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從友善家庭ABC開始 [列印本頁]

作者: Jess    時間: 2011-4-22 08:18
標題: 從友善家庭ABC開始
" I# a$ o/ H# K  d% H1 A9 r+ h
‧親子天下 2011/04/21  
' O5 c  z8 Z( ~! C" o 當家已不再「理所當然」永遠在那裡,需要我們用全新的態度和方式,去經營和守護。《親子天下》提出「守護家庭Love ABC」,希望每天一點「幸福小練習」,累積出踏實的家庭關係。  6 e- o; j2 p  ?; ?& J
7 B6 _% ^' Q( ]1 |9 {7 @. A+ p

* m7 Z0 l( C9 L$ @. U2 ]【文/賓靜蓀】 7 N8 f2 f2 j! B: R4 z2 F5 y! F% {
$ H) H* ?( @7 d. n! [
對你來說,家,是什麼?
/ [  H1 G+ i" u! `8 C' J3 |' |# b2 e# ~/ J4 u% L4 o2 K0 {  h& F9 u
! D0 `, G% x! K) z
一件散發陽光味道的衣服和被單?一道充滿成長記憶的年菜?一盞等待夜歸的小燈?一通再平常不過的問候電話?甚至一次激烈的爭執…… * n7 V& G" w+ V+ p

  l- U$ v8 S! N' `# g& a. b2 k& a! g0 f- {4 A5 R$ `
家,也許不盡完美;對家的渴望和幸福的定義,每個人也許不盡相同;但是,家總是一輩子心頭的牽掛。
$ m9 M  b1 f. Z+ h' e/ z
# V# I. V* _0 m! z0 M9 j
) P. D( v2 n- U9 g1 }% p" y0 ?「家庭給我們愛和溫暖,也將我們綁在一起為彼此的稜角受苦;家庭在我們患難困頓的時候給予支持和保護,也在日常的小事裡叫我們煩惱。我們在這種關係裡打磨、磕碰、捏塑、鑿刻、修剪,一再的被規馴,依著它的形狀成長,它的好與壞都成了我們的一部分……」 / Z/ }9 A! ~5 H0 I4 Q

/ i0 [/ @/ `6 Y8 N1 e- `, x+ F! m1 G/ c1 W
作家柯裕棻在一篇名為〈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祕密〉序文中,完整如實的寫出家庭在平凡的點滴中,形塑、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 s0 Z  O! W% o8 y- e! {- Q2 v
- D0 d- l2 c" e9 G! @1 O/ H& @

# R% Y9 k6 B, V1 x" J+ ?直到我們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開始學習對另一個生命負起完全的責任,給予最深的愛和關懷,期許自己成為不離不棄的守護者。
: Z) O+ |# d% j% m; g% V: v5 Y) v9 L" H# c
. V- }# p' L8 H6 |+ j, a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家變,這一代父母必須焦慮的扛起愈來愈輕薄短小的家,勢單力薄的跟所有扭曲了的價值觀搏鬥。   p* G* _* P' d: r; A/ e% X" V( D

- o1 ?! ]0 |* O# H' ^  o7 T# m" Q5 S
很多關於家的事物都可以外包。 & m& w3 _  w3 L7 r* C# ~: `

: y2 f- z, V, D# d: ]1 |9 Y
2 Z4 s8 a9 N% e; O: j「家裡需要人打掃時,就去找個女傭;寶寶生下來了,就去找個二十四小時的保姆;家人需要吃飯時,就去買個外賣;孩子需要複習功課時,就將他交給安親班或是找個家教。明明是該團聚時,卻各分東西;明明該說說話時,卻每雙眼睛都盯著電視電腦;明明是一個『家』,卻沒有『家』的感覺。」
: [7 K- e- I6 @# T8 d2 i
0 {4 x) r. `1 _- c. o% X7 L
4 ^) K% C+ \7 C8 n1 q# g部落格媽媽陳安儀說出很多人不敢說的內心痛處: * [; z2 N. d$ d; }8 F& b

2 B2 D) G* C! N' Y* ?9 r0 v: I$ H7 q) [; {5 z& k+ p( Q
「如果,所有的事都請人代勞了,剩下的,只是不斷的外出工作和賺錢。那麼,我們工作、賺錢的目的和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 _# r& S9 o, _* G0 t

( w$ G! |: E' H7 O8 A4 |( l( F$ j2 J/ Y6 O: z+ X
如果我們相信,家人的關係是今生有緣的相會,註定要共同分享,交互影響;好的家人關係是彼此一輩子的祝福與滋養,壞的家人關係則是一輩子的遺憾與怨恨。那麼,我們就有一百種理由,堅持和重視家庭不可取代的價值。 6 G0 a! Z1 K/ c/ y/ F
; U5 v; `, L9 A6 u

7 b) w$ V) N" c  L我們不能再用上一代傳承下來的經驗法則,養育下一代的孩子。我們也不能假設,家,「理所當然」永遠在那裡。只有承認家是會變的,我們才能用全新的態度和方式,去經營和守護那個家。 , P' Q- |+ s$ J( ^. d! H
- o# ]+ Q# h/ R& h+ _# t

) A; U; D3 Q7 O# U6 b3 J* U" T$ q5 g家,是許多人一輩子奮鬥的目標。不要像健康一樣,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珍惜每一個當下的幸福,需要每位父母守護的承諾。
6 Y; e+ r1 O6 r' o8 J9 T! y' J& F% d

4 U" t3 w4 F* D( @《親子天下》提出「守護家庭Love ABC」,希望每個人都不再孤單。每天一點「幸福小練習」,就能累積出踏實的家庭關係。
. D0 E# K7 g* W' j/ q) D( k0 h1 r5 S$ P

2 ~& h5 @- w  bLOVE 愛 / F6 S$ g8 C8 h# N0 B, _% g( j3 d

7 U  c0 c9 A: U& C/ F% [0 o家庭的諸多事務皆可外包,唯有愛與親密感必須親力親為。

5 Z( I, C5 ?* G' Z8 R/ e5 y9 ^% \
) ]3 H5 @9 E- l" Q: j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強調,過往華人社會的家庭,「經濟支援」與「功能」的意義,大於親密感和關係。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家庭願意「忍受」一個長期看不見的丈夫與爸爸,只要賺錢回家、供應經濟開銷,就能維持婚姻,夫妻雙方都願意忍受只為「生存」而存在的家庭關係。 # @! W3 V0 e7 k: ^0 M7 p# g1 k

4 E( O7 E0 z' x4 g6 J, ]( _. J; j; W% q
而當愈來愈多女性的經濟能力得以自主,家庭就再也不能只因經濟的「功能」而得到滿足。親密感、關懷與愛,才是當代家庭存在的核心價值。 # D, u- s& z+ u
: C: W$ E+ Z/ G2 i/ }& ?- ?

: G4 P. J/ C8 M, h6 C5 ?對夫妻和親子而言,愛不只是浪漫的「感受」,而是「決定」與「行動」。決定為彼此付出;決定把彼此放在優先順序的第一位;決定愛家人,如同愛自己。而愛的具體行動,就是關於陪伴、分工的平衡與承諾。
; y' {% @# D& o/ {( F( j( a4 t5 E5 @; v9 x) l+ L+ _
3 P( g3 E+ F5 H
Accompany 陪伴 4 g0 S0 D$ Y1 c% \8 A2 P% d

" ?0 o. B  ]' o" a陪伴是一切關係的基礎。傾聽、回應、支持,讓親密關係從優質陪伴開始。
5 e7 A5 P5 B: Q3 \+ R

, @2 Z4 I+ s; ~兒福聯盟推動「愛孩子333守則」,或許值得有心的家庭參考與操練:
/ {9 Y& |5 T& U6 L( w$ y7 a% W3 M& P0 R( G. C) |9 f% u
, ^+ I7 x+ Q3 g2 n1 p0 L1 X
擁抱三十秒:擁抱可以拉近親子的距離。在擁抱的同時,也別忘了給孩子正面的稱讚與鼓勵。 . y' x& e2 y& z1 G' V6 T5 o
8 [2 I  r0 l5 y/ E
4 p  X$ b! e( S
傾聽、陪伴三十分鐘:在忙碌的時間表中,每天至少空出三十分鐘,專心陪伴,與孩子相處。
' Z* ~- d" a* ]4 _* G5 N
5 F& n9 c, ?; J) e# a2 J1 w/ o  k' L  A# i* M  P6 A" N! H
週三不加班:找一天早點回家陪家人吧!一起吃頓晚餐、一起寫作業,在睡前陪家人聊聊天,讓雙薪家庭也有一天喘息的機會。 ; J3 h9 ]- B+ f) P/ e- I/ o- j

8 x& k: p# v* ^  Q% P
' ^# u. T9 T; E  z$ t關掉電腦與電視,陪伴孩子遊戲、運動、閱讀,像好朋友般分享彼此的心事。用心在孩子的小事件,才能參與孩子生命中的大事件。輔大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陳若琳提醒,「分享包括情緒的接納,陪伴、分享從小開始,家人才不致變成熟悉的陌生人。」 0 f4 w# c. |8 R* g; M) v9 I

; V+ Y7 P4 r+ l) m/ ^8 O
作者: 睿依依    時間: 2011-4-22 12:24
謝謝分享喔~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