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 d* o' n女兒問起這玩具在哪買的,媽媽會回:「上次在海洋世界買的啊,妳忘了喔?」 + }# o/ G C! P: {3 b! O+ b) ~$ L* D2 x0 S4 D( o Z
女兒早餐沒吃完,媽媽一定說:「妳羊奶為什麼還沒喝完?」或「香蕉剝了也不吃!」0 B j* G. \# R+ F# B
/ s* b- X+ N) u$ C女兒自己倒水喝,媽媽在旁邊碎念:「水幹嘛倒那麼多?」 % k5 c0 M4 B% p \7 b * C) a4 b! j1 w6 b( O3 e女兒不想吃零食,媽媽會回:「別的小朋友都喜歡吃葡萄乾,妳怎麼不喜歡吃?」 - A* J. y9 {5 [; U3 s$ _ 2 ]0 m4 B6 n9 P8 r Z我知道媽媽是單純且沒有惡意的,然而這些話聽起來,怎麼感覺句句是批評、否定、責備與質疑?* o( e4 L. _( ^1 [: S9 V- B2 v/ Y# v
) ^ y) ?& N; L$ _
: w9 d: g3 p! E6 S
圖/聯合文學提供7 w6 z# Y8 o' Y$ d
負面句型引爆先生的情緒炸彈* u3 V# w6 C( k- R3 q. j- J. B m
7 T( _9 l. b0 V" K q! |2 ]3 s
我從小就討厭聽到這類句型,這讓人感覺動輒得咎,且不被肯定。整天被這樣的句型轟炸,就算聽了四十年的我也受不了,遑論美式文化出身的先生了。三大一小擠在小露營車裡才一星期,先生開始對我抱怨,一個月後,正在犯糖癮的他因為媽媽對女兒說的一句話,情緒炸彈順勢被引爆了。 * x2 Z& t3 g: n. u6 D h2 ?( J6 b: ^" ]
剛到錫安國家公園的隔天早晨,女兒丟了張衛生紙進垃圾桶,媽媽隨口說了句:「那衛生紙又沒用過,幹嘛丟?」正在流理台作早餐的先生,被糖癮引爆的情緒瞬間找到出口:「她想丟就丟,為什麼每件事都要批評她?」 9 F p9 n5 J2 L" ?/ h . S- q( j" V4 E& H媽媽確實不是在批評,她其實只是想告訴女兒:「沒用過的衛生紙不要丟。」但她或許沒看到女兒已經用那張衛生紙擦過鼻涕,卻又用慣常的負面造句法來發問,聽在先生耳裡,自然成了「批評」。 : r" l* R( S! s * I h/ o4 x% o% l! U3 L$ ^1 P這還是小case,周遭常聽得到的負面句型還有不少:& y5 c/ d2 S; E/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