, @

' j1 J' Q( c$ u$ X' Q( R2 @' _可笑的是一些媒體沒知識也沒常識,又不用功,在不該提加薪時提,反倒象是負薪救火一般。7 z/ F+ K( Q0 V

; Z( }, n; X, G* x5 K3 v" G' ?2 l9 W; h& i

/ b. w4 b) r, d( K- }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10 13:44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7-10 13:44 編輯   U* g, h6 Q( J1 g- [4 T
ch350117 發表於 2011-7-10 11:33 - m" l3 L( A0 q; h# l# i
我就直接說吧:現在提加薪根本是不合時宜也是不智的提法。) z9 B" K7 V% i' t' }
先從國內外兩個大環境看看吧。' k" z2 T" C: O( b
美國加薪了嗎?「 ...

! M( k: c( r8 S# Y; h2 V0 g5 L" D1 L
訂單就是一切!如果在訂單接到手軟的情況下,加薪當然有可能,但是在訂單下滑的趨勢下,加薪無疑的就會吃掉加工的毛利,在毛利率越來越薄的情況下,再加上工資的上漲,鬼才會留在台灣!當大量的工廠外移的情況下,最終吃虧的只有台灣的勞工大眾--你我。  n- K6 `; l! e- }# s, t) Q2 C; s" g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7-10 14:51
聽説, 賣吃的,或賣冰,或檳榔, 賺很多錢.
作者: evalee    時間: 2011-7-10 17:42
歐陽 發表於 2011-7-10 13:44
" A% j! m3 ]0 t訂單就是一切!如果在訂單接到手軟的情況下,加薪當然有可能,但是在訂單下滑的趨勢下,加薪無疑的就會吃 ...
: j# Y+ o+ {" J" ~: \/ `7 e
沒錯 ' h2 f  t9 W' l: F1 X+ Y
再找不到台灣的定位,無法確認下一波經濟起飛,是用哪種產業作為經濟龍頭?倒楣的是留下來支撐台灣經濟的你我
6 C: A' D/ u  G; e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