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表忠碑開挖見證三峽人抗日 [列印本頁]

作者: mattlin    時間: 2017-5-3 07:33
標題: 表忠碑開挖見證三峽人抗日
  

  三峽鳶山下中山公園,日軍曾於1923年設立「表忠碑」,紀念與台灣義勇軍戰死的日本兵,但公園後來施作時,表忠碑被當成人行道擋土牆地基埋掉。經地方文史工作者督促,新北市文化局昨徒手開挖,將重新裝置並說明歷史意義。 「隆恩埔戰役」是日軍水運運糧隊在三峽被末代巡撫唐景崧創建的台灣民主國義勇軍於岸邊襲擊,35名日本兵當場被擊斃。日軍立碑紀念戰役,也是北台灣首度有大規模抗日作戰。三峽文史工作者林炯任說,日治時代的表忠碑具有神社的地位,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但國民政府來台後,中山公園施作人行步道時,表忠碑被當成地基埋沒。文化局昨展開60天工程,要徒手移出半掩的表忠碑殘跡,重新裝置並說明其歷史價值。文史工作者希望藉由該碑挖出,可紀念當年三峽人驍勇抗日的歷史。

作者: tienhsun    時間: 2017-5-3 09:46
---------日治時代的表忠碑具有神社的地位,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紀念此戰役戰死的日本軍對日本帝國的忠勇。
那麼!-----
此戰役犧牲的台灣義勇軍呢?
歷史遺跡的保存與教育方式要雙面陳述
而不是自我解讀的單面表彰!
作者: 大耳朵    時間: 2017-5-3 10:35
tienhsun 發表於 2017-5-3 09:46
---------日治時代的表忠碑具有神社的地位,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紀念此戰 ...


---------日治時代的表忠碑具有神社的地位,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我想他要表述的是當年被日本徵招的''台灣日本兵''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當時台灣是殖民地,畢竟老一輩接受的都是日本教育。

真的~~~應該台灣義勇軍跟日本兵都要陳述~~~~

作者: yljimmy    時間: 2017-5-3 12:12
都殺了35個日本兵了
表忠碑換個角度看, 就是先民禦敵的勳章啊
作者: alvin    時間: 2017-5-3 13:40
1.35名日本兵當場被擊斃。日軍立碑紀念戰役
2.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3.文史工作者希望藉由該碑挖出,可紀念當年三峽人驍勇抗日的歷史。

我看起來覺得這樣的陳述怪怪的?  
作者: ddddnet    時間: 2017-5-3 14:15
本文章最後由 ddddnet 於 2017-5-3 14:16 編輯

樂見史跡的重現,史跡驗証一段歷史事故,而非論斷功過對錯!該碑所述的是『隆恩埔戰役』,當年29名日寇屍首即曝屍於現北大現址(另6名是日後狙擊)。

在同一時間,另一戰役『分水崙戰役』殲敵數百,有幸其跡證史蹟尚活生生的存在我們週遭,處於古三角湧生活圈(泛指三峽、柑園、部份鶯歌、部份大溪),何不趁桐花盛開、螢蟲肆虐之際,帶著小孩來趟分水崙抗日古道之旅,當年義勇軍集結的土地公小廟,尚迄立於溪畔,可幾有人知,祂當年見証的史歌!

PS: 老街底,轉民權街170巷,巷內一老榕樹轉彎處即分水崙抗日古道,續行溪畔一迷你土地公廟即當年古廟!

[attach]497179[/attach]
作者: sapling    時間: 2017-5-3 17:09
ddddnet 發表於 2017-5-3 14:15
樂見史跡的重現,史跡驗証一段歷史事故,而非論斷功過對錯!該碑所述的是『隆恩埔戰役』,當年29名日寇屍首 ...

非常棒的分享!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 也尋找過這段先人的路. 跟大家分享. 歷史, 是發生在那個時空的事情. 尊重歷史, 才能探索真相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84.html

作者: 飛鷹翁    時間: 2017-5-3 17:52
對~~~
為什麼不表揚抗日義勇軍事蹟~~
而是去彰日軍~~~~
作者: lcf7347    時間: 2017-5-3 18:58
tienhsun 發表於 2017-5-3 09:46
---------日治時代的表忠碑具有神社的地位,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紀念此戰 ...

這種說法會讓大家搞不懂,是紀念日軍屠殺台胞,抑或歌頌台人被日屠殺?
作者: jojoyaro    時間: 2017-5-3 20:15
ddddnet 發表於 2017-5-3 14:15
樂見史跡的重現,史跡驗証一段歷史事故,而非論斷功過對錯!該碑所述的是『隆恩埔戰役』,當年29名日寇屍首 ...

題外話...古廟漆成這樣
個人看了真不忍....
作者: mattlin    時間: 2017-5-4 08:09
jojoyaro 發表於 2017-5-3 20:15
題外話...古廟漆成這樣
個人看了真不忍....

有同感  
真應該參考各種古寺
入眼要令人舒服
作者: 大耳朵    時間: 2017-5-4 08:45
sapling 發表於 2017-5-3 17:09
非常棒的分享!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 也尋找過這段先人的路. 跟大家分享. 歷史, 是發生在那個時空的事情. 尊 ...


有句地方諺語它是這麼說著:鶯歌出碗盤、大溪出豆干、三峽出流氓。

三峽出流氓指的就是當時日軍在三峽地區受到極大抵抗及傷亡,因而得名~~~

作者: Tony    時間: 2017-5-4 09:13
本文章最後由 Tony 於 2017-5-4 09:19 編輯
tienhsun 發表於 2017-5-3 09:46
---------日治時代的表忠碑具有神社的地位,當年日軍上戰場前還會前往膜拜,祈求保佑。---------
紀念此戰 ...


在麻園街有座義士祠,可能就是為這群先烈所立,因為那邊也是當時戰場(分水崙戰役)。
作者: ddddnet    時間: 2017-5-4 10:56
Tony 發表於 2017-5-4 09:13
在麻園街有座義士祠,可能就是為這群先烈所立,因為那邊也是當時戰場(分水崙戰役)。 ...

麻園那處義士祠,是更早時期,泉漳械鬥的遺骸,非分水崙抗日義士!

居三峽,家鄉事....三峽鎮志:http://szt3d.ntpu.edu.tw/taipei/d/c/c_1/c_1_018.html
作者: ccthot_6    時間: 2017-5-4 12:39
關於分水崙戰役, 可參考謝維修老師編撰的"永福風華--大溪烏塗窟開發史" 
http://163.30.101.196/yfes/modules/tad_book3/page.php?tbdsn=96
作者: hahaha    時間: 2017-5-7 15:53
本文章最後由 hahaha 於 2017-5-7 16:01 編輯

甲午戰爭後,滿清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國

台灣自從 1895 年起就是日本國領土

28年後,也就是 1923年,台灣人居然聚眾阻殺運糧的國軍 35人

國家立碑紀念因公戰死邊疆的軍士兵,實屬正常

會有人於今日說要替當年反抗勢力立抗日紀念碑,實在是可笑至極

相對的,如果替抗日台灣人立碑紀念是正確的

.......那......

1945年後的28年,也就是民國62年之時

如果有島內人士對國軍進行阻殺行動,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在今日替他們立抗中紀念碑?

或者是不是也要考慮替228大屠殺當時因為反抗國民黨軍隊遭屠殺的台灣人立碑以紀念勇敢的台灣人抗中的英勇事蹟?



作者: wyn    時間: 2017-5-7 16:43
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另立新碑,表彰三峽先民英勇抗日的歷史,

原有殘碑也陳列同處,見證倭國殖民台灣的史實。
作者: tienhsun    時間: 2017-5-8 08:04
台灣的歷史要讀完整再做評論
不能只說自己喜歡的部分
歷史遺跡不是用來教育子孫只單方面記仇
而是從歷史事件的完整性
教育子孫正向的面對領悟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