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新鶯堤外便道延宕7年 民代催 [列印本頁]

作者: scott0815    時間: 2017-3-27 13:31
標題: 新鶯堤外便道延宕7年 民代催
本文章最後由 scott0815 於 2017-3-27 13:36 編輯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87992
沿著大漢溪闢建的新鶯堤外便道,規劃從新莊直通樹林、鶯歌,分攤市區道路車流,但新北市府九十九年完成頭、尾共五公里路段後,中間長六.三六公里路段,延宕七年未開闢,導致頭尾不連接,交通便利性大打折扣。

水利局技正潘志豪表示,便道新莊鐵路橋至柑園大橋段,因道路腹地不足,已請水利署研議填土築路,但因恐影響大漢溪通洪能力而實行困難,水利局另研議將堤內道路拓寬,但因沿線需砍除兩千四百棵喬木,並涉及私有地徵收,亦有困難度,目前正積極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環漢路二段至五段因路幅狹小,車流量大,近三年已發生八百六十件交通事故,急需藉由新鶯堤外便道減少車禍發生。

第三階段「21號越堤道路(新莊鐵橋)至柑園大橋段」道路工程,全長6.36公里,水利局已完成堤外便道及堤內環河道路拓寬等兩案評估方案,工期、經費分別各為40個月新臺幣8.5億元及23個月新臺幣6.5億元。

其中,21號越堤道路至柑園大橋段道路工程,因堤外便道腹地不足需填土築路,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於歷次會議均表示依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90年6月「大漢溪河道清淤工程(城林橋至鐵路橋)通洪能力檢討」報告,該河段通洪能力不足,填土築路恐影響通洪斷面且堤外道路路線經多處抽水站排洪設施及橋梁淨高不足等因素,設置堤外道路仍有困難。

交通部公路總局也已於100年完成國道3號土城至龍潭段替代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結論是「國道3號土城至龍潭段替代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案,應於國道里程收費及國道1號五股楊梅段等重大計畫完成後,視國道3號土城至龍潭段交通量成長情形,再適時檢討全線推動辦理之必要性。




  





作者: A米米    時間: 2017-4-16 07:58
三峽好像沒甚麼堤外便道??
作者: scott0815    時間: 2017-4-17 09:23
A米米 發表於 2017-4-16 07:58
三峽好像沒甚麼堤外便道??

是三峽對面的堤外快速道路
作者: podzol    時間: 2017-4-17 10:12
樓主連結跟貼文內容好像是不同篇報導
環漢路這一段幾乎每天上下班時間都會有車禍發生
我自己本身就摔過幾次, 堤外便道分流真的非常需要
而已也可以解決塞車的問題
頭是從新莊到樹林, 尾是從樹林接到鶯歌
就唯獨樹林這一段沒有堤外道路


〔記者張安蕎/新北報導〕沿著大漢溪闢建的新鶯堤外便道,規劃從新莊直通樹林、鶯歌,分攤市區道路車流,但新北市府九十九年完成頭、尾共五公里路段後,中間長六.三六公里路段,延宕七年未開闢,導致頭尾不連接,交通便利性大打折扣。

水利局技正潘志豪表示,便道新莊鐵路橋至柑園大橋段,因道路腹地不足,已請水利署研議填土築路,但因恐影響大漢溪通洪能力而實行困難,水利局另研議將堤內道路拓寬,但因沿線需砍除兩千四百棵喬木,並涉及私有地徵收,亦有困難度,目前正積極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立委吳秉叡、蘇巧慧、副議長陳文治、議員陳世榮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環漢路二段至五段因路幅狹小,車流量大,近三年已發生八百六十件交通事故,急需藉由新鶯堤外便道減少車禍發生。
水利署副總工程司洪丕振指出,大漢溪通洪斷面不足,目前需清淤疏濬,不建議填土設置道路,市府應多邀集專家研究,以工程技術克服現地狀況。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