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經鑑定資優 滿5歲可入小學 [列印本頁]

作者: faith    時間: 2011-1-31 08:25
標題: 經鑑定資優 滿5歲可入小學
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小孩是天才兒童,想讓他們三歲、四歲就入學。教育部昨天表示,研擬修改《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明訂滿五歲幼童經各縣市鑑輔會鑑定智商在同年齡群前三%、一百三十以上,得提早進國小就讀。
0 _8 x- r' m0 f  H6 X* s" O) B, [$ Y
     一般學童六歲進小學,但有些幼童資賦優異或身心障礙,要提早或延後入學。教育部已公告,研擬合併現行《特殊教育法》與《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完整規範資優生和身障生修業年限。 8 ?2 `* e3 T) y' ~! [
+ v: u% J6 @8 ^2 S8 T& G/ V$ X
     教育部特教小組執行秘書林坤燦說,目前規定,資優小朋友提早入學由父母提出申請、經各縣市鑑輔會認定為資優,得提早入學。過去一、二十年,各縣市實際執行時,都只接受滿五足歲的小孩提出申請。但因法令規定不明確,有小孩才三、四歲,家長就申請鑑定,造成困擾。
: E  {( [/ n/ w, k/ Z, g! b+ l
2 I8 X" W7 k$ b/ g* y3 t  I7 F     所謂資優生是指在同年齡群中智力排前三%,智商至少一百三十。未來修法會明定,滿五足歲學童通過資優鑑定始得提早進小學,三、四歲小朋友就不要來了。修業年限部分,教育部說,資優生在國中小階段只能各跳級一次、每次一年,合計二年。雖然有家長或學生希望跳級更多次,但教育部認為青少年不要脫離同年齡族群太遠,以免人際關係適應有問題。至於身心障礙學生,教育部說,家長可依小孩情況申請鑑定,經專業評估後決定是否給予延長修業年限,但國中、小只可各延長一年。
3 k+ r& d$ V2 f6 A( d7 L% {# v7 \! V4 D) P6 a
' H  n* p( Q/ b9 _# J# C3 {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1/112011013100036.html
作者: 可可的爹    時間: 2011-1-31 08:35
申請鑑定資優生的家長真的很多很多,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寶貝超級聰明,哈哈& r2 K/ D0 Y3 @2 a
不過,很多被認定是資優生的小朋友,跳級後無法適應,最後家長主動要求回到原來的年級# S$ c0 s; o( e2 v) ~
家長還是要三思,聰明是一回事,但小孩子的心智年齡又是另外一回事啊
作者: 明日香    時間: 2011-1-31 09:24
小孩還是循序漸進的會比較好, 讓她們過快樂一下, 4 e( @: t& y' j! T; y- _
以免太早給她們壓力, 而產生就讀的反感....
作者: faith    時間: 2011-1-31 09:33
回覆 明日香 的文章
' n0 x0 s5 n2 u9 x/ y3 s8 T
- \. u# H+ u2 G- {  ?4 u" H: D認同!
作者: 傑特    時間: 2011-1-31 09:35
曾經教過一個資優生(在補習班任教的日子裡)...7 q  J# g+ g3 r* `; |! W
* ]2 p5 j# U* R* h. f& v
小孩子超優秀也超聰穎
2 y* |& ^* |* F$ r% K) a0 @3 y* x0 Q# C, c. E: q/ \
本來不該出現在我教的國中英文班裡了(雖然他真的只是國一生)
( t( \- M( U6 r
& m; [* r+ q4 `! s可是不知道哪來的幸運 他來試聽了  也要求繼續到班 (為此他還答應他媽先上高一物理 化學)6 W7 b" s- ~- d9 q6 A0 Q* }+ E
( S5 G+ w; Q4 w! o1 L7 R
原因無他
" x0 Q& P' j# Z$ k$ z; ^6 y* V4 X* `/ S. p, M
只是他想感受一下 輕鬆快樂的學習 及 跟同年齡同學的相處& E" G* S# b% Q# ~; z

9 {6 U8 V, \3 J: e6 d7 O+ j# c, C; {
我想資優生只是智商高了點  小的時候心智尚未成熟4 \; v% E0 E) o9 `

  e% x9 G# Y( `" l* N; F6 u9 n% _不如就讓他們保有一下童年吧
6 R! l$ Q$ o! v$ e2 O0 D- T! z1 v$ F
; X1 M0 `7 ~! j/ Z8 O, v殊不知  長大之後要面對的壓力有多大
0 f3 N( J4 P& j# Q8 M" a2 Q' w8 M, P( N. L% L& F
趁能悠哉的時候  給他們多一點快樂
作者: 小崴的爹    時間: 2011-1-31 10:37
可是我家小孩是九月初出生的,只是想給他提早一年唸(提早入學)
3 p$ E8 P3 o% j) ]+ e$ v* ]以免落後同年齡的一個學年,這樣......應該還不致於造成太大的環境不適應吧
作者: 安爸    時間: 2011-1-31 11:12
記得一位毒舌老師對一位資優學長說的玩笑話, l, y; \/ Y* {+ {& T1 T( Q3 h  A! B
小學跳級、中學跳級到碩士、博士也要跳,要不要早一跳到棺材裏!!!+ l& r9 R! _  f" x
對我這種智商平凡的人,還是當平凡人就好!!
作者: 大耳朵    時間: 2011-1-31 11:21
EQ高並不代表IQ高吧!!!
( h* o( N6 U7 {' d9 N我覺得小朋友按步就班~隨之發展就好了~
5 j- z3 Z1 a9 ^, I2 e4 `: L, m我不會要求我的小朋友補習或家教班耶~~~, N6 I( w# \  E3 z# T1 _  {; K( ]
家庭教育與道德教育比較重要~~~
作者: 小矮人    時間: 2011-1-31 11:27
人生快樂的點比較好吧!
9 H& p( D) p5 |4 u! T( g2 |4 O: q' q還怕念不到書嗎?( B# t' |+ N# ?/ M: |
一但上了幼稚園就是讀書的開始,這一念可以是20年吧!
0 C5 X+ U) V) A4 o* e" X$ c! ?& V0 ?急什麼呢…如果讀書是孩子的樂趣還無訪,但…如果是不快樂的呢…
5 S8 K& X1 e* V我個人主張快樂的人生…
作者: kwl    時間: 2011-1-31 11:36
每個人個性不同 適應環境的能力也不同
, f) X. a5 S7 `. w, K: E0 j3 D如果提早學習能獲得成就感與認同感 學習會是自發且快樂的 這樣也不錯呀) j# G8 A% G+ B0 P" S2 I9 r  Q
不要揠苗助長就好了
作者: Lydia    時間: 2011-1-31 12:16
本文章最後由 Lydia 於 2011-1-31 12:17 編輯 & L% T. c. G" z, z5 x7 Q

1 M1 A9 _% T: o1 K提早入學鑑定沒有那麼容易過的,( Z4 I" j0 ]: b7 }
如果真的初試複試都過了,那孩子就是真的聰明,就去讀吧。
作者: 安爸    時間: 2011-1-31 12:24
記得小時候有些大人會比自己小孩考試考第幾名、成績多好等等
+ w' h1 {8 y, w; s4 @其實跳級是為了孩子好,還是只為了父母可以用炫耀
1 m# P7 z9 X+ C是要好好想一下
作者: 半桶師    時間: 2011-1-31 15:43
回覆 小崴的爹 的文章3 p( {0 q3 H( j) y' y3 c

' [/ h/ v% F5 ]2 ^7 V# u) B除了資優生鑑定+ d0 ?: S& O, c. I" d( ^, B$ W- [
提早入學是不可能
- t5 C1 ~" j9 d* Q0 g多一天都不行
2 S1 |8 g6 z( F8 o* Z7 }2 E0 E5 B3 d
印象中是以9月1日還是2日為界
作者: DanielYang    時間: 2011-1-31 17:20
若是學習環境中有被視為「特殊」身分者(不論是資優或是資劣),很容易被某些孩子視為異類,不易享有正常的人際關係待遇,甚者還易被欺負。在國內的教學環境未明顯改善下,個人也不建議太早入學或跳級。
作者: 洪阿民    時間: 2011-1-31 17:23
資優,但不代表身心有那麼成熟,宜多方審慎考量
作者: 拉不拉珍    時間: 2011-2-1 15:32
回覆 明日香 的文章
, q  F; J, K( D4 a( }+ D) [1 \3 W
( g5 \; r4 u7 _' o# a% K" c2 _贊同,所以我希望我兒子可以不要長大,才會快樂久一點
作者: 慧秀    時間: 2011-2-5 20:27
孩子通過資優鑑定資質一定沒問題
# Q$ Y5 u! p% ~% N重點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要有小學生的能力
* j4 z2 g4 R, x還有心理調適問題$ o5 @0 v) C5 {, s
要全面考量
作者: 大頭    時間: 2011-2-5 21:20
這樣不好吧
- o( w. V& y- }$ O" u9 t什麼年紀就待什麼樣的年級
; V: v9 C. g) J! {/ w真的那麼資優~也不用那麼小就跳級" }' m" b& g, n* f) l* P# F
只注重IQ的表現~倒不如多教一些生活上的技能與應對+ n3 a/ B( O  d4 e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