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0 A# U. k6 J ; r+ k) s7 }; L T1 i! ^第一、從過往新興國家的經驗,路易斯拐點之後,最低工資無一例外的,會出現一次持續性的飛漲,且低端消費市場迅速擴張,這種情形肯定會在中國出現。' [- ~/ E5 M- w: ^
( V- S$ S7 P/ N7 m
, E$ W G, S# ?. l0 ^
第二、工資上漲將常態化,帶來通貨膨脹結構性上揚。而且這一輪通貨膨脹之後,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回檔估計有限,因此中度的通貨膨脹會持續存在,估計未來十年,通貨膨脹指數將維持在四%到五%之間,並進而引發全球性通膨。5 w1 W% k: o# C0 @. a
7 U- k% d) o7 s v- Q
+ Z7 I& @1 @# J. [2 {, S7 R2 N! `5 \第三、工資增加,使得住房需求和家居改善的需求增加。陶冬認為,除了對房地產需求提高外,因為蓋房子衍生出來的建材供應商、原料供應商,甚至是家具供應商的受益程度,會比房地產與土地開發商來得大。 D' w% B; C0 t' _9 W3 f' s/ ?/ `: l
0 O* _$ v/ Z+ E. M% @7 z ; _- m/ j4 M" c0 {, I! q: N第四、工資提高,各工廠為降低成本,生產線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會明顯提高,設備業會因此受惠。更重要的是,在工廠往內地遷移時,不只是簡單的地理上的轉移,也將伴隨資本投入的增加。 + J7 u. C q5 {- ]0 I7 o! H5 ]1 e( }& b) Y' i1 i0 a- I
7 O( L! w5 _* W7 X. N9 e' C
第五、在中國投資的外資,因為工資改變,投資結構也出現變化。對成本敏感的製造商的投資比重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主攻中國內需的海外品牌、服務業,會大量的流入中國。6 q; F( B. e, r" R
! S' D4 U8 L( _" L; D1 L : Y" Q( u% W Z `- a* v2 }1 K陶冬舉例,來自海外的福斯和豐田汽車,已經在中國賣出比本土市場更多的汽車,這個現象,代表著龐大消費實力的集結。「這是第一個五億消費大軍造成的結果,下一個五億消費群體,如今正在成型」。 # B( v3 I/ q. {3 x: C" Q) ] 1 K# @0 ^0 |$ p& Q" C0 e6 v `0 L1 @- s0 D6 j第六、製造產業鏈將重新洗牌。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的生產供應鏈,會因為工資成本提高而逐步瓦解,甚至出走。中國不再是製造業龍頭,這些出走的外資,甚至是中資企業,將成為其他工資成本較低的新興國家搶奪的對象...(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41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D0 }: C$ s1 [8 |, ^& P
d6 C# x: E" {, a
9 O8 H% x1 j9 R' s作者: 歐陽 時間: 2011-3-8 21:29 本文章最後由 歐陽 於 2011-3-8 21:29 編輯 0 ]: v0 o7 Z; D4 j! q8 x. N, L5 B) l
) g2 I% H9 t0 n4 }/ L
正由於中國內需擴大,服務業加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全面鋪展開來,陶冬預估,中國的勞動市場會提前從一四年進入實1.質性短缺狀況,鄉村多餘的勞動力不足以供給城鎮勞動力的需求,這時,就會出現「路易斯拐點」。當「路易斯拐點」現象出現,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1 N0 V9 b/ Z% y) F3 H1 b" E$ P. T2.當工資節節高升、原本「便宜」的勞動力不再便宜,就預言著中國長久以來享受的「人口紅利」,已經步入尾聲。更重要的是,中國長達七、八年的通縮時期,已經徹底結束。9 T* A2 P) q& r
; j2 l' G$ H2 b! U% i0 A6 \" P" N: m5 O% r 3 p* X, j. U" I* @; S6 r( Z5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