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0 ? v7 q% M9 r. Z胡月曉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文 + s: I! O7 U" A* Z& E, q+ A8 c0 @+ B4 z; q: s
人民幣近期走低再度引發關註,未來人民幣走勢如何?相對於海外市場,中國國內市場上直到2014年3月才進入人民幣貶值預期:2014年3月,人民幣即期匯率一改過去2年多持續位於中間價下方運行的態勢,首度穿越中間價,轉為在中間價上方運行。自此,海內外對人民幣幣值前景同轉為貶值預期。雖然受政策導向影響,國內對人民幣貶值前景預期仍有反複,但趨勢也已形成。 8 ~$ T1 E, T H/ Q. F5 j4 u 4 f' B6 b. E. D: t/ _海外“人民幣低估”早成過去時- t f# V6 X! Q6 t J$ A
% y6 z7 V+ s* Z# D/ a從海外市場而言,NDF(無本金交割人遠期匯率)是觀察市場對人民幣幣值變化預期的一個常用指標。由於人民幣仍為管制貨幣,匯率中間價通常被認為反映了匯率的政策導向,即中間價反映了政府對匯率水平合意與否和未來走向的政策意圖。自從2010年6月中國重啟匯改進程以來,NDF持續位於人民幣中間價下方,表明海外對人民幣幣值存在著持續升值的預期。2011年3季度-2012年2季度,盡管人民幣實際表現仍為持續升值,但NDF開始企穩回升,表明海外對人民幣持續升值進程預期已結束,直到2012年末,NDF持續5季度基本運行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方,區間大致為6.25-6.45。2012年,人民幣筆直相對平穩;2013年,人民幣再度進入持續升值進程,NDF歲有跟隨下降,但一直運行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方,表明海外市場對人民幣長期升值前景一直並認同。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度進入一個窄平衡區間,同期NDF表現持續上揚態勢,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差距不斷擴大,2015年2月已擴大的0.25。 Q# v- l1 L5 I# M0 H2 h+ Y- } a7 c n, Y8 z+ x
與海外市場類似,國內市場上人民幣即期匯率與中間價的比較,也是觀察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前景預期的“風向標”。% v ?0 f" u! ]
- n' _! `# a0 ]遲到的貶值不會強" ^: S2 N6 F( A$ v4 e e6 B; q
/ I; S% P$ n* u4 P- b# N/ L5 M c一直以來,國內對人民幣幣值的信心要遠高於海外市場。2014年12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平穩的同時,即期匯率和海外人民幣遠期匯率持續貶值,表明人民幣匯率又迎來海內外市場同時存在貶值預期的時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導致商品貨幣持續疲軟,歐元新推擴大版QE帶動歐元匯率走低、盧布危機、美元強勢……,國際匯市領域的這些新變化,加上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下臺階的確認,是引起國內也對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通道預期的原因。進入2015年2月份後,持續近2月的貶值趨勢有所緩解,筆者認為,人民幣持續貶值態勢已告一段落,貶值預期亦將隨之改變;現有資本管制和貨幣體制下,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有終極“定價權”;在多元政策目標體系下,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 [$ Z3 a: p) A+ V1 G-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