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你们都準備 急難包ㄌㄇ??
[列印本頁]
作者:
謝小瑜
時間:
2011-3-17 16:37
標題:
你们都準備 急難包ㄌㄇ??
從台灣ㄉ921地震---88水災--到日本311地震海嘯---
8 F( B# Z) N. a0 x3 M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3 ?8 Z+ N) ^6 h3 E: W- b' H) U
的確讓我更加有危機意識..
. b; @7 s$ v: f7 b& C- u
請教各位 你們都準備ㄌ什麼?
% n0 g, U' i% G( N, {
作者:
cim
時間:
2011-3-17 17:12
本文章最後由 cim 於 2011-3-17 17:20 編輯
4 l0 v6 F" p `9 h2 y8 B
9 O2 _% k% m ` U: A
回覆
謝小瑜
的文章
3 L2 }# }3 G5 L) [3 |) g
6 |+ D& B# a6 Z1 s& x2 d1 f
地震急難包內容參考
7 I3 c& A9 ?5 W& }1 A
! S; S% L$ W; K/ x5 s
(隨時在家中分包擺好,以利緊急時,一取就走...,每個家庭成員都須自備)
! c9 o. T8 [7 A' B
緊急避難包為
每個家庭成員都須自備
,請帶適量的水,因水在避難包中占有較大的重量,
1 Q( S7 ]% h1 Q0 C5 W* r0 _. q
水瓶與乾糧切勿只放在固定一人身上,小孩或老人酌量放置小瓶水與乾糧。
+ g7 z, `4 H2 H# i, L
; s. Z$ C* g8 {4 \; n! M
. i# g3 |7 e5 b J" u$ j2 B
1.適量的水與乾糧(營養口糧)
; K" W+ p3 o: h B9 T9 g, n
+ }/ z, j+ y% T( n
2.緊急避難包以背負式為主,方便兩手活動,(建議包包可用防水材質或準備一防水套),顏色以鮮豔為主,可供夜晚易於辨識。
$ Y' u- x% A5 ^9 I# a& _
* d7 R9 Q F0 O% J; ^
3.醫療急救小包,內放包紮用繃帶,碘酒,小剪刀,OK繃,膠帶,腸胃藥,個人醫療藥品,以上物品請以小瓶盛裝,並以防水袋包裝。
+ n D$ E2 S. V$ T" V7 `! h) t
5 u- E5 U- e. D# k! p; C$ ^5 V# A4 i
4.瑞士多功用小刀(內含至少要有小剪刀,小刀,起子,小鋼鋸...)
# l! L, b, ~, M7 ^1 x
1 E$ F( I+ _5 h
5.哨子(呼救用)
" Y x& w! R7 [3 i* a
4 k0 Y' x) j4 U3 T+ k
6.手電筒(建議頭戴式,手持式各一,手搖免電池)
6 X' @1 T; q$ O8 }
, {+ c% B* U5 f( ?% g
7.收音機
# \9 ^, `& M. c
: o% Q# j6 H7 F+ e+ R: T
8.乾電池
3 n+ q2 C# e* B J5 [
, G. O( N" T7 s9 Y
9.輕便雨衣(防雨,防寒,集水)
3 e: L8 z( I( D6 X
P* i. r1 L4 R' Z" A
10.指北針
0 o5 X" v a/ n) s+ i- X/ |* A9 m+ e' t
5 J. x4 `9 ~+ Z, P( O+ x- V- U
11.火柴或打火機(防水袋包裝)
; g) y& E' z! n K
9 `( h1 Q% E% v( b7 Q- `4 [# }
12.童軍繩
5 ^2 X, X5 K2 S1 f8 j
" C4 X$ [5 c# x+ ]
13.多個防水袋,可集水與防水
* @: m: |6 n/ }" Z7 p5 }
3 a" M" S7 I/ |6 @/ p' t
14.免洗內衣褲
9 ?+ S: R5 r8 ?' V* i" H
6 q& M# J4 A# U
15.防寒衣物一套(輕薄可防寒即可)
/ K1 [ q7 d( d
. k5 o) G8 U- m: d6 B, J; W- F6 t
16.巧克力(防血糖過低)或糖果類食品
' M9 l' L; Y0 T
0 h6 F8 H! x; r
17.個人重要證件正本或影本
7 O: h2 Q2 d% {
9 p \& o# V, G( Y+ p* M: }
18.家人照片(可供協尋用)
' o" w9 y# i) a& ?! m m8 g7 [
- y; R7 K* m: R% q3 K2 u
19.防水筆跟紙
8 I; n4 g" O0 x- S* B- d7 a
2 ?# ]* N( K& L) z0 |2 D- h# c
20.防身用的小刀或防狼噴霧(行有餘力避難包可以幫助人,但若遇到暴民,可避免緊急避難包被搶)
' p; L: b: X) [3 W. Q- g
& S9 n, i2 C3 k) }/ j! x
21.家庭重要成員每人1支無線電(921地震時我每天上班,與家人聯繫用)
v6 Y" k7 ]& t" a8 x. }& g" E& F8 v
因手機可能斷訊,用無線電可呼叫與聯繫
% H3 R4 M( F" b/ a$ e" Z( T) h
. Q2 P. t% O0 G1 i' Q* p9 O L) S
電子用品請用防水袋包裝,並備妥電池或採手搖供電方式
$ t* H1 v, L: I+ t5 y& A
7 E! V+ E0 v u/ Z7 P8 @
+ I$ j! x4 j. [( g+ P L
其他視個人狀況建議可帶:
: M2 `+ b6 U- }5 v% D: M+ I6 Z' `
+ O# U' l6 `1 O' f- \2 b8 C
1.GPS(若無地圖指北針時,可用來明確知道所在位置與前進方向)
' i! B6 g" Z0 R2 o4 v
- h0 ? h3 m3 c' }! g
2.小型無線電對講機(因強震後手機不通,可藉此對外求援)
. b' Y8 A: F) Q) @5 {, ^
0 y% x$ I- P+ ]1 g- j
3.安全帽(強震時保護頭部)
+ G3 P& j) Q& E" o$ r
! Q6 y: u: o5 m9 A
4.其他個人重要物品
' D' l. }& w) Q3 ^
( \7 I9 N6 G9 _) _. g& X$ z
3 S2 d& _3 b& {8 w8 ~) M
電子用品請用防水袋包裝,並備妥電池或採手搖供電方式
$ Q8 s( W& z/ y! j1 C. w2 S
- A% a' {( B- S# N+ {7 b* s1 R& p
重要須知:
0 _: a5 W& P! K0 }5 ?" R; v
1.您的急救包應是可攜帶式的,放在房子的出入口。當急難來臨時,您的家人可以輕易地抓起來就跑。不要讓您的急救包超重,因為在找到合適的庇護所前,您可能要背著它走遙遠的路。
/ X$ u% u/ O( @/ l- J6 g6 \1 |: k
2.每個家庭成員都需要有自己的急救包,除了基本的食物、水及衣服外,其他較重的物件可互相分配擺放。
6 u0 v5 p6 A) a: F2 Y
3.切記急救包要符合個人的需要,及其他家庭成員的需要如老年人、殘障及嬰兒。
7 A+ Y+ V4 `$ _
4.每年至少兩次重新檢視您的急救包。要注意食物及水的食用期限,檢查小孩子的衣服大小是否合適,冬天或夏天的衣物應稍作替換,並檢查電池、手電筒、收音機是否可用。
! W$ y# t A/ n; T
*************************
$ A4 _% K1 p7 R# w4 N
背包的顏色選明亮的橘色、黃色比較醒目。
( g2 x: t& Z P$ ~4 m }, O! t
! w! i% Z: X; M8 c% x4 B* h7 E
作者:
cim
時間:
2011-3-17 17:19
本文章最後由 cim 於 2011-3-17 17:33 編輯
! |9 X9 R+ J' `: `5 I7 A+ j
: [8 F1 E: n& j1 G- M
之前有開過一個版關於2012年海水上升要有心理準備,以及要準備急難包
, P" \. `/ T* E8 u% C" t# U
或許有人認為是危言聳聽
6 J B2 N9 P+ b5 _% h" v
今天我想再提醒大家,住在北部的人一定要居安思危
& _! c/ w3 ^3 T( L
自然課老師說:莫拉克如果來北部,雨量等同40個石門水庫,石門水庫只好不間斷的猛洩洪,下游一定會淹水,
三峽北大社區就在此區
6 N) l* U: b# ]2 z/ L M3 g
: t! o8 E" h2 ~" u4 k
台北盆地3條溪河匯集也一定會淹大水
8 q4 u$ I! a1 j; w; s
) R. o9 Z5 y: ?7 e2 x& U
莫拉克襲台造成的災難實在無法避免,所有的人工防洪都沒有作用,環南水門也阻擋不了,我們實在該萬幸颱風不是來北部
& B: s0 \/ p) X x" }/ |$ E
, o- s; ]3 _) Q5 G6 I
! d/ I2 A+ P3 A( \: ~+ E
不過陽明山(包含北投)這裡不會有土石流,因為陽明山是火山岩地質,不像這次南部的山是泥土一層一層疊起,所以不會有土石流可以放心一點點,但是淹水一定免不了,住在山區以及低窪地區(新莊、蘆洲、五股)的人颱風期間一定要防災做好,最好先離開
. f- g1 \+ j, s
& l/ V+ A0 s4 B/ D) P
! s/ o2 F. Q$ v9 M1 C! ~7 X: {
另外每個急難包一定要準備,這次新聞台也有報導急難包,很多災民都表示亟需物資,急難包不只颱風.地震也很需要,可以撐過1-3天,急難包所需物資請參考之前的媽媽提共的資訊:
- o" m/ D1 l; u2 |$ d9 k/ U& P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 ... &bid=6&r=18
+ {0 s0 _% r+ N$ n+ j F
5 d) k" C: S) l+ \( m
& b7 s5 L6 i r O
% d/ N2 R% q" h' f$ q ~
如果還是認為這是謠言的
- s( j! m. h/ o6 ]
也可以參考天下雜誌428期有很仔細數據報導:
: D" \' |' m+ r" w" L% i! c
* A1 ?6 f u7 z/ A: G4 u S, M; f
極端氣候下的台灣 要命的水
: a$ ]0 @% S' N* o
6 d. U' Z; x$ N; Z7 T
要命的水
! g* i# V3 |9 T4 W- K3 f0 w
一個從東邊來的中度颱風,讓台灣在二十四小時內,從七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危機,掉進另外一個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危機。
. F, ?* n, s; ~* N1 e
b$ ]* k" O& b0 a, @+ p9 }
旱澇劇變 農民該拿水怎麼辦?
) B5 f, W) p) T8 M* [6 T
莫拉克颱風之前,台灣農地正面臨乾旱威脅,諷刺的是,老天爺給台灣農村的解渴雨卻是用力過頭,淹沒農田,在乾旱水患極端氣候間折騰的台灣農業未來該如何生存?
6 N7 r' n! q! l5 x! D% u4 m
* w* }+ }: K4 c9 K4 ~& s2 w
# w( f% ~- C/ R% P, r
另貼:
* b1 V5 u# ] P# s0 ~
台北盆地內的主要溪流分別為來自東、南與西南之基隆河新店溪與大漢溪等會流成淡水河而於關渡附近出海這種溪流曲流程度很重,河流沉積作用比侵蝕作用強,形成堆積現象,使一度繁華的萬華港口因河沙淤積而不復使用台北盆地地質。台北盆地因地下水的大量抽耶,地下水位逐漸降低;同時因建築物不斷增加,地層之荷重愈來愈大,使盆地內未固結之泥沙逐漸壓密,因此導致地盤下陷的現象。自民國44年開始,即發現有下陷現象,最大陷量達26公分/年。經管制地下水之抽取後,地盤之下陷現象已逐趨緩和。下沉最厲害的地方,位於盆地的中心帶,也就是基盤頂部最深的新莊、蘆洲、五股一帶。
z( F Z* D9 q
2 s- X5 g5 ~/ v) ]
數十個南台灣鄉鎮,二六%的國土淹水,宛如漫漫汪洋中載浮載沉的星星孤舟。
8 k- _% @8 M/ N( c1 `' j
莫拉克颱風侵襲三天,屏東山區累計雨量超過兩千五百毫米,幾乎把台灣一年的雨都下光了。全台共有十四個測雨站單日雨量突破一千毫米。史上前十大降雨排行榜裡,莫拉克就「霸佔」了九個。
9 b& F+ t B# p
0 t* s& [. ~& N( R; u- Z3 p
) _! f; G8 J2 P: z3 V
這是台灣最大的反諷,天災(乾旱)要靠天災(水患)來解除。這次淹大水的南台灣,正好是台灣最乾旱的區域。可是豪雨下個幾天,灌飽水庫,未來兩、三個月如果持續高溫炎熱,也沒有颱風報到,到了明年初,台灣又將拉起乾旱警報。
% Z3 N. o4 x7 J0 Q
% q' u0 R! E2 `5 n( u" v' v
2 ~% S- r6 X. T1 v
莫拉克登陸之前三天,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在接受《天下》採訪時,就預言這個颱風的雨一定「非常大」。台灣的氣候變遷太極端,加上海水溫度升溫,颱風吸納更多水汽,下起雨來將十分驚人。
C) l1 a z2 X
& u" k Q/ n7 p
詳細內容請參閱
http://www.cw.com.tw/article/catalog/index.jsp?PID=521
2 V; b; g( ~6 K; I8 O; j1 {, f( c
. m# d: h6 a& x9 j& r' ?% ]# j; B/ F. ~
% F. q4 i2 W* B# v' {/ ]
石門水庫"大"洩洪是台北淹水,不是桃園喔
1 x1 |3 n- {; O# q
桃園是林口台地跟桃園台地,地勢高
9 B }3 y5 a1 { `4 K" U
石門水庫是大漢溪,
三峽北大社區就在此區
; @: q5 Q7 y, g$ ]! |4 t0 ^
,流入台北盆地,與新店溪基隆河匯集後成淡水河出海
5 H4 `: | W* L! y* f5 }( D
2 K* c7 G" g2 D, h5 I5 Z
( X8 R, ~0 m L6 }
作者:
謝小瑜
時間:
2011-3-17 18:15
回覆
cim
的文章
7 Y3 z: G4 Z' ~/ \- R& D
7 g5 z G6 ]3 P, l# V- ^; |& S
非常感謝你ㄉ詳細資料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