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新北市府回應三峽交通建設 [列印本頁]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0 18:46
標題: 新北市府回應三峽交通建設
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本府工務局已於98年完成「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路線初步規劃,因本計畫預估總經費高達106億元,非本府財政所能負擔,故本府已於 98年6月將本計畫規劃成果提報交通部公路總局審議並希望中央編列經費辦理,交通部公路總局已將本府規劃成果整併納入「北桃快速道路土城至龍潭段」之路線規劃,並已於99年10月27日邀集各相關單位召開期中報告審查會,交通部公路總局將於100年6月23日召開期末報告審查會議,並預計本(100)年可完成路線規劃作業。

樹林收費站會改制成樹林交流道:配合未來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全面實施按里程收費後,擬以現有之樹林收費站位置變更為交流道,本局已於 99年1月29日完成「國道3號增設樹林交流道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函送交通部臺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局。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於100年5月18日考察本市(樹林、鶯歌地區)交通建設,針對國道3號增設樹林交流道案之考察建議與結論略以:「因本案涉及未來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全面實施按里程收費措施,宜俟電子計程收費實施後,再循程序審慎推動。」,考量在高速公路局全面實施按里程收費之電子收費系統前,樹林收費站有其存在之必要,故本府將密切關注電子計程收費之實施過程,以便於樹林收費站原收費功能解除後即刻接續改設為交流道,便利地方交通需要,本府將持續推動此案。

三鶯纜車:三鶯纜車系統規劃自98年可行性評估報告書完成後,並已舉行招商說明會向潛在投資人說明本案之規劃構想與招商內容,同時陸續進行三次政策公告徵求民間廠商提出申請參與公共建設,目前尚無廠商有意願投資。經探訪民間廠商意見後得知,由於三鶯地區目前不如大臺北周邊其他地區具足夠觀光吸引力,若於現階段於該地區投資觀光纜車系統於財務上恐無法回收,故現階段暫無投標意願。且三峽地區與三鶯新生地上之各項預定政府公共建設尚在整合中,待整合有具體成效帶動當地觀光市場,纜車便具自償能力可吸引民間廠商投資興建。本府目前正積極整合三鶯地區各項公共建設,未來將結合城鄉建設、水岸建設與文化建設等三大面向,以其豐富的資源結合市立美術館、藝術特區、捷運三鶯線、三鶯水岸空間等,創造一個嶄新的『國際水岸文化雙城』,屆時若能以三鶯纜車系統結合兩地,提升其遊憩觀光品質並帶動經濟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的旅遊圈,三鶯必將成為大台北都會區最具文化魅力之地區,本府各相關單位正積極合作實踐大三鶯之未來願景,預計約三年後可將具體成效展現於國人面前,屆時,三鶯纜車將扮演串連文化雙城之重要角色。

三鶯二橋:本府為改善縣道110線及三鶯大橋交通壅塞情況,規劃新建三鶯二橋以做為三峽通往鶯歌之第二路廊並分擔三峽市區車流。本府工務局已於99年3月完成委託設計技術服務發包作業,本府已於99年8月24日及100年3月31日召開地方說明會向地方說明規劃內容,並預計本(100)年完成工程設計作業。本工程初估經費高達14億元,後續將提報中央納入「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補助經費辦理。

北84鄉道拓寬計畫:本府工務局已於99年度完成北84鄉道拓寬可行性研究,並已於99年12月13日召開地方說明會向地方說明規劃內容,考量減少因原地拓寬造成拆遷量龐大,目前初步路線係於北84鄉道(柑園街一段)南邊新闢道路以分擔交通量,因本計畫經費初估高達10億元,本府將於本(100)年先行辦理規劃設計作業,並將視後續經費籌措情形,續辦用地取得及工程發包作業。感謝您對地方建設關心,在此致表謝忱,祝您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承辦機關: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規劃設計科(承辦人:賴佑陽,聯絡電話:本市境內1999、(02)29603456分機7623))、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運輸規劃科(承辦人:江崇聖,聯絡電話:本市境內1999、(02)29603456分機6964 ) 承辦機關: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規劃設計科 聯絡電話:本市境內1999、(02)29603456分機7623 承辦人:賴佑陽 正本: 副本:

新北市政府 敬上


作者: 熊本一家    時間: 2011-6-20 18:49
很棒的資訊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1-6-20 18:54
有些建設進度該來追蹤了,不過最近先處理空污遊行的事情...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0 18:57
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 , 經費需106億 , 真的蠻高的 . 蓋兩三條這樣的道路 , 都可以蓋條捷運三鶯線了 . 希望政府真的能堅持住去蓋 , 讓三峽人將來到台北能多一條省時的道路 .

樹林收費站改制成樹林交流道就真的要等明年電子收費系統設置後了 .

三鶯纜車果然現在對民間的吸引力還不夠 , 新北市政府如能好好把三鶯兩地觀光資源好好整合 . 來三鶯一次可以逛兩個老街 , 百年廟宇 , 河岸景觀 , 鳶山 , 三鶯陶花源 ...... 應該會很有吸引力的 ! 其實政府蓋新北市立美術館就要花21億元 , 三鶯纜車還不用 , 真的應該考慮自己蓋了 .

三鶯二橋也算是大漢溪環河快速道路的一環 , 同時也是三鶯之間串連的重要一環 , 希望能順利了 .

北84鄉道拓寬計畫 , 忘了問說有沒有機車道 , 每次要跟汽車和砂石車擠小小一條道路 , 就讓人覺得危險 .

-----------------------------------------------------------------------------------------------

這次捷運三鶯線沒問 , 因為估計答案會是2014年預計動工 , 所以這個議題 , 恐怕要到2013年再問會比較有用了 .

作者: 茶葉蛋    時間: 2011-6-20 19:03
請問三鶯二橋規劃最終定案版本?今年即將完成工程設計。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1-6-20 19:07
大漢溪環河快速跟樹林交流道兩項建設我覺得對北大特區真的蠻重要的,前者我認為有可能通過,因為效益很高,他的意義就很像五楊快速道路一樣,樹林交流道則是可以大量疏通三鶯交流道跟復興路的擁擠現況,而且公車也可以改走三鶯交流道,加速連結捷運站的時間。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0 20:07
本帖最後由 道明寺司 於 2011-6-21 07:37 編輯
寧靜海 發表於 2011-6-20 19:07
大漢溪環河快速跟樹林交流道兩項建設我覺得對北大特區真的蠻重要的,前者我認為有可能通過,因為效益很高, ...


查了一下新聞 , 真的如寧靜海說的 , 通過機會蠻高的 .

全台區域整合 5都+桃園 600億建快速道
更新日期:2010/10/21 02:28 王莫昀/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王莫昀/台北報導】

因應五都成形將帶動全台區域整合,內政部擬推動「建構五都與桃園縣快速道路
系統計畫」,與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六百億,在北巿、新北巿、桃園、大台中、大
台南、大高雄等六大都會分別興建二至三條快速道路系統,並以兩年內開工,四
至六年內完工為推動目標。

內政部官員指出,快速道路的興建計畫,除由地方政府提出外,中央會配合「國
土綜合計畫」、「愛台十大建設」、「振興經濟方案」等重要經建計畫提出規畫
。再從各地計畫中篩選出二至三件迫切興建案積極推動。

初步規畫,興建費用由中央支付三百億,地方政府負擔另外三百億元。

目前整合地方與中央提出的方案,台北巿規畫有兩件快速道路興建案、新北巿有
六案、桃園縣十一案,大台中有十案、大台南有十六案,大高雄也有十六案。

內政部官員表示,近年來國際間,由「區域發展」與「城市競爭力」取代「國家
競爭力」的論述已成為顯學,全世界城市的發展,正往「大都會區」的方向前進


官員指出,我國也正朝行政區域的重新畫分、都會區規模調整前進,透過縣市(
合併)升格,未來五都及桃園縣,甚至是北北基的合併
,將會更有利整合地區的
資源與發展,以投入國際城市的競爭中。

配合這項新趨勢,內政部擬推動「建構五都與桃園縣快速道路系統計畫」,從整
體區域快速路網的觀點,重新推動地區快速道路路網整合工作。

例如新北巿目前評比被列入第一優先方案的「國道三號土城至龍潭替代快速公路
計畫」,即為北桃區域第三條高快速路廊,可紓解北桃區域間尖峰交通擁塞問題


被列為大台中優先方案的「中彰快速公路增設匝道銜接國道一號建設計畫」,則
規畫在大雅交流道附近,現有匝道增加入口銜接中彰快速公路,加強中彰快速公
路為替代道路的功能性。

不過,官員指出,全案將視地方政府意願辦理,像是北巿將大眾運輸列為發展主
軸,為此將會進一步評估興建新天母快速道路與外雙快速道路的必要性。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1/4/2fd9j.html

---------------------------------------------------------------------------------------------------------

其實稍微有點了解的都知道 . 台灣的各行政區不論就 面積大小 人口規模 其實都跟許多外國城市有很大差距 .

例如以首都相比 :

台北市 : 面積272平方公里 , 人口263萬人 .
東京都 : 面積2187平方公里 , 人口1300萬人 .
首爾市 : 面積605平方公里 , 人口1046萬人 .
香港 : 面積1104平方公里 , 人口709萬人 .
新加坡 : 面積707平方公里 , 人口500萬人 .

台北市對於這些東亞競爭城市來說 , 規模真的太小了 , 不利於跟他們競爭 . 如果北北基合併 , 人口將高達700萬人 , 一躍而成世界的大城市 , 面積也將達到2000多平方公里 .

未來大台北合併的機會很高 !

作者: JasonH112    時間: 2011-6-20 21:20
小弟在大溪交流道附近上班..每天走三峽到大溪..平常上下班還好..但週五晚上..及假日早上/傍晚必塞無疑...尤其是大溪到龍潭路段, 大溪到鶯歌系統路段.. 因週末大溪上下車流大, 龍潭到大溪部分路段只有三線道. 再加上三號國道北上匯鶯歌系統車流大會回堵到國道三號...這段路應該僅次安坑南下中和路段雍塞
作者: Fanny媽    時間: 2011-6-21 01:05
我們的政府要加加油啦~~

作者: celinachen0429    時間: 2011-6-21 14:27
本帖最後由 celinachen0429 於 2011-6-21 14:28 編輯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1-6-20 20:07
查了一下新聞 , 真的如寧靜海說的 , 通過機會蠻高的 .

全台區域整合 5都+桃園 600億建快速道
台北市 : 面積272平方公里 , 人口263萬人


請問這裡的台北市已經包括新北市了嗎?
哇~如果已經包括的話人口才200多萬好少喔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1 14:43
celinachen0429 發表於 2011-6-21 14:27
請問這裡的台北市已經包括新北市了嗎?
哇~如果已經包括的話人口才200多萬好少喔 ...

當然是不包括 . 光新北市就390萬人了 ~

台北市 : 面積272平方公里 , 人口263萬人 .
新北市 : 面積2052平方公里 , 人口390萬人 .
基隆市 : 面積132平方公里 , 人口38萬人 .

北北基合併後 , 人口將來到690萬人 , 將近700萬人 , 足以跟世界一級城市相比 , 面積也將來到近2500平方公里大 .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1 15:13
貼幾個世界城市排名順序 , 我只把亞洲四小龍和日本及中國排名打上 .

A. 2010年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公佈的世界都市指數 (65個城市) :

3. 東京         5.42
5. 香港         4.14
8. 新加坡   3.45
10. 首爾     3.40
15. 北京         3.12
21. 上海         2.78

39. 台北         2.19
47. 大阪         1.65
57. 廣州         0.81
62. 深圳    0.63
65. 重慶         0.25

--------------------------------------------------------------------------
明顯看出 , 台灣第一大城市跟東亞城市相比 , 輸給人家一線城市 , 只比二線城市的大阪 , 廣州等要好 . 就台北市的人口和面積來說 , 其實有這個排名真的算不錯了 . 如果北北基能合併 , 新的台北市才有更多機會更上層樓 .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1 15:18
B. 2010年日本版的世界都市排名 (35個全球主要都市)

4. 東京         300.3
5. 新加坡         244.2
8. 首爾         228.5
9. 香港         223.8
18. 大阪         205.6
24. 北京         199.2
26. 上海         196.9

28. 福岡         181.9
29. 台北         176.6
作者: 大北愛    時間: 2011-6-21 15:25
個人感覺:
台灣政府對於有建設的東西都嫌經費太高或不夠
沒用的東西經費在高都在蓋><˙˙最後淪落廢墟

人潮或經濟效應都要跟台北比˙那永遠都不用建設了
因為不可能

沒用的就不要浪費經費吧˙把錢用在有用地方吧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1 15:26
C. 2011年英國與美國的最新世界都市指數排名 (40個主要城市)

4. 東京
7. 新加坡
8. 北京
13. 首爾
17. 香港
18. 上海

24. 台北

作者: 逍遙    時間: 2011-6-21 15:46
本人也贊成你的看法, 常經過一些建設,只蓋不維護,明年有經費再重來,好浪費 也不多思考運用資源,讓我們邁向國際化市場. 好可惜. 尤其要疏導台北市的人口密度,房價問題,交通建設是很重要.為什麼不能讓國人投資興建.

錢不夠可以發行地方公債讓人民投資不是很好嗎?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1 15:47
D. 2010年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

第一級城市 +
東京 , 新加坡 , 香港 , 上海 , 北京

第一級城市
首爾

第一級城市 -
台北
-------------------------------------------------------------- 虛線以上的是全面世界級城市的等級

第二級城市 -
廣州
-------------------------------------------------------------- 虛線以上的是大型世界級城市的等級

第三級城市
深圳
-------------------------------------------------------------- 虛線以上的是小型世界級城市

有"明顯"跡象成為世界級城市的有 : 大阪

有"部分"跡象成為世界級城市的有 : 名古屋 , 高雄 , 成都 , 天津 , 南京 , 大連 .

=======================================================

GAWC的等級 , 細分的話 , 等於有12等 . 分別是

第一級城市的 ++ , + ,  , - 四種等級
第二級城市的 + ,  , - 三種等級
第三級城市的 + ,  , - 三種等級
有明顯跡象 , 有部分跡象  兩種等級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1 15:50
以上四個美國 日本 英國所做的排名可以看到 , 不論其他東亞城市排名怎麼變 , 台北始終比不上人家的一線城市 , 只能贏人家二線城市 . 其中一個原因 , 跟人口以及面積也有不小的關係 . 台北的排名要提升 , 北北基合併勢在必行 . 有了足夠的規模 , 才有能力更上層樓 .
作者: celinachen0429    時間: 2011-6-22 08:39
大北愛 發表於 2011-6-21 15:25
個人感覺:
台灣政府對於有建設的東西都嫌經費太高或不夠
沒用的東西經費在高都在蓋> ...

沒辦法阿~選民都會吵說重北輕南
重城市 輕鄉鎮
如果不給鄉鎮一些建設, 鄉鎮就會越來越不進步 不繁榮吧!
只是政府配套措施沒做好, 搞一大堆蚊子館!實在是~~~
作者: change1221    時間: 2011-6-22 09:54
" 未來大台北合併的機會很高 !  "

繼續這樣藍藍綠綠
機會是非常渺茫的
不然也不會有五都出現..............
作者: 李夫人    時間: 2011-6-22 10:11
期待北北基的大合併...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2 10:38
change1221 發表於 2011-6-22 09:54
" 未來大台北合併的機會很高 !  "

繼續這樣藍藍綠綠

五都的確是國際笑話

日本比台灣面積大10倍 , 也沒有像台灣一樣有五都 . 也只有規劃成一都二府 (東京都 , 大阪府 , 京都府而已)

台灣的五都人口加一加還比其他縣市人口相加還多 , 足見很不合理 . 本來應該只有 台北市 , 新北市 , 台中市 , 高雄市而已 , 而且規劃台北市和新北市未來往合併的方向前進 , 最終能變成三都 . 結果政府為了選票下 , 讓台南市敗部復活 , 造就了五都這種奇怪的現況 . 未來大概只能變成四都了 , 如果台北市和新北市合併的話 .

看看上面四個國際的評比 , 台灣只有台北有入榜 , 高雄勉強擠進其中一個GAWC的評比 , 還是只有"部分"跡象的等級 . 日本那麼強 , 上榜的不是東京 , 幾乎就是大阪 . 韓國五千萬人口 , 台灣的兩倍 , 也只有首爾上榜 . 就足見 , 台灣頂多能支撐兩個國際城市 , 甚至只有一個 , 台北而已 .

北北基要合併 , 其實現在三個行政區都是同一政黨的 , 連中央也是同一黨 , 現在應該是最好的合併時機之一了 , 加上該黨的立委也都曾聯合提案過 . 只是北北基要合併 , 也有許多利益上面的分配要能成 ......

1. 本來北北基可以選三個首長 , 合併後只能選一個 , 基隆先被排除也就算了(人口少 , 無力反對 .) . 雙北誰出線選 , 有得腳力 .

2. 這個新的台北市政府要為在哪 ? 信義區 ? 板橋區 ? 還是 ?
作者: change1221    時間: 2011-6-22 19:54
=.=
未來還有個桃園..................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2 20:38
其實一開始政府如果老早就把門檻訂高一點 , 250萬人口才准升格 , 事情就不會搞成這樣了 .

如果以250萬人口為基準 , 全台灣只有 台北市 , 新北市 , 新台中市 , 新高雄市 , 四個達到而已 . 其實我最希望以300萬人口當基準 , 這樣只有新北市達到 . 不過老實說 , 就國際城市來說 , 尤其是以亞洲一級城市的標準 , 人口沒有500萬人 , 真的是幾乎白搭 . 連全台灣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也才390萬人 , 加上台北市才夠看 . 就更不用說 , 其他外縣市了 .

中國大陸也才四個直轄市 , 台灣五個 .......
作者: 北大貓    時間: 2011-6-22 21:56
回復 道明寺司 的帖子

定這種門檻,到時候又有人扣你重北輕南的帽子了。
唉,台南升格真是開了一大惡例,接下來桃園等也會搶著要升,最後台灣處處皆是直轄市。
(我寫這個話大概也會被別人指責為台北人的傲慢心態吧 )
台北縣市不合併也是一大敗筆。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6-22 22:30
北大貓 發表於 2011-6-22 21:56
回復 道明寺司 的帖子

定這種門檻,到時候又有人扣你重北輕南的帽子了。

可能我是崇強主義吧 !

今天就算我是外縣市居民 , 說不定還是一樣支持台北建設 .





作者: 洪阿民    時間: 2011-6-22 22:41
本帖最後由 洪阿民 於 2011-6-22 22:46 編輯
北大貓 發表於 2011-6-22 21:56
回復 道明寺司 的帖子

定這種門檻,到時候又有人扣你重北輕南的帽子了。


其實應該與重北輕南或重城市輕鄉下等論調無關
而是都會區該有都會區的建設,  鄉村有鄉村的做法
咱們偉大的政府短視近利 (凡事選票考量) ,  施政毫無長遠規畫才是問題所在......
作者: 康康    時間: 2011-6-23 08:26
洪阿民 發表於 2011-6-22 22:41
其實應該與重北輕南或重城市輕鄉下等論調無關
而是都會區該有都會區的建設,  鄉村有鄉村的做法
咱們偉大 ...

我贊成大大的說法

台灣已經空轉很10多年了

大家都在拼政權而不是拼生活

還好底子還不錯

公共建設多少有在推

我個人觀點‧一個國家的興衰與該國家的公共工程的量是成正比的(這不一定對請各位大大指正)

前幾年去菲律賓,很難想像這個國家在1970年代是比台灣還繁榮的

馬尼拉和馬卡地的街道建築物和公共建設幾乎都是1970代的產物

剛剛好菲律賓這個國家,也在政權上的爭奪浪費了好幾十年

現在不管是台上的還是台下的,都會說一些好聽的,但是不見得是對台灣整體有利的話,來爭取選票

有時想想真的是媒體和民粹在治國

作者: 小斌斌    時間: 2011-6-23 21:33
還好吔~~~因為捷運才是王道~~~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