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政改風雲洗禮後的香港 [列印本頁] 作者: ch350117 時間: 2015-6-24 22:54 標題: 政改風雲洗禮後的香港 6 S2 b: [; t* O+ w& T B
香港經濟學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梁海明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7 ?; e$ ~9 C) k; ]9 X) d$ i. { 6 }+ k+ ? x K: V4 U+ v
8 o* r: e, ^0 K4 [) m過去一周,是香港喧鬧的一周。香港政改方案一如所料遭否決,“香港已死”的唱衰聲也不出意料再次響起。不同的是,過去是國際輿論的嘲諷,如今更多是國人的奚落。 7 A2 e/ V' Z* B& T3 `8 E$ E) ]$ W2 l; B* T
在這個積鬱的年代,此類流於口水的譏笑,若能因此成為國人一個宣泄個人不平心態的藉口,或許也是香港給國家作出的一個“貢獻”吧。; q7 C/ c: L( [( H5 D
. X/ v' L& Y" T3 f. Z1 r' k- x
政改被否,並不代表一切都完了。因為除了政改,我們還有詩和遠方。那麼,政改遭否決後,“港”問路在何方?% e. H, B$ Y. J# }! \
* E; h- Y3 @3 l1 Q# Q
盡管被“唱”得很“衰”,但從短期看,香港還沒那麼糟糕。雖紛爭不斷,香港GDP過去半年增速約2%,這看起來像是“龜速”,但美國經濟已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歐元區國家增速則只有0.5%,與同類型的發達經濟體相較,香港的經濟增速算是相當穩健。: i" M8 N4 P6 q
3 D9 }2 C. Y. ?) \6 R# [香港的失業率過去一段時間長期維持在3%左右,這是在經濟學上的數據,實際經濟活動中已相當於幾乎全民就業,若失業率在2%左右,則意味就業市場是供少於求。香港去年的CPI為3.5%,暫無高通脹之虞(以香港過往平均數據CPI達5%為高通脹),也無通縮之憂。 Q$ \* K+ D& p' j+ ]. P g- Z# Z1 X0 j+ b不過從中長期看,香港未來可能有點糟糕。糟糕之一,在於各界已知香港問題所在,但卻無解。香港當前的問題,除了製造業空殼化、樓價持續高升、貧富差距擴大、政治生態走向偏激且扭曲、行政立法惡鬥不止和特區政府管治愈趨弱勢之外,還包括基層市民缺乏向上流動機會、中產階級負擔沈重“向下沈淪”、富人階級安於現狀得過且過,利益集團積極制定遊戲規則尋求更大權錢利益等等。; W. X6 n1 i: o8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