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金山法鼓行 [列印本頁]

作者: Douglas    時間: 2011-6-16 13:27
標題: 金山法鼓行
本帖最後由 Douglas 於 2011-6-16 13:29 編輯
2 M# W4 _# m( r3 U  V
1 q1 G8 y; J- C$ l4 _( U北台灣的天空常常是灰濛濛的,尤其是到了冬天,要看到陽光露臉都不容易了,況且是整片的藍天!?  x) D  v3 h: [! [3 R

; K8 g+ D% H2 l這個時候看到了好天氣,就更令人想要出去走走了。尤其是現在即使出大太陽,也不會像夏天熱到受不了,也沒有像寒流來襲一樣凍到不行,是個出遊的好時機囉!
1 g* \9 u5 y5 P$ R9 x* j5 S! J5 s2 y4 X; E5 ~5 E
那要去哪玩呢?假日的淡水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那非假日呢?的確少了很多人,再加上好天氣,更可以好好欣賞這北台灣獨特的山海風景,另一方面,也想要去清淨清淨,所以這次就來個北海岸加法鼓山的一日遊囉!
- J+ L* c3 V. V' H- H" T4 R$ s8 k7 l) o  t
一路驅車從竹圍出發,沿途經過許多著名的景點,路上也沒有什麼車子,享受著美麗的濱海風景,很快的就到達目的地【法鼓山】。+ @, L8 {: [% G% `1 K8 x

/ `: T, e0 G1 ^) C# G. B一到法鼓山就可以看到的是這尊【來迎觀音】,以慈祥的面容迎接來此的訪客,這張拍的很像是從樹林中走出來一樣。
0 y$ Z7 n0 R* @! Q1 C3 g[attach]32943[/attach]/ H! ^' U% y$ R0 W

$ p* f. L2 b" ]0 }- }9 ?0 V  E- p( u朝山步道上的兩棵樹,很有朝氣,感覺好像夏天喔!1 k" J; b5 }( @* h5 p5 e* M* y
[attach]32944[/attach]
2 o) Z; @' V$ i$ {, Y
7 }; O6 Y1 E9 A8 c+ k7 f4 x- `枯木加上藍天,這就有冬天高山上的感覺。' |+ q4 f7 ]% \$ R6 k+ P( Z1 G
[attach]32945[/attach]
; ~/ O7 U" W) `  e7 l/ j/ X' v% b: |' o
朝山步道走到一半,沿路都很幽靜,此時回頭看剛剛的來迎觀音。( B; N4 _0 s+ L2 V' v
[attach]32946[/attach]
' O# H9 K1 Q4 M8 Z/ `6 j/ [0 D4 F% M( \' Z, L# X
陽光從雲間露出,灑向遠方的參天獨木。& g% p6 }2 Z1 Q0 U
[attach]32947[/attach]) N, T2 D& {; V" H1 P6 @  A
- p/ p% ^. @$ l  x( c7 [; f
這是入口處附近的土地公廟喔!以前都沒有注意到這個。
/ g% O* n8 ]5 K! A' y[attach]32948[/attach]
$ O+ {# a4 ~0 k) N0 Z
2 a3 X: M8 V2 x6 X* Y$ H! [大門到了,現在法鼓山正在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水陸法會,一起來祈福吧!「開啟自性大悲,祈願眾生離苦。」+ S  A& K9 A! G" A) I0 I+ U
[attach]32949[/attach]% w0 B. E; t% i
5 B: C7 U  B0 E( F6 l0 I% g
進了大門不久,就可以看到【法華鐘】。
1 m) F) |  I  n9 ^* k9 [4 l  H[attach]32950[/attach]
" r; Q. W, F# f2 k6 ?
$ A6 @: Q: S& X( U7 h- ?: p( ~" X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法華鐘。這個敲。響的時候,一定很莊嚴吧!+ W$ l4 j/ u: l. a. G9 }7 V* _
[attach]32951[/attach]
: W) m2 X' K) g- k2 R6 \
3 ?' ?1 o! H0 x6 X6 w這邊是大殿的後方,潺潺流水從壁面而下,好像也在清洗者我們的心靈。4 l. S1 _3 a, i1 W$ ]% _
[attach]32952[/attach]# e  z6 J, F, B) H  ^5 `
: Q8 O6 Y6 O+ {/ _8 v
從大殿側面遠眺金山市區,這景色讓我想到了遠在內蒙的蓮池禪寺。
2 P& `4 @: l9 w" v! z3 e+ g[attach]32953[/attach], V1 n) z) E6 L9 L% z: H% I

. O: M4 M' [- K7 l大殿前方的水池波光粼粼,整個看起來簡單莊嚴,令人不覺想要坐在池畔,靜靜體會這一份寧靜安祥。% G6 A4 l8 w* i) @
[attach]32954[/attach]/ @* Y! F" \$ P
/ O6 W2 C, G9 F8 y3 M/ n
大悲心起的菩薩相,這邊也是水陸法會的大悲壇,很多人在裡面修法祈福,拍的時候剛好是午餐休息時間,所以人看起來不多。
- _+ }. v- R* }4 \4 s, x[attach]32955[/attach]$ R' X+ ]8 O, ?, F; `! n, C

8 @4 \5 B7 m- G; I4 v' U回程在北海岸拍攝一張,天氣好怎麼拍都好看,哈哈!* R! m0 _: _* E' I
[attach]32942[/attach]
# L0 l- m5 D: X7 H$ ~
) E  c$ F  t5 i, \) H' I後記:這天剛好遇到水陸法會進行,法鼓山上面的人也還真是不少,中午的時候寺院提供的素齋也很好吃,有空閒的話可以到那邊走走看看喔。
$ M2 U% Q. \, m( g' h9 ^: `2 W
) f( V- r1 W% V9 p7 O利益三世眾生的水陸法會
+ A+ v: P4 I5 L1 ?7 s$ I+ O當人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先亡咸生淨土,所求無不遂意,並令歷劫怨親,法界含識,同沐三寶恩光,共結菩提緣種。 ─印光大師《水陸儀軌》序文水陸法會,又稱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是漢傳佛教之一種修持法,亦為漢傳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會。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十壇,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而發起成佛之心。故於法會中所供養、救度之眾生,範圍相當廣泛,因此集合了「消災、普度、上供、下施」諸多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o5 Y! @8 T4 c7 y; g8 I- @3 s, f

( }9 r: q- X+ W. z由於水陸法會經由與會大眾發一善心隨喜參與而共同成就,故整場法會之功德,由所有參與之眾生共同獲得。若能一念虔誠,就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存在;若得不為一己而為一切眾生祝福,其所發願愈是廣大,功德愈是不可限量。
2 l+ A, a$ g/ u% `7 G# _
5 r: ^$ e- y6 t' U3 V3 V3 T壇場共分:總壇、大壇、法華壇、華嚴壇、般若壇、楞嚴壇、藥師壇、地藏壇、淨土壇、祈願壇。
; b. k% H, h& y5 u# g- ?" Z

: e$ X' a# @2 q4 O0 R以上節錄自法鼓山水陸法會網站
( S" h2 O- T: f$ G# a& T2 L, Z9 ]1 S
<文章同步發表於 漫步煎蛋甜~ >
作者: 桂格    時間: 2011-6-16 13:49
本帖最後由 桂格 於 2011-6-16 13:52 編輯
, \6 g5 k/ a+ @
2 J" I& N$ P5 }. Z1 V+ C法鼓山依山傍水, 格局優雅.% O2 D; q/ o8 l0 J, A
有一次, 我站在法鼓山5樓前的廣場, 倚著石欄杆往海的方向看, 頓時感到一種平和與安定的磁場....; J4 V, u8 S7 T4 o' ]1 I
背後有安穩的靠山, 前方海天一線的開闊, 而左手與右手兩邊的山形, 就如兩隻大手環抱, 緩緩入海...# o! l! y1 g4 P* g7 L3 L& Y
有一種非常穩定紮實的感覺.  ' G: b' p6 h" Y# l
大家去的時候可以試試, 感受一下. ) i; G/ ]% R7 R$ `( d5 v

' ?0 h; U" P2 [/ a& N* o" `) M7 l* t9 N. D" @
[attach]32962[/attach]
作者: Douglas    時間: 2011-6-16 14:26
回復 桂格 的帖子
. D# R8 }# ^. U+ f& J5 @/ M9 o/ j, w5 A% D% g0 U% ]
對啊~ 這塊地真的不錯, 再加上寺院場所, 更是感覺寧靜安祥~) j2 H- w4 F/ g: _' _7 m
金山得天獨厚, 依山傍海, 真的很值得一遊~
作者: tang    時間: 2011-6-16 14:42
法鼓山禪修是世界有名的禪修法門之一,每次參加禪七都有幾位世界各地來的學員,他們心得分享時都非常感動覺得值得從大老遠跑到這裏參加禪修。心裏想住在台灣由其是北部的大眾真的很有福報能住在一個這麼莊嚴寧靜的道場附近,但是實際能深入開啟自性寶藏的大眾卻不多,希望下次再到法鼓山來時不要只是逛一逛看看風景,應更深一層去探討自己存在已久的寶藏、就像開山館內聖嚴法師寫的「開山」它不是指法鼓山這座山而是指人人心中的寶山。還有去探討大殿上匾額「本來面目」是甚麼。最後到禪堂上面掛的是「選佛場」,每個人都有佛性這是指選出自己的佛性,而非到處去找佛去拜佛。本人在法鼓山學禪修多年,知道一點點觀念但仍需努力,覺得禪修真的很好,對我們日常生活相當有幫助,但是仍有許多人誤解或不知,真是可惜。
作者: Douglas    時間: 2011-6-16 14:50
回復 tang 的帖子
3 t$ t. ]+ s6 B* j) S. ?1 K3 D" p6 M7 p
9 k) K1 H1 x5 P5 K# ^! [關於禪修, 三峽有法鼓山天南寺可以提供禪修課程,3 }( g* x3 O0 C( N) p1 u8 @0 L
這也是法鼓山接引十方禪修的主要寺院喔~9 @8 m& P0 m$ D1 y
北大社區的鄰居, 有興趣也可以就近去參禪~$ d0 F5 e. H! I6 j6 S6 h
- m5 K2 a; z8 N7 E& ~/ x
另外, 那邊也是風景宜人的好地方, 還可遠眺北大社區,
# U9 }5 N  X+ d0 a三峽真是個地靈人傑的好地方~
作者: 小子晴    時間: 2011-6-16 15:21
好美喔
作者: Chloe媽媽568    時間: 2011-6-16 15:47
法鼓山是我們全家最最最喜歡去的地方, 寧靜沉靜心靜................
作者: 桂格    時間: 2011-6-16 16:04
tang 發表於 2011-6-16 14:42 6 C% ~8 u* c* c5 U/ ]
法鼓山禪修是世界有名的禪修法門之一,每次參加禪七都有幾位世界各地來的學員,他們心得分享時都非常感動覺 ...

- W# g* m( B! g如果有機會與時間, 我還蠻想先參加禪三的......
作者: tang    時間: 2011-6-16 16:59
7月23-25、9月23-25、12月30-1月1日在天南寺有初級禪訓班、有時後在法鼓山會開社會菁英禪三(不需有基礎如李連杰、林懷民、林青霞、葉樹珊等許多知名人士都參加過)但次數很少。需知更多禪修課程可上法鼓山資訊網-禪修天地-禪修課程查詢
作者: mralboro    時間: 2011-6-16 17:29
大家好...我媽咪也是法鼓山會員哦..以前住北投都在農禪寺當義工....現在搬到這來希望可以跟各位師兄師姐常常交流哦!
作者: 茱媽媽    時間: 2011-6-16 17:34
趕快報名唷,機會難得 我參加過。三峽˙北大讓人越來越著迷哩
作者: tang    時間: 2011-6-16 18:15
抱歉,前面給的日期是禪二,需有基楚,初級禪訓班是接引完全無基楚者,正確日期是7月15-17、8月12-14、10月21-23、12月16-18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6-30 06:53
標題: 入流亡所
本帖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7-1 08:01 編輯 ! Y9 l. S5 e/ z: v- W4 s
% z- s! r# ~( y1 j
住.所.流.亡
& B" J  Y$ \* A$ J4 H7 U( E定正入.流.亡.所
作者: tang    時間: 2011-6-30 08:30
回復 歐陽 的帖子
# P- B" K& Q5 p: ?: m' M
( J; D9 S$ z, X8 ~+ x8 e????.......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6-30 08:46
  隨喜讚嘆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6-30 08:49
本帖最後由 angel99 於 2011-6-30 08:49 編輯 3 q' v/ B! i! x& @+ d. M% |# \" R
tang 發表於 2011-6-16 14:42
; p+ b/ l$ y! Z1 N法鼓山禪修是世界有名的禪修法門之一,每次參加禪七都有幾位世界各地來的學員,他們心得分享時都非常感動覺 ...

9 i7 g+ p) L: j% |: X1 _# V
" H, W, t$ E7 [; c3 m 隨喜讚嘆    . ]7 y0 Q# i1 i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6-30 09:00
本帖最後由 angel99 於 2011-6-30 09:01 編輯 / l% r( J; @) D' V9 K$ ^1 y1 C
歐陽 發表於 2011-6-30 06:53 3 n! ^8 e- c. ?: K3 e! h
住.所.流.亡

7 v' E6 T5 K4 P$ V  d& `5 l& H7 d# b: k( F: F. v
  <入流亡所>, 是出自於, 楞嚴經中的觀世音菩薩, 耳根圓通修行法門.   
作者: tang    時間: 2011-6-30 09:22
回復 angel99 的帖子4 b: {! _" |. q2 {
: L* O/ [% U& ?
它的意思是教我們耳根聽進去的事情不要住(停)在心裡,要讓它從另一邊耳根出去,即不要執著。如同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若解釋不妥請指教6 X5 u" R0 Q/ a' D+ V

作者: 可可^^    時間: 2011-6-30 09:30
好棒!!!............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1 07:59
回復 angel99 的帖子/ W( j6 C% h" Y

" F6 U1 N7 `! I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1 08:00
回復 tang 的帖子. V  \3 O( b* M- L( ?; [% q4 d

. {0 F0 C' F4 F1 N2 A- q- m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7-1 08:15
本帖最後由 angel99 於 2011-7-1 08:28 編輯   }& K) ~& g% j0 `* H5 O
tang 發表於 2011-6-30 09:22 + B: Z5 \- e# j6 o7 m' N: F
回復 angel99 的帖子
1 A! o3 z: x: j7 V2 k* ]- v* _6 t' f& J1 c% i& D
它的意思是教我們耳根聽進去的事情不要住(停)在心裡,要讓它從另一邊耳根出去,即不 ...
9 {% \" p) `# \2 r8 I/ x

, l% h7 d8 Q- \/ K Hi! Tang 師兄:
- T. h% t6 k8 j8 ^5 u                    請您再多幾次思惟在楞嚴經那段 觀世音菩薩親自講的, 祂自己的修行法門, 及 文殊菩薩如何批判24種修行的優缺點. 唯有耳根圓通法門, 是無缺點和最適合此世界的眾生. 一面思惟, 一面真修實證, 雙管齊下, 直到功夫深時, 自然就會有所體悟出.! B( |0 B( ]2 q) h2 ^0 D
                        佛陀的教導, 是在眾生心性上的根本轉化. 而不是只在惡果現形時, 才幫助眾生, 短暫的救濟. 知道, 卻做不到, 事實上, 那是無濟於事的. <相由心生>, 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相由心生, 既是心生相. 那麼, 心是甚麼? 心又是如何生相? 人人都想要有福慧具足相, 相不是只有長相, 還有, 種種福德因緣相. 這就是, 佛陀大慈悲的展現. 只有透過聞,思,修,去真修實證, 好效果才能展現出來.當我真正體解到, 心性的轉化是非常艱辛時, 我嚇呆了.  
$ ~. q' @' u0 E4 e) V                    有不對之處, 請原諒.   
作者: tang    時間: 2011-7-1 08:38
本帖最後由 tang 於 2011-7-1 08:42 編輯
. R3 T! A) ^2 _0 c, p7 A: J2 Z2 `) {+ D
回復 angel99 的帖子; E& G5 p8 Y6 @

6 ]. l0 [5 e; F% K阿彌陀佛、感謝。師兄(師姐)對楞嚴經一定很深入,以後有機會請教時請多多指導。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7-1 09:16
tang 發表於 2011-7-1 08:38 8 \# e4 c% w/ s$ a1 s
回復 angel99 的帖子
, w% G% _% I: ^" Z$ _3 k; P' u2 {/ U3 T; |
阿彌陀佛、感謝。師兄(師姐)對楞嚴經一定很深入,以後有機會請教時請多多指導。 ...

6 D2 B- N' e7 G  因年輕時, 福薄, 漂泊異鄉, 碰到很多的苦難, 對生命有了很多的疑惑. 有次機緣, 開始研究宗教, 才漸漸了知, 邪惡之人, 如何利用宗教和政治愚弄及殘害人. 因自己不願被操縱, 只好去深入探討.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7-1 13:01
回復 Douglas 的帖子
( A6 _+ d0 _: x' e$ _/ Y# o, P& B& r! S/ Q! P' p( Y5 H7 O, Y
Douglas:% K9 f7 [. V; E3 g6 l
                            請問, 您是如何把相片貼上去的? 我想把十方禪林的新竹峨眉湖旁的峨眉道場的美景貼上去.
作者: Douglas    時間: 2011-7-1 13:18
回復 angel99 的帖子4 i( a/ q* ^5 g% i1 P
8 _1 x# p% D6 K3 f" K" v, b9 e% h
您好~ 文章內貼圖的方式, 可以參考這篇喔~ 如何在文章內貼圖?
( ^/ ]5 ~7 z5 Q& z/ A8 a' k5 t8 k0 i0 A; M
峨嵋的十方禪林, 幾年前也有幸拜訪, 那邊風光明媚, 寧靜安祥, 是個沉甸心靈的好地方~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7-1 18:26
回復 Douglas 的帖子
3 d; G' `$ y+ o6 d( e0 Q  N# d5 ]0 B8 R" C/ }- o7 h
  這一年來, 有了很多的改建. 歡迎大家參訪. 現在, 首愚法師在那裡閉關, 偶爾, 他會出來監察施工進展. 2 h  ?% A: e& Q! H8 ^, M
十月一日和二日, 將在臺北市的中油大樓(松仁路3號), 舉行百年準提傳法, 有興趣者, 可到十方禪林網站.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1-7-5 10:29
本帖最後由 阿慌 於 2011-7-6 10:39 編輯 ) D3 `4 g. w  n" N- o

( H7 g9 z5 ~9 C- `* m# m奉歐陽的提醒,邀小的發言(只此一篇) :" U3 ^/ K+ \+ B

0 Y2 u1 l& R0 _8 U其實「入流亡所」是相對「出流攀緣」而說的
+ ]' n% p: c/ K" I( l  k" ]4 y由於我門六根攀六塵而幻六識,7 s8 J0 A' o- [7 P; w
這種十八處的分別取捨造成煩惱的根源
5 K8 m: T2 f% `也都是由無明覆轉的佛性所緣生
- R* T3 k2 U! G( U入流亡所是一種初級禪定的證相* S5 g1 B  @5 [- b, B/ m
即在用一根來督攝六根而淨念相繼根身所感的境界/ X' i" v" p' x; M5 P5 T5 R
(念念分明,但尚未達清楚明白)  M3 Q+ j: P6 i7 C4 G! d2 |- s' `- a
佛經言:「南(南瞻部洲)閻浮提眾生耳根最利」
' }: a- Q' O1 d/ ]2 K9 S" N六道的眾生六根裡面最利的就是耳根,所以耳根最容易圓通。
8 z* y0 I# }: o4 r& c因此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就為我們特別揀選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1 {/ ^% S& O, {# M% c6 N. K即契合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之故1 {# H) Q* j, s: @* u7 t6 @) g
但任何一根都能攝入達禪定的境界,
$ _+ f! K( w/ s; |, Y$ j% a2 X只是各人機緣不同,其麤細、深淺境界等差而已
- v" d8 Z# y  f& w9 Y  y禪宗的「念佛是誰」就是提起疑情,用意根
0 k/ O' c% G5 T1 \# \+ ](這種修持非常利害及有效,但要用對方法)
0 q8 \* N9 z* W1 c, H3 b' L密教的觀想,也是用意根,結手印是用身、持咒用口
" D4 z9 [  j7 M: `- M所以密教是繫鎖身口意入定境! ^  d- a" n8 k  _, u) Q

2 h4 j- ]3 E2 e3 d- V雖然我在眼根上的功行較有機緣(有興趣的大德可以私下來文討論),/ a, J3 @$ ?1 I6 _
但我個人仍建議用耳根(在行進間也可以) (有興趣的大德可以私下來文討論)- }$ t+ ]0 J! z/ Y% Y: S
入流是方法,亡所是一種初級禪定的證相! ]. ~; M3 W4 |& g% W) |$ B+ s1 ], b
入流即是將出流攀緣的意識心轉回身體妙觀察
( C' o* I  ~# _* `+ H如念佛觀呼吸及安般六行的禪修等(不在此贅述)% f/ V% J9 B( {4 l
以我的經驗而言, b5 u6 Z2 U) p
「亡所」即是切斷第六意識(分別)與第八意識的藏識(種子識)的關聯3 j. Y( p' V; r) f" v" d4 _4 I9 C8 V
由於沒有種子識來比對前六識的外攝現象- K+ _8 }  _- q: t/ J/ z0 R% S
所以無從定義緣起的概念,. N) f: v& H' i! T# E7 [& E+ g
以至於無以得知立身之處與現象之等差(伏煩惱的初步,但沒有斷煩惱,連四果之初果都未達)# l" S* n3 H. W: O$ L* I4 S
於是虛幻的第七意識沒有執著的對象,自然緣滅
0 x0 Z& \6 i3 m3 h+ O, R就像手持一枝竹桿,我們無法說它是長,是短(絕對世界); J# l% ]8 y& h  J0 D( N, K4 ]" F
除非我們從別處另取一支在作標準比對(相對世界),才能定義手持竹桿是長或是短& \9 K) Y0 ^' q
由於我們的生命與生存條件是在這種二元對立的世界來認識周遭的% r+ y  w- h. O3 q9 H
所以分別心的立判是無時無刻也是無所不在的
  b0 ~0 w* U, Y# S/ U但「亡所」仍是有為法的功行,尚未入中觀的圓境0 N+ |! h% h0 l# Q" e1 t
只是偏執的在虛我中暫時無從攀緣而已5 Q7 S4 ^% d8 k. ?1 K9 ]
只要定境一滅,照樣六塵緣影,貪瞋癡慢一樣不少9 P" y& E, V9 w# [5 x5 M0 r! s! B
/ [9 e# k& Q* s
禪定在許多宗教都有,不是佛教的專利
- A& Q, e0 J+ u, d$ d) L" T& C, H法鼓山的果如法師曾寫了一篇禪七開示(五、六月份慈雲雜誌)- M5 M2 H7 b) V4 b% |& c/ {
另外元音老人在「恆河大手印」中
- R$ t% p3 }  a. x/ z  T5 V% j也有不錯的禪修以及禪定描述
: I( ^: }% t8 L; g8 X4 V但沒有相當的程度,可不能自己看了之後就盲修瞎練/ N/ C& D$ n+ h
這些文字般若只是導引正行的方向。
$ u$ ~+ f" G6 r( R8 r3 b& R及來印證我們修持的境界而已1 K7 O9 l9 {' X4 z

" J  m+ J4 ?  c如果沒有空性的關念,禪修也沒有究竟的意義
  Z# y, o9 R4 k諸經之王《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學法無益」、
' U; b$ `) Y$ |) U& n9 y. _「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S1 C" n. d+ a# X, W5 H
亦即在檢視我們凡事起心動念的覺知,是否能以空性來堪破我執所起的妄心,
" h. b6 o7 O! A! U7 Q- M+ _  K. C4 L是否還在以自性見與實體見,於背覺合塵住五欲六塵之境,1 E9 f" I% Y7 E
隨貪嗔癡之習搞輪迴的把戲。
3 t1 Y+ S  b& F- v5 F高階行者在發菩提心之際就是聚焦於眾生之願想,作為優先於我來完成,
% w7 Z& r0 f$ Z- ?4 z2 ~將「我」及「我所」以「眾生」取而代之,自我消隱在虛空之中。
7 z' }/ O& ^3 O& i心思總是以超我的空觀而行一切善法。3 d- D" p, d$ A$ z7 E! y& O& b1 ^
如果還是用我執來貫徹自我的想法,縱然是利益眾生的善法或有為法的工夫搥鍊,8 y3 f$ c- N! J2 ~) E
也不過是人天福報的點滴而已,還是困坐三界的有漏福田,% R' w8 j' n# T
在三世冤的斷滅生死中,其與魔業究無等差。8 o( K' e; b& \# @* h1 ~
如能堪破現象,將自我淡隱於人後,成就他人本懷為志趣,就是菩薩大行;菩提心的實踐。- E: y3 x  \+ H) i8 Y7 l, \- `6 ]9 P
有了空性及菩提心的前行,再來修禪定才是王道
7 r- o' J/ a1 T  G, Y我近日與珠脫仁波切(達賴喇嘛母親的上師,已八十餘歲),獨談四十分鐘,有關破瓦法的修持(中陰身救度)" T( s6 x: B9 c9 ^
它特別強調需有六字大明神咒的前行(就是菩提心的開展),有些上師強調大蓮花的前行% s! A2 z. Z! F  H+ F
在在處處都要有菩提心,才能正修他法
" U! d& M1 ^3 [菩提心高於般若,般若高於禪定0 i& M; m# h" q) k4 {3 @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7-6 08:15
阿慌 發表於 2011-7-5 10:29 5 i, n; {) v% e' d/ B& V' |7 z3 U. I
奉歐陽的提醒,邀小的發言(只此一篇不再續篇) :
! v& Y1 l8 S' c  \3 L' T) O% B9 E8 F$ E3 W8 U' C! C
其實「入流亡所」是相對「出流攀緣」而說的
+ T* u5 Z4 Z4 U2 H4 Y
菩提心高於般若,般若高於禪定
* _+ `2 _$ Q/ H1 ]5 Q+ J如能堪破現象,將自我淡隱於人後,成就他人本懷為志趣,就是菩薩大行;菩提心的實踐。
' j4 B  j& j0 i: T3 V' t7 t* I 謝謝阿慌兄ㄉ講解
作者: angel99    時間: 2011-7-7 15:15
<楞伽經>中, 佛陀, 很清楚講解了, 心, 意, 識, 及何謂(上上智六度波羅蜜), 與(世間六度波羅蜜)的差別.
作者: sanyingcity    時間: 2011-7-7 16:36
本帖最後由 sanyingcity 於 2011-7-7 16:38 編輯
& D4 O8 x; `! c  F; q4 ?# ^  D# U- A' S9 r6 W6 x' R% b
金山法鼓山真是一個好地方,值得參訪走走,很有特色
$ q! v5 J' y/ f; Z) I' y- m金山法鼓山是全名是
5 V% b% j$ }& `$ X( K  y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 J+ P) x+ T( n2 F
而從名稱可看出金山法鼓山的遠見
作者: 魟魚    時間: 2011-7-21 00:11
我也曾在法鼓山德貴學苑的法鼓書店當過義工,那時候看過一些佛學書籍,但學海無涯,佛學真的是博大精深!
作者: 菲比    時間: 2012-3-5 09:53
每次到那都有陌名的感動,心靈也變的沉靜了!
作者: 懋萱    時間: 2013-1-19 07:21
謝謝,計劃春節假期去感受下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