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r* Z6 a( L8 t) Q5 `7 B + l' J4 o9 ]3 `" o 只是別以為孩子常要你抱抱,就一定表示你成功。因為當大人情緒不穩定,小娃娃也會受到感染而不安,於是動不動就要你抱。你抱他,他才能確定你還愛他。* Y3 Y$ R7 E$ [1 b$ U, g4 \
: k3 s4 _5 d* s- J3 I6 T) d. @! w1 J
( Z# K8 M u, c& \& w
. F' u6 R1 m3 H* K/ X 何只孩子如此,其實成人也要抱抱,而且非但可以擁抱表示親密,還能宣示友好。君不見古裝電影中,兩隊人馬相遇,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戰鬥一觸即發,突然雙方首領跳下馬來,兩臂張開,還把雙手攤得大大的,迎向前去,來個重重的擁抱,接著兩隊部屬一片歡呼。直到今天,有些民族的男人在擁抱之前,還得作出這麼個誇張的「打開雙手」的動作,意思是「我沒帶武器!」 . Z2 O% R u% r' j6 G8 O/ I1 T! V- W- V4 R0 N0 {1 W. I5 M
, V }9 P5 e' h5 q. N
) l8 N; p- [$ `7 y: Y
可不是嗎?人最重要的器官都在前面,有什麼比「推心置腹」的擁抱,更能顯示肝膽相照?連拳擊比賽都如此,當兩邊筋疲力竭,既打不動,又不希望被打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抱。 1 g5 U, |6 ~1 A9 G \ c3 e! @/ I" P1 B+ W2 U ; W2 I) q( M9 S
. }2 }) h( [9 A: P1 T
自然的一抱 ( F. f/ M) v) i" [! Z9 \9 L, Z & A, o/ s# P2 M1 n4 m( U # x9 g. h' f' D, v
/ z7 R9 J. l9 |. K$ @# D& a$ R 大概因為國內不流行擁抱的禮儀,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很不適應。老友重逢,甚至師生隔一段時間相遇,心裡先得估算著要不要抱?有時候對方張開雙臂,我卻伸出一隻手,只見「他」先怔一下,接著收回一隻手臂,改為握手,十分尷尬。偏偏下一回,我先張開雙臂,他又因為有了上次的教訓,改成伸一隻手。 ) ?+ A4 [% d4 ~; k6 R/ n ' x, D+ I% ] t 1 m, a/ \) G9 J, W
E" R. `/ y c' E$ A& b5 S# E/ n 尤其難忘的是我羅馬尼亞裔的 房東 太太,每次與我擁抱都親親左頰又親親右頰,還親得奇響。但是當我對她丈夫作同樣的動作時, 那老 先生卻露出奇怪的表情,後來才知道男人和男人可以貼臉,卻不必親出聲音。 B0 o, v; J/ F% G9 X
7 s( e9 _; T/ F& w i! [# X* \* l : }+ h8 W+ t* J% t e
/ y: P' g# S$ \) U& G/ p 更糟糕的是在英國式的酒會,男人間握手、女人間擁抱,男人女人可抱可不抱,這些規矩已經極費思量,偏偏還得一手握著酒杯,一手擁抱。而且貼女士的臉,不能「貼掉」她的粉;讓女士親臉,又不能染上她的脣膏。那哪裡是擁抱?簡直就是特技表演!6 q1 u+ e s4 V" Z% n)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