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7 U0 d4 Q0 w% S. x# V; B5 o- m3 X- s `5 {
家長有需要這麼恐慌嗎? 6 D) [6 X8 _) _2 F
7 T6 Q, [3 E6 P: B+ w5 \% ~- U. t
8 r. _. i$ I2 q% b! e1 w1 F首先要釐清的是,引起爭議的三本「教材」︰《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性別好好教》,並非給孩子看的課本,而是教育部編寫給老師參考的資源手冊。 4 S1 b+ R- `9 Q- R 8 Z5 b* \ x3 h* P' a I " U* h3 }) P5 [) u, W4 w( ?3 z0 e根據教育部的說法,即將在一○○學年度實施的九七課綱,「性別平等教育」共計有六十九項能力指標,其中與同志教育相關的指標只有兩項;實施階段,從小五才開始。所以並非網路連署所說:孩子從七歲就會接觸到同志教育或多元情慾的內容。 8 X, `7 N6 g8 x$ m/ j: z2 [/ ]0 K% [
& b/ {5 H! }# o' ^2 b8 ]( `6 O9 N4 k( H. H' d$ W
教育部訓委會三組主任柯今尉也說明,「性別平等教育」屬於「重大議題」,在中小學規定一學期上四小時,採融入課程的方式進行教學,所以並不會有一堂課叫做「同志教育」。 7 r P: V* e" k2 F# X5 R' h2 a; ?! E" B
( r( P8 U4 s; C5 S& ^父母對性教育真正的擔憂 " m6 }) [0 E5 m5 g- x2 j 4 P' X, ]& A' j, V# Y 7 A! U; w1 A& n: I這幾本給老師參考的教材並不是毒蛇猛獸,卻挑起了父母心底深處的憂慮恐懼。父母對孩子性教育的擔憂,其實早已經超過該不該認識同志的範圍;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在當前愈來愈混亂的「性」時代,該怎麼和孩子談性?更擔心孩子在外界混亂的引導中,哪一天會誤闖性愛禁區?落入情慾陷阱? & |5 ]2 U; B! t5 X
$ o. Y' B& U3 n, F P1 M @* @+ f7 _( W% T: M0 _# o% H+ a
父母的擔憂不是沒有原因。 5 f# H$ U, u' ~ # E5 A, p; S) H/ L/ o; ]* t/ m, K* j* h- `+ c
一、媒體「好色」 4 C. o' W* l, z: E- l+ Z3 I7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