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 , 捷運教師研究院站也就是俗稱的捷運三峽站 , 設站位置跟另一版的設在國慶路上有些許出入 . 這版設在大學路和三樹路口 , 龍埔國小旁邊 . 跟之前傳出的風聲一樣 , 另外就是捷運走聯外道路 , 所以設站在這裡似乎也相對合理 , 同時也讓多數北大特區居民離捷運三峽站又更近了些 ~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0-5-25 20:44
台北木柵內湖線當初規劃中運量時一直百思不解的是,中心都市超過兩百萬、都會區超過五百萬人口的大台北都會區,一條經過人口密集的商業區~台北東區忠孝東路、南京東路一帶,居然會預估需要一條運量較低的中運量捷運系統,且當時已規劃木柵跟內湖兩條路線將要以直通方式,以路線長度與運量預估都應該超過中運量標準。反而,新北投支線、新店小碧潭支線卻是用高運量捷運規格作支線延伸。結果十幾年前木柵線馬特拉電車測試時發生火燒車,十多年後,馬特拉加龐巴迪整合系統的木柵內湖線,營運初期還是故障不斷。很明顯的,台北中運量捷運系統的引進,存在著兩大疑點:
1.當初規劃木柵線為中運量系統,可能參考了當時最先進的溫哥華skytrain,但卻忽略掉溫哥華都會區中心都市人口不到百萬,屬於中低密度開發的美國、加拿大都會區特性,與高密度開發大台北都會區,都市壅擠程度相差甚多。因此在實際營運時可能已經發現,引進中運量系統卻無法負荷該路線尖峰時刻的運量,因此增加密集班次後供電系統超出當時的預估。再者,列車最高可以聯掛三組,六節車廂,但至今一直沒有實現,即使尖峰時刻列車的壅擠程度不輸給板南線的高運量系統,可能已發現三組六車連掛同樣會讓供電系統掛掉。
2.從其他都市的中運量或高運量列車來看,同樣是雙車組(married-pair)電車,也沒像木柵內湖線的車輛,一定要如香腸般的一節節分開,即使法國里耳(Lille)(使用馬特拉電車的創始都市),其列車也沒有如此的設計,下圖為里耳馬特拉電車與內湖線車輛比較。木柵內湖線列車當初設計為單輛列車彈性串連的目的,看起來其實比較像機場航廈間的穿梭電車,都市捷運跟航廈接駁穿梭兩者運量及運輸目的相差那麼大。不解當初木柵線開出的列車規格怎會是如此,是太外行而被騙了?還是另有背後壓力?
http://tw.myblog.yahoo.com/anderson-travel/article?mid=4159
教師研究院站的位置是還不錯 (個人覺得剛好位於三峽市中心的約略中心位置),能服務到北大特區居民也能同時兼顧服務到三峽早期重劃區 (礁溪、中正、安溪、介壽) 的居民 (透過公車轉乘)。
大家都希望捷運能夠在家門 ...
joychiou 發表於 2010-5-25 22:11
6# 道明寺司
如果三鶯線最後核定為"輕軌系統"時,因原三鶯新生地捷運機場用地縣府另有規劃,看來看去最有可能(應也別無選擇)會在那210公頃農地,你的看法? ...
james 發表於 2010-5-27 00:56
三鶯線至少應改為高運量地下化過媽祖田及二高後再爬升為高架較為適當,一來可避免中央路四段大規模徵收拆遷問題,二來想想在該處要高架跨越二高(雖然機場線也高架跨越中山高,但因該線從三重開始即是高架),還不如地下化 ...
james 發表於 2010-5-27 01:27
三鶯線至少應改為高運量地下化過媽祖田及二高後再爬升為高架較為適當,一來可避免中央路四段大規模徵收拆遷問題,二來想想在該處要高架跨越二高(雖然機場線也高架跨越中山高,但因該線從三重開始即是高架),還不如地下化 ...
james 發表於 2010-5-27 01:27
多高 ? 可以參考一下機場線 , 在長庚大學那山坡上..... 有夠高~~~ 最近又有滑土的恐懼......
去機場 我寧願自己開車....也不願意坐機場捷運線......施工品質頻頻出狀況的捷運 , 台灣的施工品質~ 黑心承包商...... ...
阿彬 發表於 2010-5-28 18:17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