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Z. m5 E9 E K$ Q2 N婚姻中的忍術:忍耐、忍讓、容忍的不同1 j* r7 j/ D9 y7 G. F
六月 10, 2015 7 I' }9 X# H& [. }" i4 W4 K9 n! b9 U & y7 ~" e+ C6 x$ @' U% `/ b「我已經忍他很久了!」多年的姊妹淘欣慧,又在向大家傾訴婚姻中面臨的挑戰,「難怪俗話說,結婚要找一個好日子,因為,結婚之後,就沒有好日子了!」大家先是為她的婚姻捏一把冷汗,後又被她的幽默搞得噗吃一笑,還真佩服她在面對婚姻挑戰時,依然保有幽默能夠自嘲,這倒讓我想到,說也奇怪,每次聽她說了忍到不行的事蹟之後,還是可以在臉書看到照片、還是平常看到他們一家人溫馨的家庭與婚姻生活,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呢?難道只是忍一忍就過去了,那麼簡單嗎?1 C+ [5 B" u% @
+ X+ ~1 A" C. _+ a
我正陷入深思想著,怡婷馬上就附和了:「我也是,我每天都一直忍耐,有時夜深人靜一個人想起忍耐了這麼多年,真的覺得很辛酸!」,眾姊妹不經開始心疼的關心怡婷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怡婷接著說:「我家那口子,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所有照顧孩子的事情幾乎都是我在做,好像孩子只是我一樣,為了照顧孩子,我好幾次放棄了升遷的機會,但也因為這樣,他職位越升越高,加班也越來越多,假日他不是加班,就說加班好累,這下好了,連幫忙家事也免了,我都會覺得做人要自律,該做的事情就該做,所以我時常壓抑自己的情緒,還是把家事做完,但他似乎完全沒感覺,連一句辛苦了也不曾說過,不只沒領情,也好像沒很滿意我們的關係,說真的,我為我的婚姻做這麼多,卻也不見得有好的回報,想到,真的覺得很辛酸。」 ' B& X: X, b( l8 j1 ~( Q1 _ ! |2 Z- y0 `5 U. I* [ Y佳萱疑惑的接著說:「這我也是很納悶,我爸時常奉勸我,在婚姻中要順著另一半、多忍讓一點,盡量配合對方妥協些,有必要的時候,放棄自己的意見也可以,像是從小我媽很不喜歡跟我爸回阿媽家,因為總得吃得很不健康,我媽私底下跟我爸爸訴苦,我爸沒有去跟阿媽溝通改善,也沒有跟我媽就事論事地討論,只是順著我媽,我媽就越吃越嚴格,直到最近食安風暴,飲食規矩就更多了,不斷叮嚀我們,搞得我們超煩,我是覺得我爸何必承受這些,為什麼就是順應,應該溝通啊!而且我媽也沒特別因此覺得開心,反倒是我爸,口口聲聲跟我說,起碼他自己這樣做,每天跟我媽的生活會好過一點。」, A0 n$ y/ W& f% Z; k! Y% @, S
$ X. o+ |+ w; C2 ?- ]( ]怡婷和佳萱說的,讓我困惑了,這忍不忍,到底是有用還是沒用?欣慧這時又說話了:「我覺得,其實忍是真的有它的道理,但要忍之有道,如果只是一味的自律忍耐著,是行不通的,不只對方不會感激,我們女人家的心還會很累、很受傷。」欣慧說到這時,我看怡婷眼眶都委屈的紅了。 ; Q, E% X5 K9 O/ P- g 1 H0 X9 T0 Q: Z2 |欣慧繼續說:「不過婚姻中,遇到一些無奈的時候,很多男性會紳士的忍讓我們女性,承受順應這一切無奈,也許多少覺得自己是大度量的男人,他們男人心理會對關心好受點。」佳萱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 j" S3 N# U6 [ ) c1 W. e a- k; g「但我不是走這些路線,我是盡量提醒自己要接納對方的缺點、體諒對方的難處,像我先生昨天就是又亂放東西,把一個小零件放在接近垃圾區的地方,害我把它當垃圾丟掉了,那零件找很久才買到的,我真的很氣,氣炸了!」說到這邊,大家到抽一口氣!: ~1 ?; `' G' O
/ ^& S7 @# r- p% g- @6 \- U7 X C4 B「但我知道他不是有意,他最近工作很忙、睡很少,回家晃神放空,一時不注意小壞習慣又出現,我努力試著從他的角度,去理解這種蠢事為什麼又會發生,說也奇怪,當我試著去理解他,就會比較有力氣去接納包容他的處境跟弱點,我的心情就會寬闊許多,然後也比較可以按耐住等情緒脾氣過去了,再以比較理性的方式,跟他溝通表達這件事,而說也奇怪,我沒飆罵我先生,他好像反而更良心發現,今天他就比平常早起,做了早餐給我、還順手包了垃圾出去丟,我的心情就不只寬闊、更是開心了,爆走的警報也就瞬間解除了!」 % D* R" g% ^' m& m; O8 A C : P2 x ]8 z3 s/ W) F% r0 q" w欣慧說完,我豁然開朗,原來忍之有道,接納包容的容忍(forbearance)是最上策,而不是壓抑自律的忍耐(endurance),也不是承受順應的忍讓(yieldingness),研究發現壓抑自律的忍耐是無助於帶動配偶的婚姻滿意感受或支持行為,甚至妻子使用越多反而越有害自己的婚姻滿意感受,這類的忍耐就像是:降低自己的需求、壓抑自己的慾望、克制自己的衝動、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等,辛酸的怡婷就是這類型的代表,所有的辛酸都忍耐下來,上演一齣齣的內心戲,若再不好好化解,也許就只能等待關係臭酸的一天。$ o( J: F2 g& H5 w% Z+ x& t8 V
4 Q5 j: u5 [5 N, L O# B/ b) [至於承受順應的忍讓,就有點趣味了,雖然也一樣無助於帶動配偶的婚姻滿意感受或支持行為,但卻有一點點助於丈夫自己的對婚姻的滿意感受,這類的忍讓舉例來說有:調整自己來配合對方、我會順著對方做一些退讓、我會有一些妥協的行為、我會放棄自己的意見等等,這就有點像被媽媽煩到的佳萱爸爸常說奉勸她的,要多順著另一半,雖然佳萱媽媽似乎也沒比較開心,但起碼佳萱爸爸自己會開心一點點。 8 Z& l! r& V" d: D/ ?7 I3 z a2 b$ r! u5 R$ q/ h! Q7 ~- o
不過,承受順應的忍讓不是最建議的方法,對夫妻雙方來說,最有利的策略就是施行接納包容的容忍,接納包容的容忍態度,是一種著眼於未來的策略,有助於直接提升自己對婚姻生活的滿意感受,還能帶動配偶表現出更多的支持行為,間接也促使自己更滿意婚姻,比方說:接納對方的缺點、體諒對方的難處,都是很值得做的好忍術,有智慧的女人如欣慧,懂得在盛怒爆走之前先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的難處、包容對方的弱點,體諒先生工作辛苦不小心晃神出現小壞習慣,等待情緒過了才理性的溝通表達,本來一場家庭爆風雨就此平息風波,還獲得先生良心發現的愛心早餐,真是超閃的甜蜜啊! , n. h$ I F1 F+ T! \5 Q7 v4 b$ s; G2 Y, ^7 E. x7 Z/ m
所以說,當夫妻在婚姻中遇到問題時,若一方願意以接納包容的方式去應對,不但直接有利於自己及對方在婚姻中的滿意感受,也會增加對方願意付出合作的動機,並進而對配偶提供更多的支持,進一步累積更多滿意感受,在未來對婚姻越來越滿意,如此正向永續循環,溫馨的家庭與婚姻生活就不是太困難的期待了! 4 {7 u. {6 j- a. {. `% F7 k* N- e/ Q6 K. F
參考資料: 1 g! K) d) D& X K3 k8 ]利翠珊(2012)。夫妻關係間的忍與婚姻滿意度之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3,447-475。% n4 |& S2 K' x9 _
u1 ]4 _6 G A0 f6 C' `( w5 F- Y5 V我會壓抑自己的慾望 2 y: A' ?6 s: T7 p# ~9 `+ J1 h1 s7 N* C, ?* D* {8 w0 \
我會克制自己的衝動 1 F# q, V: j6 ]( o/ } $ @" O0 R+ M5 a% }3 t% S2 z4 A我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 X; s( N* a7 u- q) S. G
, [: F) w d4 e
承受順應的忍讓,就有點趣味了,雖然也一樣無助於帶動配偶的婚姻滿意感受或支持行為,但卻有一點點助於丈夫自己的對婚姻的滿意感受。 1 J" V+ _( s2 l( o/ ^3 L# I2 r$ I( z4 _+ u4 ]% V4 u* m& c" n" @' u9 U
因素二:忍讓5 G/ F% Z5 N; S
; A+ H1 S$ A7 t; I# |4 {6 c
我會調整自己來配合對方" d( C! O3 J3 p h! W
9 z: p$ E; t# J3 m5 G- S4 h2 u5 f我會順著對方做一些退讓& ~7 Q8 d, b9 z- P3 v
( m" F/ K, Y6 N1 T; x, E
我會有一些妥協的行為 % J5 H4 m, U# @1 | & u( m2 i9 h: j. Q( ^. U' I我會放棄自己的意見 r- q2 ]2 f0 t- V u ' O0 N5 f+ M8 f& m; E接納包容的容忍是最有利的策略,接納包容的容忍態度,是一種著眼於未來的策略,有助於直接提升自己對婚姻生活的滿意感受,還能帶動配偶表現出更多的支持行為,間接也促使自己更滿意婚姻。6 A: @; t p Q
$ Z$ p# |" Q, ?1 r% x# J6 J因素一:容忍6 M8 x) W" ~' Q
9 T \' N) M* g \. W我會接納對方的缺點0 d6 y7 y* b- _
2 q" ~3 L* O2 `; v2 S
我會體諒對方的難處* f- d1 f: K1 r% Z$ t) v
; b% c) ]2 G' s/ W% R8 D# Y
我會包容對方的不當行為" c6 k$ d } i
) C, y; {' @9 N$ ^2 t
我會接受對方的不佳態度 T4 |/ \1 @2 t
! i6 T1 L! b v: K$ t作者:洪晟惠(2012)。 : R6 Q; U2 _: _3 z; I來源:分手案例: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杏陵天地,21(3),5-9。: b* [) g& p: ]' ]' s3 P
部落格:洪晟惠網誌2 z3 n+ H) p4 t/ B& G. ]; F
簡介: ) P$ Z5 N2 e+ n' C W% [洪晟惠,現就讀臺灣師大博士班,主修家庭教育,喜歡運動、聊天、旅遊、還有觀察與思考;2014年因著國際扶輪交流計畫,在歐洲壯遊了半年183天、遊歷12國、入住15個友人家,跟著當地朋友體驗歐洲在地人的生活模式;相信人生最大的快樂、最多的滿足、最強烈的進取心以及內心最深處的寧靜感,皆來自充滿愛的家庭;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寫作分享一些關於人生發展歷程中各種關係議題的文章,期待大家都能享受健康快樂的家庭與生活。# ` h* _# t* Z. d7 i" X
( b4 s W W6 w
! ~0 g0 ^" V. c: U2 p6 S http://www.read-life.com/2015/06 ... %E4%B8%8D%E5%9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