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桃子腳種桃樹,緬懷古地名,有歷史感! [列印本頁]

作者: jack555    時間: 2018-6-6 19:31
標題: 桃子腳種桃樹,緬懷古地名,有歷史感!
本文章最後由 jack555 於 2018-6-6 20:09 編輯

https://youtu.be/fc8U--ICw7I

北大策進會於今年四月十四日舉辦第三屆北大特區公共論壇,會中有住戶提及,南園里古地名為桃子腳庄,現在也仍有桃子腳國中小及桃子腳路,可是除了校園內有幾棵桃樹外,不管是桃子腳路或是南園里的公園都看不到桃樹,反倒是櫻花滿園,因此希望策進會可以幫忙爭取在桃子樹廣種桃樹,緬懷古地名。
為此,北大策進會將會議記錄轉發給各民意代表、樹林區公所、新北市政府景觀處,建議在舊桃子腳庄轄地種桃樹。但景觀處回電表示他們沒有桃樹樹苗,甚至林務局也沒有桃樹樹苗。所以策進會便轉向會員募徵。結果本會會員,也是三峽獅子會會長、三峽金帝王餐廳董事長王文俊會長允諾捐贈所需桃樹樹苗,另外多名會員亦小額捐款,共一萬元,做為立碑經費。
今天(六月六日)景觀處邀集廖本煙議員服務處、樹林區公所、台北農業改良場,與桃子腳國中小,會同本會捐贈人等一同進會種植地點會勘。
桃子腳種桃樹會勘結果,雖然在改良場吳安娜研究員建議下,為配合季節氣候,種植時間要延後到十一月初,但在這次種桃樹事件從發想,到發文、尋找資源、群組討論、會勘,實在獲得許多意想不到收獲,也驗證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俗諺。
第一個收獲是舊「桃子腳庄」到底在哪裡?從桃子腳種桃樹話題出現後,就有在地好朋友提醒,桃子腳國中小好像不在舊桃子庄內,取名不符歷史喔~。
哇,事情大條了,那舊桃子腳庄範圍是到哪裡?想找一些耆老來問問,但要找誰才知道呢,潝海桑田,原來的田園阡陌經過重劃,堆土機強力摧殘後,若不是一直關心與研究地方文史的有心人,僅憑記憶,恐怕也難以精確定位!
幸好在前三鶯社大主任祕書張光燁兄推介下,得以向世居桃子腳,熱心又學有專長的傅萬壽老師請益。傅老師不僅鑽研台灣地方文史,也精通河洛話,古詩樂府朗讀更是一把罩。於是我們北大特區又多了一個良師,將要指導有心者學習正宗祖師公腔(安溪腔)的標準閩南語。本會陳理事長將會是傅老師北大閩南語正音班的第一個第子,還有人要參加嗎?可以在本PO文下接續報名。
除了發現傅老師這個國寶資源外,接著又發現桃子腳建校過程也很感人。聽過「現在阿公阿嬤種樹,將來陪伴子孫讀書」不老英雄社區造校事跡嗎?現在桃子腳國中小環校綠籬當初在校舍都還沒開始興建時,就有一群原桃子腳庄(今南園里)舊社區住戶,老阿公牽著老阿婆,頂著烈日,辛勤的在學校預定地周遭,一棵一棵種下綠籬,只為將來讓阿孫仔可以擁有一個美麗的讀書環境。
今天桃子腳國中小已是一個年年滿額,北大特區爸爸媽媽爭相希望把寶貝子女送入就讀的明星學校。看到校園內這麼綠意盎然植栽,家長們可知道這都是誰的汗水功勞?
桃樹種植要在比較涼爽氣候,而且桃樹病蟲害很多,比較嚴重的是小綠葉蟬與天牛,因此種植後管理很重要。(櫻花病蟲害也很多,而且兩者會相互感染)桃樹壽命不長,多則卅年,少則廿年,便會逐漸衰疲,而需要更新。其中用嫁接的植栽,體能適應力較差,存活率與壽命也較差,用㮔子直接發芽的原生植栽就比較強勢,存活與壽命都比較理想,但這種原生植栽比較難買。桃花開花時很漂亮,粉紅色花朵結出的果實比較大,比較甜,白色或紅色花朵皆以觀賞為主,結果率不佳,且又酸苦。
關於舊桃子腳庄範圍,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上網拼命搜尋下,找到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所所做的研究,台灣古地圖數位計畫,可以將日治時代古地籍圖套疊在現代數位地圖上,這下一切真相大白,歷史光陰流動感也油然而生。真是收獲良多。
作者: jack555    時間: 2018-6-7 06:53
本文章最後由 jack555 於 2018-6-7 06:57 編輯

不老英雄社區造校事跡歷史照片(截取自桃子腳國中小網站)
作者: harrytai    時間: 2018-6-7 11:08
感恩,這些有愛心的善人,值得我們尊敬,學習
作者: 候鳥歸來    時間: 2018-6-7 13:28
jack555 發表於 2018-6-7 06:53
不老英雄社區造校事跡歷史照片(截取自桃子腳國中小網站)

   其實  看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後就想  為何 我們一定要種櫻花  

   桃林整片.. 梅林整園  不也很美嗎?  況且又是我們自有品種
作者: airgarden    時間: 2018-6-7 17:00
看了這張日據地圖,日據時代桃子腳屬於鶯歌庄行政管理,
不屬於三峽。
作者: jack555    時間: 2018-6-8 07:40
airgarden 發表於 2018-6-7 17:00
看了這張日據地圖,日據時代桃子腳屬於鶯歌庄行政管理,
不屬於三峽。

原桃子腳庄現在行政區是屬樹林區南園里(柑園五里之一),根據耆老的說明,日據時代由柑園要到三峽必須涉水經過三條河道。一條在農改場附近(原隆恩河北道)、一條在姑娘廟附近(原隆恩河南道支條),另一條在教育研究院附近(原隆恩河南道)。當時不僅柑園,樹林區許多地方也屬鶯歌街管轄,民國34年8月,原鶯歌街北半部才分出,成為樹林鎮。而這些河道則在石門水庫築壩後,河道受到管束,而逐漸乾枯湮沒。
作者: 本邡    時間: 2018-6-9 07:26
在桃子腳國中小學校的大門前,中間的小庭園,種植好多桃子樹,非常棒的特色耶!只可惜沒有好好維護,無法突顯主題,應可先將它維護好才是!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