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法令管制掐住喉嚨 獲利能力全亞洲最後一名誰殺了 台灣金融 [列印本頁]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4-4 11:01
標題: 法令管制掐住喉嚨 獲利能力全亞洲最後一名誰殺了 台灣金融
法令管制掐住喉嚨 獲利能力全亞洲最後一名/誰殺了 台灣金融業?
; L# s9 X3 s$ z- ^' a2 c+ F* S
+ Z5 O6 @% w7 B' x( P) l% [
! K3 Y3 p# n. d9 S9 ]6 A 【文/劉俞青】
: X" R4 \9 n+ O- \, o; ]' u; |9 H+ b& t% @1 H& R0 A+ v
前言( q1 V6 I; X- \
$ D$ o- @$ K- s& w
馬政府執政近三年後,端出的第一道金改政策,竟然是重新拿回彰銀與國票金的主導權,大開民營化倒車!這就是外界期待多時的「三次金改」!7 @3 O0 _& B. D/ T3 N

! i1 g" f; Q) q0 ?2 y' t1 k1 C
$ k9 P5 N- c! j; S0 C: h( T比起三次金改,金融業有更多急需立即搶救的事;
. _6 M- o- _6 l" Z+ m; {
' ^; w  S8 j0 }# R) l; h馬英九看不到的真相是:長期以來,台灣金融業獲利能力全亞洲最後一名,銀行賺不到錢,50萬名金融從業人員就無法加薪;加上法令層層強制約束,絆住業者前進的腳步。) F4 Q0 ?) ^0 k0 c

, C% h+ ^, v3 [# r: J9 k) C4 i. k5 j( J1 f: j
金融業者在心裡吶喊:「為何看不到長期的產業政策?」
- f! e& I8 W1 D; J' f; {+ S5 W3 Q$ M4 E! i/ D7 Y7 \+ q- F% w& [; G+ W! X
「MOU簽了1年多,何時才能真正做到業務?我們的明天,究竟在哪裡?」
8 o; ]5 Y$ I8 N3 e- X" Q, }( C- d: `* t# V( v9 a
2 Z! p2 j' Y7 T# i! W5 H
是誰,殺了台灣的金融業?
4 D) t& ?, ~* K, j2 R
7 C, G1 M8 u) l# T" ~+ I
4 {6 Z* c. ^0 d! i6 |; i/ `* V! a台灣的金融業還有明天嗎?以下是銀行董事長、資深理專、以及台大財金系學生所發出的呼救,因為,他們對台灣的金融業,幾乎不再抱任何希望。' a1 n  j6 e9 k- l4 z
$ N4 O0 W3 T, Z+ K

$ L* F; O$ J1 x6 Y業者動輒得咎 創新得不到輔導與鼓勵 多做多錯, u2 F* P+ W0 @7 L3 X, z1 q
; X% s4 `4 |5 _6 R$ a

  v3 W/ t: I. b9 Q7 f9 z銀行董事長:「不要以為當銀行董事長很忙,其實我很閒啊!因為沒事做,但我有時在想,繼續這樣下去,有一天,我真的會『沒事做』,但這是誰造成的呢?
3 t8 o( U8 A+ @- {
3 T) H+ V3 @4 P4 s# |. U9 _1 s* b2 x- @/ r! [
這是我的切身之痛。之前我們向金管會提出一項創新的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審核,好不容易准了,我們很開心,買了好幾十台機器、租簡易分行、訓練人員,準備大幹一場。
  b7 i2 a8 n  r8 x, B, y+ ?) i$ r8 y
, N! w5 H% p* J) U# _8 @# l: M
但才做沒多久,據說是因為有人去函金管會,對我們這項新產品有不同的意見,於是就這樣,金管會就來函,要我們準備收攤了,也沒有給我們申訴的機會。4 Q8 f/ U' Y: b

3 E' S, n' E* S& c* X) N4 m' `7 j! u& t3 _$ S
投下去的上億元資金怎麼辦?現在那些新買的機器一台台搬回來,都堆在倉庫裡,你問我怎麼辦?『涼拌』!我很想哭啊,但你能去和他吵嗎?有人建議我提訴願,那我以後其他業務還想不想做啊?
" l4 V2 w* M0 b1 z( q$ @# j1 V% @

7 ?* O0 b& l5 z' _( G# G至於中國市場,MOU(金融監理備忘錄)簽了一年多,你看誰去了?最近金管會才說要和大家討論兩岸金融的事,請問過去一年多為什麼不談?從談到真正去,還要多久?聽說最近金管會一直在盯有人偷偷去和對岸的農村銀行談。唉!你的大門不開,還要把業者當小偷防著,這就是現在銀行的處境。; m8 B1 d  ?* k, m8 ^, e

, K0 `$ P8 a9 h2 d
; K# S! B& J5 I/ ?. U所以我現在就什麼都不要做嘛,就做最基本的存款、放款就好了,不用去想什麼金融創新,這樣就不用擔心主管機關又來找麻煩,所以閒得很,我知道現在很多同業都跟我一樣的想法,反正在這樣的管制下,你出一下手腳就撞到牆,受傷不打緊,還倒退好幾步,久而久之,大家都不要動了。+ {0 B% d" F/ A  n- m
7 L9 i% B* [, b2 I: L) |! g
9 Y2 E! V  v3 t+ N: [- s
你問我台灣金融業怎麼辦?怎麼辦?這問題不要問我,我無言以對,去問問金管會吧!我比你更想知道答案。」0 a' L6 i' y# E/ M/ H+ d5 ^
6 p2 `0 [/ i; g

) N( G/ m! R( O3 a! ?7 U3 p從業人員坐困愁城 台灣法令綁死商品 投資人出走國外
) i" t, K) R, |8 O7 V# u7 _+ s5 @# R+ h- |' a$ `

, z4 V) n0 |# h8 k0 H9 l資深理專:「我當理專四年多了,本來一直以為理專就是這樣,反正聽公司的建議,賣賣基金、保險。但去年我有一位大學同班同學,他在香港的花旗當理專,休假回來我們聚餐,談到最近香港最夯的金融產品,是什麼人民幣計價的避險基金。聽了半天,發現竟然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我才驚覺,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大。  b2 {. x' Y" D4 c' R" f
  b  j! n. m/ u

7 `' [8 `8 I# S原來金融商品種類這麼多,只是台灣都不開放而已,但還是有很多客戶想買啊!怎麼辦?如果偷偷買,反而因為法令保護不到,出事了一點保障都沒有。所以,很多客戶都跑去香港或國外買了,因為國外門開很大,但法令管制很嚴格,對投資人來說,選擇性又多,又有法令保護,這樣最好!+ k3 N" ]& L# g; `- V2 X& y

2 ]3 H- e. V- I* v
' p. {' x; x7 e7 D2 F但台灣的法令把大家都綁死了,還把大戶趕出國外,我們生意也沒得做。前幾天我有一位客戶,想投資美國市場,希望我幫他介紹到我們在美國的子公司下單,但台灣法令就是不准,結果,眼睜睜看著這位客戶走出大門,轉到隔壁的花旗去開戶了。
: N% I8 m( G( T3 h  o  C5 B5 T4 Q; p& g
4 _" K, B/ s9 D" _
再這樣下去,大戶都跑光了,我們理專該怎麼辦?我身邊已經有好幾位同事去香港銀行上班了,我自己最近也開始補習上CFA(財務分析師),但說實在,非不得已,我實在不想離鄉背井去工作。
# X" U# Y  z) I( m+ W  L1 \2 b7 [( F. I' M) i

: v5 f3 C! j$ k4 e4 t6 a唉!台灣這樣的環境,我不去香港,又能怎麼辦?」& z1 G! N' l& n, A2 h  v

- |' t+ [2 \5 L2 R4 ?4 [5 W/ V
) C9 @; @- s" J$ O# b相關系所學生沒有願景 以前畢業出國留學 現在出國就業9 j) J+ l- B( J

2 _, O6 N+ I) X7 g
, M3 i7 Y- b/ O( ]財金系學生:「前幾天,一位在香港金融業工作的學長回來,他告訴我們,無論多難,一定要想辦法到國外去就業,寧可去中國都不要留在台灣。其實不用他說,我也知道。7 ~) M+ L. z8 i0 v  [$ T9 Q2 j* w
' v4 `! M3 s/ i" q/ e/ H
5 y: \* P! G! |! j. q& s
台灣金融業大概只有香港金融業的三分之一薪水、新加坡的一半,而且做越久、差越多,這些資訊,都在同學之間流傳。以前大學畢業是出國留學,現在是想辦法出國就業,找不到國外工作的,才留在國內。
1 g$ _2 B" p; p! f
5 X6 k6 j8 m0 ?( Y& E: j  }! @! }* j. w1 `$ J$ j
我有一位系上學姊因為家庭因素,留在台灣一家很大的銀行工作,當初也是很難才考進去的。但做了三年多,薪水不到三萬五千元不說,每天重複一樣的櫃台工作,她叫我千萬別去,因為做久了,什麼台大都沒用,只會越來越沒本事也沒眼界,就真的永遠只能領三萬五千元了。」
- Z$ B. g8 m4 a7 W6 J. r7 A. Q; s* [' n* c
+ p9 {# Z, {* Q
這是一整個金融產業鏈的心聲:優秀的年輕人不願進入、員工沒有明天、業者看不到前面的路。為此,我們採訪超過十五位以上的金融業負責人及高層,都反映了這個嚴重的事實。然而,馬英九政府聽見了嗎?4 y8 t6 V$ B2 g+ Z$ L1 k  m

$ r/ t8 b" Y7 ]% y5 |1 o9 I# Y; U
總統馬英九上台執政近三年,千呼萬喚下,近日總算端出第一道金融政策,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失所望。
- V8 z5 d  N  d8 m0 g8 r$ p  X) H
1 k/ i/ s# K; u+ U; P! b
5 Q. [- \! Q* r  U三月二十二日,行政院長吳敦義首次在立法院正式提出,將「矯正部分二次金改政策」,兩天後,金管會主委陳裕璋也首次說出:「三次金改」將會是長期的政策。
. M0 O0 \. \5 e
. T) R& P, n- p: G7 s- }2 r9 s
5 w1 `" [! y/ }) l& T* t5 ?. G三次金改才要登場,金融業的悲歌早已響起,這恐怕是馬英九、吳敦義與陳裕璋最不願見到的真相:再不搶救,台灣的金融業就要窒息了!
" T9 G7 z7 ^# ^3 J) E! i, Q4 m( l& w1 C0 b

7 ?. d4 V5 ~; s* B3 b這個曾經是人人稱羨的金飯碗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 B0 i( w$ ~' o/ ^9 x6 U
' A( Y! h9 B; ?5 n5 v
, H, U2 `. W  t7 |; p& ~2 t, P我們先看幾個現象。
6 ]/ H1 \6 z! c: C) O5 x6 ?7 q
" o0 y  k/ v4 @- @1 Y: b, X- `
) m/ K( b1 k: Y' d問題一:ROA、ROE亞洲最末 低利差是關鍵原因
3 `0 |/ D( Y6 g  B( a% q
- Y: Y. P) y- Y7 o; I/ {" ^1 l# Z# l: @1 h6 ~
資產報酬率(簡稱ROA)、股東權益報酬率(簡稱ROE)兩大指標,通常代表一個產業的資產和股東權益的獲利能力,長期而言,可說是代表產業競爭力的兩隻腳。5 a: }4 s, E, T7 F6 q8 @7 @7 [
3 m1 W: z; K- T; S$ j& F

0 V/ K" B/ z# I. j' u: K! J但台灣的金融業,不只跛腳,恐怕已經寸步難行。9 y6 D- f( L) k- B9 J2 m5 z+ t

, \* O. z* O/ t, L$ T: }- I$ ^; S  j7 L' e+ b3 p1 t' }
二○一○年台灣整體銀行業的ROE七.二%,輸給韓國的一一.五%、新加坡的一二.九%,更是遠遠落後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ROA的表現也落在韓國、中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之後,在亞洲新興市場中,雙雙倒數第一。
! F7 \6 T* x3 r, P" v) V% P+ k7 Z4 j- J8 w& |, J# t8 R

, W) @' \, v& J$ |2 }) c9 Y  |而根據德意志銀行針對亞洲金融業的評比報告,如無意外,今年台灣的金融業還是很難擺脫這個頹勢,將會繼續蟬聯最後一名。/ Y0 D5 x7 j: _; m5 l& ~+ s- l$ O

! x( Z" P5 q$ W: X0 m$ M1 k6 J/ B: Y* q8 H1 i% l
成績差還不打緊,但讓人真正難過的是,金管會日前還喜孜孜地宣布,去年全部銀行獲利創新高,創下稅前獲利一八三二億元的「好成績」。殊不知獲利雖然創新高,但真正的「賺錢能力」根本沒有提升,因為資本投入更多,結果代表經營競爭力的ROA、ROE,並沒有趕上獲利上升的速度;官員只會在高舉表象的數字後,關起門來開香檳,殊不知打開大門和鄰國一比,台灣的金融業競爭力,會是如此難看。1 T+ ?7 n3 r' {* p8 u
5 c1 E( z8 q6 ?

; M: {5 G! @. A( \) c. U/ H金融業不能等同於一般產業視之,一個國家的銀行獲利能力差,茲事體大,重則動搖國本,影響一個國家的長期競爭力。因此,銀行獲利能力高低,不能單純用民粹的角度觀之,認為「銀行賺越少越好」,而應該是能賺到「合理的利潤」,因為一旦銀行賺不到錢,首當其衝是數百萬名股東與五十萬名金融從業人員受害,接下來,銀行一定把腦筋動到其他管道上。過去幾年發生過的雙卡風暴、連動債風暴,就是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最後幾乎都演變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台灣也因此付出慘痛的社會成本。) c& X8 h0 E" y. z5 }0 \
0 S4 @' b; l6 Q) i
) Z( J/ V* J) q& m
賺不到錢,台灣金融業因此活得很辛苦,究其背後原因,低利差恐怕還是最關鍵的因素...(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45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7 t$ ~) p, @4 Z. C6 Z
: `( J$ `/ q7 D% {

7 y" n6 ^* ]8 R) P
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4-6 22:23
長期以來,台灣金融業獲利能力全亞洲最後一名,銀行賺不到錢,50萬名金融從業人員就無法加薪;加上法令層層強制約束,絆住業者前進的腳步。
2 V- G* m; b7 N5 j& ?9 L' k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