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認識三峽 - 歷史概略篇 [列印本頁]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6 22:48
標題: 認識三峽 - 歷史概略篇
發此文的目的 , 是為了讓對三峽歷史不熟悉 , 但有興趣的本地人和新本地人的北大朋友看看 .

以下取材自維基百科 - 三峽歷史 (這是以前我參考網路資源後 , 打上去的 . 條目只到咸豐年間 , 因為沒打完 , 原因是後來事忙 . 將來如有時間會補齊 , 或請先進幫忙補齊 . 現在先加減看吧 !)

1. 史前時期 ~ 原民時期

台灣開始有文獻紀錄距今大約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統稱史前時代。目前為止,本鎮共計發現有鵠尾山、土地公埔、圳頭等十處遺址,經過系統特徵判斷,三峽屬於圓山文化。

本鎮最早有文獻的舊名其實是三角躅,後來才演變成三角湧,乃至今日的三峽。三峽一帶的河流與山麓,在漢人尚未來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屬於平埔族的一支,以遊耕農業與狩獵採集維生,種植小米、玉米等作物。僅使用簡單的工具,沒有引水灌溉與施肥。等到土壤肥沃度降低後,就另尋新地,故名遊耕農業。此外對於土地也沒有私有概念,為聚落族人所共有。高山上則有泰雅族人,為高山族的一支。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6 22:49
本文章最後由 道明寺司 於 2011-2-17 17:43 編輯

2. 明朝初年 ~ 康熙年間

據說在明代初年,鄭中貴(一說王中保)從南部步行來到雞籠,曾途經淡水河上游,看到鳶山與獅頭山之山形奇特,當時三峽尚屬未開發的原始地帶,只有靠近河岸邊的地方才有少數番族居住。明鄭時期,三峽隸屬於天興縣。荷西時期與明鄭時期,已有大規模的漢人移民來台開墾。不過真正開發到三峽,據文獻記載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

相傳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府安溪人陳瑜獲得開墾海山莊之墾照。早期墾拓路線,由南靖厝,慢慢開拓至三角湧。漢人來台入墾後,被泰雅族人視為入侵者,時常下山出草殺害漢人。因此對於漢人來說,開墾與防禦必須同時進行。這也是漢人選擇建立大規模聚落的重要因素,以利共同抵禦外敵。漢人以先進的農耕技術,開鑿水圳方便引水灌溉來種植水稻,生產力因而大增。為了分享用水或受糧食等利誘,平埔族陸續將原有土地或租或賣或換給漢人,久而久之,便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遷族往山地。康熙五十二年 (公元1713年)墾戶「陳合議」請墾海山莊。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6 22:49
3. 乾隆初年 ~ 乾隆晚年

乾隆初年(公元 1736年)以後陸續有移民由南靖厝越過大嵙崁溪到隆恩埔開墾,三角湧漸成開墾中心。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官方於本地設龍恩租館。乾隆十年(公元 1745年)庄民開挖龍恩陂(劉厝埔圳)灌溉隆恩庄、劉厝埔、麥子園等農地。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張敦仁召集墾丁、庄民倡修三角湧經鶯歌石至桃仔園的道路。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安溪人李國開,選擇在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也來開拓本地,遍及三角湧、公館尾、公館後、礁溪、八張、中埔等地。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陳金定、李朝盛、董張三人倡議建造三角湧至柑園的道路,乾隆二十四年由陳金定、廖張江等續築大嵙崁經缺仔庄、中庄、橋仔頭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湧。

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打拚後,此時三角湧的人口已初具規模,日漸繁榮。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別是安溪縣人。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角湧、石頭溪、海山口、鶯歌石、中庄、二甲九、橋仔頭等地安溪人倡議興建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供奉烏面祖師(祖師公),三角湧因地理位置適中,成為建廟所在地。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長福巖正式落成,至此成為三峽安溪人的信仰中心。根據姓氏分成陳姓、李姓、劉姓、林姓、王姓、大雜姓、中庄雜姓等七股,輪值廟務,負責每年正月初六祖師爺誕辰祭祀大典。直到今天,這個傳統活動依然存在,每年總能吸引大批信徒與觀光客來此躬逢其盛。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李朝盛等人修築三角湧至橫溪的道路。橫溪地區亦有安溪人林姓、陳姓、劉姓、蘇姓等入墾,合稱橫溪四姓,到了今天依然是橫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四大家族。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泉州府永春縣的住民義捐興建興隆宮,供奉媽祖(天上聖母)。由當時參與的十二姓氏,依序分設為林姓、顏姓王姓李姓呂姓、陳姓、大集姓、黃姓、周姓、鄭姓等七股,每年『媽祖』聖誕日,輪值奉祀、主持慶典。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公館尾的李姓族人集資於其地創建宰樞廟(上帝宮廟)供奉由原籍家鄉的玄天上帝公神像。李姓同宗七大房之後裔為參與籌建者,每年由各房輪值祭典,訂農曆三月初三為祭典日,祭典後則開族親會並於會後宴敘,有別於他廟所沒有的宗族色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庄民在長福巖右後方興建福安宮(土地公廟)。至此三角湧周邊,已有四間超過200年歷史的廟宇比鄰而居,這在台灣是相當罕見的。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開墾柑園、劉厝埔方面的安溪人與客家人因爭地造成閩粵械鬥,粵人敗北遷往中壢、楊梅,三角湧、鶯歌石成為泉州人村落。此後近百年泉州人與客家人、漳州人械鬥不斷。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林爽文反清事變時,其部下林小文於三月十二日~十六日及二十二日連攻三角湧。住民黃日勉調眾合力堵禦,清軍亦率師來救,雙方大戰於柑林陂。可見當時三角湧已開墾發展成為一重要地區。

三角湧早期主要產業為一般農耕,副業為山林產物。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時清廷開放八里坌港,北部商業活動開始興起,艋舺以優越的水運條件成為台北盆地貨物的集散中心,三角湧亦轉型成為河港城鎮。當時一般百姓所穿的布衣是由大菁這一種染料植物所製成的,完成後的衣物顏色為藍色,因此又稱藍染。三角湧所產的大菁可經由水運輸出到上游交易買賣,又有得天獨厚的清澈河水可供漂洗染布,帶動了三角湧染布業的興起。大菁也成為淡水河流域最早的大宗經濟作物。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6 22:50
4. 嘉慶初年 ~ 咸豐年間

乾隆末年、嘉慶初年間三角湧地區人口與日俱增,商業日漸興盛。在可通行中小型帆船的航運優勢下,三角湧市街成為附近聚落農產品與日用品交易買賣的集散地與轉運站,碼頭位置大約就在宰樞廟前方。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開拓臺北盆地西南中坑的陳金聲也轉移「陣地」,前來開墾八張、中埔及對岸的礁溪庄,不久黃登龍、黃再春、白明朗、蘇秀顏、劉生金、秦裕密(一說劉裕密)等相繼入墾劉厝埔、麥仔園、十三添、大埔、麻園等地區。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 年)陳茂善、陳淑綿造橫溪通往成福庄的道路。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翁添在成福種菁樹,從事製染。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三峽近郊開始從事樟腦製造。

道光十三、四年(公元1833~1834年),桃仔園一帶閩、粵各庄械鬥,亦波及海山堡。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三角湧經成福、暗坑到新店的道路貫通。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北部四縣泉漳械鬥,混亂長達三年。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三角湧、員樹林、龜崙口、桃仔園、埔仔等處泉漳械鬥,同年九月新莊、枋寮,擺接的泉漳再起械鬥,三角湧、成福相助泉州人擊退。直至三年後,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清廷派兵鎮壓,械鬥才停止。械鬥結束後,三角湧、柑園一帶除成福地區有泉、漳人混居外,其他地方幾乎為泉州人所居住,安溪人在三角湧的地位也更形穩固。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6 22:51
本帖最後由 道明寺司 於 2011-6-24 22:20 編輯

為方便大家了解古地名之地理位置 , 附上古今地名 , 以供對照今昔 .

依本條目先後順序排列

    * 鵠尾山 : 位於三峽鎮溪南里
    * 土地公埔 : 位於三峽鎮嘉添里第八鄰
    * 圳頭 : 位於三峽鎮圳頭里
    * 三角躅、三角湧 : 三峽鎮
    * 雞籠 : 基隆
    * 海山莊 : 三峽鎮、鶯歌鎮、樹林市為其範圍
    * 南靖厝 : 鶯歌鎮南靖里
    * 大嵙崁溪 : 大漢溪
    * 隆恩庄、劉厝埔、麥子園 : 均位於三峽鎮龍埔里
    * 鶯歌石 : 鶯歌鎮
    * 桃仔園 : 桃園縣
    * 公館尾 : 三峽鎮秀川里
    * 公館後 : 位於三峽鎮永館里
    * 礁溪 : 位於三峽鎮礁溪、介壽、中正、安溪四里
    * 八張 : 三峽鎮八張里
    * 中埔 : 位於三峽鎮中埔里
    * 大嵙崁 : 桃園縣大溪鎮
    * 缺仔庄 : 位於大溪鎮瑞興里
    * 中庄 : 位於大溪鎮中新里
    * 橋仔頭 : 位於鶯歌鎮二橋里
    * 石頭溪、海山口 : 位於樹林市
    * 二甲九 : 位於鶯歌鎮
    * 橫溪 : 三峽鎮溪南里與溪東里、溪北里各一部分
    * 柑林陂 : 位於土城市


    * 海山堡 : 原海山莊升格而成,三峽鎮、鶯歌鎮、樹林市 + 大溪鎮為其範圍
    * 枋寮 : 位於中和市
    * 擺接 : 板橋市


三峽的歷史沿革 : 三角躅 >  三角湧 > 1920年 三峽庄 > 1940年 三峽街 > 1946年 三峽鎮 > 2010年 三峽區

作者: Swang    時間: 2011-2-16 23:36
讚!!
感謝您提供資訊!



作者: YAO    時間: 2011-2-17 00:40
抗日的部份 好像更精彩~~~
作者: tsengntpunsl    時間: 2011-2-17 08:39
在清末蓋鐵路之前
水路的交通遠比陸路重要
當年三角湧是重要水路交通要衝
開發很早
作者: 康康    時間: 2011-2-17 08:41
這篇好

我們外來的人可以多了解自己住的地方
作者: 可可的爹    時間: 2011-2-17 09:04
感謝大大的整理與分享
出差常去福建泉州、晉江一帶,那裡的建築、語言跟台灣幾乎沒啥兩樣,談生意直接講閩南語就可以了。
而泉州也是所謂「海上絲路」的起頭,老百姓很會做生意,甚至遠到阿拉伯的回教國家去。
而他們有部分則從海路直接到台灣來,並在此定居。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7 17:24
YAO 發表於 2011-2-17 00:40
抗日的部份 好像更精彩~~~

以後有時間再整理到抗日 日治 民初 現在時期吧 ! 或者有朋友願意幫忙整理 ?!
作者: Tony    時間: 2011-2-17 20:46
本文章最後由 Tony 於 2011-2-20 23:29 編輯
YAO 發表於 2011-2-17 00:40
抗日的部份 好像更精彩~~~

這段歷史,我來野人獻曝一下

三峽抗日是北台灣最顯赫的一場戰役
在乙未年(1895)年的同一天,發生在樹林/三峽都有抗日事件
樹林發生的事件就是現在樹林俊英街"十三公"的由來

而三峽發生了兩大戰役,也都發生在同一天
一個是隆恩埔戰役,一個是分水崙戰役
隆恩埔戰役,義軍勝方用的是欺敵誘敵,趁敵不備,殲敵於灘頭
分水崙戰役,義軍勝方用的是地形優勢,在山谷拉長戰線,頭尾夾擊日軍,並搭配游擊戰術,讓日軍喪膽
(現在想想,當時被徵召來的日軍,真的很衰,莫名其妙命喪異國,而且死前必定驚恐萬分)
現在我們這些當過兵的應該都能領略,而義軍卻能在百年前以此策略,用長刀/槍棍及火槍來對抗日軍

當時台籍民眾只擁有少數獵槍或是火銃(前膛槍,由槍口塞入鐵丸及火藥,後面擊發火藥,單發填塞)
來對抗優勢火力的日軍(擁有毛瑟槍[後膛槍,類似現在狙擊槍]可多發裝填,單發上膛發射,以及擁有山砲)
能打勝仗完全靠的是智慧和熟知地形地貌的優勢

分水崙戰役就是現在的三峽弘道路(土地公坑或稱福德坑山),
在中園街再過去一點(這條我常去騎單車,車少人稀),
翻過山路後可以接台三線永福段或是娘子坑或烏塗窟
以前我在本站單車討論區寫過一些,請參考
分水崙戰場之弘道路照片及介紹
而分水崙戰役台籍陣亡的抗日義士的紀念祠在大同路285巷(義忠祠)
此圖右邊往弘道路,左邊往大同路285巷,中間是"衛署麻醉藥廠"


而隆恩埔戰役就在北大校園附近,以前聽聞有紀念碑,開發北大時已剷平
在台北大學網站中有此段介紹:
"隆恩埔部分土地為鎮民王淑美女士所有,農田中建有日本陣亡軍人紀念碑 ( 於現今校門口右側 ),
日軍後裔時常前來弔祭,後因學校開發,日人乃將其靈位引回日本。"

或請參考三峽耆老所寫生動及詳細介紹
三峽抗日史

很可惜的是,日軍的紀念碑已被夷平,
而紀念三峽抗日義士的義忠祠,在三峽所有相關網站上居然都沒有資料
因為小時候掃墓時會經過此義忠祠,稍有映像
作者: 道明寺司    時間: 2011-2-18 02:08
Tony 發表於 2011-2-17 20:46
這段歷史,我來野人獻曝一下

三峽抗日是北台灣最顯赫的一場戰役

萬分欽佩當年的先人 ! 不論是三峽或是台北或是台灣其他地方的義軍 , 武器裝備 人員訓練 人數 等等均不是日軍對手下 , 依然誓死捍衛台灣這塊土地 . 在此僅致上最崇高的敬意給這些先賢先烈們 !

作者: Tony    時間: 2011-2-18 22:46
本文章最後由 Tony 於 2011-2-19 23:43 編輯
rainbow 發表於 2011-2-18 22:24
好感人   看完後走在這裡的感覺又更不同了


的確是如此
前幾年的電影
一八九五
裡面就是講這段台民抗日的英勇事蹟
甚至在劇中也有提到三峽這段歷史,雖然只是簡單敘述
也讓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同感榮耀
小時候常聽長輩講以前日據時代,日本人怎樣對台灣人
有好有壞,但大部分都是不好的敘述

先民來台,面對多方紛擾,(蕃害/土匪/閩客械鬥/漳泉械鬥......一直到日據高壓統治)
還能在這裡安身立命,很佩服先民的生命意志力

去過陽明山擎天崗的人,應該都看過"魚路古道",也就是現在陽金公路的前身
日據時代,金山的先民為了養家活口,在凌晨時分魚獲收成後,
趁著黑夜挑著漁獲的擔子,一步步從金山走山路,避過警察哨(當時嚴禁私鹽和私漁販賣)
走上陽明山區,然後到士林地區或城中地區販賣
然後在下午以前再將販賣所得換取日常用品,在一次走魚路古道挑回金山
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的先民生活多們艱難

現在淡水三芝通往陽明山,有條"巴拉卡公路"[101線道],
為何叫"巴拉卡",因為此地當時有山路陡峭,階梯甚多,
所以以前稱為"百二坎"(台語120階的意思),
想像一下你挑著重擔,面對一階又一階的山路,那樣的生活........

生活在現代的人,老是嫌東嫌西,說生活苦,動不動就鬧自殺,
你有先民的苦嗎???

PS,有英勇的先民,但是也得拖出個人來罵一罵
想了解的人,請搜尋辜顯榮
作者: 可可的爹    時間: 2011-2-19 09:44
回覆 Tony 的文章

    真的是必須向這些義民們致敬啊    不知到三峽是否有什麼活動是祭拜這些義民們?
作者: Tony    時間: 2011-2-19 09:59
本文章最後由 Tony 於 2011-2-20 03:13 編輯

據我所知是沒有
因為後來日本人統治後,無法容許這樣的活動出現,畢竟對抗的是日本人,
而且日據時代開會或聚集人群,是一種挑戰日人統治的行為,當時並非民主政治
歷經51年的日本統治,光復後這件事也漸漸被淡忘了
弘道路(分水崙),前面有一大段是公墓區,小時後家族掃墓每年會去
映像中有一個牌子,好像叫"??壯士紀念碑"(??是數字,多少我忘了)
後來整建為義忠祠,並不大,但時間久了小弟不甚了解,如果有大大知詳情,煩請更正
旁邊就是三峽第二公墓,在大同路285巷(此路可銜接往大溪的台三線,出口在二鬮路段靠近明德國中)
我找google街景圖,
[attach]19936[/attach]
作者: calcandy168898    時間: 2011-2-23 14:18
有人有三峽北大衛開發時的空照圖吗?!
作者: Fanny媽    時間: 2011-2-28 23:18
好棒喔!!如果有機會,是不是可以請在地人出來為小朋友們講這些故事呢?
我覺得應該要讓孩子們知道這塊土地的一切啊!!
作者: 迦勒    時間: 2011-3-24 21:55
回覆 道明寺司 的文章

謝謝!這篇文章幫助我們了解三峽 的歷史。
作者: u2710259    時間: 2011-5-8 19:32
道明寺司 發表於 2011-2-16 22:48
發此文的目的 , 是為了讓對三峽歷史不熟悉 , 但有興趣的本地人和新本地人的北大朋友看看 .

以下取材自維基 ...

你可以上 Wiki後然後去做相關的編輯, 一樣是可以補強相關的資源;
然後再用連結的方式, 現在資訊系統的運用太多了, 這樣的整合就會更棒了
作者: lejummy    時間: 2012-7-28 22:50
這1895的故事很精采
我有次從機場搭計程車
遇到一位有為的計程車司機
他在車上幫我上了一堂北大特區歷史課
還在途中經過隆恩抗日紀念盃的地方要停車下來告訴我更具體的史證
只是那時晚上11點了
看了一眼就請他在我速速離去
希望再遇到那位計程車大哥
多紀錄一些這裡的歷史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