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老話題~運動傷害 [列印本頁]

作者: ~兔子~    時間: 2011-2-24 14:57
標題: 老話題~運動傷害
『準備』是最佳的預防手段。要預防運動傷害您必須做到三件事: 5 c7 E0 L* y  @0 P
維持良好體能、均衡的 飲食、使用適當的運動器材及設備。 4 j6 j6 P0 G/ \& n
維持良好體能 & r# B" P# c' _
良好體能所指的是您要在參與比賽前將您的身體訓練完成。運動醫學
% v0 @. _% \/ q# k/ @* m, V專家建議:參與一項 新的運動前,最少要先花六周的時間來調整您
$ A# h. }( _# s: x: Y* k* o的身體。維持良好體能的三個方法:加強肌力,加強心肺耐力,增進
1 c) U. }7 o+ O; h肌肉柔軟度。 $ Q+ W8 y7 x, X2 I6 u/ O, i! [0 i
◎加強肌力  重量訓練、柔軟體操等活動。
7 d3 q* j! q" ?; v◎加強心肺耐力  有氧活動,如跑步、走路、騎單車、游泳等。 - v2 f/ e( `' a6 e
◎增進肌肉柔軟度   身體的大肌肉要多伸展。 9 H2 Z, h4 T7 B' O6 a
記得一點:伸展肌肉前,您需要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 f( y- y, u/ V/ K0 {  k
面對運動傷害--PRICE法則
, T& m0 v/ F. j+ s: R% Y; x4 h◎Prevention/Protection 預防或保護
; D2 s& Y- {9 M4 T, A5 H& Y$ o$ `7 c採取避免運動傷害的適當策略,如買一雙優良的運動鞋、安全的運動 4 ]" a6 F3 o) a' H
場地、適當的裝備 、、等等。當有傷害發生後,最重要的是要保護 1 @1 _0 E8 F& d8 [/ f, K) {
受傷的部位,例如:行動不便時可以利用柺杖。
  J, K2 ^$ x6 H* V8 D( B) `* {◎Rest 休息
+ L3 p: ^5 N$ t/ o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如果要勉強使用受傷的部位,通常會有更
- a' k5 S9 n: p9 y" S+ e9 G嚴重的後果。
) `2 j, G$ ^8 Q3 f" d* p$ \◎Ice 冰敷 : Y7 H1 b- U5 f$ Z+ R
在傷害的急性期中(約三天),每天要用冰敷或其它冷療的方式來控制
) O2 Z  F8 ^' N# ?# M5 V7 h發炎與腫脹的問題。 每次約二十到三十分鐘、至少三到四小時實施
# G% a0 V8 s/ @1 E一次。記得:千萬不要用熱療的方式,因為它會增加腫脹的現象。 . Y: H. c* n; E; S" B3 ]
◎Compression 加壓 . b$ _+ u) N5 x0 K, l& B7 E
利用彈性繃帶包紮,將腫脹降到最低狀態。包紮的方法是:在受傷部
3 S& i1 B  j  \位處,繃帶由遠心 端開始向近心端纏繞並固定好。不要包太緊,不然 % d. E7 }6 p% Q0 z8 |
會造成其遠端肢段因循環不良而腫脹。另外要注意的是:晚上睡覺時
3 r" z2 t( L! f! K也不要將彈性繃帶取下。 2 q) r# g; x% }* R9 [' x; v( c
◎Elevation 抬高 & S0 ~* x# \. S! \: q+ J
抬高的用處是要降低受傷部位的血液及組織液的流出或積聚,來減低 4 z9 ~# w. U0 N& h
腫脹。適當的抬高 方法是將受傷的部位抬得比心臟位置高一些,
# j) F' l5 K# q1 ^- T/ k8 N  a1 @下肢受傷時,可以讓患者躺下並抬高患肢。
2 [: j) w3 i9 a7 ~9 K9 C復健:復原之路 ; ~" K& G  M( h
) e9 a% N" I' t8 e5 f+ a
為求避免可能再受傷害,在未完全復原之前不應再參加運動。所謂『完全復原』指的是受傷部位達到和受傷前一樣的強健。例如:踝關節扭傷後,直到能夠跑、跳、切、急轉等動作,而無跛或痛的現象。假如在全速走路時,仍感到疼痛,表示踝關節尚未充分復原,極可能會再受傷。 運動傷害的康復需要一段時日,祇有正確的判斷和良好的處理才能獲致完全康復。另一方面,不當的處理,如:過早開始運動、患部過度使用等,均會延緩其復原的時間或招致更大的傷害。 復健開始於受傷時的緊急處理,須迅速及適當的處理才能夠在一開始就不耽誤正常的復原流程。 * p. z' W, ^, B( H- \6 ~7 Q# K: E% H. d
多數的運動傷害,在最初治療為冷療、用彈性繃帶壓迫、抬高受傷部位和休息。這些處理均有助於減輕疼痛和紅腫,特別是在傷害發生後的四十八至七十二小時之內,其效果更為顯著。注意:使用克拉瑪的Flex-i-Cold 冷敷袋時,常會有低於華氏32度的情況,為避免皮膚受到損傷,應先在患處敷上一塊濕的彈性繃帶或毛巾。許多防護員推薦第二步驟的處理為:熱敷與溫和運動。熱處理使局部組織的溫度升高,可以鬆弛肌肉,而增強治療效果。處理方法可以使用濕熱的熱敷、毛巾、止痛藥布、止痛藥膏等。醫師若主張其它的熱療,則需要請專門醫療人員治療才可。注意:熱處理後至少要半小時後方可敷用止痛藥膏,以避免過份刺激皮膚。
, a+ [' z" B& C+ s& A& p% U% f若冷療與熱療發揮治療效果後,仍必須活動受傷的肌肉或關節,等到恢復充分的機能後,再參加運動。特別的鍛練活動則須依醫護人員的建議而行。 7 ^4 Y* B6 z) n. c0 V+ @

作者: ~兔子~    時間: 2011-2-24 15:00
本文章最後由 ~兔子~ 於 2011-2-24 15:01 編輯 + O1 p, _' I+ \, V+ d8 _4 V9 u
6 [  U; Y1 m* C9 N4 A; v* W7 y$ E0 _; w0 E; {
雙和醫院復健科許雅雯醫師表示,因為騎單車姿勢不對或者熱身不足,所造成運動傷害來求診的人愈來愈多,多數為椎間盤突出,其次則為肩頸疼痛。而造成椎間盤突出的原因多數是因為騎到坑洞,導致椎間骨受到壓力,引發下背痛的情況。
9 L0 _/ y4 J' p0 t9 _做15分鐘暖身操
- S- n( ]) {# ]: K) A1 d0 v8 N  K許雅雯醫師表示,騎單車前要做足15分鐘的暖身操,避免在運動中受傷;並調整坐墊讓向下踩踏板的腳可以伸直,保持上半身與坐墊呈90度角,騎乘時間也建議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為一個循環。若遇到坑洞仍應該閃避,或著用牽行的方式,才能達到預防傷害的效果。
0 C. L' t! ?& ?# {  I/ S
4 `1 V$ V' H* {: z6 w! a) M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