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不倚靠孩子的生活方式(換一個主題)
[列印本頁]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1-4-13 08:04
標題:
不倚靠孩子的生活方式(換一個主題)
本文章最後由 阿慌 於 2011-4-13 08:35 編輯
# z+ H) P" |8 U0 h! ~: S9 A
/ U+ l2 _4 b. N) T' b; S$ h5 {
文.橋田壽賀子
9 S8 e+ I& V) _* ~- |; _" G
: E& F# e5 T2 U& z, P m- f1 W6 X( v
! y+ f3 r2 c: D* A( y8 x9 v
$ _! `! j- e- f3 d) K
不倚靠孩子的生活方式
( c" f* O% r, k7 A9 Z" H
! l% P! r7 L% m; s
處理人際關係時,因為有所期待,因而傾盡心力對待對方,結果認為自己「遭到對方背叛」的人好像很多。其中最嚴重的對象多數是自己的孩子。因為認定將來需要孩子照顧的期待心理驅使,導致拚命地寵愛孩子。有些父母單方面想著「將來要讓孩子照顧自己」,然後建造兩代同居的住宅。但是與兒子夫婦幾乎很少接觸,於是又發出「不應該是這樣的啊」等抱怨的想法,這樣的人比預料中還要多。
' i) m5 z4 J2 m( D/ i6 P3 N6 \
0 R$ C# N9 ?8 i) q$ o/ S
這些人當中有些會因為心中很在意,而偷窺兒子夫婦的生活,然後說些「昨天有人送糖果給他們,竟然沒分給我」或者「自己吃火鍋,也不叫我」,盡是想些瑣碎的事。 要糖果可以自己買呀!兒子和媳婦自己吃火鍋,你也可以找好吃的東西慰勞自己,不時招待朋友一起過 快樂的生活。針對每件瑣事去留意兒子夫婦的生活,因此每天活在怨恨的心情裡,最後還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啊!
4 M1 ~5 F% [/ k# Z) O
( Y9 ]4 F3 o& c( _/ s
* F+ k2 c( A3 A8 [& }) a$ I# {! E- ^
4 b' v. K4 r Q1 F; J2 m1 \. x
過度期待會認為自己遭到背叛
* b& _8 _8 @( ?
& |" c& w- `* h- d M* U5 \
其實,希望孩子在你有事的時候能照顧你,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當你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時,很容易就會將這種心情轉化,認為孩子背叛你。
# _, ^- h3 T, q1 K' k' s
; i" V# t" c) G
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他們根本不認為這是背叛。事前也沒跟你商談,也沒有約定,他們完全不了解雙親的想法。於是你就抱怨「期待他十項,他只做到五項」事實難道不是這樣嗎?
+ K9 o; X4 \3 W$ V% T! U7 N4 Y
因此,改掉這種想法就沒事了。把一開始的期待放在零上面,因為是零期待所以你不會抱怨「他只做到五項」。而是改口「他竟然做到五項」的想法。
3 N% r6 o9 `" ~$ p
. I, |/ q* a0 Z' c& T+ y/ n9 @' Y. m
如果你到現在才說出「我蓋房子給你們住」「我替你們付買公寓的頭期款」這種好像要從事等值交換的條件,也只能得到不滿的心情而已。照理說年輕的夫婦資金不夠買房子,替他們蓋房子也沒什麼。問題是,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借給他們。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要打契約,讓他們每個月攤還借出去的錢。換句話說自己要下功夫,想辦法有錢可以過富裕的退休生活。
1 y; `+ Z3 |) B& M
2 q1 Q" `0 `" S8 P! |8 t
如果你還是覺得孩子很可憐,實在不忍心,那就將他們還的錢存在銀行裡,以後再給他們。重要的是必需守住人與人之間的「分際」而已。如果你一直有一搭沒一搭地支援孩子,孩子就會被你寵壞而沒有辦法獨立。一直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東西看,孩子就習慣被寵,因為孩子喜歡受寵就覺得開心,這樣的父母也是無法獨立的父母。
% I6 @7 \3 _( F/ J
9 u7 }% b: Q5 ]0 J% p: n7 i8 t- Q0 u
, h4 d3 u( I0 G! N- J1 ~
; c7 i: y0 R- R9 F# F/ f7 A0 f* o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
2 }$ K% N9 Q( k$ L9 A
% [* _( H# P( W' b1 l
總之,我的觀點是即使你跟家人同住,還是要秉持「基本上你還是一個人」的意識。「過了二十歲的兒女就是屬於社會的,養兒育女的任務結束後,你也要回歸社會」這就是我的想法。
& b6 j7 g- u( `$ T" w2 @
! r( S# S4 ?5 _7 b& H! |+ J
在所謂的少子化(孩子少,父母老)的現代社會,每一個孩子的花費的確明顯增加了。每一家的父母親都很自然地想,只要是為了孩子就該盡量去做。但是,還是應該避免為孩子花費太多金錢。我的話好像很無情,我一直認為,建立孩子大學畢業後,應該還給父母大學學費的制度,應該是很好的作法。 父母可以替孩子出高中為止的學費,但是孩子如果大學畢業成了社會人士,就應該將大學學費分期攤還給父母。如果這樣做,孩子腦中就有獨立的意識會萌芽。再說從父母的角度不得不考慮,如果自己一生中賺的錢全都花在孩子上,孩子長大離去之後,自己還有很長的日子要過,生活可能變得很困難。對父母親而言,孩子獨立的時候,也正是再度回復自我的時候,也因此,我勸大家一定要花點錢在重新培育自己、讓自己成長這件事情上。
+ J/ e& [9 j/ J" \8 n: ?5 X
" c" r/ Z3 K' d. L7 ^
如果父母與孩子雙方都能獨立,這一來就可以彼此協助和慰勞。親子間談錢並非是污濁或無情的行為,我們不應該有這種意識。如果為人父母或子女的人不能夠從頭修正自己的生活觀,當然就不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因此我認為,必須從黏黏膩膩的親子關係中脫身,過清爽乾脆的親子生活,才能確保好的心情。
6 r% _0 c* N/ J. Z. i
) S! |+ k- N; O0 E9 m
* C ?+ q2 z1 c* G6 E
+ \+ m {2 K# Y) p {2 Y' t
【橋田壽賀子 精采語錄】
9 | f0 ?" Y6 d( q7 W0 o# c% m
0 [; |! x4 O/ y) a8 u# t& _
, p5 R; [" O- H! o
# s- t5 F6 R0 h/ r* f5 s8 A
跟親戚、鄰居之間,盡合理的義務就夠了
2 g' N7 O' Q9 r
4 Z6 o4 L2 s! A6 S) L2 U& |' t
只和自己想真心交往的人維持關係,生活應該會更美好。
- r/ G* i& x, v( C" F; m
c7 P/ e' w4 D# O
請先釐清對自己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這就是能讓你輕鬆活下去的秘訣。
: w( s8 w! ]2 p/ B5 D5 h3 _
. N: D4 k/ d3 h( C$ V q& [
夫婦不說話,不一定就是不和樂
8 K' P; [3 f& [4 o& Q. e" Y$ E' j
5 t3 O9 m7 X5 m3 T/ r" ]2 Y/ @7 Z
意見合不合與感情好壞無關,夫妻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時常把「都是託你的福」掛嘴邊,感恩和讚美就是夫妻關係的潤滑劑。
1 X) i1 e7 W( S4 [
! w' K. A& W" a
別等臨終才來「立遺囑」
$ y7 }, R" A8 o R5 | \+ E
3 \) k! M9 p7 z j& [2 A0 X
不管是財產分配或葬禮想要如何辦,都一定要遺囑中寫清楚,並且年年拿出來檢視或修正。本人如果不在生前交代清楚,反而會造成後代爭議的起火點。
* D3 x' o" ]: |* G" a4 X9 Q
% T8 y2 I& f2 H
認定人本來就不同,就會發現對方的優點
4 v+ l+ \6 Y! C4 M) Z& i) R. X+ f& R
% d" I) H& n6 u. F- w
對兒媳婦,如果從開始就不喜歡,那麼就算她有優點,相信你也會看不到。問題是無論是誰,多少都有優點,最重要的是認真地找出這個人的優點,然後承認和接受它。
$ i) w- g+ B( [- V+ C
: i+ f+ K/ U7 i! f* g/ l
別期待靠孩子過活!
2 l/ O9 u$ A5 P9 H
! ]+ b" {$ ~7 V5 I! D, s5 B
照理說年輕的夫婦資金不夠買房子,替他們蓋房子也沒什麼。問題是,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借給他們。
: M F3 J$ I' o/ R/ B
2 t* f7 ] C8 A% Q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要打契約,讓他們每個月攤還借出去的錢。換句話說自己要下功夫,想辦法有錢可以過富裕的退休生活。
* i* k! v' j H8 i
Q! p3 m' u. q/ S( |- |9 O
要有勇氣「討厭時就直說」
( u! D n7 `2 Y% r. X
5 \: J. |$ P4 x, j! r
拒絕之後,可能有人會說「那個人好冷漠」,不過漫長的人生中,這只是小事一樁而已,不必太在意。
( W v) ]- ?* U; m
4 {: M% k5 t+ Y8 o& W A0 [
因為在意別人的批評,結果卻不能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樣不是很無趣嗎?
+ n. D8 S: O* F
4 [0 j+ C5 C* N/ M4 `
人生只此一回,想去那就去吧!
O8 J1 l' M8 X. p. C2 i
! I9 B" x+ r% V- E& z* C7 C+ Y
旅行不一定要完全照著行程表前進,看眼前什麼是最重要的,想清楚再做,事後才不會後悔,人生亦然。
, A9 X1 z+ j" y7 J
2 E5 m, U1 S4 [& m. S. a" m
埋首工作之餘,別忘留意四周美景,活在當下才是旅行的意義。
5 o8 P I: }; ^. [2 Q( @
- G Q j" e$ M
作者:
霸川
時間:
2011-4-13 08:16
這篇也有人PO過了
作者:
阿慌
時間:
2011-4-13 08:35
霸川 發表於 2011-4-13 08:16
& J# L4 T0 e) V) o6 P0 f
這篇也有人PO過了
! v8 k( F1 z& K, ~7 j& `% Y
換一個主題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