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u0 M" \7 m以更積極的財政防範風險8 y, Q% Z9 T3 N6 W# q7 ~% Y
! w/ j; C" E0 v- C# _! l( @3 @今年中國財政赤字占GDP的目標為2.3%,同時,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增加17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5000億元,增加1000億元。對此,筆者認為財政目標的設置略顯保守。原因在於,考慮到財稅改革進入深水區,財政改革的正面效應自然不用多言,但短期來看,或許可能對經濟增長、金融穩定造成負面沖擊,需要引起足夠討論與重視。 & _- J- v0 g: B' b! P7 |5 v- g( q! q+ w; N3 V+ w
例如,從經濟增長方面來看,一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地方政府基建投資的依賴較高。但今年固定資產投資面臨較大壓力,制造業受制於產能過剩、僵屍企業的清理,相關投資仍將保持低位;房地產銷售再一度反彈之後,出現下行壓力,拖累未來房地產投資。8 X5 b( b3 M; \' u- l& J/ |
8 t- K6 o% d: O5 c
再看占固定資產投資四分之一的基建投資,過去有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是地方政府隱形擔保,通過融資平臺對外借款實現的。一旦財稅改革給地方政府套上緊箍咒之後,中國國務院允許地方債的額度是否足夠補上這些缺口?此外鑒於2015年地方融資平臺的融資渠道不容樂觀,加之大規模到期債務,地方融資平臺流動性?風險和違約風險無疑將大幅提高,財政改革是否會對金融穩定造成影響 ! ^. j3 c- ~. R: V : M; T* e% Q' z- h如此看來,應對短期內改革對經濟的負面效應將逐步顯現,地方項目資金來源面臨較大壓力,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資本合作)推進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確保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又要有一部分新開工項目上馬,5000億的地方赤字是否能夠填補缺口,筆者比較擔心。筆者認為,更多的過度性政策需要考慮,財政政策方面有必要更加積極。* n6 e' K$ y6 D; U6 K
3 J+ e+ v# v7 I1 l _4 h/ J早前幾日,中國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委會已經部署減稅先行,但這可能仍然不足以支撐7%的增長。未來大幅利用存量資金是個辦法,即用活用好3.6萬億的財政存款,可能是今年的一個解決辦法。 % |( s- _( B; f1 j& E) I5 R6 Y ; h7 X% S$ c1 N. b9 L/ m9 |/ \協調推進改革考驗改革者智慧) P F W. ^. G
, i+ J$ b/ c N- i3 R: E S改革部署仍然是今年“兩會”的重頭戲。除了上述談及的財稅改革、金融改革之外,價格改革、“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熱點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重點提及。0 Z1 q; C4 H5 Z" T
6 ]) z+ _7 h7 A8 o: x* E/ r! S在筆者看來,“一帶一路”是去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總重點提出的戰略。伴隨著絲路基金的準備就緒,這項工作的推進快於預期。而《報告》中強調,要將“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這不僅有助於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騰挪空間,緩解中國產能過剩的局面,也有望提升多方各領域合作,為人民幣國際化打下基礎。當然,致力於雙方互利共贏,對對方接受程度需要有充分預期,加之以法律層面、金融層面的支持與配合都必不可少,更多細節將是未來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8 @1 s8 ~7 W% l6 s+ m* I' O% n `: [6 Z* [9 z. Z# N
此外,國企改革倍受期待,但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對該項改革的表述缺少細節,這反映了當前在推進國國企改革方面,基礎認識層面仍然存在著較大分歧,推進過程恐將遜於預期。例如,當期提出要參照淡馬錫模式成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那麽如何看待國資委的作用,其與財政部的關系如何?當前大舉提倡國企高管限薪,保留行政級別,在此之下,又如何真正做到政企分開?混合所有制概念火爆,但如果仍然國有股獨大,如何激起民間資本熱情,現狀又有何改變等等?總之,對於國企改革,目前仍然爭議頗多,更多細則與判斷仍然需兩會後更多細則出臺。 . l$ Z' `: X) D. Z1 f8 m1 N& G7 s; g" @5 G
相比之下,今年價格改革則面臨良好機遇,《報告》中對此部分的表述也比較清晰,強調不失時機加快價格改革,包括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原則上都要放開;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健全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等等。與此同時,如能配合以完善稅制、統一監管、打破準入等配套措施,通過政策組合拳實現市場化改革最佳效果也是不小成就。“兩會”反映了決策層推動市場化改革的決心仍然堅定,這值得欣慰,但在海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政策與改革如何協調配合,將轉型階段對經濟的負面沖擊降低,都是未來決策層需要重點考慮的。當然,作為綱領性文件,《政府工作報告》對不同領域改革的論述有粗有細,有些尚待日後更多細節與討論給出。今後幾日“兩會”上的部委記者招待會,傳聞中“兩會”後即將出爐的國企改革整體方案等等,或提供更多更為清晰的線索,後續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