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 [列印本頁]

作者: Rachel    時間: 2011-1-19 08:13
標題: 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
本文章最後由 Rachel 於 2011-1-19 08:13 編輯 - Z4 ^7 V/ R3 o% t+ _& j5 w
+ e  e1 E) u0 q
洪蘭: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
9 z" c5 X7 n6 r# n/ D( ^; _/ r; y【聯合報╱洪蘭】 2011.01.19 02:53 am 1 J) L  l' g* ^( K& [/ _
% U( S  D( X/ a! `
  
" J: U6 y& n" c/ j0 h4 w- W台灣的學生很不快樂,曾有位高中的輔導老師把塞利格曼(M.Seligman)的憂鬱量表給全校學生做,結果發現有百分之七十的學生在憂鬱症邊緣。其實憂鬱症比起其他的精神疾病算是較有希望治療的。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William James說:「人可以因為心態的轉變而使生命轉變,改變心態就改變了生命」。很多人因為聽了某場演講、看了某本書而豁然開朗,從此人生不一樣,就是這個意思。
" f( J, q1 z& @7 E, G2 E4 r4 T! q0 s! I0 {: A
心態的轉變並不難,但需要智慧、引導與啟發。英國的格林爵士說:「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而是培養人格和情操,教導正確的價值觀和讓學生交到好朋友」。現代知識的進步太快了,昨天的定理今天會被推翻,反而是基本的核心價值:忠誠、正直、公平、正義是恆久不變的做人道理。
- R( o  F: P' a: V- C3 u3 x
6 ?3 R3 b7 X9 q《金銀島》的作者史蒂文遜(R. L. Stevenson)說:「朋友是你給你自己最好的禮物」,人只要有一個知心的朋友就不會去自殺。人生路很長,沒有朋友相伴,這人生是寂寞的。好朋友就像天上的星星,有時看不見,但是你知道他在那裡。很多父母反對孩子參加社團,認為浪費時間,其實社團是交到志趣相投朋友最好的地方,在校園中若有朋友相互支持,較不易被霸凌。
! s$ q9 s; e% g! A$ G
6 ~- x7 h9 t" L9 ~* q* ~憂鬱症的特徵之一是沮喪,對困境無能為力時,自信心會崩潰。「有夢最美」固然很好,但是要誠實檢視自己的能力,當目標定得太高時,美夢變成噩夢,會賠上自己性命。: W  Z! V  ^7 j+ f

: w- ]0 U$ n- U7 }很多父母以「恨鐵不成鋼」來為自己打罵孩子作藉口,那是錯的。他如果是塊鐵,硬要他成鋼,不是逼死孩子嗎?我曾有同學拿他父母照片給我們看,問我們親子像不像,因為他懷疑他不是父母親生的,他說沒有人會打親生兒打得這麼凶。打罵是短期見效,長期來說是反作用,你不尊重他,他怎麼會尊重自己呢?+ W/ E" Z5 b6 B/ g5 X6 f) I! A# ?
, P5 M( _0 [4 `5 c7 A& e
「我是為你好」大概是年輕人最不愛聽的話了,有時讓孩子去碰壁吃苦是必要的。瑞典的孩子在零下三十度之內都在外面玩,瑞典人說:「只有不合適的衣服,沒有不合適的天氣」。成就感不是禮物,沒有人可以給,孩子必須從克服挫折中去贏到它。( V% ^) t$ O0 @; z' |8 L/ A& F. ~
1 O) h/ _6 S& Y1 l5 I
球類運動是訓練孩子忍受挫折很好的方法。打球有贏有輸,勝敗是兵家常事,孩子習慣了今天輸,明天又贏之後,他對輸贏成敗不會看得那麼重,反正永遠有明天,有明天就有希望,就有機會翻盤。小學時的體育課很重要,這種「可以失敗、不可以被打敗」的人生觀要從小要建立,因為它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是內隱的學習,跟隨著孩子一生。
! v1 W2 g2 g# w$ ?/ x& c5 [) ]
- R* _* m& q( F1 R教養孩子要像放風箏,線要放得長,風來時才飛得起來,線太短,風箏只能跟在你身邊,但是手一定要捏得緊,因為一鬆手,飛去的風箏永遠找不回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步登天,美夢要成真,除了有能力,還要有毅力,要能挺得住挫折,百分之七十的學生不快樂是個警訊,不能再有孩子跳樓了。(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 W+ x! ^  x  g( h# V

. [* a5 ^8 l% m2 j6 z. g: q6 e
作者: yanghk6952    時間: 2011-1-19 10:23
回覆 Rachel 的文章- J! l% J. X* q+ Y. D9 l# ~6 `) H

! G9 h+ o& c1 h; ^) V/ e" V人算不如天算, 中間最怕風箏斷線了, 只能盡力了...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