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台灣地區車輛保養差異 [列印本頁]

作者: DF頂豐車業    時間: 2011-2-22 17:42
標題: 台灣地區車輛保養差異
究竟行駛多少里程數必須實施定期保養 .以及為何與國外車輛不同.甚至同車款也不同
2 p" Q4 k* B$ P0 a0 ~
( f! ^) l$ Z( c& v" Z1. 基本守則- a8 Q% L8 u7 C( P
一般原廠車主手冊中所規定的定期保養里程數,大多對建議除了新車一千公里外以後每行駛一萬公里才須定期保養。
' L) {4 e" l7 f/ v+ A; R) S2. 例外情形
+ w% c9 ]1 x8 P/ A$ c4 g但在台灣地區,仍然有許多人提倡每五千公里定期保養的觀念,究竟車主該如何決定?由於國內車廠之車主手冊幾乎皆由國外原廠手冊直接翻譯而來,並無完全針對國內行車環境及車主需要而加以修改,且國外行車環境一般而言普遍優於國內,因此國外可以每一萬公里定期保養一次,在國內里程數則必須縮短。例外情形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 Z& w& Q+ L
•        氣候環境
2 `& k3 f! f- \3 D( F+ w氣候環境對車輛的影響就非常大,高溫容易造成機油提早氧化,而高濕則會造成機油的防鏽負擔,而空氣中的水分更是煞車系統的天敵,煞車系統若是長時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與雜質,將會降低煞車油的燃點,如果再碰到長距離的下玻路段而需頻頻踩踏煞車時,便是容易造成煞車失靈的主因之一。 此外,台灣的空氣品質不好,空氣中含酸性物質的成分過高,這也會造成機油裡的防鏽以及防腐蝕添加劑的功能提早衰退。目前仍然有許多人對台灣地區的汽油品質多有疑慮,如果汽油中的雜質過多也容易造成汽油濾清器的阻塞,以及引擎燃燒效率不良。
9 M1 ~( x+ l$ E# m4 A  V! S•        駕駛環境
$ c) W4 `+ Q. |再就駕駛環境而言,在台灣即使是在冬天仍然需要使用冷氣,更遑論夏季氣候,幾乎天天需要使用冷氣,無形中也增加引擎的負荷。此外,相對於國外,台灣幾乎每次行駛的里程數都不高,引擎可能還未達工作溫度就已到達目的地,尤其是在市區內上下班行駛,走走停停的行車方式對機油的壽命更是不利,也容易造成油泥的產生,降低潤滑功能、造成引擎散熱與冷卻功能不良,機油又容易氧化而產生膠漆和增加機油黏度,膠漆會造成引擎相關零組件不正常的磨損;機油黏度增加則會造成機油流動性不良、潤滑效果下降,機械阻力增加,對省油有不利的影響。 另,台灣地區的道路品質經常被駕駛人比喻為「月球表面」,坑坑洞洞的道路品質也容易對對輪胎、底盤及懸吊系統造成傷害,而需縮短檢測、調整或更換相關零件的時間。2 s* o* d& C/ o3 b% V1 y# p. C5 ^$ m
•        駕駛習慣+ x( O8 N8 U7 ?- i# b. J; M( f3 f/ b* \4 y
另外,駕駛人的駕駛習慣與方式也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車主是屬於激烈操駕型的車主,經常大腳油門起步與緊急煞車、或是常以手動降檔方式變換變速箱檔位,以低檔位高轉速方式駕車等,應縮短定期保養的時間,對愛車絕對有正面的幫助。! R4 j* H$ @. B' D. s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