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a 愛北大論壇
標題:
中國為何要複興絲綢之路?
[列印本頁]
作者:
ch350117
時間:
2015-3-5 23:42
標題:
中國為何要複興絲綢之路?
. _2 T5 R7 e q/ @5 ?0 h @, S
2 }' a6 d7 _+ R8 ~
來源: 華爾街日報
C4 A8 {. T- S' F% a% g
1 i' G/ a) r6 }. D# D6 v
Andrew Browne
. ]) O7 `: v; f/ w
7 D9 j6 H4 r3 m) r3 u/ _1 q
義 烏是中國的小商品貿易中心,距離上海幾個小時車程,這里的批發市場將各種廉價小玩意兒漂洋過海地賣到世界各地,從而得以繁榮發展。
' G( l# m4 }3 ?+ ^/ h( X
6 i$ [0 k- F# z) {* b
阿拉伯和非洲的貿易商以及來自歐洲的買家在市場里挑選俗艷的塑料花、發卡和手鐲、熒光棒和手電筒,這些商品會被卡車運到附近的港口,然後再裝上集裝箱貨船。
/ O+ G3 N4 ^# v- R
# E. ]3 J: @3 {& t3 u
但去年11月,義烏的部分商品駛向了另外一個方向:一列貨運火車轟隆隆地開出義烏,駛向馬德里。世界最長的鐵路線由此落成啟用,這條鐵路線沿著古代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綿延8,000英里(約13,000公里)。這條鐵路線隸屬於歷史上最具雄心壯誌的運輸和基建項目之一,此時的中國正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帶領下追尋新的大陸夢想。
# ^: a7 j+ Y. c, z" K8 d
3 K X" j' D* F0 `3 x& i7 _, X T. D0 N; ]
驅使習近平這麽做的是心中的不安全感。通過在南中國海(South China Sea, 中國稱南海)爭奪礁石以及建造人工島嶼,中國或許在營造一種耀武揚威的自信形象,但事實全然不同。中國之所以要西進正是因為它認為太平洋充滿了危險。
: G5 ^6 z1 ~- e y* u5 s
- H' E) i5 i% \+ R
中國感覺受制於由美國軍事盟友組成的鏈條,這個軍事鏈條始於韓國和日本、經由菲律賓,並一路延伸至澳大利亞。雖然中國正在迅速增強軍力,但海洋仍在美國海軍掌控之下。一旦發生沖突,美國的艦隊和潛艇可以實施海上封鎖來扼殺中國的經濟。
7 @! X/ s* U. a$ ~
: \# @) R8 p/ ]
與此同時,北京也發現了形成地區貿易新秩序的風險。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 重新開始致力於敲定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簡稱TPP)。這是一項龐大的自由貿易協議,將網羅12個國家,覆蓋全球40%的GDP,但不包括中國。TPP是奧巴馬重返亞洲戰略的經濟支柱。北京將這一戰略理解為阻止中國成為逐漸強大的全球挑戰者的冷戰式陰謀。
# d2 O4 `+ M0 h5 F5 G! w! F$ `3 s
$ |# N# ^9 ~* o2 n& Y
因此,習近平把目光投向了歐亞大陸。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目標是打破互聯互通的瓶頸。
4 J' N" C+ K6 T
/ u* M% z, j7 E2 T( E
這個難以置信的計劃欲經由中亞重新開啟通往歐洲的後門,中國將其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該計劃將是一場跋山涉水、克服險阻的史詩般的奮戰。連接中國義烏到西班牙馬德里的鐵路蜿蜒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和法國。這條鐵路起始的地點為亞熱帶氣候,途中穿越高原沙漠和西伯利亞大草原,這兩個地方在冬天時溫度可降至零下40度。
9 v: f2 a% t2 Q& T# W# ~
, Z7 J) W \6 b) u
物流情況十分複雜。由於沿途的鐵路軌距各有不同,裝運貨物的集裝箱在進入哈薩克斯坦、進入波蘭和抵達西班牙的時候都需要用吊車轉移到新的轉向架上。
8 `! P. j4 ~) M( o( g' V
5 m$ Q( B' Q0 y, v
事實上,目前已經有在中國重慶與德國杜伊斯堡以及中國鄭州與德國漢堡之間的鐵路貨運服務。但火車永遠無法取代輪船的作用:火車最多可以運送幾百個集裝箱,而最大的集裝箱貨輪可以裝載1.8萬個集裝箱。雖然火車的速度更快,但海運卻便宜得多。在權衡成本與速度後,不難發現值得用火車運送的主要是中國向歐洲出口的較高附加值產品(比如筆記本電腦)以及中國從歐洲進口的產品(比如汽車零部件)。
+ q4 E% f7 U9 v& I1 K0 Y& U
4 ~3 ?3 Z7 n+ {6 U
增加多個超長鐵路線的計劃正在制定之中。有些看起來可行,比如在北京與莫斯科之間建設高鐵。還有一些則純屬異想天開,比如在北極地下挖掘隧道,穿過加拿大直抵紐約。
; h$ F- H5 N: w- `7 c5 o; H
* ~) C" _: w8 f: W' l. _: x! N- Z/ D+ S" n
所有這些只是習近平宏大構想的一部分:修建鐵路意在借助這些鋼鐵紐帶將中國經濟與鄰國連接起來。
' O$ \9 F0 d0 C0 x
# ~5 v. M, U" t# t
這也是習近平創立絲路基金的初衷。絲路基金初步投資400億,旨在升級現有鐵路、建設新支線、在沿途國家安裝能源管道並建立工業基礎設施。
% e7 r* E2 u2 a6 k& X
6 u, o. z! k) l7 }
這項宏偉的計劃目前已成為中國的一項重點發展項目,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中國的優勢。與西太平洋地區不同,可能今後許多年美國都是該地區的主導力量,而中亞地區還沒有形成任何主導力量。
; T1 c4 d7 s% W+ O, y+ y
/ \* b0 _( r5 r/ {- \, z! V
1991年前蘇聯解體以來,中亞附近地區就陷入權力真空狀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統治精英在政治上仍傾向於克里姆林宮,而發展經濟則要攜手中國。總體言之,這些國家願意接受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做生意的方式:國家牽頭進行能源、礦業和重工業的大型投資,不過環境會遭受嚴重影響。
. y8 e: v! d9 ~6 ^' K1 }
+ P/ f- q+ f& a1 \: A; s% z" h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TPP側重於服務貿易,而且在用工和環保方面設定了較高標準。
?$ D$ J& w* L: o) Z* }' `/ a
( V/ w- O1 v& w1 c6 P9 t( I9 @
對於一位下決心重建中國與世界聯系的國家主席來說,重拾駱駝馬匹時代的貿易通道可謂另一個大膽的策略。
9 V m, t, x/ z, q/ W% ?5 \2 j
$ R/ |7 H# L) ]. U
400年前,由於來自歐洲輪船的競爭以及這個不穩定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動蕩,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已消失無蹤。目前,習近平正面臨同樣的挑戰,而且無法保證一定成功。從義烏到馬德里是一條艱難的行程。
6 ~5 {/ P4 t5 r. b C9 p
' r ?2 }7 P. o w8 Y3 L: T" w
(本文作者是《華爾街日報》駐北京的資深記者和專欄作家。文中所述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
歡迎光臨 iBeta 愛北大論壇 (https://forum.ibeta.tw/)
Powered by Discuz! X2.5