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500萬上班族賣肝窮忙苦勞經濟【2011年經濟關鍵報告】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5-13 20:15
標題: 500萬上班族賣肝窮忙苦勞經濟【2011年經濟關鍵報告】
本文章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5-13 20:17 編輯 , Q8 d8 Q1 s( X) f; m
, r) N& l5 k. P- H# K5 D
【2011年經濟關鍵報告】/500萬上班族賣肝窮忙苦勞經濟
$ }9 G( O" Y' l# M5 |7 ~# W
6 ?7 s$ B+ A4 v+ Z8 l: R1 s$ G# t
8 L" x) E" w& ]& S 【文/楊紹華】
0 V% W5 ]) I5 ^; @
# D) v) N. [7 l% _/ Z# d前言4 T3 K; ?+ T" n/ G$ Z

* Y" X2 V' ]2 p# l7 ?9 }+ z. L. t# \3 n為何台灣的上班族年薪只有OECD國家一半?4 e7 t2 `5 P7 i1 v
  i$ |# T1 Q# T/ z0 H+ R* ?- ~
為何台灣的上班族時薪不到先進國的三分之一?
6 A# g2 d+ g: `' A) L1 y) k$ o+ j$ h4 ^$ m, P0 g
不論是製造業、服務業,都是工時過長、薪水偏低。
) E) N& Y( ~# u6 T, Z+ R! B
' ?- ~- J* {  V為何即使是高科技產業員工,都必須過著朝十晚一的畸形生活?
6 T/ k3 p0 o; |8 [& U0 f  n
! e+ U3 P. ^0 d; h9 e找不到產業升級的新方向,台灣已經陷入嚴重的苦勞經濟!
" i; b4 |- D$ i8 q- s- d" \4 b# f  j; B- Q4 U

3 J: x/ ^+ u' }+ J9 M1 o$ R& e; _
時間是凌晨一點,張鳳茹(化名)騎上她的五十CC摩托車,二行程的引擎聲實在刺耳,但她管不了那麼多了,狠狠催動油門,急著上路。此時此刻,如同過去四年來的每一天,張鳳茹剛剛結束十五小時以上的工作,帶著一身疲憊,下班回家。0 q" D6 L. G7 i5 k

7 ]( l5 `8 a8 f/ e( V
7 |+ q  X5 r+ W& D$ s5 p1 k' ^, H在股王宏達電桃園總部上班的她,距離住處其實並不算遠,騎車大約只要十五至二十分鐘。路程雖然不長,但她說,每天回家時路邊的住家和商店幾乎都已熄燈,人行道空空蕩蕩,路上也沒有太多車子「作伴」,「二十分鐘的路,前半段總是害怕,騎到後半段,常常忍不住感到心酸。」9 S9 T, l) j. q% F  r$ j! u& k

6 ]; \7 w" [% b, ?+ `6 G7 g' H. t8 m- E. Z+ b0 q
「有一回,意外能在晚上十點『提早』下班,回家路上看到幾家商店的招牌還亮著燈,竟然感動地想哭。」她說。4 H6 P% Z' h+ U3 p; y: Y( m

% N6 V7 W. G2 E3 \8 s+ j
$ M3 s$ z% K  I5 U0 E3 K, I張鳳茹今年二十六歲,她的工作是負責與國外協力廠商聯絡溝通,由於是責任制,所以上下班的時間並沒有硬性規定。「但工作很多,如果沒有在早上十點以前到公司,恐怕真的要在辦公室過夜了。」她苦笑著說,自己的生活是「朝十晚一」,早上十點上班,午夜十二點以前不可能下班。6 v6 O# e5 }0 i+ u( P3 Y/ x

/ m8 @' t; V7 Z) ]- o& U$ D0 ]1 b& r) A6 o$ t, G% V8 {% l) A
忙碌的她,每天仍然固定吃「三餐」:5 M! i1 o- \/ S( ~, X
; w  R1 C1 r% ?
早餐?「上班路上買個三明治,到公司吃。」
: Q/ @( f; ?# S/ q6 {7 }
( O+ W. a3 R9 v+ W% \: H1 u0 X午餐?「因為早餐很晚才吃,所以就省了吧!」
, P  W5 G# a& p5 v
& J1 t" _+ y/ s. S# z晚餐?「通常在便利商店買個微波食物解決。」  L- Y5 {* M" d* I9 |
; F! ]7 D* H: o" x+ n

* e. S) z+ U& ?# y5 h那麼,第三餐是?「每晚一點多回到家,一定要在冰箱翻出食物,邊看電視邊吃剩菜。無所謂看什麼、吃什麼,只是,一定要經過這個『儀式』,才有那麼一點『家庭生活』的感覺。」她無奈地說。% o" t2 h  y9 s: T% L
0 e4 Z) T& K4 {9 t& y$ W2 Y0 x

8 r7 O6 x4 ?+ U1 g8 I拿青春賭明天/
) C! h9 `; w5 [+ g7 @7 v9 E, I每天工作超過十四個小時
+ i7 A$ E4 t7 m' y" X' M* b0 R% K0 x' u" b1 @4 b6 \) }
4 _1 [8 \( L! ?8 g
張鳳茹和父母同住,但多半只有周末才能碰到面、講講話。一次,媽媽忍不住念她:「工作不能留到明天再做嗎?差那幾個小時會怎麼樣?」張鳳茹頂嘴:「你覺得我很喜歡待在公司嗎?不行就是不行!」$ }& W- M/ C5 @+ l/ W. W
能夠進入股王宏達電工作,照理說,應該是人人稱羨,但是過長的工時,完全沒有生活品質,卻讓張鳳茹深感痛苦。& G+ P8 M( E9 L

7 g  R  k% L, @7 Q, n9 V* @+ m6 O
其實,她真的搞不懂自己為何必須「朝十晚一」。8 o2 i+ L5 Z8 w7 Y7 x( K" \: w) U
3 [1 C- H- {8 w( M
一度,張鳳茹以為是自己的工作內容必須克服時差障礙,所以難免晚下班,「但是,公司裡的軟體工程師不必和國外廠商聯絡,工作時間卻比我還長,要到凌晨兩點才能下班吧!」她說,工程師每天大概會接到從各個部門打來將近二十通的「催繳」電話,「我的那個那個??好了沒呀?這東西很急的,你知道嗎?」從早,到隔天一早,一刻都不得閒。4 T1 ?. k1 e  a" F

! u# U% h5 U4 L, e& D! n
3 i6 E- G+ e4 i) T既然與時差無關,超長工時必然另有原因,「只能說,這就是台灣的企業文化吧!」張鳳茹說,同學們只要收入稍好一點的,每天工作多半都是十二小時以上,「我也想過換工作,但工時過長好像已經是普遍現象,在這樣的就業環境裡,我想,如果我是老闆,也不怕員工流失,反正你到哪裡去都一樣;要不,就是薪水少得可憐!」
- J, C) K; K3 |% v7 s( I% p0 J1 d( O, b
7 x- s) \7 b. k. J( K  ~; Y
張鳳茹說自己的底薪不高,固定月薪不到四萬元,但每年拿到的上百萬元分紅則羨煞同學,「他們想像不到我是拿命拚來的,如果比時薪,我恐怕高不了多少。」她想起小學時的一首流行歌,其中一句歌詞說:我拿青春賭明天!「年輕人好像就是這樣,必須在『收入』和『生活』之間選邊站,若要賭一個稍微像樣的未來,就必須燃燒自己的青春。」% U: v; m& b1 I

7 I) M( R# j" H' I* f( ^9 \9 b, E& t
與其說「拿青春換明天」,不如說是「拿肝保工作」來得貼切,許多像她一樣在科技業上班的年輕人,其實都是過著半夜才回家的生活,簡直就是犧牲身體健康換取金錢。7 n% y$ n# P. S) }! r$ R

2 {! V" [  m; }, l# e6 }4 C/ p" _8 f. Z0 X2 A! K- q! `
今年的五月一日勞動節,大批學生走上街頭,抗議台灣的就業環境讓年輕人的未來「不是窮死,就是累死」;某種程度上,這番抗議訴求的確符合張鳳茹的體會,對年輕人來說,收入與生活像是一場零和遊戲,窮或累,至少必須選擇一邊,而無法在一流公司上班的人,不僅僅是累死,還窮死!
, l. c! v0 Q8 v* Y* M
" G& }9 }1 X& W% N- i- p3 ^& y& W9 p* t4 a& v$ T8 j
不是窮死,就是累死/$ N. C; {" L) P0 H: i+ `
苦勞結構,收入與生活像是零和遊戲( Y9 w8 u2 s' w

3 N! L7 b( D8 F, A- {
3 D. B' V- ~% v' S+ S1 T相較於學生團體聲嘶力竭的吶喊,幾個真實發生的數字,已經更直接、更客觀、更有力地說明,台灣勞工正身陷「苦勞」的困境。
* f, M4 i; z0 k' b4 a! f! P8 M4 v% I0 |

0 x# V. G; P2 ?3 m0 e. D  x$ J: \台灣薪資成長停滯已是各界普遍認知的問題,據統計,自二○○○年至○九年的十年間,國內工業、服務業平均薪資成長幅度僅○.八%,同期間,以先進國家為組成主體的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的平均薪資成長幅度則有一四.四%。4 \: t6 G0 B) ]! q9 ~" z! l
: @; e. |0 Y/ E1 D

+ R  m6 I. p8 D1 A( p) Z) ?但比起平均薪資成長幅度的落差,更殘酷的數字,是工時與時薪。$ O% E: ~9 [9 s3 ~, Y8 v

, B' K* c3 `- f0 [: Z
- h8 i) f- }- }  B. ?+ H2 P在工時方面,據主計處資料,○九年台灣勞工的全年平均工時約是二一二○小時,這個數字,超過所有OECD成員國的工時水準(按:OECD成員國共三十四國,其中八國未在OECD資料庫中提供工時數據),與OECD國家全年平均工時一六九七小時相比,每個月,台灣勞工多出了三十五小時的工作時間。9 w$ c8 J* O" |* B) ?$ m  q

' \" |( @4 O: D6 o/ X1 c4 s. W* U2 B! G, p9 ?2 p
薪水不漲,工時又比別人長,結果就是時薪的差距更加驚人。○九年,國內工業、服務業的平均時薪約為七.二二美元(以○九年平均匯率一美元兌三十三.○五元台幣換算),不到OECD成員國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一,就連在成員國中排名墊底的波蘭,平均時薪也比台灣勞工多了一.八美元以上。
" X2 b% A+ b9 D% y
( p+ ^0 h1 j. l- W7 v2 o) r) I  \) X0 p, D- I( E
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料,二○一○年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可以在OECD國家當中排名第十八位,人均GDP也能排在第二十四位,但台灣人的勞力卻是如此廉價,工時長、時薪低的程度若與OECD成員國相比,別說是遠遠遜於平均值,就連車尾也吊不上。這麼看來,勞工的加薪要求合情合理,那麼,企業為何不願加薪、不能加薪?. N2 a- T3 p- S$ ^, U

- r/ ]4 w" h5 z# t
3 y3 m3 _- p" G1 Q! z& _, Z$ o' d「企業賺錢回饋員工是天經地義,但是,賺錢不容易,政府不能只要勞工、不要雇主!」說話的是蔡練生,全國工業總會祕書長,他的這一番話,是針對日前勞委會擬再次調高基本工資的消息有感而發。
! X7 l& I; l4 V: O5 E) n' }6 g
- g- H  B. h# ^* T/ J5 _% u只是,企業真的賺錢不易嗎?
2 k2 c: ]4 m4 J  l
+ v) N/ `8 y3 ?, M3 `, w! G5 g9 x* ]  ]# Y- q
「事實上,台灣的企業已經面臨嚴峻的微利化壓力。」蔡練生曾任經濟部國貿局主任祕書、投審會執行祕書、智慧財產局局長等職,長期以來,熟悉國內產業的整體發展與生態,他說,台灣企業微利化的原因,一是原物料漲價,更重要的,是民間企業多半只會賺「管理財」,「說穿了,就是藉由提高製程良率、壓低成本,來創造獲利空間。」
2 m, U! z; G9 C$ p
+ N& \9 R* v! R# @  l! b, y0 x: E# ?. K
蔡練生強調,「壓低成本是台灣企業的重要獲利方法,這是宿命,也是現實,政府如果不顧現實而調高工資,只會逼得企業出走。」另一方面,如果政府調高工資是為了淘汰低階產業,引導企業朝向高附加價值發展,「那我要問,對於產業升級,政府又提供了多少幫助?」
  Q6 m9 g$ z& g5 L# {; g" F/ F0 m3 J

+ |9 u! m) o2 y# z- _3 `$ v蔡練生說,政府長期高喊創新、研發,但實際成果極為有限,「台灣申請註冊的專利數量是有不少,但多數都是『製程專利』,沒有真正的創新或發明。」曾任智慧財產局局長的他,說出這句話時格外鏗鏘有力,「台灣企業會製造、會降低成本,但是關鍵技術和品牌、行銷通路等,全都掌握在別人手上,要擺脫微利化的宿命,談何容易。」...【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51期】
( w! x! {8 x" L4 b2 C' h# A! l; A/ _. [9 E9 w2 d/ c3 x

: k4 l  f1 C3 n
3 M+ H( E5 F1 g- S# Q' A
# }, N5 J' g% s. _
+ L" ^0 |( s8 @■《今周刊》751期更多精采文章《立即加入今周刊粉絲》1 A$ [& `* _" h' s
+ _1 G  u8 e8 c% J; n8 U

+ c9 h; g' Q4 G; x# ~5 Y◎封面故事:【2011年經濟關鍵報告】500萬上班族賣肝窮忙/苦勞經濟
( I0 }8 t+ d  [6 U# K3 I  F
0 N, q+ p( _3 O* B# F: _◎封面故事:2011年未上市100強全解析/尋找 下一個股王. c* r1 z2 }% J3 v( m: q: S) W5 A! z

& c3 u% w& t& m4 P8 }7 f◎話題人物:《大嬸婆》漫畫長銷五十年、累計版稅一億元/老頑童劉興欽 不放過任何機會創造奇蹟
1 Q% E9 V2 w, ?0 x' d2 Q( K, {3 L; h$ W7 O, u9 ^. i" |% t2 ^
◎話題人物:《首購解密》時間站在你們那一邊/年輕人擁有台北房子並不難!: x- R$ M/ M0 Z1 A1 ^

/ F- c8 b: E7 R3 o4 ]◎風尚:「十樂老人」梅可望的養生之道/好心情加好習慣 抗老大作戰
7 _" }1 ^4 [( }# S! `9 j* ~' ?, d& |  T( u$ x% S  |4 D5 _& k
◎彭博商業周刊:搶搭中國農業環保風卻是噩夢開始/一堂價值180萬美元的中國投資課3 m% S1 R9 t. `; W9 f0 V( V3 z5 \
8 ?3 A, B( S0 J! b6 I% |
◎東洋經濟週刊:減少照明、少開冷氣、騎自行車上下班/你也可以從日常生活做到節店小撇步' J8 T! j. F1 }# E
. A# T; ]9 d* S: E  H( B

( k) k2 o/ A* Z  H0 S
作者: 霸川    時間: 2011-5-13 20:38
身體健康第一,千萬不要因為工作而賠了生命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5-13 21:22
找不到產業升級的新方向,台灣已經陷入嚴重的苦勞經濟!# N. y* g/ R/ b+ `4 x
. {# B6 O, z' ~# v

作者: evalee    時間: 2011-5-13 21:41
回覆 歐陽 的文章  n* O9 f/ w- ~, o, J
  L+ p. V/ I: o7 c( u
所以政府老說要發展文創 觀光.....還有精緻農業 科技研發中心。不管怎樣,勞工都是重要的經濟功臣,政府真的要重視過勞問題,否則科技業人才外流光光是遲早的事,htc能夠凌晨3點下班,已經算很早了,一批肝用完了,新鮮的肝馬上補進去
作者: 寧靜海    時間: 2011-5-13 22:59
政府的產業政策就是需要一堆新鮮的肝
作者: 服務小弟    時間: 2011-5-14 00:27
寧靜海 發表於 2011-5-13 22:59
8 o, H( J9 G0 z; G& Y4 C政府的產業政策就是需要一堆新鮮的肝
$ k4 s, Y# A. {5 b: N' h, Y
.....那去電動屠宰場找吧.............一堆.........
6 t) |. y, E& o6 J2 K4 q; G0 \
" \+ ~# ]& z! l$ ^4 ~' P2 h還可以打包回去煮湯..........! U7 q3 G, j, }

& Y- _' s2 u0 ]  w1 O7 @. D* D(來亂的 XD)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1-5-14 00:33
台灣中產階級已漸消失$ |& `" ]5 v+ Y8 m. D% n
整個社會的中堅份子淪為勞力低薪階層; Z  H" ?: t- }" ?: l3 [
就是勉予在風雨中飄搖的電子新貴或中低階主管撐住產業的半邊天, _5 q6 W+ |+ A2 E
也是朝不保夕戰戰兢兢的誠惶誠恐! w6 \/ K! P) V6 }1 Q
身體及職業壽命難堪久持+ S& G& O5 n0 Z7 t* i$ O9 O
4 S; T  r& h6 q7 K1 k4 t7 o( B
台灣的未來在產業升級2 s# H& H3 \% D! p# Q9 M. ~# K& U
拉開與大陸及東南亞以及南美的產業屬性間距
, o/ A8 S6 w5 H4 R並加強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和策略經營
8 j" W* }' E% o* b$ w
作者: icerivery    時間: 2011-5-14 08:01
所以現在能夠準時上下班,真的是一種幸福啊~各行各業都有他的苦與樂~
: ~  X3 t0 h' {1 N: \8 V拼工作忙賺錢~保持健康的身心還是第一要務~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1-5-14 08:12
產業升級
2 F: y! u7 R8 L2 A1 j, Q應著眼於產業佈局7 E6 t9 |  @. M% o( P* ]- H" o
就是有計畫的 , 有眼光的 , 有資源統整及鏈結多元配置的* y3 M& x7 Z5 J  `# J) b/ f2 }
政府在科專計畫中運用架構高度來作指標性的領先產業. g* ?  |3 _7 s
也就是現在沒有對企業立即性,且需多年投入研發,資金在中長期無有反饋營收的遠距投射
- i# b2 O+ ^% y7 P$ T. R' r產業佈局就是政府決策者的眼光及全國產業戰略性的發展導向9 t8 w5 o# L9 f
量己之之能,端尖突破,統整大部,開散枝業
( b) h7 e* t  l2 q
3 V+ L5 ?8 Q; b# V其實政府有在做許多關鍵產業之研發,也有相關績效
: |7 ]- j' ^6 r3 N! u4 z' g但大都如尖兵般的單響煙火,' k" D& ?/ E5 r, G/ @
產業鏈結不夠深遠8 h! O# z+ ^1 o
我們不是短期的因研發而研發
$ \( U, a. n# s# T+ l而是計畫性研發,( y3 Y( y0 X0 `; c7 W% M
這才是產業布局8 f0 s' H9 T) i0 `9 k' D
也是產業升級的實踐8 k  P$ f: N3 D9 n: c9 w) C
" l4 a3 `  F5 v9 U6 I4 Q7 ^

作者: 江河萬古流    時間: 2011-5-14 09:16
台灣勞動力在世界上越來越不值錢,經濟發展到了該選擇轉型的時候,說到底我們是沒有太大內需的國家,也是個小國。中短期是希望外匯管制的彈性能更大,走點回頭路也不用怕,隨時放鬆或收緊,如此一來用國家就可以壓低匯率,並用立法來拉升薪資。長期的話就是國民生產力,增加研發能量或觀光這類的工作機會吸納低階就業人口。
作者: michelle416    時間: 2011-5-14 09:49
產業升級至少聽15年以上!
+ m' j& }/ F* j2 D1 i) I# u但就個人觀察,很多企業已經有產業升級,企業很會鑽,但人民並沒有一同升級,國家勞動制度也沒有升級!
/ Y9 x' |5 E8 Z舉例來說:社會國家制度對於使用者付費的給予並未提升! 人民對於自我提升的素養及品質也沒跟上來! 先進國家的服務業都可以當成很好的職業,很多服務生英文朗朗上口,薪資也不低於高科技產業, 廚師,技工都是.............但台灣,還有很多職業是分貴賤的,為人服務或業務看來都是較不受敬重的產業! 薪資也較低廉................
; g6 i) z; Y' V. ?+ y. B這是個人觀察!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